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病入“膏肓”——我们需要敬畏疾病吗?
病入膏肓的成语出自《左传》,是一个古代寓言,话说成公十年,晋景公患了重病,派人到秦国求援,秦国派一位名叫医缓的名医前去替景公会诊,医缓医师尚未到达之时,景公做了一个梦。梦中他的病变成了两个小顽童,一个说:“医缓那人可是一位名医哟,一定会施长针、下猛药伤害我们的,我们得躲起来,你看躲哪好呢?”另一个说:“我们可以躲到膈之上,心之下的膏肓部位去,这个地方大凡艾灸、针刺和汤药都很难抵达,医缓的医术再高明,也奈何我们不得。”果不其然,医缓到来后,经过详细地询问病情,配合观舌诊脉,然后十分为难地对景公说:“您的病在膈之上,心之下,已入膏肓之间,针药都无济于事,我无技可施了,预备后事吧。”不久,景公不治身亡。
寓言表达的是一个富有哲理的隐喻,不可也不必在现实生活中具象化地还原。依照现代解剖学的观点,有人断言“膏肓”大致在心包或胰腺的部位,并非药力不达之所。更何况今天还有先进的介入疗法,没有到达不了的部位。膏肓是乌有之乡,但却是疾病的圣境,膏肓(膏之上,肓之下,药力不可及)的哲学启示是医学永远也无法包治百病,也无法在疾病与健康领域全知全能。面对疾病,我们必须首先知敬畏,而后谋进取。
临床沟通中,大凡高年资大夫见多识广,能常怀敬畏之心,对待一些疑难、待查的病症以十分谨慎的态度告知“这个病以×××多见”或“以×××可能性大”,“我们将采取尝试性的治疗来寻求最佳的药物和方案,但目前还没有找到最佳药物和方案”云云。相反,一些初生牛犊,意气风发的年轻大夫可能会断言:“你的这个病就是×××病,我们准备采取最有效的药物和方案处理,不久即可痊愈。”一副胜券在握的豪气,但是,临床上病况预后千变万化,基础疾病、合并症、并发症的复杂程度可能出乎意料,因此,夸下海口,常常难以下台,不如一开始就谨言慎行。有时候还可能不是病况的复杂,而是诊疗条件、施救环境、医护技术、心态不在最佳状态,以至错过了最佳的诊疗时机,导致病情恶化。更有一种情形是这之前,疑难病种顺利攻克,随之而来的常见病、普通疾病却束手无策,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咆哮:“谁谁谁的癌症(恶性肿瘤)都给治好了,你的小感冒或者肺部感染我治不好!”。这种可能性还的确很高。任何疾病都是个体表现的疾病,疾病排序有轻重,每一个体的表达与预后就完全可能颠覆这个排序,感冒与肺部感染的一般致死率不比癌症高,但在不同的发病个体身上,很有可能死亡的风险大于癌症。犹如登山运动,云南境内有一座卡瓦博格峰,海拔仅6700 M,比珠峰8843.48 M低了1700 M,至今可是,从来没有人攀登过它,中、日登山队曾经数次攀爬,都无功而返,甚至全军覆没,壮志未酬身先亡。
我们承认并尊重“膏肓”的存在,不是无所作为,不思进取,也不是处世圆滑,自留退路,而是承认医学的探索性,客观地对待医疗的潜在风险。
病入膏肓的背后有三种情形——
1.无技可施:现行技术未发达,无法提供解决方案。
2.有技难施:情况复杂,无从下手(多器官衰竭,无法承受药物的毒副反应)。
3.有技误施:技术条件与水准的不足造成误诊误治,从而加剧病情,或失治,或错过了最佳时间与径路。
因此,尽管现代医学一日千里,但对于人类疾病来说,它依然只是有限的技术,因此,我们无法承诺解决一切医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