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教中有教
道教,既是教中有教,内部分歧差异颇多,因此它与佛教、基督教、伊兰兰教等著名宗教型态都不一样。那些宗教均是奉一教主或一至上神,如基督教奉上帝、伊斯兰教奉真主阿拉、佛教则以释迦牟尼为教主本师。教内虽也分派,但仅是同源分流的关系。道教则不然。
所谓道教,乃总括汉魏间流行的金丹、仙药、黄白、玄素、吐纳、导引、禁咒、符箓等道法道术之称呼。这其中大多数根本无至上神信仰,也无所谓教主。例如相信呼吸吐纳便能长寿,或笃信实践房中术即可成仙,需要拜什么神吗?即使是太平道,所讲的也只是天地阴阳运行之道,信的是那个道理,而不是主宰天地及人生运命的至上神。故彼仅泛说天,而并不崇拜天帝。谈服食养生或烧炼金丹、合成药物者,当然更不会有神祇崇拜的问题。
其次,这些道法不是同源分流的关系。他们并不适用“派别”这个观念。因为所谓派别,正是由“源流”这个概念衍生来的,有流别才能分出流派,水分流故谓之派。佛教在佛陀灭度后,出现部派佛教,其后分为大乘小乘、北传南传、显教密教,显教有天台华严净土诸宗、密教又分为东密藏密唐密等等,一源分流、宗派蜂起,而其本师则均为释迦牟尼佛,此即“派别”之意,道教却不是这样的。
太平道、干君道、帛家道、李家道、天道、谷道、阴道,以及金丹、禁咒、导引……来源各异,术法之间又未必有其共通性,故此乃众水分流的发展,而非教内分派一源下衍的型态。
比较一下佛教与道教经典编辑的情况,我们大概就能了解这其间的差异了:
佛教经典,是以“经、律、论”为架构的。经,为教主释迦牟尼所说。律,乃依教主所订僧团规矩而形成之戒律。论,是对经说的解释。一本万殊,而同归一脉。道教的经典,称为道藏,自刘宋时代开始编辑,一直到明朝修《正统道藏》,基本上都运用一种特殊的“三洞四辅”七部分类法,亦即洞真部、洞神部、洞玄部、太平部、太清部、太玄部、正一部。这其实就是承认了所谓道教内部大抵可以分为七个系统,各种经典各自归入这七大系统中。
目前《正统道藏》洞真部,所收大抵为上清道经典。洞玄部,所收大抵为灵宝道经典。洞神部,原收三皇道经典,隋唐以后,此一系统式微,遂将注释老子庄子列子之书及一部分天师道经典归入其中;讲胎息、养气、呼吸吐纳,以及烧炼丹药者,亦并入此部。太玄部则收内丹系统的著作,但偏于南宗。太平部,自然以太平道经典为主,另兼收北宗丹法。正一部,除正一天师道经典之外,也吸了一部分南北宗丹法及神霄、雷法等。太清部,则收了老庄以外的诸子书,例如墨子、孙子、尹文子、韩非子、公孙龙子、淮南子、抱朴子之类。
三洞排名在前,是由于上清、灵宝、三皇在南北朝期间势力较大。太平、正一为汉代流传下来的老道法,也不能不予尊重,故列入四辅之中。太玄太清两部,原收丹药之类典籍,在南北朝期间也有其势力。故三洞四辅,既可使各不同道法分别部居,保持其原本的面貌与体系,又可以综合起来,放在一个道教的大架构中,不能说不是非常巧妙的安排。
这个架构,形成于刘宋以后。换言之,各家道法在汉魏间各行其是的局面,到了晋宋之际,由于佛教的刺激与对比,形成统合的压力。于是各家道法或总称为“道家”、“道教”,以与“佛法”、“佛家”、“佛教”相对称;也有人开始考虑用一个特殊的框架来综合各个不同的道。三洞四辅的道经分类法,即是其中之一。以“一气化三清”之说来处理各道所崇奉的不同至上神,或制定神祇谱系,以分层级的方式重新安置各道的神祇,如陶弘景《真灵位业图》之类,则是另一些同性质的工作。
前面说过,许多道法不但无至上神之观念,甚且连鬼神信仰都没有。在汉代,逐渐出现至上神信仰的一大关键,是“中央黄老君”的观念。这个观念,源于汉人的五行说,东青木、西白金、南赤火、北玄水、中央为黄为土为君;又东青童、西少女,中则为老君。这个“老君”,其实是一种拟说,说明五行之位德,并不是指一位位格化的神。但在信仰鬼神的社会习惯中,它遂渐渐被视为一位神。而且既是“君”,自然便是神中最大最重要的,于是,又或称此为“太上老君”。太上,就是最上,就是至上神了。
太上老君,因为有个“老”字,故又与“老子”相混淆,不少人径以老子为太上老君,或认为彼此有其相关性在,如正一道法,“临奉老君三师”,又以《老子》五千文教授即是。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老君与老子并非同一人。明曹学全《蜀中广记》卷七十二引《玄都律》说五神下降,授张陵为国师,“有五人,其一云是周柱下史也,一新出太上老君也”,显见二者非一。又,陶弘景《真灵位业图》也将二人分列。为了调和彼此的差异,说明老子与太上老君既是二人,又是一人,遂另有一套“老子变化说”出现,谓太上老君在不同时代,会以不同形相降化人间。黄帝时,他降化成为广成子,周朝时就降化成老聃,到汉初,则降化为黄石公,如此变化不已,共有八十一化。其说亦甚巧,但不管如何,《玄都律》说这时降化人间的老君乃是“新出太上老君”,却无意中点破了奥秘:太上老君,是汉末新形成的至上神。
上清道继兴,仿天师道之故技,也推出个新至上神:元始天尊。奉三皇文的道士们则当然不信太上老君与元始天尊,因为他们另有天皇地皇人皇的信仰。为了统合这些分歧,遂有人设想了“一气化三清”之说,模仿老君变化说,谓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和灵宝真君等,都是大道一气所化,所以既是三又是一。《道藏经目录》卷首说道生于一,分为三元,由混调太无元化生天黄君,居玉清境,由赤混太无元化生灵宝君,居上清境;由冥寂玄通元化生神宝君,居太清境,三君各说十二部真经云云,即是这类讲法的代表。
藉由这些巧妙的说法,众水分流、彼此不相统属的关系,乃得到新的组织关联,整合成一个大家族。而且这种整合并非会合为一体的方式,而是在尊重其内部差异的情况下,让不同者各安其位。故虽整合为一大教,却仍是教中有教的。后世道教不自称某某派,而仍自称为某某道、某某教,如元朝有全真教、玄教、真大道教、太一教,即本于此一传统。这些教,固然可以说都是道教,但也可以说依然是各道其道的,无共同教主、无共同至上神、无共同教法、无共同经典,其实亦不妨视为许多教。
这样的宗教型态,看起来怪异,实则或许最能反映中国哲学或文化的特点,所谓“一多相涵”,众沤共成大海水,沤即海水,但海水不就等于众沤,众沤亦各不相等相同。非一源之流,又非一本之殊,乃是千灯互照,交光相摄,彼此共成其事,而自性未失,主体独存。其独立者自成一教,其共成者亦为一教,在宗教学上别开生面,值得再三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