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生活方式与现代设计
生活方式是个不断被丰富的社会学概念。狭义的生活方式即衣食住行用等生活领域的活动形式与行为特征。广义上看,人们“怎样生活”包括了一切社会生活活动,如生产劳动方式、分配交换方式、消费与休闲方式、日常交往方式、文化娱乐方式等。社会学对于生活方式的研究,从二战结束以来,先在西方,接着在苏联及东欧,继而在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形成了世界性的热潮。在设计领域,生活方式已经成为显学,起先借用社会学的概念,继而引入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帮助设计师更好地发现、理解社会群体,深入探察人们的意识世界,从而创造出更适合人们生活方式的产品、服务或系统。
1.经济地位与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的概念源于马克思主义,有关论述为:其一,生活方式是区别阶级的重要指标。其二,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紧密联系,这种联系可以概括为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是生活方式的一个方面。
阶级后来扩展为更广泛的社会群体的概念,生活方式开始成为社会学的研究范畴。马克斯·韦伯认为一致的生活方式形成地位群体,地位群体以生活方式的认同为内部凝聚和外部排斥的机制。地位群体的分层与对于观念的和物质的产品或机会的垄断并存。地位群体要求其成员共享一种特定的生活风格,所以生活方式可以视为对该群体的一种具体描述,人们也能够通过这些描述分辨该地位群体的社会构成。韦伯进一步总结道:地位群体是按照特殊的生活方式中表现出来的消费商品的规律来划分的,人们可以根据消费规律认识生活方式。凡勃伦的名著《有闲阶级论》就是把生活方式作为阶级地位、作为尊荣的社会标志来研究,论述了特定的生活方式与特定的社会阶级的相关性。
社会学研究生活方式的主要理论方法是象征研究(the symbolic approach):生活方式被作为衡量社会地位的尺度,也就是说,各个群体在社会分层系统中的定位以生活方式为依据。以查品(Francis S. Chapin)为代表,他根据家庭居室内的物品与社会经济地位的高度相关性,制定了以居室物品衡量地位的指标体系。例如,判断一个男子的地位,根据其居室的面积、汽车的价格、邻居的类别,排列出它们的相对水平,就得出了他大致的社会地位。
在这一研究阶段,研究者使用“style of life”这一短语,来描述阶级或社会群体的区别,认为生活方式的差异不是个人主观选择的结果,而是由经济状况从整体上决定的,也就是说,生活方式的差异与由经济决定的社会分层是对应的,你属于哪个阶级或阶层,自然就会有哪种生活方式。
2.消费与生活方式
进入消费社会,生活方式的表达变为“life-style”,成为专门的术语。生活方式转化为消费方式,或者以消费方式的概念替换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的操作性更强,调查对象更加具体,资料更容易获得。如英国学者厄尔(Peter Earl)的《生活方式经济学:骚动世界的消费行为》,讨论的主题是生活方式,调查研究的对象却是消费方式。
鲍德里亚(Baudrillard)把表现生活方式的消费方式作为认识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因素。他认为,消费是一种系统的象征行为,并非以商品的实物为对象;消费的意图不在于商品的物质性,而在于象征价值,在于商品所象征的人的关系或差别性。个体在消费的象征价值之中寻找社会位置,不再单纯以经济地位形成社会认同。明显的社会现象是社会地位较低的群体逐渐模仿社会地位较高的群体的习惯,社会地位较高的群体不得不接连不断地改变他们的消费模式。象征价值存在预期、主观之中,比如我选择一件时装,最主要的标准一是看它是否符合我所预期的社会身份,二是看它是否能与我的个人特性和其他服饰相配,也就是看它是否与我的社会性和个人性的预期一致。
对于生活方式的研究强调群体的特征和群体之间的差异,但是,社会分层复杂化,消费象征性地模糊了传统的社会群体的界线,个人生活方式的差异与个人在经济上所属的阶层不再具有必然的一致性。研究生活方式的范围不再是对象群体全面的生活,个体的生活也开始受重视,通常由研究者根据社区类型和所关心的问题来选择,挑选具有代表性的行为和行为取向。这种研究往往会与统计分析方法相配合,从学者主观认定的具有代表性的若干方面折射出社会群体,这种变化根本上是社会变化的反映。
3.文化与生活方式
英国学者威廉姆斯(Raymond Williams)曾说“文化”一词是英语语言中最复杂的词汇之一。《大英百科全书》引用了美国文化人类学专家克罗伯(A. L. Kroeber)和克拉克洪(D. Kluckhohn)的《文化:一个概念定义的考评》(Culture: A Critical Review of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共收集有关文化的定义166条。从文化所包含的内容来看,可以归纳为N分法(N为1至4):
(1)梁漱溟称文化为“吾人生活依靠之一切”,胡适说文化是一种文明所形成的生活方式,简单地说,文化就是生活。
(2)新中国受苏联学者影响,将文化分为“物质”和“精神”两部分。《辞海》中文化的定义为:广义的文化指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3)费孝通介绍:文化是观念层、组织层与器物层三部分的有机整体。
(4)将组织层进一步划分为行为与制度,文化由四个层面构成:精神心理层面,涉及精神信仰、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民族特性及伦理观念;行为层面,涉及生活方式、家庭模式、礼仪准则、交际形式和人际关系等;制度层面,涉及政治体制、经济模式、社会组织和法律典章等;物质层面,涉及服装、饮食、居住、交通、工业技术等物化现象。
我们可以看到,除了两分法之外,其他概念都会涉及文化与生活及生活方式的关系,如梁漱溟所说,生活上抽象的样法是文化。本书倾向于文化的三分法,物质、行为(组织)与精神三者形成一个紧密互动的结构。生活方式以行为为中心,也同物质与精神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社会大众的生活方式是构成文化的重要部分,对应于文化的组织行为层。
在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的文化理论中,他使用“惯习”(habitus)的概念来指称“生活方式”(lifestyle)。在他看来,社会世界是这样一个空间,由过去的人类实践构成,又为现在及将来的人类实践提供了一块竞争场所,称之为“场域”。惯习可以看作个人的“场域”,是个人行为的历史、个人对社会空间位置的适应过程中生成的行动模式,并作用于未来的生活。用布尔迪厄本人的话说,惯习就是一种“外在性的内在化”,是“体现在人身上的历史”(embodied history),可以用来对文化客体进行分类和区分——高雅还是低级,丰富还是贫乏,优雅还是粗俗,体面还是粗鲁,轻松还是深刻,也就产生了欣赏和评价的种种标准。依据惯习,可以把所有的人类实践和文化客体逐一分类,形成文化竞争领域中一系列清楚有别的生活方式或“品位”,产生文化区隔。布尔迪厄的理论表达了这样一个循环:社会位置生成了惯习,诸多惯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的不同开始作为品位的区隔(Distinction)标明了社会阶级差异,这样的文化区隔嵌入人们的头脑,传递了一种“自身位置感”。对此,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生活方式的差异来自于文化差异。
4.从“方式”到“风格”
20世纪80年代开始使用“lifestyle”一词,其意义从“生活方式”转化向“生活风格”。贡布里希(Ernst Hans Josef Gombrich)认为“风格是任何一种特殊的、因而是可以识别的方式”,风格同时也可以反射出抽象的行为方式。比如,设计师一般习惯穿牛仔裤和T恤衫等休闲风格的服装,也习惯于宽松的工作环境和自由自在乃至黑白颠倒的生活。我们可以从某个人所拥有的物品的风格推演其生活方式,同样也可以从生活方式推测其对风格的偏好。
贡布里希又说:“只有在多种选择的背景下,一种特殊的方式才能被看作是表现性的(expressive)……如果表演者或作者在多种表现形式之间没有选择的可能性,也就没有风格可言。”也就是说,只有多样化,才使风格有意义。比如穿灰蓝色中山装在当今是一种风格,但是三十年前当所有的人都在穿时,基本上就没有风格可言了。因而风格是多样化条件下的选择,个人的主观性往往发挥着更加突出的作用。
“风格”在美学上用于概括与众不同的属性,带有更多的物质的形式感,以及个人的表现性。风格更容易被观察到,看得见的风格与看不到的生活方式存在着对应关系,因而谈论个人所选择的生活方式实际上涉及风格问题。
5.生活方式类型
如前所述,“生活方式”主要是个社会学概念,在英文中大致经历了从短语(style of life),到合成词(life-style),再到单词(lifestyle)的演变过程。其含义不断丰富发展,无论是经济地位、消费方式、文化区隔还是生活风格,随时代的变迁,虽然研究的落脚点不同,但始终有一根红线贯穿其中,那就是对差异性的强调,通过生活方式来思考、辨析社会中不同群体的差异,以此清晰地构建出社会的不同层面,提炼出不同的生活模型。研究生活方式的类型及类型学最终成为了专门的、独立的研究方向,运用综合的、系统的研究方法,既包括可以客观观察的量化研究,也重视价值观等主观的认知和评价。
生活方式类型涵盖了从物质到精神的各个层面,其中物质和行为是外在的、显现的、可以客观观察的,人们生活的差异会通过其使用的物质和特定的行为模式体现出来。关于生活方式的研究也主要通过这两个层面进行:物质层,比如穿的衣服、吃的食物、居住的房子、出行的车子、用的器具等;行为层,比如工作、看电影、听音乐会、健身、旅行等。这些可见的元素可以折射出人们的精神层面,包括品位、情趣、自我认同等内在元素。目前,社会上流行的“八零后、九零后”是以出生时间来对年轻人进行的粗略划分,属于一种自发的社会群体意识,来自一种未经研究的直观感觉,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现代社会人群与人群之间的差异越发明显。
如今生活方式类型研究已经从社会学的学术研究转向实际应用,广泛应用于产品开发、商业行销、大众传媒等领域。利用生活方式类型将社会成员分层、分群,这样企业的行为才会有的放矢。比如在中国台湾,E-ICP(Eastern Integrated Consumer Profile,东方消费者行销资料库)研究中心,自1988年起每年持续进行台湾地区消费者行为与生活形态调查,并与政治大学企研所合作开展研究,根据活动、兴趣、意见、价值观和资源(包括金钱及时间资源等),将消费者的生活形态进行分类,用以描绘其日常生活方式、喜好、观念等,由此得知其消费模式。2007年版的报告将生活形态族群共分为七大类,每一大类分为四到五个小的族群,分别是:
(1)台湾青少年生活形态族群:摩登新潮的蔷薇、成熟智慧的百合、传统顺从的马樱丹、漂浮无序的浮萍。
(2)台湾成年人生活形态族群:长鬃山羊——模糊中庸族、花蝴蝶——积极活跃族、云豹——追求自我族、台湾牛——传统保守族、无尾熊——沉默消极族。
(3)台湾科技生活形态族群:科技新贵族、科技应用族、科技跟随族、科技贫乏族。
(4)台湾男性流行生活形态族群:时尚急先锋、流行贵公子、风格信息男、保守素男人。
(5)台湾女性流行生活形态族群:精明贵妇人、流行信息女王、流行探险女、纯朴小妇人。
(6)台湾健康生活形态族群:积极养生族、健康活力族、随性散漫族、被动乐天族。
(7)台湾理财生活形态族群:积极投资族、稳健理财族、保守储蓄族、空囊理财族。
据笔者在台湾学习期间的观察,以上的研究结果,特别是成年人生活形态族群的分类,已经在台湾的设计学术研究中颇具影响,成为用户研究的基础。在生活中人们也会以台湾牛、花蝴蝶、云豹等来自喻。
6.设计与生活方式
自古以来,人类的设计活动就或多或少地参与了社会的建构,与人们生活方式的演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代设计,从工业革命以来,经历了以艺术为中心的设计,面向机器和技术的设计思想,以刺激消费为主的设计思想,再回到以人为中心的设计。
设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设计生活方式。20世纪80年代初,柳冠中便提出“设计文化论”,继而提出作为工业设计方法论的“使用方式说”,明确提出设计首先要深入研究生活,进而指出工业设计的目标是为人类创造更合理的生存方式。工业设计的核心是对人类需求的发现、分析、归纳、限定以至选择一定的载体和手段予以开发、推广。我国工业设计专业的首批博士后之一——唐林涛的博士后研究课题为“设计与生活方式”,从理论到实践层面对设计与生活方式的关系做了深入的分析,明确提出:“设计与生活方式之间是互动共生的关系,设计从生活方式中来,也创造新的生活方式。”“任何设计的源头都应该是对特定人群生活的观察、研究与理解。”设计学科也越来越成为了创造人们日常生活的“行为与意义”的学科。
21世纪初,柳冠中组织了“生活方式形态模型”项目研究,运用设计事理学在产品设计前期形成产品概念的方法,将特定分类人群的某种生活本质需求,在特定事态所处的特定时间、环境及其他条件信息下进行分析整合,系统地、形象化地显现出该特定人群潜在的但又具体的需求目标系统,即根据目标人群的生活方式研究建立生活方式形态模型,并得到设计诉求点。目标系统同时也是概念设计方案的评价体系,设计方案的优劣在于其是否满足了设计诉求点。
许平在1999年发表的论文中,从设计战略的层面指出生活方式是中国工业设计尤其值得开发与利用的重要设计资源之一,因为我们迄今为止的工业产品大都引用了西方工业先进国家的生活方式,中国生活方式的衣、食、住、行体系几乎还处于未开发利用的原生状态,大到资源利用,小到饮食习惯、起居习惯,都可以成为开发“新产品地带”的丰富资源。他提倡建立以生活文化资源为中轴的亚洲设计资源数据库,为有别于西方模式的东方工业化产品升级与创新设计奠定基础。
社会学中生活方式的研究重点在于社会群体的差别,现代设计则越来越强调目标人群的差异所带来的产品的差异,在群体的差异方面,社会学与设计学找到了结合点。消费群细分的市场营销策略正是通过利用,甚至夸大群体的差异来扩大市场。国内外企业已经开始通过用户研究,将产品类别、目标人群与生活方式整合起来发掘设计诉求点,比如,计划开发老年人用的手机,就要在产品设计前期研究老年人在社会交往、家庭通讯等方面的方式与习惯,以获知老年人对手机的需求;开发中产阶层使用的电冰箱,就先锁定目标,运用田野调查等方法研究中产阶层的餐饮与炊事习惯。
总的来说,我们处于“以人为本”的设计时代,合理地满足社会群体的理性需求成为基本的设计目标。生活是设计用之不尽的源泉,生活方式研究是连接设计与生活的桥梁,用户研究则是这座桥梁的一根重要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