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千年:丝路手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咸阳:感受盛唐气度

悠悠渭河,咸阳古渡

昔日丝路上的送别,感情最好的朋友都会从长安一直相陪五十里来到渭河古渡边的渭城镇,这时多已近日暮。于是当晚在这里把酒话别,第二天折柳相赠后才分道扬镳。

自秦开始、乃至汉唐,咸阳地区留下了诸多不朽印记。秦国的水利工程“郑国渠”至今还在灌溉着关中大地。汉高祖的长陵、汉景帝的阳陵、汉武帝的茂陵、唐太宗的昭陵、唐高宗和武则天的乾陵,都落在了咸阳的大地上。由明代咸阳文庙改造而成的咸阳博物馆中,有统一度量衡的秦诏铭文、汉长陵出土的西汉三千彩绘兵马俑,都让人深深感受到两千年前中原王朝的强权气势。

西安到咸阳24公里,我们只用了半小时。清早的古渡公园,长长的杨柳堤下,我们信步徜徉。耳畔传来了悠扬的胡琴与秦腔。有市民拿着硕大的毛笔,蘸着曾经绵绵的渭河水,留下一排排优美的文字。不少市民在新建的咸阳桥下随着旋律翩翩起舞,一片乐融融的场面。曾经的渭河古渡和咸阳古桥都已经淹没在水下,这里也很少再演绎天各一方的离别故事了。

盛唐龙脉,飞龙在天

丝绸之路在咸阳出现分歧。从咸阳向西北经过礼泉、乾县、永寿、彬县、长武,溯着泾河谷地进入甘肃平凉,是陕西境内的丝路北线;而从咸阳西行武功、眉县、宝鸡至甘肃天水是南线。

沿北线行走五十公里来到乾县,那里有“一座陵墓、两个皇帝”的乾陵。这里六十一宾王像的原型多是西域各国的王公贵胄,他们来到大唐充当定期朝贡、常驻使节与人质等多重角色。很多宾王向往大唐的繁荣与文明,一生就留在了中国。

行走在乾陵的司马道上,迎面而来的是高大健硕的翼马、敦实饱满的鸵鸟,而后众多的石人石马依次排开。唐代的石刻都古朴浑厚,磅礴大气。

走过司马道,朱雀门前唐高宗的述圣碑和武则天的无字碑一左一右呼应着。述圣碑有单檐庑殿式的碑顶,碑身五节,刻着武则天亲撰、唐中宗李显书丹,洋洋洒洒、冠冕堂皇的文字。而无字碑有着浑厚的螭龙碑首,精美的雕狮碑座,碑身侧面也有精美的云龙纹饰,但是碑身正面却不著一字。这倒是激发了宋金以后游人的无限遐想和接踵而至的题刻涂鸦。什么“正德六年”、“嘉靖戊子夏六月”零乱不堪,主体位置却刻着无法辨认的女真文字,旁边刻着译文“大金皇弟都统经略郎君行记”。

有人说武则天留下无字碑,是觉得自己为中国开天辟地的女皇,留下的功绩无法用文字表述;也有人说武则天知道自己篡夺了李唐的天下,无颜去见高宗;还有人说武则天觉得自己的功过自会有后人著史评论,不必歌功颂德,也不必文过饰非。

朱雀门后左右两侧立着六十一宾王像。他们与真人高度相仿却都身首异处。真不知道那些西域面孔的宾王究竟是什么模样。只知道他们穿着各异的服饰肃立着,有的宾王背后刻着“盛于王尉迟璥”、“吐火罗王子持羯达犍”的文字,揭示了他们的真实身份。

我们登上乾陵封土俯瞰陵寝,前有两山俯首如阙、后有梁山昂首如靠,聚山环水、山水合抱,恰将龙气聚在当中。“乾”字在风水中为天之意,其东南连着唐太宗昭陵的龙脉,我们仿佛看到一整条龙身首呼应。

精美壁画,永泰之墓

永泰公主墓是乾陵的陪葬墓。公主是唐高宗与武则天的孙女,死时17岁,她的丈夫死时19岁,两人合葬于此。据说他们是武则天时期宫廷斗争的牺牲品。

多次在书上看到对永泰公主墓壁画的描述:身着华丽服装的侍女们,手中拿着各种当时的生活用品,体态丰盈、神态各异,有的似乎在悄声细语,有的似乎在点头赞许,有的则在环顾四周,他们仿佛正行进在路上,准备去侍奉公主……

沿着墓道向地下走去,如同穿越了千年。墓室前厅两侧就是书中描述的精美壁画。众多侍女发髻高绾,画着浓浓的眉毛,圆润的脸庞带着恬静的微笑,匀称的身材穿着飘逸的罗裙,这雍容的气度倒像是一群公主去看演出。而其中一位捧杯的妙龄侍女半侧着婀娜的身姿,着一身淡雅的绿衫,带着浅浅的微笑兀立着,似在从容自语、浅斟低唱。这盛唐雍容华贵的美,即使是复制品也让我们深深的陶醉。

跨过墓室石槛,墓主人的石棺静静躺着。石棺上流畅的线条雕刻出了雍容华贵的侍女、栩栩如生的凤凰,以及饱满的缠枝牡丹花卉;石椁两扇门的顶部还刻着一对鸳鸯张开羽翼、相向飞舞,这些都象征着墓主人的高贵身份与夫妻恩爱。

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们总是将那位捧杯侍女的形象重叠在这位公主的身上。

彬县大佛,贞观二年

彬县是周之先祖公刘所居之地,《诗经》十五国风中就有《豳风》。西魏时设豳州,唐开元年间改称邠州。唐代《元和郡县图志》中记载开元盛世时邠州有人口近两万户;北宋《太平寰宇记》中记载这里有五千客商。由于相对平缓的泾河谷地连接着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众多商旅们都选择从这里往来。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也记载了这里依山环水为城池,地势雄壮、险固可恃。

黑白照片为伯希和探险队拍摄,图片来自“数字丝路”网站(http://dsr.nii.ac.jp

逐渐告别一马平川的关中平原,我们进入了高低起伏的黄土垄。较五年前的初到,彬县楼房林立,城区扩展得很快。屹立在开元广场上的北宋开元寺塔(彬县塔)是彬县的标志。塔高47米,塔身砖砌八面、重檐七层,秀丽挺拔。

丝绸之路由西安经咸阳、礼泉、乾县、永寿、彬县、长武而入甘肃境内。唐代的繁华商道,如今只留下一座座石窟与寺庙,如同一颗颗珍珠串联起璀璨的丝路,印证着当年的繁华。而彬县的大佛寺,则是这段丝绸之路上最耀眼的明珠。寺院层层的楼台贴在整面崖壁上,大佛寺深深嵌在这片凿空的山体中。登上“明镜台”就能看到端坐在山中的大佛。

庄严肃穆的大佛,有着饱满的脸庞和宽阔的身躯,具有唐代雕塑的饱满圆润,其背光中七佛环坐,十几身飞天乐伎优美灵动,体现出佛国世界的欢乐祥和。在背光之下“大唐贞观二年十月十三日造”的题刻清晰可见。两侧的菩萨也具备唐代雍容华贵的特点,即使是岁月的尘烟侵蚀,也遮挡不住那慈祥饱满的面庞。

这里也曾被法国探险家、敦煌文书的盗窃者之一伯希和所关注,他让助手拍摄了这尊大佛。对着旧时的照片,大佛除了面颊略微修补之外别来无恙。

边上的千佛洞中有千姿百态、婀娜多姿的菩萨形象。佛教最初从印度传来的时候,佛像具有刚劲的犍陀罗风格,而至唐朝菩萨形象已经逐渐汉化并开始具备女性柔美的特点。许多“S”形曲线的菩萨虽然面部已经损坏,却更突出了其优美的体态。

大佛的庄严、菩萨的优美,自贞观二年就未曾磨灭。

寻古长武,秦陇门户

长武是关中与秦陇交界的咽喉关隘,素有“三秦屏障”、“秦陇门户”之称,是丝路要冲。唐武德年间,李世民与薛举、薛仁杲父子大战浅水源,安定了大唐后方。李世民在长武为纪念阵亡将士而建大唐昭仁寺,立碑缅怀英勇献身的将士。

昭仁寺的大殿面阔三间,进深十五米,飞檐高挑,殿内无柱,具有唐代建筑特点。其内部斗栱与梁架章法严谨、简洁明快,采用八卦悬顶式叠架,人称“九梁十八担”,据说是我国古代木构建筑中的孤例。

寻到长武县城东街的“昭仁寺”,摩挲着“大唐豳州昭仁寺之碑”秀丽遒劲、隶意犹在的楷法。在端庄的字里行间,我们看到了浅水原大战的经过,以及昭仁寺当日的规模。

在厢庑的文物陈列馆中,竟然看到了一件唐代的“双环髻舞女俑”。高高的发髻配着舞女高挑的身姿,她双臂紧收于腰间,弯曲手肘同时向上竖起大拇指,仿佛正在默念节拍。据讲解员说这个姿势是正要起舞的手势;且这个陶俑来头不小,是武则天赐给当地功臣张臣合的皇家陪葬品;倘若不是这样,这件陶俑现在应该仍埋在乾陵而未能重见天日。

临别陕西,品尝了正宗的长武酥肉。这是用五花肉裹上鸡蛋面粉糊后油炸,再配上各种蔬菜煮炖,酥肉香酥不腻,菜中满是肉香。

夕照中我们由秦入陇,沿着依依杨柳,寻着悠悠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