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中国新闻传播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上海外国人报业的崛起

上海第一份英文报刊《北华捷报》,创刊于1850年,创办人是英商奚安门。1864年,北华捷报馆将英文广告日刊《每日航运与商业新闻》改组为综合性日报独立出版,这时报馆已改组为字林洋行,故报名为《字林西报》(North China Daily News),而《北华捷报》转而成为《字林西报》的星期副刊。历任编辑有英商、传教士和外交官等,大都是中国通,如李德立、鲍林、裨治文、林乐知、丁韪良、巴尔福等。此外,该报在中国内地不断发展通讯员,负责搜集当地资料和提供各方面的情报。该报一直到1950年才被迫停刊,前后有101年,成为外文报刊中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者。

《中国之友》1866年由广州迁至上海并改为晚报出版,为上海第一份英文晚报。此外,还有1874年创刊的《华洋通闻》(the Celestial Empire)和1879年创刊的《文汇报》(the Shanghai Mercury)等。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法国、德国、日本、葡萄牙等也开始在上海办起本国文字的报纸。从1861年到1895年,上海新出的外文报刊达31种。至90年代,上海外文报刊形成《字林西报》、《华洋通闻》、《文汇报》三足鼎立的局面。

上海最早的中文刊物《六合丛谈》月刊,1857年1月—1858年2月发行,由伦敦布道会主办,主编为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1815—1887)。他与麦都思原来都是印刷工出身,后由于精通中文而成为汉学专家,一度是《中国记录和传教日志》的编辑,经常为《北华捷报》、《字林西报》撰稿。《六合丛谈》共15册,254页,主要内容为宗教、科学、文学及一般新闻消息,努力介绍西方文明,目的在于改变中国人的世界观。所谓“六合”,是指“上下四方”。《六合丛谈》,意即宇宙万物,无所不谈。它几乎是《遐迩贯珍》的翻版,封面相似,采用英文目录,也主要由英美人士相助。王韬当时曾受雇于上海墨海书馆,也是该刊的撰稿者和协助者。

《六合丛谈》的新闻栏,内容有三:一般新闻、新书介绍和经济新闻。一般新闻主要介绍西方各国政治、风俗,中国内地的消息很少,欧洲的消息居多。在总共167条新闻中,有关中国的新闻仅8条,且主要是中外关系方面的内容。它在肯定英国出兵的前提下,向中国读者解释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强调英国海军力量的强大。然而,它对当时正在进行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却讳莫如深,从第六号起成为不报道当地新闻的“当地报刊”。其经济新闻也是为在上海的欧美商人提供更多的商场信息。

英商字林洋行的《上海新报》,于1861年11月出版,为上海第一张中文报纸,也是中国最早采用白报纸印刷的报纸。该报始终由传教士任主笔,先后有华美德、傅兰雅、林乐知等人撰稿,实为英文报纸《字林西报》的中文版。该报以传播各种商业信息为第一要务,有些学者称其为中国第一家商业性报纸。该报初为周刊,后改日刊,商业广告的篇幅最多;也能及时报道一些时事,如太平军战况、英华案件等;也时而介绍一些西学,如有《地球说略》、《博物新编》、《万国公法》等文章。该报创刊十年,一直独占上海中文新闻纸的宝座,直到《申报》出版,才遇到劲敌,竞争失败,于1872年12月自动停刊。

《中国教会新报》周刊,由美国传教士林乐知1868年在上海创刊。该报开始时宗教色彩太浓,读者有限。为了争取读者,林乐知调整编辑方针,扩充新闻和其他非宗教性的内容,按政事近闻、教会近闻、杂事近闻、格致近闻分栏编排。由于刊名明显包容不了所刊内容,该报于1874年改名为《万国公报》,直译当作《环球杂志》,并在扉页上附一行小字说明:“本刊是为了推广与泰西各国有关的地理、历史、文明、政治、宗教、科学、艺术、工业及一般进步知识的期刊。”至此,它完全演变为一个以传播西学为主的综合性刊物。除传播科学知识外,该报还介绍西方国家的社会、政治等历史与现状,从总统选举、议院开会到文化教育、经济发展,都能比较及时地报道给读者。在1875年6月第340期上,林乐知撰写《译民主国与各国章程及公议堂解》一文,介绍西方天赋人权的思想和民主政体的三权分立及议会制度等情况。它向中国人介绍了另一个崭新的世界、人的另一种活法,使中国人开拓了眼界,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对比,思想有所升华。该报于1883年休刊。

《万国公报》1889年复刊后改为月刊,成为广学会的机关报,仍由林乐知主编,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以及中国人沈毓桂、蔡尔康等襄助编撰,英文名直译为《时代评论》。1887年11月,广学会在上海成立,初名“同文书会”,其《同文书会发起书》直言:“只有等到我们把中国人的思想开放起来,我们才能最终对中国的开放感到满意。”1892年,同文书会改名“广学会”,意为“在中国人中广传基督教及一般知识的会社”,可称是中国近代最大的编译出版机构。创办人韦廉臣,为英国传教士,曾编《六合丛谈》,1877年被推为教会“学校教科书委员会”的干事。同文书会推举海关总税务赫德为会长,韦廉臣为督办,主持日常事务。到1911年,广学会共出版四百多种书籍(印数达百余万册)和十多种报刊,还有《成童画报》、《中西教会报》、《大同报》、《女铎》等,以推广西学为宗旨,要求中国不断开放,消除无知。1891年,李提摩太任广学会督办,为报纸撰写了大量政论文章,曾重点评论中国的教育考试制度。

《万国公报》1899年2、3、4月号载蔡尔康撰写的《大同学》,李提摩太节译英国颉德《社会进化论》前三章,其中最早提到:“其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试稽近世学派,有讲求安民新学一派,为德国之马克思主于资本者也。”“资本者”为《资本论》,“安民新学”指社会主义,这是在中国最早介绍马克思及其思想的文字。李提摩太也曾撰文介绍过欧美工人阶级组织工会的一些情况。甲午战争后,该报鼓吹变法自强,倡导新政,复刊时才发行一千份,到维新时期发行三四万份。读者对象主要为中国上层人物及知识分子,并得到各方面的支持。改良派人士称它“于中国事一片热心”,“有益于我国非浅鲜矣”,向国人积极推荐,对当时维新运动的兴起实有推波助澜之作用。1903年,该报发行量增至五万多份,为当时中国发行量最大的刊物。1907年,该报因林乐知病逝而停刊。

《万国公报》由宗教性报刊转变为非宗教性报刊,推广各种科学知识、时事报道与评论,影响较大。同时,该报也强调西教、西学、西政三位一体,西教尤为根本,中国欲采西学,行西政,就必须改从西教。李提摩太在《新政策》一文中这样说:“我们认为一个彻底的中国的维新运动,只能在一个新的道德和新的宗教基础上进行。……只有耶稣基督才能提供中国所需要的这个新道德的动力。”它的维新宣传对改良派人士影响显著,迎合了当时正在求索救国之路的知识分子们的兴趣。但是,中国士人无法接受西教为根本之说,依然以孔教为宗。当时维新派的《湘学报》曾发表《论西政西学治乱兴衰俱与西教无涉》,认为中国政可变,学可变,教不可变,将保国家与保孔教相提并论。其中所反映出的对西方文化系统结构问题的无知,很值得人们深思。

英商美查邀请三位朋友合办的《申报》(全称《申江新报》),1872年在上海创刊,公开宣称以营利为目的,将报馆作为企业来办。不久,报纸归美查一人所32有。他聘请熟悉中国国情的文人学士为主笔或编辑,放手让他们施展才华,对编辑事务不多干涉,使其更加中国化,新闻日渐丰富,重视文艺稿件和广告。该报以扩大报道面吸引读者,并注意降低成本和售价,打开销路,至1877年日销八九千份,成为最先深入到民间社会的近代传媒。编辑们也热衷于学习和宣传西方新闻事业,以期促进国家强盛和进步。如1873年的社评《论各国新报之设》说:“泰西诸国设新闻纸……凡朝廷之立一政也,此处之新闻纸或言其无益,彼处之新闻纸或言其有损,朝廷即行更改,必待各处新闻纸言其尽善尽美而后为;至于行事制器,无不皆然。所以有一举动,必历数十年之久,必经百数人之智,及其成功,则莫能与敌。”襄助编务钱昕伯为王韬的女婿,曾去香港学习办报经验,而王韬与其许多编辑人员都有交谊,他们在技术管理方面、自由主义精神方面都有所交流。

《申报》在最初的30年中,重视与社会实际的联系,其基调与当时的洋务运动大体合拍,在启蒙救国思路的指引下,进行过大量的西方文化知识方面的传播。在专制极权统治之下,为了生存,《申报》行文也颇为小心,言论温和,但非常遵守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它在《本馆告白》中表示:“务求其真实无妄,使观者明白易晓,不为浮夸之辞,不述荒唐之语。”其新闻、言论、文艺(副刊)、广告四要素逐渐完备,形式多样,最终击败《上海新报》。1874年,日本借口琉球人在台湾被害,兴兵进犯台湾。《申报》特派记者往台湾实地采访,7月22日刊出战地通讯,为中国最早的战地采访新闻活动。1883—1885年中法战争期间,《申报》也派出记者到法国军营和战地采访,并抢先发号外。1876年,宁波海关职员李圭经日本赴美国费城参加世界博览会,再经大西洋、地中海、印度洋回国。《申报》请他撰写沿途见闻并进行连续刊载,这是中国人最早的环球游记。

《申报》重视新观念的论说,直接反映现实生活,敢于揭露社会的黑暗面,乃至抨击专制极权的腐朽机制。例如,该报对杨乃武案作了四年的连续报道,轰动一时。全文刊出杨乃武在狱中所写的申诉状,对案情可疑之处予以披露,指责官员滥施酷刑,草率定案,指出:“余杭之案使果为冤案而不为上司所伸,则枉政可谓至极矣。”要求将此案“彻底研鞫,使水落石出”。(《申报》1874年10月2日《论余杭县案》)其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舆论沸腾,无不为之鸣冤。朝廷不得不下令刑部复查,称棺京师,终始案情大白于天下。《申报》在清朝专制统治时期会有如此新闻监督之权,非常值得我们深思:是洋人为其报纸撑腰,还是由于清廷统治在这方面无经验所造成的松弛?总之,新闻能如此严厉地监督司法,并在判决此案过程中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

《申报》从创刊之始,几乎每天在头版发表一篇论说文,为英国政策和英人利益辩护,也有为华人说话者。如苏州河上的外白渡桥,向华人收两文过桥费,而西人免费。《申报》评论其不合理,经社会舆论一致要求,该桥便停止收费,1906年改木桥为铁桥,此名一直沿用至今。《申报》也经常发表鼓吹现代化的文章,主张学习西方的富强之术。如1874年7—10月,就有《论开煤矿》、《论电线》、《论机器》、《火轮车为富国之举》等,批评中国科举制度之弊端,倡导文化教育之改革;也鼓吹政治制度之改良,变君主专制政体为君民共主政体,明确提出:“欲中国之富强,当自参民政始!”《论重民则国以富强》,载《申报》1888年7月8日。

《申报》从1873年起多次征求孤本、珍本图书,加以整理出版,1874年开办了申昌书局,1876年又开办点石斋书局,1884年创办上海图书集成印书局。同时,它还创办了系列派生性报刊:1872年11月,创《瀛寰琐记》文艺性月刊,后改名《环宇琐记》;1874年1月30日,刊发一条“伦敦电”的新闻,可称中国报刊发表的第一条电报新闻;1876年3月,另出白话文的《民报》(周三刊),可称中国近代第一份白话报刊,且在中国最早使用标点符号;1877年,出版不定期的《环瀛画报》,可称中国第一份以图画为主的刊物;1884年,出版以新闻时事为主要内容的《点石斋画报》(旬刊),为中国第一份石印时事画报,开我国新闻画报之新声。1908年,美查逝世。1909年,华商席子佩购得《申报》产权,开始实现国人自办。

《字林沪报》创刊于1882年5月,是字林洋行在《上海新报》停刊十年后重整旗鼓再次发行的中文报纸。该报聘请戴谱笙、蔡尔康等任主笔。关于其刊登内容与版面安排,创刊号《本馆告白》如此叙述:“首列上谕,尊君也;次列论议,以见心想;次列出译电西报,俾共稔知中外时事;次列外埠及本埠诸新闻,事取其详,文取其富;次列诗文杂作,以供文士之消遣;次列邸钞、辕门抄,务求其速;次列各种告白及钱洋市价、轮船进出等类,以便贸易场中及往来仕商阅看。”蔡尔康仿效《申报》的做法,对文学性内容作了较多的创新,首次设立了长篇小说连载专栏。该报最大的优势还在于国际新闻,因有《字林西报》做靠山,故独享英国路透社供稿。1885年后,该报加强新闻报道,以吸引读者。1895年,该报出晚刊《夜报》,为中国最早的中文晚报之一,但不数日即停刊。1897年11月,该报创办我国报纸第一个副刊《消闲报》。1900年,由于销路不好,字林洋行将《字林沪报》转售给日本东亚同文会,日人将其改名为《同文沪报》,继续出版。

中外商人合资的《新闻报》于1893年在上海创刊,后由英商丹福士独资,斐礼思为总理,蔡尔康、郁岱生、袁祖志相继为主笔。1894年,中日战争爆发,民众向来小视日本,而清军屡败,《申报》如实报道,读者难以接受,指责其“助敌”,有人甚至付了钱要求其以广告形式刊出“胜倭确信”的有关文字。斐礼思见如此民情,实可利用,突发奇想,命主笔日撰一论,谎言日军败绩,捏称清军胜局,制造一系列假新闻,居然大受读者欢迎,报纸销量直线骤增,各报亭还常常脱销而需增印。《新闻报》就以如此行为,在强大的报业对手面前站稳了脚跟,真令人啼笑皆非。后丹福士经商失败,1899年将报馆卖给美国人福开森,以汪汉溪为总经理。汪汉溪勤勤恳恳,经营得法,不惜费用,对市场行情进行翔实报道,进一步打开局面,使《新闻报》与《申报》并驾齐驱,直至1949年停刊,影响广泛。

此外,《格致汇编》月刊由英国传教士主编,1876—1892年发行于上海,其中数年停刊。《益闻录》周刊(初为半月刊)于1878年12月创刊,是天主教在华主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1896年,基督教青年会在上海发行《学塾月刊》,1902年改为《学生青年报》,后又发行《进步月刊》。此外,还有《中外杂志》、《圣书新报》、《福音新报》、《益智新录》、《圣心报》、《基督徒新报》、《中西教会报》等。上海外报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创业,步香港后尘。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上海后来居上,到90年代成为全国最繁荣的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