第一节 世界人口分布的区域差异
一、世界人口分布的不均衡性
人口分布是指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是人口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文化地理学极其关注人口的空间分布与空间差别。
地球表面的陆地面积约占29%,水域面积约占71%。在人类居住的陆地表面上,人口的分布是极不均衡的,世界上90%的人口居住在仅占陆地总面积10%的土地上。世界各大洲之间的人口分布是不平衡的。亚欧大陆上的人口数量约占全世界的73%,非洲占世界人口的12.7%,北美占7.3%,南美占5.5%,大洋洲只有0.5%,面积广大的南极洲大陆基本没有定居居民(表3-3)。
表3-3 各大洲陆地面积与人口比例统计
各大洲内部,人口的分布也不均衡。人口密集分布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亚、南亚、东南亚、欧洲、北美等地。亚欧大陆的中部、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地区,以及各大洲内部的沙漠、高山、热带丛林等地区,人口分布则很少。
从国家的角度来看,全世界50%以上的人口集中在少数几个人口大国中。2007年,人口排名世界前10位的国家中,中国为第一位,人口13.22亿,占全世界人口约20%;印度为第二位,人口11.29亿;美国为第三位,人口3.01亿;第四位是印度尼西亚,人口2.34亿(表3-4)。对比世界陆地面积排名前10位的国家(表3-5),可以发现,国家面积大小与国家人口数量并不都是呈正比的。面积最大的前两个国家分别为俄罗斯和加拿大,这两国人口数量都不多,而面积排名榜上无名的印度尼西亚、日本,却都是人口大国。
表3-4 2007年人口排名前10位的国家
表3-5 世界上陆地面积排名前10位的国家
1.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人口分布的区域差异是自然、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地理因素有以下几个:
(1)气候影响。寒冷地区,低纬度高温、高湿地区,中纬度干旱地区(占地球陆地表面的20%),人口分布稀少。高纬度地区过分寒冷,不适于人类生活和农业的发展,人口分布稀疏。在干旱和半干旱的沙漠、戈壁地区,由于降水量极少,水源奇缺,生存环境恶劣,农作物无法存活,往往成为无人或少人区。而在热带雨林地区,尽管水热资源丰富,植物生长快,吃、穿、住等条件易于解决,但气温过高、雨量过多,使土壤肥力难以保存,且细菌孳生迅速,疾病容易流行,同样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气候较为适宜的中低纬地区(亚热带和温带地区)成为人类密集分布的地区。
(2)地形影响。人口分布一般集中于低纬度的高地、中高纬度的低地,即低纬度海拔较高的地方、中高纬度海拔较低的地方,人口比较集中。一般而言,平原地区的人口稠密,山区和高原上的人口分布较稀疏,其原因是气温和气压均随着海拔的上升而降低,一方面制约着人们的生理机能,另一方面也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3)河流影响。一般情况下,人类活动大都靠近水源,接近河流、湖泊。人类生存和农业发展都需要水,所以在河、湖附近人口密度比较高。河流沿线交通便捷,平原利于开展农业生产,人口密度也就比较高。古代文明国家大都出现在大河两岸的平原,中世纪以来兴起的大小城市也大多是沿河、湖分布的。
(4)海洋影响。工业革命以来,海洋对世界人口分布的影响越来越显著,沿海人口密度越来越高。据统计,全世界距离海洋500 km的范围内,集中了75%的人口;而距离海洋800 km的范围内,则集中了80%以上的人口。
除了自然条件以外,社会经济条件、文化传统、政治制度等因素对人口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自然条件是影响人口分布的限制因素,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经济因素特别是生产力水平的时空差异,成为影响人口分布的重要因素。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由于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的不同,人口分布也具有明显不同的特点。中国历史上,沿海地区的人口密度一直是比较低的。明代由于政治原因,在从辽东到广东的沿海地区,修筑了长达数千千米的海防线,防止倭寇入侵,造成沿海地区的人口密度更低。鸦片战争以后,由于海禁的废除,加之资本主义的入侵和沿海地区现代经济的发展,沿海人口数量才迅速增长起来,传统的人口分布模式也就被打破了。
2.分析区域人口密度的三种方法
对区域人口分布的空间差异进行分析,通常采用的分析指标有以下三种。
(1)算术人口密度
算术人口密度又称绝对人口密度,简称算术密度,是指一个地区的总人口与总面积之比,通常用每平方千米的人口数量来表示。算术人口密度是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它反映一定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全世界算术人口密度平均值约为40人/km2。一般将大于100人/km2界定为高密度人口分布;25~100人/km2为中密度人口分布;1~25人/km2为低密度人口分布;小于1人/km2的则是无人区。
以算术密度作为衡量标准,全世界有5个人口稠密地区,分别是东亚、南亚、东南亚、欧洲、北美洲东部(图3-1):
图3-1 世界算数人口密度分布图
·东亚:大约分布了15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5%。以中国为代表,包括日本、韩国。
·南亚:大约有12~13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0%,以印度为代表,包括孟加拉、巴基斯坦。
·东南亚:大约有5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8.3%,以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为代表。
·欧洲:大约有8亿人口,占世界人口12.5%。
·北美洲东部:大约有近2亿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
五个世界人口稠密区,三个集中在亚洲,一个在欧洲,一个在北美洲。其中三个亚洲人口集中区,拥有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都是以精耕稻作(旱作)农业作为物质基础的,稻作农业的粮食产量高,土地利用非常集约。欧洲和北美的两个人口高密度区,则是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物质基础的。
(2)生理人口密度
生理人口密度又称生理密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与可耕地面积之比。作为分析人口承载力的指标,生理密度比算术密度更能揭示出人口集聚的实际情况,可以用来衡量人口压力和人地之间的关系。以中国和印度为例,中国的算术人口密度为129,印度为313,中国的算术人口密度低于印度;但是中国生理人口密度为934,印度为559,中国高于印度。也就是说,中国虽然国土面积比印度大,但是由于山地多、干旱地区多、可利用的耕地资源少,自然资源条件反不及印度,人口压力高于印度(表3-6)。
表3-6 三种人口密度的比较
(3)农业人口密度
农业人口密度又称农业密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人口与可耕地面积的比,可以反映区域农业的发达程度。比如,中国与印度的农业密度相比较,中国的农业人口密度为663,印度为374,反映出中国农业生产中的人口数高于印度,也就是农业的发达程度低于印度(表3-6)。
二、区域人口变化的差异性
1.分析区域人口变化的指标
分析区域内人口的自然变化,有总出生率、总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以及总生育率、婴儿死亡率、期望寿命等指标。
(1)总出生率。指每年、每千人中的总成活出生人数。在发展中国家集中的地区,如下撒哈拉非洲、南美洲、南亚、东南亚,总出生率都比较高,达到30‰以上;发达国家一般较低,一般为20‰以下。中国虽然也是发展中国家,但是由于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而导致总出生率较低,一般只有千分之十几(图3-2)。
图3-2 总出生率的区域差异
(2)总死亡率。指每年、每千人中的总死亡人数。总死亡率有明显的区域差异,非洲的一些发展中国家最高,发达国家一般都较低,这个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医疗卫生和生活水平。总死亡率的空间差异(图3-3),要和人口结构和人口增长模式结合起来综合分析。总死亡率是一个较为特殊的指标,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并没有明显的差别。如总死亡率高的有欧洲、北美、非洲等地区,其中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但是,因为不同地区的人口发展模式的阶段不同,产生高死亡率的原因也不同,欧洲的高死亡率主要是因为人口老龄化造成的,而非洲的高死亡率则与医疗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低下有关。
图3-3 总死亡率的区域差异
(3)自然增长率。指每年人口增长的百分比,计算公式为总出生率减去总死亡率的百分比。自然增长率是影响世界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世界各国的自然增长率存在较大的差别,最低值为0,最高值在3%以上(图3-4)。世界平均自然增长率自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呈降低的趋势,目前全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1.4%,全球人口一年增加大约7000万(图3-5)。自然增长率要和人口基数结合在一起共同分析,中国目前虽然总出生率不高,但是因为人口基数比较大,人口的自然增长数量仍比较大。
图3-4 自然增长率的区域差异
图3-5 1950—2000年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增长数量的变化
(4)总生育率。指一名妇女在育龄期(15—49岁)生育婴儿的平均数。这个指标可以用来预测世界人口在未来二三十年内的发展趋势。
世界各国的总生育率存在较大的差异,一般情况下发达国家较低,发展中国家较高。世界总生育率平均值为3(图3-6)。据测算,如果总生育率为2.1左右,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就基本不增长了;当总生育率低于2时,国家的人口数量将逐渐减少。中国自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总生育率大约为1.3,只是由于人口基数很大,人口仍呈惯性增长。有些学者认为,尽管中国现在的人口数量非常庞大,但是当人口增长高峰过去之后,可能面临人口数量的急剧下滑,从而引发出一些社会问题,因此,应该考虑适当放松现行人口政策。
图3-6 总生育率的区域差异
(5)婴儿死亡率。指每年一岁以下婴儿的死亡人数与总出生人数的比值,一般以千分率来表示。发展中国家一般大于100‰,发达国家一般小于50‰(图3-7)。
图3-7 婴儿死亡率的区域差异
(6)期望寿命。是指当年0岁的新生儿预期存活的年限。这是根据国家或地区的医疗、卫生、防疫、教育、生活质量等情况推算出的数据,而不是指当年的平均死亡年龄。所以“人均期望寿命”,指的是大约几十年之后人群的平均死亡年龄。期望寿命值反映一个国家的生活水准。欧洲、北美、大洋洲期望寿命值都比较高,下撒哈拉非洲期望寿命值最低,中国的期望寿命值与发达国家相近(图3-8)。
图3-8 人口期望寿命值的区域差异
2.世界人口增长模式
世界人口增长模式有4种(图3-9)。由于世界各地区进入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的时间有先后,导致各地区人口增长的特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空间差异,有些类似文化要素的传播过程。
图3-9 世界人口增长的4种模式(阶段)
(1)低增长模式。18世纪50年代工业革命发生以前,世界各国普遍处于低增长模式,人口数量增长缓慢。
(2)高增长模式。18世纪以后,首先欧洲的一些工业国家进入人口高增长模式;20世纪50年代以后,亚、非、拉的一些发展中国家也逐渐进入到人口高增长模式,人口数量快速增加。
(3)中等增长模式。20世纪50年代以后,欧、美等发达国家陆续进入中等增长模式,人口数量增加放缓;20世纪90年代,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开始进入中等增长模式。
(4)低增长模式。一部分发达国家进入了低增长模式,人口数量趋于稳定或呈现下降的趋势。
世界人口增长从整体上来说经过了这四种模式(阶段)。第一种模式(阶段)是在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情况下,人口保持低自然增长率,这主要是因为战争、疾病、饥荒等因素的影响。现在全世界已经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还停留在人口增长的第一个模式中。欧洲国家的工业革命,使得国家的资本增加,人们生活条件改善,死亡率降低,人均寿命增加,所以欧洲地区首先进入人口高速增长的阶段,即第二个人口增长模式(阶段)。当欧洲人口呈现爆炸式增长之时,正值欧洲向海外殖民扩张的高潮,大量剩余人口向美洲、非洲、大洋洲输出,减轻了人口压力。在人口增长的第三种模式(阶段),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传统大家庭瓦解,生育率降低,人口数量增长的速度放缓。1750—1890年是英国人口高速增长的时期,19世纪末英国人口进入第三个阶段,生育率下降,人口数量增长趋缓。目前欧洲的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已经进入到人口模型的第四个阶段,人口增长表现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人口数量呈零增长或负增长的现象。
总体来看,世界上少数发达国家已经经历了四种人口增长模式(阶段),其他国家则正处在第二种或第三种人口增长模式(阶段)中。中国大体上正处在人口增长的第三种模式(阶段)。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经历了三种人口发展模式(阶段),人口增长过程中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比发达国家相应发展阶段要严重,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也要比发达国家严峻许多。
3.人口结构
除了以上介绍的人口指标外,人口的变化还跟人口的结构有很大的关系。人口结构包括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可以用人口金字塔来表示,即按照性别结构,男左女右,每五年一个年龄组,层层叠加在一起,以反映人口增长的模式。比如,上小下大的金字塔反映了人口发展的高速阶段,上大下小的倒金字塔则表示人口处于低增长甚至负增长阶段。
中国的人口金字塔显示,20世纪60年代处于人口的高速增长阶段,80年代人口金字塔的下部开始收缩,预计2030年前后中国人口将进入零增长阶段。学者们测算的中国最大的环境容量为12~13亿人,而中国人口的峰值大约于2033年达到16亿,超过环境容量的极限,随后人口数量将迅速下降。由于受到宗教信仰的影响,在人口政策上印度不能像中国那样可以采取强制的计划生育措施。根据有关测算,印度人口将在2050年前后达到零增长,人口数量将超过中国而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
依据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人口将按照几何级数增长,粮食产量将按照算数级数增长,到2000年前后,人口的增长将大大超过食物的供给,从而导致人类社会的崩溃。然而实际的情况是,由于科技的进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在20世纪50—60年代,发展中国家普遍开展了绿色革命,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化肥和杀虫剂,使用高产杂交作物,粮食产量有了很大的增长,并没有发生马尔萨斯预言的社会崩溃(图3-10)。但是,如果我们盲目乐观,对世界人口的增长不加以控制,即使世界人口按照目前的1.4%的自然增长率增长,世界资源-人口环境的情况也是相当严峻的。所以,控制人口增长将是整个国际社会今后面临的艰巨任务。
图3-10 马尔萨斯人口理论预测的增长曲线和实际的增长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