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教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财务分析的种类和方法

一、财务分析的种类

财务分析可按不同依据划分为不同种类。

(1)按照分析在经济活动发生的前后,分为事前分析、事中分析、事后分析。

(2)按照分析的时间是否固定,分为定期分析和不定期分析。

(3)按照分析的人员,分为内部分析(从经营者的角度出发由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人员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财务活动所作的分析,也称“诊断分析”)和外部分析(企业外部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集团或人员根据各自的目的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所作的分析)。

(4)按照所要分析的是企业的一个时点的状况还是一个时期的状况,分为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5)按照分析的范围,分为会计要素内容专题分析和会计报表(告)综合分析。

(6)按分析的内容,分为资金结构分析、风险程度分析、成本效益分析和经营绩效分析等。

(7)按分析的主要目标,分为流动性分析(或称偿债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发展(成长)能力分析等。

二、财务分析的方法

(一)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简称比较法),亦称对比分析法(简称对比法),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内在联系的、可比的指标进行比较而揭示数量差异的一种方法。一般说来,数量上的差异反映了经营管理工作中存在着差距。比较法的重要作用在于揭示客观存在的差距以及形成这种差距的原因,帮助人们发现问题,挖掘潜力,改进工作。比较分析法是各种分析方法的基础,不仅各种绝对数可以比较,而且各种比率或百分数也可以比较,因而它是最基本的分析方法。

运用比较分析法时,通常是将分析期实际数据同计划数据(或预算数据)进行对比,同前期或上年同期或若干连续时期的实际数据进行对比,同行业平均指标或先进企业指标进行对比。采用比较法应注意指标的可比性,对财务政策、会计方法以及计算方法发生变化的指标要调整换算,排除不可比因素,以便准确合理地揭示问题。

(二)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内在联系的项目指标进行对比求出比率来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它是比较分析法的发展形式。按不同的分析目的,比率分析法有以下三种用法:

(1)趋势比率分析。它是将几个时期的同类指标进行对比,借以揭示增减变动趋势的一种分析方法。反映趋势的指标通常有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两种。发展速度由报告期指标数值除以基期指标数值得出。发展速度按不同要求有定基发展速度(基期固定的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以上期指标数值为基数的速度)。增长速度由增长量(报告期指标数值减去基期指标数值后的余额)除以基期指标数值得出,或由发展速度减去100%得出。现举例予以说明。某企业四年销售收入及其发展速度计算如表1-22所示。

表1-22 某企业销售收入动态表

表1-22中指标计算过程如下:

①20×4年销售收入定期发展速度=124÷100=124%

②20×4年销售收入环比发展速度=124÷118=105.08%

③20×4年相对于20×1年销售收入增长率=(124-100)÷100=24%或=124%-100%=24%

④20×1年至20×4年销售收入平均发展速度(%)==107.43%或==107.43%

⑤20×1年至20×4年销售收入平均增长速度(%)=107.43%-100%=7.43%(也称平均递增速度)

(2)结构比率分析。它是计算一个经济指标各个组成部分占总体的比重,借以分析指标的内部结构及其变化,从而掌握经济活动特点和变化趋势的分析方法。例如,企业资产总额40万元,其中流动资产18万元,则流动资产的结构比率(比重)为45%(18÷40×100%)。

(3)相关比率分析。它是将两个不同项目或不同类别但又相关的数据进行对比求出比率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这些比率涉及企业经营管理各个方面,大致分为以下几类:流动资产状况和短期偿债能力指标、长期偿债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发展能力指标等。从狭义的角度着,比率分析法一般指相关比率分析法。

(三)因素替换法

因素替换法,亦称“连锁(环)替代法”、“顺序换算法”、“因素分析法”,是将某综合指标分解为相互联系的若干因素,然后顺序地替换各项因素从而测定出各因素差异对综合指标影响程度的方法。这种方法的计算程序是:先确定分析对象,计算出总的差异;然后,按组成因素建立关系式;再以计划数或上期数为基础,用实际数逐个替代,计算出各个因素的影响额度;最后汇总各个因素变动差异,检查是否和总差异(分析对象)一致。现举例予以说明。

某企业生产某产品的直接材料费见表1-23:

表1-23 某产品材料耗用情况表

(1)分析对象(总差异)=157300-141600=15700元(超支)

(2)建立关系式

产品材料费=产品产量×产品单位材料消耗量×材料单价

(3)逐个替代

①材料计划费=20×59×120=141600(元)

②第一次替代后材料费=22×59×120=155760(元)

③第二次替代后材料费=22×55×120=145200(元)

④第三次替代后材料费=22×55×130=157300(元)

(4)确定各因素变动影响额度

产量变动影响材料费=②-①=155760-141600=14160(元)

单耗变动影响材料费=③-②=145200-155760=-10560(元)

单价变动影响材料费=④-③=157300-145200=12100(元)

综合各因素影响总额=①+②+③=15700(元)

为了简化计算,可以将以上(3)、(4)步合起来,产生另一种计算方法——差额计算法。计算过程如下:

①产量变动影响材料费=(22-20)×59×120=14160(元)

②单耗变动影响材料费=22×(55-59)×120=-10560(元)

③单价变动影响材料费=22×55×(130-120)=12100(元)

④综合各因素影响总额=①+②+③=15700(元)

从以上分析中可见,由于产量增加使产品材料费增加14160元,这是正常性增加;由于产品单位材料消耗量降低,使产品材料费减少10560元,这是生产部门的成绩;由于材料单价提高,使产品材料费增加12100元,这种不利差异应由材料采购供应部门负责,需进一步查找具体原因。

采用因素替代法,可以衡量各项因素影响程度的大小,分清原因和责任,但这种分析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假定性——假设替代顺序(一般把最重要的因素排在前面先替代),一旦顺序变换,将得出不同的结果;同时,在逐个因素替代时,是假定一个因素变动,其他因素不变。事实上往往多种因素同时起作用。因此,在实际运用这种方法时,还要深入实际进一步调查研究,才能得出客观的分析结论。

◆习题一

目的:区分资产与权益。

要求:根据下列资料判断哪一项属于资产类,哪一些属于权益类,在相应栏内打上“√”。

◆习题二

目的:练习会计核算过程。

资料一:启新工厂20××年4月30日各总账账户余额如下(单位:元)。

资料二:启新工厂20××年4月30日有关明细账户金额如下(元)。

资料三:启新工厂20××年5月份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1)1日,购入钢材9.1吨,计18200元已验收入库,货款从银行支付。

(2)2日,从银行取得半年期流动资金借款35000元存入银行。

(3)5日,购入钢材11吨,计22000元已验收入库,货款从银行支付。

(4)7日,生产甲产品领用5吨钢材计10000元。

(5)10日,用银行存款归还流动资金借款37800元。

(6)12日,收到国家投入的载重汽车一辆12000元。

(7)13日,接银行通知,上月售给大丰厂甲产品货款1000元今日收到,已存入银行。

(8)15日,从银行提取现金2320元,准备发放工资。

(9)16日,从上海钢厂购入钢材2.5吨,计5000元已验收入库,货款未付。

(10)17日,发放工资2320元,用现金支付。

(11)20日,振华公司投入固定资产,计价320000元。

(12)22日,从兰方水泥厂购入水泥一批734吨,计30700元,水泥已验收入库,货款未付。

(13)25日,外商投入生产用机床2台,计价9600元。

(14)27日,用银行存款购入卡车一辆,计12000元。

(15)28日,用银行存款偿还应付账款20000元,其中上海钢厂2000元,兰方水泥厂18000元。

(16)29日,用银行存款支付本月电费共计3285元,其中:甲产品生产耗用2130元,车间照明耗用832元,厂部管理部门耗用323元。

(17)30日,分配本月工资费用2320元,其中:生产工人工资1975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68元,厂部管理人员工资177元。

(18)31日,把本月制造费用的发生额转入“生产成本——甲产品”账户;把管理费用发生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

(19)31日,完工甲产品一批110台,计成本11000元,已验收入库。

(20)31日,上月售给华光厂甲产品,货款800元,今日收回500元存入银行。

要求:

(1)根据上述经济业务做会计分录(用纸格式附后)。

(2)根据上列经济业务和已编制的会计分录填制记账凭证(到财会实验室购置记账凭证)。

(3)根据资料一和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开设、登记库存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用纸格式附后)。

(4)根据资料一和编制的记账凭证开设、登记总分类账户(到财会实验室购置账页)。

(5)根据资料二和编制的记账凭证开设、登记明细分类账户(到财会实验室购置账页)并同有关总账账户核对。

(6)根据总账账户余额编制资产负债表(简表)(用格式附后)。

作业用纸格式:

(1)会计分录表(要求写出明细科目)

(2)填制记账凭证(另购置)

(3)登日记账

(4)登总账、明细账(另购置)

(5)编资产负债表(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