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就生命
宗教提出一套宇宙论的目的,是为了解释生命观,就像佛教是因为有“人生是苦”的体会,才能发展出缘起的世界观。用佛教的术语来说,前者是“苦谛”,后者就是“集谛”,都属于佛教根本义理所谓四圣谛之一。苦谛,是说人生的本质是苦,纵使有快乐,也是短暂虚幻的,就像饮食温饱之乐虽获满足,一下子又饿了;且暂获温饱之乐,也是劳苦身心其他部分所换来的。由于人生永远有需求,所以人永远被需求所压迫,永远无法解脱,所以永远是苦。而由人生永远有其需求来说,人生是不能自主的,一切都受条件所决定。此理推而广之,就叫“诸法无我”,佛教即以此说“集”,万物皆因缘所生、皆诸条件所集合而成,故曰集。因其为缘起,所以性空。一切都是空无自性,故又称万法皆空。
道教不采缘起的世界观,而是一种创生论。道生万物,生既是道的作用,也是它的性质。为何如此呢?因为道教无论何派,都认为生命本身是极可宝贵珍惜的,都贵生而恶死。《想尔注》在“公乃王,王乃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两段经文中,均将王字改为生,并加注说:“生,道之别体也。”《太平经》则说“天道恶杀好生”,其后如《太上老君内观经》云“道不可见,因生以明之。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若生亡则道废,道废则生亡”,《抱朴子·勤求篇》云“天地之大德曰生,道家至秘而重者”等都明确地表达了这种观念。
由于重视生命之生,所以才讲道的性质与作用就是生。就道之创生万物而言,人欲长保其生,也须效法道,让自己成为像道一样的存在,所谓:“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此即道教修证之法门所在,犹如佛教中之“灭谛”。所谓灭,是指人在明白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之后,能灭其执著(法执与我执),离苦解脱。道教的工夫义,不在离苦解脱,而在于区分什么符合道、符合生的原则,什么不是道、不符合生的原理,然后遵循着道的法则,去法道行道。
兹以《老子想尔》为例。它区分人有两种,一种是道人仙士,一种是尸人俗人,前者法道长生,后者从俗入死:
求长生者,不劳精思求财以养身、不以无功劫君取禄以荣身、不食五味以恣,衣弊履穷,不与俗争,即为“后其身”也。而自此得仙寿,获福在俗人先,即“为身先”。
不知长生之道,身皆尸行耳。非道所行,悉尸行也。道人所以得仙寿者,不行尸行,与俗别异,故能成其尸,令为仙士也。(以上第七章)
求生之人,与不谢、夺不恨,不随俗转移,其思志道,学知清静,当时如痴浊也。以能痴浊,朴且欲就矣。然后清静能睹众微,内自清明,不欲于俗。清静大要,道微所乐,天地湛然,则云起露吐,万物滋润。迅雷风趣,则汉燥物疼,道气隐藏,常不周处。人法天地,故不得燥处;常清静为务,晨暮露上下,人身气亦布至。……尸死为弊,尸生为成,独能守道不盈溢,故能改弊为成耳。(第十五章)
道设生以赏善,设死以威恶。死是人之所畏也,仙王士与俗人同知畏死乐生,但所行异耳。俗人莽莽,未央脱死也。俗人虽畏死,端不信道,好为恶事,奈何未央脱死乎?仙士畏死,信道守诫,故与生合也。(第二十章)
道人畏辱,故不贪荣,但归志于道,唯愿长生,如天下谷水之欲东流归于海也。
道人同知俗事高官重禄好衣美食珠宝之味耳,皆不能致长生。长生为大福,为道人欲制大,故自忍不以俗事割心情也。(以上第二十八章)
仔细观察这些言论,我们可以发现它有两个特点:一、由反世俗所发展出来的贵生论,其实是逆生的。——它把俗人与道士视为两相对立的两类人,因此凡是俗人俗世所追求的,大抵都不符合道的原理与要求。例如俗世追求功名、利禄、财货、美食美色、好衣珍宝,且穿窬偷盗,巧取豪夺,无所不用其极地去追求攫取。这些,在道教看来,都属于求死之行,非长生之道。因此,脱死得生的方法,就是另走一条逆俗而合天的路子,并认为这个路向才符合道意。
这是一种“反常合道”的思路,违反一般人生活之常态,进而宣称此非常者才是真正的常道,世人“不知常,妄作凶”,所以死得快。因此,道教的贵生说,并非顺生论,也非顺世论,毋宁说它具有逆生逆世的性质。
所谓“逆生”,是说人生下来即有因要维持生命状况而有的各种欲求,例如饮食男女。这些欲求,都是生命的本能。如果我们顺着这些本能去做,那就叫做“顺性而流”,会不断随着欲求去滚动去漂流。道教反对如此,故主张逆此天生之性,“不求财以养身,不取禄以荣身,不食五味以恣”,不顺性而流。依这样的主张,它必然会要求人尽量节制欲望、减低生活上的享受,甚至连“饮食男女,人之大欲”都要设法减少乃至禁断。《想尔》解“我欲异于人,而贵食母”时说:
仙士与俗人异,不贵荣禄财宝,但贵食母者:身也,于内为胃,食五脏气。俗人食谷,谷绝便死;仙人有谷食之,无则食气。
已谈到“服气”的方法。食气的好处,在于不食人间烟火,不受食欲之驱迫,所以它仍是吃,却与世俗人的吃不一样。它论男女之欲亦是如此,它说:
阴阳之道,以若结精为生。年以知命,当名自止。年少之时,虽有,当闲省之。……上德之人,志操坚强,能不恋结产生,少时便绝。
男女结精而生育子女,站在道教贵生的观点上,当然是不能禁止的。但年少时就不能纵欲,应当有所节制;年纪大了,则应停止。道教既讲房中术,又讲不行男女交接之道的上清偶景法或后世丹道之孤修法,都是由于这个特殊的理论路数使然。修道人唯有逆俗才能合天,违反生命自然的欲求,被认为才是合乎天道之自然的。
二、这种贵生说,涵蕴了高度的道德要求。除了上面所谈到要超越饮食、男女、功名、利禄、财货之贪欲外,它更指明了应为善去恶,“人当常相教为权富贵而骄世,即有咎也”,“道用时,家家慈孝。……人道不用,人不慈孝,六亲不和”,“道意贱死贵仙,竞行忠孝质朴”。凡此种种忠孝、慈爱、清静、质朴之行为,既符合道的原则、符合“道意”,它就成为行道者应该遵守的伦理要求,在《想尔》中即称此为“道诫”,是道的规定,也是人应持守的戒律。
《想尔》仅存三十几章,其中谈到道诫之处超过二十章。《太平经》论道戒之处更多。《抱朴子·微旨篇》说得好:“览诸道戒,无不云欲求长生者,必欲积善立功,慈心于物,恕己及人,仁逮昆虫,乐人之吉,悔人之苦,周人之急,救人之穷,手不伤生,口不劝祸,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自责,不自誉,不嫉妒胜己,不佞谄阴贼。如此乃为有德,受福于天。所作必成,求仙可冀也。”
克制天生的欲望,不顺性而流,如果视为消极的方法,那么积善行道就是积极的长生之法了。诫,是汉代皇帝下命令的文书,凡戒敕州郡称为诫敕,又称戒书。道教沿用这个词语,用以指上天大道对人的告诫敕令,而也是人应遵守的,所以诫又称为戒。
戒条甚繁,项目极多,《道藏》洞真部戒律类收录了《太上洞真智慧上品大诫》等十二种,洞玄部戒律类收录了《太上洞玄灵宝上品戒经》等十一种,洞神部戒律类收录了《太上老君戒经》等七种。还有虽未列入戒律类,但实为戒律性质的经典,例如太平部所收《太上洞玄灵宝八仙王教诫经》、《上清太玄鉴诫论》,正一部所收《传授经戒仪注》、《传授经戒仪注》、《传授三洞经戒法箓略说》等都是。许多研究道教的人都说这是模仿佛教戒律而造的,其实不然。因为佛教之“戒”,从来不写作“诫”,可见道家的诫,另有来源,本于帝王之诫敕。至于律,如天师道的《女青鬼律》,则是模仿汉代律令的,来源均与佛教不同,其出现亦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前。只是早期诫条较为简单,后来参考佛教戒律,续有增益罢了。
这些道诫,表明了道教因其贵生恶死之哲学立场,而对人之伦理态度有了许多积极的要求。唯有符合其道德行为者,它才认为他能长生久视;凡不合其伦理要求者,则认为他会早夭速死。这个原理,《太平经》说得很简洁:“天上度世之士,皆不贪尊贵也,但乐活而已者,亦无有奇道也。”人人贵生恶生,所以人人希望能好好活着。但要活着,其实也没什么太多奇怪巧妙的方法,只须进行一种新的(符合天道的)伦理生活即可。因此《太平经》这段话就叫做“致善除邪,令人受道戒文”。
道教,是以此为核心而展开的。若仿佛教“苦”、“灭”二圣谛之说,即可称为“生谛”、“成谛”。生是快乐的,人均应贵生、尊生、乐生。生本身就是价值,能知此,即得生谛,可以贵生乐生矣。但生命有其威胁在,如何摆脱死亡的威胁,长期拥有生命、成就生命(所谓尸死为弊,尸生为成),则须有脱死长生之术。其术,一般方士讲得神秘兮兮的,许多人也以其术来理解道教。其实术只是术,不是道。道教之道,平正无奇,不过是教人“不贪尊贵,致善除邪,乐守道戒”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