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意境美学与诠释学》一书除了展开禅宗道家的意境美学之外,也印证于禅画、书法、当代水墨与油画的抽象山水等造型艺术创作,参考海德格尔的此有诠释学与存有思想,来建构意境美学的本体诠释,进行以诠释学为核心的中西美学对话。
“意境”(境界)是中国美学的重要思想范畴,“意境美学”(境界美学)是中国美学的重要基本理论,在中国现当代美学的发展过程之中,意境美学是被阐释最多的美学理论。此中,王国维、宗白华已将意境美学提升到中西比较美学的高度来考量,海外学者刘若愚、杜国清、叶维廉、王建元、叶嘉莹等人也将之关联于西方当代的诠释学现象学,从事中西比较美学之研究。《意境美学与诠释学》一书阐明作为中国美学的思想基础的意境论,进行意境美学的本体诠释,会通于当代诠释学现象学美学思想,使得中国传统美学在当代情境中具有跨文化沟通的视域。
我发挥海德格尔(M.Heidegger)的存有思想以及成中英、贝克(H. Beck)等人的“本体诠释学”(Onto-Hermeneutik),对中国哲学进行当代诠释。除了《意境美学与诠释学》一书之外,此次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拙著尚有《佛教诠释学》、《道家诠释学》与《儒家诠释学》三书。除了延续中国哲学体用论、心性论、境界论等固有传统予以当代解释之外,我更吸收了现代新儒家、日本京都学派、海德格尔、迦达默尔等哲学家之中的本体诠释学思想资源,从而在《意境美学与诠释学》等四书中开展儒、道、佛与美学的“中国诠释学”之四个面向。
对于海德格尔与禅宗道家哲学的跨文化沟通有兴趣的朋友,请参照我另一书《海德格尔与禅道的跨文化沟通》(北京,2007)。目下的此书是美学论著,固然是建构理论,展开美学的具有系统相的思想内涵。但是,此书的意义并不只是停留于理论,而是对于艺术鉴赏和艺术创作的实作,也可以加以应用,妙手会心,美学理论和艺术创作鉴赏是相辅相成的。在艺术评论上的实践,则见于我的《意境与抽象:东西跨文化沟通中的艺术评论》(台北,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3年12月)和《典范交迭的异采:跨文化沟通中的艺术评论》(台北,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7年)两书以及其他散见各处的作品。
《意境美学与诠释学》一书所收诸文是我从1998年8月由德国慕尼黑大学学成归国至今所写的美学论文的一大部分。我的学术研究领域较广,涵盖哲学、佛学、比较宗教研究和美学等等。基于理论与创作必须双轨并进的体会,我自己也是新诗和书法、绘画的创作者,已经正式出版两本诗集,2001年至今曾经四次举办我个人的书画个展,也从事多项的策展活动。最近一年,则致力于佛曲、道曲、文学作品的谱曲(人文心曲)与歌唱展演的推广活动。抱持着理论和实践两全其美的信念,我自己也是禅和丹道的实修者和宗教普世关怀的推广者。并非我用心驳杂,而是学术研究以一贯的思想作为基础,期勉自己是进行钩深致远的哲学家和实践者。
我期许自己的研究在哲学思考方面是统之有元,会之有宗。可以就“哲学史之中的个别课题的研究”和“具有体系相的本体诠释学的各个层面的展开”这两个方向,来加以解说。首先,就“哲学史之中的个别课题的研究”而言,如现在我所出版的《意境美学与诠释学》一书诸文所说意境美学中的“意”与“境”的交涉,可以对应于此有的时间性与存有意义的交涉、主体与存有的交涉等等西方诠释学课题。就个别的哲学史的课题而言,此处所说的“意”与“境”的交涉,也对应于我的《如来藏说与唯识思想的交涉》一书所论的意识的能动性和如来藏三义的交涉。这又通于我的《体用与心性:当代新儒家哲学新论》一书所论述,当代新儒家哲学在体用纵横、主体与存有的课题的重新诠释之上,也进行当代新型态的判教和跨文化沟通的哲学反思。而我的《康德、费希特与青年黑格尔论伦理神学》一书,也有相通的论题,就是探讨了晚期康德批判哲学所隐含而康德之后的德意志观念论所积极阐释的“自由形上学”,也就是他们对于主体意志自由和存有方面的绝对上帝存在之交涉的问题。我早在此书的出版自序中就已经说过,我的这个伦理神学研究其实可以对应到东亚哲学传统的类似讨论。而我在德国慕尼黑大学的哲学博士论文Gesinnung und Normenbegruedung:Kants Gesinnungsethik und Normenbegruendung,也可以说是在“去形上学”的当代批判理论与建构论的伦理学和政治哲学理论脉络中,来思考与上述讨论相通的课题,也就是反思在当代社会中的规范证立与伦理信念的问题。
其次,至于“具有体系相的本体诠释学的各个层面的展开”,我所讨论的意境美学中的三个环节,也是相应于我自己在《佛教诠释学》一书所建构的佛教诠释学的三个环节。我的佛教诠释学是反思了整个东亚佛教的思想基盘,将之表而出之,是一种当代新型态的判教,也是一种跨文化沟通的哲学反思。我的《道家诠释学》与《儒家诠释学》两书,亦然,也是建立在如是的本体诠释学的体系展开的基本环节之上。我所探讨的“哲学史之中的个别课题的研究”可以衔接于“具有体系相的本体诠释学的各个层面的展开”来加以思考,可以说,“个别课题的研究”是我的本体诠释学的一个例证。当然,前者也可以独立于前者,从本身的问题来研究,而不必以我阐明的本体诠释学为期背景。
这次我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哲学与诠释学”丛书一套四书,包含《佛教诠释学》、《道家诠释学》与《儒家诠释学》和《意境美学与诠释学》四册,这里的每一本书包含理论诠释与实践应用的两大部分。在理论诠释之中,我融合东西方的哲学传统,运用各个哲学大家所阐扬的各种诠释学,来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诠释学,此一建构乃是在具有体系相的四个面向之上,逐步展开。而在实践应用之中,从跨界沟通的观点,我将诠释出来的哲学意蕴,运用于当代社会的具体意义脉络,期待能付诸实践而改变社会,促进世界永久和平。马克思曾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诠释是创造的开端,自由的创造是其目的。而更大更好的创造有赖于善妙的诠释过程,自由的创造是立基于更具有跨界沟通的交流内涵的广大诠释之上。
以上所写是我这些年来的研究之概况。随着我的各种哲学著作的陆续出版,和我的后续研究的展开,我希望我所关心的哲学论题能与更多的哲学界同道一起讨论和合作,也和哲学界的圈外人(如艺术界、宗教界与社会科学界)能够更多地分享哲学智能,共同进行能够促进世界永久和平的自由创造。
此书曾以同名于2003年在台湾出版(台北,历史博物馆“史物丛刊39”)。但是,台湾版未收入现在北京版此书中的“海德格尔、诗禅一致与跨文化美学”和“海德格尔与禅道美学:当代艺术的一些省思”两篇文章,这两篇阐明了我对于海德格尔存有思想与禅道意境美学的跨文化沟通的构想。又,今稿是2008年的新稿,此中,我参酌了近几年的教学与研究成果,对于旧稿大幅度加以补充与修正。旧稿当废弃不用。
写于2008年8月14日,台湾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