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中国新闻传播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唐代官报与信息传播

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唐代初期有官报的记载。一般认为,古代官报发行的地方体制雏形产生于唐代中期,即“进奏院状报”的出现。9世纪初,各地节度使发展到四十几个,藩镇割据后,皆置邸于京师,或称上都留后院(简称“留邸”)、上都知进奏院(简称“进奏院”)。其长官称留后使或进奏官,泛称邸使或邸吏,只对派遣他们的藩镇负责而不受朝廷管辖,职掌呈递章奏、接转朝廷文书及相关事宜。柳宗元在《邠宁进奏院记》中说,其长官可以“稽疑于太宰,质政于有司”,能“历阊阖,登太清,仰万乘之威而通内外之事。”可见,进奏官可了解许多朝廷政务,并可向地方传送京城的消息。为满足地方及时了解朝廷政事动态的需要,由进奏院编抄的“进奏院状报”应运而生。该状报不定期地由进奏院向地方藩镇传发,其信息大多为国家政事活动,主要是筛选朝廷的消息文告进行抄发,也有部分是进奏官们自行采集的,时间上往往要早于正式发布的朝廷官方文书。

唐人崔致远在《桂苑笔耕集》中记载了进奏院状报的许多具体内容,如朝廷改年号,册封官位爵号,与边界少数民族的通和贸易等。进奏院状报的别称、简称很多:《李义山文集》卷一《为濮阳公论皇太子表》中别称“进奏院状”,《全唐文·为田神玉谢兄神功于京兆府界择葬地表》中别称“上都留后状”,孟棨《本事诗》中别称“留邸状报”,《旧唐书·李师古传》中别称“邸吏状”,刘禹锡代杜佑所作《谢男师损等官表》中简称“状报”,李德裕《会昌一品集》卷十七《论幽州事宜状》中简称“报状”,杜牧《樊川集》卷十二《与人论谏书》简称“报”。这么多称呼,实指一样东西。需要注意的是,“报状”、“状报”、“状”、“报”等简称,当时也被用来泛指一些官文书或私人书信。

最有争议的文字记载是孙樵《经纬集》卷三《读开元杂报》。孙樵,字可之,一作隐之,关东(陕西关中以东)人,约生活在唐宪宗至唐僖宗时期,中过进士,担任过宣宗时期的中书舍人和僖宗时期的职方郎中诸官职。此文作于宣宗大中五年(851年),谈到前段时间他在湖北襄汉一带闲居,看到“得数十幅书,系日条事,不立首末”之杂报,内载“条布于外”的“开元政事”“凡数十百条”,后“及来长安,日见条报朝廷事者”。孙樵所举“杂报”中的国家政事,大都发生于开元十二年至二十三年间(724—735年),很可能就是开元年间流布于外的进奏院状报。唐时,襄汉地区隶属山南道,估计就是当时都城山南道进奏院的邸吏们传发给其地方长官的状报,或是相关抄件。也有学者认为,这“开元杂报”是当时中央朝廷所编发的政府公报性质的官报。

由于没有记载任何官报的款式和名称,也没有记载固定的刊期与报头,对于如何解释这“杂报”和“条报”,新闻史界意见并不一致。有学者认为,这是一种近似于进奏院状报之类的报纸,所以中国有官报的时间不会晚于开元年间。有学者认为,这应属于开元和大中年间的政府文告,“杂报”还不能算新闻报纸,“条报”实为动词。其实,中国古代官报本身就是政府文告与新闻报纸的杂交儿,两者没有严格的界线。所以,中国古代形成的是政府文告与新闻报纸结合的一种文化传统,它对近代以后的中国社会的影响还是相当大的。

现存的唐代两份官报,是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出土的两张进奏院状报的残页,1907年前后被英籍考古学家斯坦因和法国汉学家伯希和从敦煌掠走。现藏于伦敦大英图书馆的一份,是唐僖宗光启三年(887年)前后,随驾进奏官从凤翔发给归义军节度使(在沙州)的状报,是一张长97厘米、宽28.5厘米的横条卷。全状开头部分较完整,有“进奏院状上当道”等字样,残存有60行字,后半部已佚,记载归义军所派专使在兴元、凤翔两地向朝廷要旌节的情况。现藏于巴黎国立图书馆的一份,是唐僖宗乾符五年(878)前后,驻京进奏官从长安发回归义军节度使的状报。这份进奏院状较为完整,共47行,以“上都进奏院状上当道”开头,用“年、月、日谨状”结束,报道了归义军所派贺正专使在京活动的情况。两份状报均属敦煌文物,史界称“敦煌进奏院状”,它们实际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仅存的年份最早的原始报纸。

综上所述,唐代主要是出现了地方驻京办事处各自编发的保留着官文书痕迹的进奏院状报,它或在京城和地方官僚中传阅,也或在一些关心时事的各地士人中传播,然而不见有中央政府统一管理下正式向地方发行的“邸报”体系。孟棨《本事诗·情感》有“留邸状报制诰阙人”之句,《全唐诗话》中将其改为“邸报制诰阙人”,后者为宋人尤袤所著,并非唐代第一手资料,估计是用了宋代概称,所以唐时并无此“邸报”之简称。

此外,唐代官方信息传播渠道还有烽燧、露布、檄文、榜文和告示等,驿站系统也覆盖全国。《唐六典·尚书兵部》载:“天下驿凡一千六百三十九。”其中,陆驿1297处,水驿260处,水陆兼驿86处。陆驿约30里一设,分七个等级。此外,士人们的书信、著述也有一定的传播手段,其中以诗作的传播范围最广、影响最大,以题壁、寄赠、传抄、唱和等方式传播,存世的唐诗在55000首以上,有姓名可考的作者不下3600人。中国最早的印刷品也出现在隋唐之际,雕版印刷到中唐已达很高水平,当时主要用来印刷佛经,而没有印刷的报纸,官报都是手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