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化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章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化

第一节 概述

印度得名于发源现今巴基斯坦境内的印度河。它和世界许多大河流域一样,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国汉代史籍将其译为“身毒”或“天竺”,在唐玄奘所著的《大唐西域记》中始改译为印度。古代印度基本上包括现代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国的领土。因此,文中所述的古代印度文化主要是上述三国的古代文化。

一、印度河流域文明

印度河文明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埃及文明、中国文明并称为世界上最古老、最辉煌的“四大文明”。据印度国内外考古学家和专家学者的多方探察、考证,一般认为印度河文明是达罗毗荼人创造的。经过漫长时间的繁衍生息,在公元前2500年至前1700年左右(此断限与放射性碳测定的年代基本符合),这块肥沃的土地上生成了以较为发达的农业文化和较为完备的城市文化为代表的璀璨壮观的“印度河流域文明”。由于这一文明的哈拉巴城遗址被首先发现,最为著名,故有些学者又称之为哈拉巴文化。参见[澳]A.L.巴沙姆主编:《印度文化史》,闵光沛等译,涂厚善校,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2、19页。

早在1853年,被称为印度考古学之父的坎宁汉姆就曾在位于今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哈拉巴地区的古文化遗址上进行大规模发掘,虽有收获但结论不清。1875年,又有人在此地挖掘废弃的砖块时,发现了刻有动物图案的印章,也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直至20世纪20年代初,印度考古学家拉·巴内尔吉和英国考古学家约翰·马歇尔相继在印度河流域的摩亨佐·达罗(今巴基斯坦信德省境内)和哈拉巴两地进行发掘,终于使这一地区湮没了三千多年的古代文明重见天日。最近的考古挖掘又发现了一系列的城市文化遗址,主要有柯特·迪齐(在信德)、迦盘甘(在拉贾斯坦)、路巴尔(在旁遮普),以及洛塔尔的城港(在古查拉特)等。但唯有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是迄今为止最大最古的两处遗址。

在这两大遗址上,均可分辨出有卫城和下城两个区域。卫城地势较高,建筑牢固,内有大谷仓,是统治者居住的区域。哈拉巴的卫城墙体高厚,像坚固的城堡。摩亨佐·达罗的卫城四周有塔楼,中间有一处给排水系统完善的大浴池等建筑。两处遗址的下城部分地势都较低,而且平广,街道整齐,但房屋大小不一,显然是普通居民区。它表明当时的社会形态已有了贫富差别和国家雏形,而且出现了以种植麦子、棉花等农作物为主的,以农业生产为依托的城市文化。在遗址出土的青铜工具有斧、镰、锯等,武器有匕首、箭头、矛头等,工艺品有铜像、头像等,这都说明当时已属青铜文化时代。尤为值得提出的是在出土的印章上可以看到一些铭文符号,但作为文字始终未被后人破译释读。20世纪70年代,有芬兰学者声称已对这些文字符号释读成功,但未见正式发表的文章。

以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等城市文化为代表的印度河流域文明,初兴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在公元前2300年前后开始进入鼎盛时期,至公元前175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的许多城市遭到破坏,这一地区的文明也随之迅速衰落。一些学者认为这是异族雅利安人入侵所致,根据是在摩亨佐·达罗遗址中不仅留有被杀戮的男女老幼的遗骨,而且其中有些人还带着手镯、戒指和串珠,明显是突然性死亡。也有些学者认为是洪水泛滥造成了这一文明的突然衰落。近年来,有些美国学者针对这一问题,从地质水利的角度考察分析,认为是海岸隆起,使海水后退、河流改道等原因,致使商业城市断掉了经济命脉。其他观点也很多,如有的学者认为是地震、沙漠侵蚀、大旱等自然灾害所致;有的学者认为是当时社会内部的矛盾尖锐,以及争霸斗争激烈造成其衰亡等等。但无论是哪一种原因,或是未知的原因,都不可能彻底消灭印度河流域的文明,只能使其“非城市化”,即在广大农村扎根、发展,这一文明只是迫于某种外力而变换了一种生存方式而已。因为任何古老的历史文明都不可能断然灭绝,文明自有它生存的延续性,古代印度河流域的文明自不例外。随着人类文化的进步,历史将会对它作出更为满意的解释。

二、雅利安人文化

雅利安人原系部落集团,自称“雅利阿”。主要从事畜牧业、擅长骑射,崇拜多神。其故乡一般认为在中亚一带。其中一支约于公元前2000年进入印度河流域,便得名印度雅利安人,以区别另一支进入伊朗的伊朗雅利安人。其语言也称雅利安语。19世纪,雅利安语一名被用作“印欧语”的同义语。19世纪中期,由于戈比诺伯爵及其门徒H.S.张伯伦的积极鼓吹,很多人错误地认为凡是讲印欧诸语言的人都是“雅利安人种”。他们自诩为优秀民族。

雅利安人皮肤白皙、身材高大、体格强健。自进入印度河流域这个水草丰盛、气候温暖的“大花园”以后,蔑称先前就居于此地的达罗毗荼人等为“达萨”或“达休”,意即敌人,并将其视为黑皮肤的“没有鼻子的”恶人。经过长期征战,雅利安人征服了达罗毗荼人。他们或因被俘成了奴隶,或被驱赶到印度南部德干高原的山地里。参见[印]R.塔帕尔:《印度古代文明》,林志译,张荫桐校,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3、27页。由于受印度河流域农业文化的影响,雅利安人放弃游牧生活而学会了耕种土地,使用木、铁、陶、织等各种工艺。至公元前1千纪前半期,雅利安人已占据了整个恒河流域,并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文化。

在雅利安人入侵之后的千余年时间里,印度的社会状况不太清晰,但是被征服者达罗毗荼人的文化对征服者雅利安人的影响,无疑却是很深刻的。雅利安人创造的长久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由于迁入后千余年才有文字体系,所以可靠的史料记载很匮乏,只能从一些文学遗产中去寻找蛛丝马迹。其中最早的文献是宗教诗和圣歌的汇编,被称为“吠陀”。其本意即“知”,是知识、学问和智慧的意思,主要是宗教知识。分为《梨俱吠陀》、《娑摩吠陀》、《耶柔吠陀》和《阿闼婆吠陀》4部。其中大量保存了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资料。《梨俱吠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诗歌集之一,传达出印度早期哲学思想的信息。“梨俱”是书中诗节的名称,其成书时间大致在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500年之间。诗集中既有雅利安人入侵印度以前的作品,也有他们定居印度后的新作品。婆罗门教产生以后,它即成为婆罗门教的根本圣典。诗集描绘出印度历史初期雅利安人与自然的斗争,对异族的征伐,表现了他们的社会生活和思想形态,具有较高的文献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在另外3部吠陀中,《娑摩吠陀》是可配曲演唱的、祭祀用的歌词集,“娑摩”指祭祀用的歌曲。《耶柔吠陀》是讲祭祀的书,“耶柔”的意思即是祭祀。《阿闼婆吠陀》是成书较晚的一部诗集,主要记录了驱邪禳灾用的诗。“阿闼婆”意义不明,可能是初时传授这种吠陀的家族的名字。

当《吠陀》被视为神圣的宗教经典之后,即成为神秘的著作,不同的家族在传授过程中形成不同的派别。各派别所编订的一些文献,称为《梵书》。它是如何进行祭祀的指导性作品,主要记载了举行各种祭祀的规定和论述,也吸入了一些神话传说。各派《梵书》之后,附有各派的《森林书》。据说这些书只在森林中秘密传授,其内容不是讲祭祀,而是讲神秘主义的理论。附在各派《森林书》之后的是各派《奥义书》。书中除神秘主义说教以外,还讨论了一些哲学思想。《奥义书》出现时,《吠陀》时代已临近结束,因此,《奥义书》被称为“吠檀多”,意即“吠陀的终结”,或“吠陀的究竟”。《奥义书》中较古的部分开始提出“梵”和“我”的哲学问题和哲学理论,以后又大有发展。以致于长期以来,东西方学者和哲学家都被其显著特点,如细致的探究、广泛的想象和唯心主义观念等,所深深地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