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的原点:中国方式与生活特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言

何谓“现代设计的中国特色”?这一议题已成为大到建设具有我国自主创新型经济的国家,小到产品设计创新都回避不了的热门话题。

是的!每个人不同的出身、背景,成长的国度、环境、经历均会影响或产生出每个人的好恶、生活的习性及审美的取向,由此会形成每个人的气质和面貌,由此也产生出不同的家庭气质和面貌。正所谓“字如其人”, “家也如其人也”。

产品在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之外,还被人为地赋予了符号价值。符号价值表达着社会化的企业形象,物在诉说着我们是谁,我们如何经营、发展,以及我们之间的不同;表达着企业的社会地位,或其独特的经营理念、方式和文化。社会差异被“物化”,或说“物化”了的社会关系。如果我们想了解一个企业是如何经营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去读懂企业的产品形象。产品形象是社会性、文化性的产物,通过符号象征承载了企业主体的意义世界、情感世界。

“有目的的造型”是设计者必须恪守的原则。“造型”是一种语言,它传达了“无言的服务,无声的命令”,既是个性的显示,又融于统一的整体。这使我们的“人为自然”既丰富多彩却又简洁和谐。世界是硕大无垠的,万物是五彩斑斓的,但又由于以分子、基因作为其基本因素,排列组合成无穷无尽的系统,适应了这既具统一性,也呈多样化的大千世界。

审美是一种文化现象,这一文化性主题与当代人的精神、价值等内在维度密切相关,它内敛地、沉淀地反映着时代的精神状态,体现着大变革时期人的价值理想的确立与维护。时代美学思想下的审美感受终将重新刷新人类的灵性,美的陶冶将毫无例外地助长人心灵的感应力,激起人内心活力的生长,引导人们前瞻与向往。毫无疑问,人性的情感是随着现实存在的变化而相应变化的,但变化的方向需要美的滋养,以引导复杂的现实存在获得净化后的升华;为此,需要设计为人类的生活体验创造更多的审美理想。

谈到“现代设计的中国特色”,自然离不开“传统”!当下国人谈传统总离不开中国元素,言必称“中国红”。然而,孤立的“元素”脱离了它依附的“系统”或由“它”和其他元素组成的“结构”,则毫无意义。

四合院倒是中国的传统民居,然而它也是封建社会“宗亲血缘”的人际关系脉络的载体。在四合院里每日上演着各类人为的家庭“事件”,中国的传统伦理便深藏其中。文化由“器物——社会组织——观念”组成,这三个层次交织于此,这就是“事”。文化三层次之间的结构关系是层层形塑、正负反馈、交感互动。封建大家庭的“事”与四合院的组成“元素”——“物”,构成了当时社会的中国士大夫阶层的生活方式——“系统结构”显现的全部可见部分,如果不能理解那些不可见的观念、意义、价值等精神层面的东西,就构不成“设计的全部意义”,也无从空谈“中国传统”和“元素”。

同理,故宫是由可见的所谓传统“元素”——须弥座、重檐顶、雕刻了飞龙的丹陛等构成,但这只属于“器物层”。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空间的结构与有形的房屋宫墙组织起帝王的工作与生活方式;每日早朝,百官穿越长长的步道,列队朝拜帝王,三叩九拜,山呼万岁,这样的“事”如同戏剧每天上演,这属于“社会组织结构层”。在这样的组织层(事)与器物层(物)中承载着权利、政治、等级等“意义丛”,折射着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是“观念层”。当时的“元素”仅是那时帝王统治管理方式的可见部分,恰恰不是当时传统文化的本质,孤立的“元素”不可能在由“器物层”、“社会组织结构层”和“观念层”组成的封建文化系统中单独被继承。我们要继承的是如何创造反映出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技术、文化——即“生存方式”的新“元素”,以组成影响、引导国人健康、合理生存的“文明结构”。

在研究器物的造型之“美”、工艺之“精”、匠心之“巧”的所谓“中国特色”的同时,更应深入地揭示出“美”中之“真”、“美”中之“纯”、“精”中之“因”、“巧”中之“理”,以启悟今天复杂世界的设计实践。中国古代先哲所谓的“因材致用、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势利导”的精髓,才是我们要继承的中国传统!

生活中的美,物化在人类生活桩桩件件的日常用品与环境之中。在“事理学”的视野下,工业设计不仅仅是具体的产品设计,更是以产品为载体的“真、善、美”概念的创新,是遵照“事理”系统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人性价值与自然生态和谐理想的物化体现。于是,工业产品的每一个细节——“元素”之中,都无不需要浸润美学的价值理念。

在浮躁的商业时代,同质化严重已经成为中国设计界的弊病所在,而不经沉淀就早早大批量上市的产品也是山呼海啸般形成泛滥之势。设计师必须坚守阵地,用执著和信念,维系自己对于原创设计的最初梦想。他们或许仍在寻找突破,却不应苟同于浮躁的现实,虽不能称之为尽善尽美,但坚持用灵魂深处的热情升华我们的生活,升华我们对美的认识。

巫濛的这本《设计的原点:中国方式与生活特色》之书,探讨的正是在当今设计界迷茫于“传统”和“现代”之间,如何创造既代表先进生产力,又具备先进文化,且还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我衷心地向国内致力于研究和实践“中国特色设计”的同行们推荐这本书,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提问、交流、沉淀,共同致力于当代中国设计的振兴。

2011年11月7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