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译报跨越到办报
1839年,林则徐在广州组织人翻译澳门出版的英文报纸《广州周报》和《广东纪录报》,开始只是零星译出,后来按时间顺序编译,装订成册,称《澳门新闻纸》,将其抄送林则徐、广东巡抚怡良,并择其要者附奏,呈道光皇帝参阅。保存下来的译稿有6册,共171条,不公开发行传播,不能算报纸,或称近似高干内参的译报。林则徐选择有关内容加工润色,按类编为《澳门月报》5辑。魏源曾将其收入《海国图志》,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思想,还颇为赞赏西方各国的新闻事业。林则徐另组织人翻译了《四洲志》、《各国律例》和关于火器、轮船制造等书,用心探究。
1868年6月,上海江南制造局设立翻译馆。次年,广方言馆并入,成为当时官方最大的翻译机构。译员由中外学者共同组成,主要从事西方科学著作的翻译,40年间译著几乎囊括19世纪西洋科学的主要内容,共计199种。其译报工作从1873年开始,所译外报主要取自英、法、美、日、普、瑞等国,每日或数日择要闻十余条,印送官绅阅看。译报每4月刊印成册,名《西国近事汇编》,为官办内部译报,每年按季出版四卷,除分呈上海及各省官员外,亦公开售卖。该汇编连续出版到1899年,是同治、光绪年间知识分子了解世界的重要参考资料,康、梁诸维新派人士将其视为必读之书,从中吸收了大量的西学信息。
中国人在国内自办近代报纸,发端于洋务运动时期。国人自办的最早的报纸,一说是1872年在广州出版的《羊城采新实录》,但是这份报纸早就失传,有关情况已不可考。所以,一般认为第一家国人自办报纸是《昭文新报》,1873年8月8日由艾小梅创刊于汉口。该报初为日刊,由于读者不多,后改为5日刊,装订成书,内容上“奇闻轶事居多,间有诗词杂作”,因销路不畅,不到1年便停刊。该报也早已佚失,详情难考,只有《申报》对其略作介绍。其实,早在1856年12月,美国华侨司徒源等人就集资在加利福尼亚州萨克拉门托创办了华文报刊《沙架免度新录》,可谓中国人创办的世界第一份中文日报。由于远离祖国,该报对国内的影响甚微,至1858年就已停刊。
《汇报》,1874年由留美学生副监督容闳发起集资合股,创办于上海,为国人在上海自办的第一家报纸。上海知县叶廷眷、招商局总办唐廷枢、太古轮船公司买办郑观应等为主要股东,其他大部分股东为广东人。该报的实际主持人是邝其照,他发表过一些兴办洋务、富国强兵的言论,还译介过相当数量的有关西方政治、法律和道德的文章,曾着力介绍英国议会。《汇报》言辞谨慎,不评点官府政事,不臧否官员是非。尽管如此,该报针对时弊不免仍有所指陈,还经常转载香港《循环日报》的言论,因反对外国人对中国权益的侵害而横遭非难,不到三个月就被上宪谕令禁止,只能易名《彙报》。股东怕因文字再惹祸,请英人葛理出名承顶,主笔管才叔,指陈时弊的言论有所增加,与《申报》、《字林西报》论战,还经常转录《循环日报》的有关政论。然而,该报经营状况仍然不佳,再改名《益报》,年余便不得已停刊。
《新报》,1876年由上海的各省商帮创办,为求生存而接受上海道台的资助,名为各省商帮集资所办,实际上股款全部出自上海道库,一般认为其性质为官商合办。有学者认为,《新报》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地方官办报纸。该报的主笔为袁祖志,内容比较严肃,不刊登文艺作品,全录京报和各衙门事务,重视商务经济和鼓吹洋务,要求学习科技和兴办实业。该报在报道中外新闻时,也时常发表议论,竭力维护皇权道统,不敢非议国政,不触及社会弊端,凡愤世嫉俗之作一律不予发表,人称“道台的嘴巴”,前后历时6年。1882年,《申报》讥评江苏乡试,惹怒学政黄某,复有御史参奏,朝廷下旨查办上海报纸。新任上海道台邵友濂不敢查办洋人主办的《申报》,只能令《新报》停刊,荒唐之极,令人捧腹。
甲午战争前,国人在上海出版的报刊还有:《侯鲭新录》(1877)、《词林书画报》(1888)、《飞影阁画报》(1890)、《华洋日报集成》(1891)、《告白日报》(1891)、《中西文报》(1891)、《艺林报》(1891)、《海上奇书》(1892)等。
《述报》,1884年由广州海墨楼石印书局创办于广州,为广州第一家国人自办的报纸,也是中国最早的石印报纸,每日出四页一份。该报业务水平较高,新闻内容丰富,言论大胆犀利,并且图文并茂。该报曾登《开言论为自强首义说》一文,公开推崇西方政体模式,认为广开言路、上下沟通、尊重言论自由,才能走上文明富强之路。时值中法战争,该报发表了大量的战时报道,抗敌御侮的爱国精神跃然纸上。该报每月将中外新闻汇编成一卷,名《中西近事汇编》,将介绍西方科技文化知识的内容汇编为《格致便览》,内容比《申报》翔实。遗憾的是,该报馆主人究竟是谁,至今是个悬案,至1885年4月停刊。
《广报》,1886年由邝其照创办于广州,主笔相继为吴大猷、劳保胜、林翰瀛等,在国内外许多地方发行,包括东南亚许多地方,颇受侨胞欢迎。该报初办时,仿官报,时亦有揭露社会弊端的文章。1891年,该报因刊登某官员的奏折触犯两广总督李瀚章而被查封,被迫搬至沙面租界,由一英商挂名,改名《中西日报》,继续出版。搬迁后,该报增设《西报译登》专栏,介绍西洋典章文物、风土人情、科技知识和人文思想,渐肆议论,指斥政治。1900年,因登载义和团的有关消息,该报又被当局查封。邝其照再次将报馆迁出租界,改名《越峤纪闻》,继续发行。他还和劳保胜、武子韬创办了《岭南日报》,由朱鹤主笔,日出8开8版,主要栏目有上谕电传、督宪牌示、论说、本省新闻、中外新闻、来稿照登、西报汇译、京报照录、各行告白、货价行情等,一直到1897年停刊。
甲午战争前的20年间,国人先后自办了约20家报纸,除在香港的几家,内地报纸的寿命都不长,销量亦有限,没有多少社会影响。各种阻力,来自文化、经济、政治诸方面。如社会上九成为文盲,对购读新闻一事淡漠,报馆经营惨淡。工商业不发达,投资报业者少,做广告者少,报纸难以赢利。尤其是官府权力的干预,清政府虽没有明令禁止办报,但《大清律例》禁止“妄布邪言”、“煽惑人心”,地方官吏对民间报纸说三道四,稍有不满便肆其威虐,重则用罪名惩办,轻则将报馆封闭。所以,报人路途艰难,往往寻求相关庇护。如寻求官方的庇护,要有大官员作后台,或直接参与,否则难以立足;或寻求洋人作为名义上的主持人,以求得治外法权的保护;或迁入租界,根据不平等条约所赋予的特权,躲避清廷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