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新诗史略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别开生面”的象征诗风

朱自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的结尾,曾对第一个十年的新诗做出这样的概括:“若要强立名目,这十年来的诗坛就不妨分为三派:自由诗派,格律诗派,象征诗派。”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第8页。从某个角度看,这个结论确实有些“勉强”,甚至包含了对历史复杂性的“简化”。比如,所谓“象征诗派”指的是李金发和后期创造社的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等人,但当时李金发与穆木天等并不相识,彼此之间的诗歌趣味也有很大的差异,穆木天在《无聊人的无聊话》(1926年5月19日《A·11》)中曾批评李金发的诗“读不懂”。并没有像《诗镌》群体那样,构成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流派”。然而,在20年代中期,某种“象征”诗风的确为一批年轻诗人所分享,在诗坛上也引起足够的反响,并为新诗的展开增添了新质。在这个意义上,所谓“象征诗派”的命名,虽然出自一种事后的归纳,但仍具有相当的说服力。

有“诗怪”之称的李金发,是初期象征诗派的领军人物。20年代初,他在法国留学,“受鲍特莱与魏尔伦的影响而做诗”,在不长的时间内写下《微雨》、《食客与凶年》、《为幸福而歌》三本诗集。这些作品寄回国内后,受到周作人的好评,并相继由北新书局和商务印书馆出版,震动了当时的新诗坛,被认为“这种诗是国内所无,别开生面的作品”。这是周作人在给李金发的复信中对其诗的评价,参见李金发《文艺生活的回忆》,《飘零随笔》,台北:侨联出版社,1964年版。在风格、语言、意象、情调等诸方面,李金发的写作的确独树一帜,迥异于当时国内抒情、写实的诗风。他的诗中遍布了尸体、坟墓、枯骨、衰草、落叶、孤月、琴声、魔鬼等颓败意象,“触目尽是阴森恐怖的气氛”,充分体现了波德莱尔以降现代诗歌“审丑”的特点。他使用的语言,也多夹杂偏僻的字词和文言虚词,形成一种生涩拗口的陌生化效果,再加上诗行的展开极具跳跃性,意象的衔接十分随意,给人以支离破碎之感,甚至造成了一定的阅读障碍,相关的争议也由此产生。朱自清曾用一个比喻来描述他的写法:“仿佛大大小小红红绿绿一串珠子,他却藏起那串儿,你得自己穿着瞧。这是法国象征诗人的手法。”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第8页。朱自清无疑是在为现代诗歌的特定手法及晦涩品质辩护,同时也在呼唤一种新的阅读机制。但不容否认的是,李金发的诗歌在修辞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语言雷同、结构松散等,也不能被技艺的新异性所掩盖。当然,他的诗集中也不乏佳作,如《里昂车中》在光线的明暗变化中,捕捉瞬间的内心感触,并扩展出广大的世界幻象;《有感》则模拟魏尔伦《秋歌》中“跨行”的写法,将完整的句子打断成几行,短促的节奏带来一种警句的力度。

如果说李金发撷取的只是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一些皮毛,生涩的语风也与他所追摹的魏尔伦大相径庭,那么后期创造社三诗人,似乎更得法国象征派的真谛,在理论上也呈现更多觉悟。穆木天、王独清与创造社友人围绕诗歌问题进行的通信,就是中国象征主义诗学的经典文本。他们主张“诗与散文的纯粹的分界”,要求“诗是要有大的暗示能”,穆木天:《谭诗》,《创造月刊》1卷1期,1926年3月。也在具体的写作中进行了相应的探索。穆木天着重于语言音乐性的挖掘,他多用叠字、叠句与叠韵,力图传达出那些“可感与不可感”的潜在情绪。在《苍白的钟声》中,他甚至取消标点,利用词语的音响和铺排方式,在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模拟出钟声的回荡、消散。王独清的诗最初充满浪漫色彩,喜爱吊古与咏怀,后来摹习象征派的诗艺,比如《我从café中出来》采用跨行的断句手法,“用不齐的韵脚来表达作者醉后断续的,起伏的思想”,《玫瑰花》一诗,则写出所谓“色的听觉”,带来“音”“色”交错的美感。对上述两诗的解说,见王独清《再谭诗》,《创造月刊》1卷1期,1926年3月。与上述二人相比,冯乃超似乎更注重意象的完整性,《现在》、《红纱灯》、《古瓶咏》等诗,在营造空灵、飘渺诗境的同时,也都使某个唯美的意象,成为刻绘的中心。

在新诗的发生及发展中,外国诗歌及文艺思潮的影响有目共睹,梁实秋甚至得出过这样的结论:“新诗,实际就是中文写的外国诗。”梁实秋:《新诗的格调及其他》,1931年1月《诗刊》创刊号。李金发等人别开生面的写作,自然也与以象征主义为代表的西方现代文艺潮流密切相关,但值得注意的是,“象征主义”在他们那里,更多是作为一种情调、一种风格或一种技巧发生着作用,其特定的文学观念、写作哲学乃至思想背景,不一定为这些年轻的中国诗人所把握,在“象征”的外衣下,或许还是浪漫的情绪表达。朱自清在评价王独清的诗时就称:“还是拜伦式的雨果式的为多;就是他自认为仿象征派的诗,也似乎豪胜于幽,显胜于晦。”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第8页。在外来的影响之外,20年代文坛普遍的感伤趋向,也导致了象征诗风的流行,众多飘荡的文学青年,分享着“世纪末的果汁”,自然会在颓废、忧郁的表现中找到认同。沈从文在《我们怎样去读新诗》中讨论新诗“第二时期”状况时,曾将徐志摩、闻一多等与于赓虞、李金发等分为两段:“第一段几个作者,在作品中所显示的情绪的健康,与技巧的完美,第二段几个作者是完全缺少的。而那种诗人的忧郁气分,颓废气息,却也正是于赓虞李金发等揉和在诗中有巧妙处置而又各不相同的特点!”后来,被归入初期象征诗派的诗人还有一些,如蓬子、石民、胡也频等,他们的诗中也遍布了秋天、枯骨、坟墓、噩梦等衰败的意象,这种风格或许受到了李金发的影响,但也可看做是当时普遍的诗歌风尚的产物。虽然,这些初期的象征派诗人,尚未如戴望舒、卞之琳那样,更为自如地运用现代诗歌的技巧,写出真正成熟的作品,但他们的写作体现出的新质(如“远取譬”,“音色的交错”等)、传达出的诗歌本体意识(如“纯诗”的理念),乃至遭遇到的诘难(如“看不懂”的抱怨),都融入了新诗发展的进程当中,甚至构成了新诗“传统”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