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世界文化区的划分
第一节 世界自然地理分区
通过几何方法,人们可以把地球的表面投影在地图上,以直观地表现地球的表面特点(图2-1)。地球总面积5.1×108(亿)km2,其中海洋3.6×108(亿)km2,占全球总面积的71%;陆地1.49×108(亿)km2,占全球总面积的29%。
图2-1 世界的陆地与海洋
但是要对地球表面开展进一步的研究,还需要将地球表面划分成不同的区域,世界的自然地理区划表示了地球表面结构的基本特征。四大洋(表2-1)和七大洲(表2-2)的划分是最为人所熟知的一种自然地理区划。这种方法将世界划分为七大洲,即亚洲(4300×104km2)、非洲(2984×104km2)、北美洲(2425×104km2)、南美洲(1828×104km2)、欧洲(1060×104km2)、南极洲(1400×104km2)、大洋洲(896×104km2)和四大洋,即太平洋(1.8×108km2)、大西洋(9310×104km2)、印度洋(7492×104km2)、北冰洋(1310×104km2)。
表2-1 世界海洋划分
表2-2 世界陆地划分
现代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都知道地球陆地有七大洲的划分,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为什么划出这七大洲。欧、亚、非三洲,是古老的地理概念,是希腊人的地理划分方法。欧洲航海家后来发现了南北美洲、澳洲和南极洲,与前三洲相加在一起,于是产生了七大洲的概念,这些名称都是来自西方的地理知识体系。
四大洋的划分,也是西方人的概念,中国古代并没有这个说法。古代的中国人认为自己居于世界之中心,大陆的四周有四海环绕,即东海、西海、南海、北海。元明清时期,四海的名称逐渐被东、西、南、北四洋的名称所代替。
(1)东洋。元明时期称今南中国海的一部分地区及其附近的岛屿(包括今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为东洋,清代习惯上称日本一带为小东洋,称日本以东的海洋和陆地为大东洋。太平洋是从西方传过来的地理观念,代替了传统的大东洋和小东洋的名称。
(2)西洋。元明时期将南中国海西部的海域及陆地,远至印度洋及非洲东部地区,统称为西洋。郑和船队从南海往西,到达印度洋、阿拉伯海、西亚等地,通称下西洋。清代以后,将马六甲海峡以西至非洲东岸的地区称为小西洋,非洲以西至欧洲沿海地区称为大西洋。以后,小西洋的名称被阿拉伯海所代替,大西洋的名称则沿用下来,作为英文“Atlantic Ocean”的中文译名,但实际上两者的含义并不相同。
(3)南洋。南洋的名称出现较晚,是从西洋、东洋中分化出来的,习惯上指东南亚地区,清末也称东南各省沿海为南洋,以后该名称逐渐消亡。
(4)北洋。古人称今渤海、黄海一带为北洋。宋代人说:“今自二浙至登州与密州,皆由北洋,水极险恶。”现在的“北冰洋”,是英文“Arctic Ocean”的转译,意思并不一致。实际上是在传统“北洋”两字中间加上了一个“冰”字,反映了文化上的融合与协调。
划分各大洲的一些所谓自然界线,也往往被打上了浓重的文化烙印。欧亚大陆是全世界最大的陆块,其划分方式表现的是西方人的传统和理念。传统的欧亚分界线是这样的划分的:乌拉尔河—乌拉尔山—里海—黑海—博斯普鲁斯海峡。为什么会这样划分呢?这是自然的界线呢,还是文化的界线?其实,如果从自然地理的角度来看,这条界线两侧地理环境的相近程度是很高的,其自然环境的差异并没有显著到洲的级别。之所以在这里划界,是由于西方从中世纪流传下来的欧、亚划分传统。
非亚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位于苏伊士地峡上。苏伊士运河北起塞得港,南至陶菲港,长161 km,1859—1869年由法国人和英国人开凿成功。这种划分也体现了一种文化上的倾向性,其实这条界线在现实中既不是自然地理的界线,也不是文化地理的界线。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是由美国人在1904—1914年开凿的。这条长度仅81.3 km的运河同样是人工的产物,也不是什么纯粹的自然界线。
除了“七大洲、四大洋”这个传统的划分以外,自然地理区的划分还可以依照自然要素的分布来进行划分,比如世界气候区、世界植被区、世界土壤区、世界综合自然区,等等。这些区域划分是按照一个自然要素的分布,或者是多个自然要素的组合关系来确定的,如水分、热量、植被、土壤相结合的综合自然区域划分。这种基于对自然环境的定量或半定量分析而确定的区域划分是科学的区域划分,根本不同于传统的大洲、大洋的划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