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西方启蒙主义始,人们相信存在一个完整自我,这个完整自我的整体和结构反映着个体所参与的社会进程。构成社会内核的完整主体被认为是稳定和连贯的。尼采挑战完整主体的观点,认为“‘主体’并非给定的,它是某种添加、发明和投射到已有事物背后的东西”。尼采被认为是标志西方思想从本质主义转向相对主义。弗洛伊德提出无意识对自我控制的颠覆,从心理学的角度证明完整主体是不切实际的。结构主义否定主体作为意义创造者的地位,后结构主义继承对主体的批判态度。福柯提出主体是可以被构建的:“个体不是给定的实体,而是权力运作的俘虏。个体,包括他的身份和特点,都是权力关系对身体施加作用的结构。”哈贝马斯提出,身份“不是给定的,同时也是我们自己的设计”。
后现代主义进一步分化瓦解主体的整体意识,主体的身份认同危机加剧。后现代主体呈现一种去中心的特征。斯图亚特·霍尔说:“主体在不同时间获得不同身份,再也不以统一自我为中心了。我们包含相互矛盾的身份认同,力量指向四面八方,因此我们的身份认同总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人们更经常用“多变”、“多元”、“碎片化”、“不确定”和“模糊性”来描述身份。进而,身份被看做是不断建构、选择和妥协的过程。身份总是处于一个未完成的、暂时的状态。
相对于哲学研究身份的宏观走向,社会学研究身份认同的微观结构。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社会学和心理学对身份认同的讨论较为深入,为其他学科的讨论奠定了基础。社会学和心理学对身份认同的研究从一开始沿着两条路线开展,他们分别是身份理论(identity theory)和社会身份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身份理论主要是微观社会学理论,用来解释个人与角色有关的行为;社会身份理论是一种社会心理学理论,用来解释群体的认同和群体之间的关系。这两种理论都强调一个多重特性、活跃的自我调节社会结构和个人行为之间的关系。它们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的学科基础:前者是社会学,后者是心理学。
身份理论从自我与社会互动的角度解释社会行为,这种互动理论认为社会通过影响自我而影响社会行为。身份理论认为社会“虽分化复杂却有组织性”。作为社会的一种反映,自我应被视为一种多面性的有序构建。身份理论家把自我的多种组成部分称为身份或者角色。从身份理论的角度看,角色是由一些规定了适当行为的期待构成的。令人满意的角色扮演不仅证实和肯定了一个人作为角色成员的地位,而且有利于自我评价。但当一个人察觉到别人的反馈和他自己的身份不一致时,则可能陷入忧虑。身份理论承认某些身份比其他的身份更具有自我相关性。在自我概念中,根据角色身份形成行动基础的可能性大小,角色身份可被分为几个等级。接近顶层的身份最有可能在特定情况被采纳,因此比下层的身份更具有自我界定性。所以,即使具有相同角色身份的人,由于身份显著性各异,在特定的情境下也可能有不同的行为。身份理论提出,某一特定身份的显著性取决于该角色对一个人的约束力。如果一个人认为他许多重要社会关系都基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该角色就对他有较强的约束力。反之,则会发生不认同自己的身份。
社会身份理论是关于群体之间关系和社会自我的心理建构。社会身份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一个人所属的和他认为自己所属的社会范畴(比如,国籍、政治背景、体育团体)依据范畴的界定性特征为他提供了一种身份定义——这种界定性特征是自我概念的一部分。人们拥有一系列不同的成员身份,在自我概念中这些身份的重要性有所差别。社会身份不仅具有描述性和规定性,而且具有评价性。社会身份以其他相关社会范畴为参照物提供对某个社会范畴的评价(全体意见),进而也提供对其成员的评价。正因为社会身份对自我评价会产生重要后果,它能大大激励群体和成员采取一些行为策略以创造或维护那些有利于群体内部和自我的“群体内部/群体外部”的对比方式。如果一个群体认为它较低的地位相当稳定,这个群体就不太可能团结一致,也不太会参与直接的群体间竞争。该群体的个体成员会试图放弃自己的成员身份并在心理上进入主导群体。他们会积极地协商重构参照系以获得新的自我归类标准,使之更有利于在此语境中的身份认同。
一个人往往可以同时既扮演个人角色又属于一个群体,所以角色身份和社会身份往往相互联系、不易分离,共同影响感觉、情感和行为这些因素。在高度分化的当代社会中人们都扮演着多重角色。角色认同——不管是对社会范畴角色的认同还是对个人角色的认同——都是出于提高自我价值的需要。当一个人面临多个适当的角色时,他会扮演哪个角色呢?这取决于显著性等级。个体之所以用特定的方式将自己归类(群体或角色),不仅是因为他们需要有自我价值感(自尊动机),还因为他们需要肯定自己的能力和效果(自我效能动机)。
无论是个体的角色身份还是集体的社会和文化身份近来都受到全球化进程的影响。随着跨国或跨文化活动的加剧,原先在民族和国家框架内建构身份认同的努力遭遇到了挑战。社会和文化的完整性被破坏,全球市场的“同一性”在发挥作用,文化认同的传统机制受到削弱。与这种危机论相对的是,认为全球化能让人摆脱原先那些束缚和限制个体的身份认同机制。给定的身份认同正在为新的、多元的认同所取代,在这个多样性和多元的身份认同体系内“选择”和“协商”成为一般性原则。身份的建构性,甚至表演性,得到确认。全球化改变了身份认同的基础。
当前,“文化身份”经常和性别、种族、民族主义、全球化等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由于不同学科的介入和推动,文化身份研究已经成为一种充满活力的理论话语,给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因此,“文化身份”已经成为一个不同文化群体共同关注的话题,更是跨学科研究的对象。
2007年10月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会同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和香港中文大学人文学科研究所在南京大学联合召开了“跨学科的文化身份认同”国际研讨会。会后,与会的部分代表修改并提交了他们的论文。经过大会学术委员会的反复论证和研究,选择了与我们的议题密切相关的论文结集出版。这些论文的作者大都是来自北美、台湾、香港和大陆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知名学者。本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议题:文化身份的多元理论视角;传媒、全球化与文化身份认同;文学和文化身份认同。
相信本书能够为深化“文化身份认同”的批评和探索起到一定的作用!
编者
德国哥廷根
2009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