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拿破仑帝国最终崩溃与维也纳体系的形成
拿破仑第二次退位与《第二次巴黎和约》
拿破仑第一次退位和波旁王朝复辟后,引起法国各阶层人民的强烈不满,国内政局动荡不安。与此同时,参加维也纳会议的各大国,因分赃不均而争吵不休。这一切,再次点燃了拿破仑重掌政权的欲火。1815年2月26日晚,他终于摆脱了英国舰队的监视,率千余名官兵乘船逃离了厄尔巴岛,并于3月1日下午在戛纳登陆。拿破仑在向巴黎进军的途中,遇到了路易十八的军队的阻拦。但是,他面无惧色地喊道:“士兵们,你们不认识我吗!如果你们当中有哪一个想杀死自己的皇帝,就让他来吧,我就在这里!”结果,不仅无人开枪,这支军队反而在“皇帝万岁”声中归并了拿破仑。就这样,拿破仑于3月20日顺利地重返巴黎,住进了土伊勒里宫,建立起他的“百日政权”。
在维也纳开会的各大国3月6日夜才得知拿破仑已逃离厄尔巴岛,这一消息使它们感到十分震惊。3月13日,《第一次巴黎和约》8个签字国共同签署声明,宣布拿破仑不受法律保护,并成为“公众的敌人”。为了准备再次对拿破仑作战,英、俄、奥、普四大国于3月25日在维也纳签订条约,重申了《肖蒙条约》的原则,四国将把反拿破仑战争进行到底。为此,四国还将各提供一支15万人的军队,并不得单独媾和。这样,新的(第七次)反法联盟宣告组成。
拿破仑重返王宫后,意外地发现了路易十八仓皇出逃时忘记带走的英奥法三国反俄秘密盟约,他认为这是打破反法联盟的最好武器,于是派专使将这份密约送交亚历山大一世。遗憾的是,拿破仑的这一招并未奏效。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见此密约后确实恼怒异常,并立即拿着它去质问梅特涅。这位能言善辩的奥国外交大臣,竟然一时无言以对。最后,亚历山大一世十分大度地将这份密约当面销毁,并要求梅特涅在共同敌人面前忘却前一段的不和。这样,俄国仍然与英、奥、普等国共同派出70万大军征讨拿破仑。
6月12日,拿破仑率26万法军自巴黎出发,进军比利时。6月18日,拿破仑与反法联军激战于布鲁塞尔以南约18公里的滑铁卢,最后,拿破仑战败。6月22日,拿破仑再次退位,并被流放于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拿破仑第二次退位后,路易十八重返巴黎,波旁王朝第二次复辟,拿破仑帝国彻底崩溃。1821年5月5日,52岁的拿破仑死于圣赫勒拿岛。
拿破仑战败以后,英、俄、奥、普四国在巴黎经过五个多月的协商,终于在1815年11月20日分别同法国签订了内容相同的《最后条约》、《关于法国向联盟国家偿付赔款的专约》与《关于联盟国家军队在法国的军事占领的专约》,统称《第二次巴黎和约》。该条约规定:法国保持1790年的国界;法国应拆除其在瑞士边境地带的工事,永不重建;法国领土应由联盟国家军队占领3—5年,占领军的一切费用由法国负担;法国应向联盟国家支付7亿法郎的战争赔款,于五年内分15次清偿。
拿破仑以700万人(其中100万是法国人)的生命为代价建立起来的法兰西第一帝国终于完结了。在这以后,虽然“从伦敦到那不勒斯,从里斯本到圣彼得堡,各国的内阁都由封建贵族统治着”,但是,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前进的历史进程,却是任何人都无法扭转的。
在这场22年的反法战争中,英国和俄国是两个获益最多的国家。英国不仅巩固和加强了自己的海上及贸易优势,而且还夺得了法国、荷兰以及西班牙的一部分海外殖民地;俄国更是“从来没有获得过如此强大的地位”, “在欧洲大陆上,他不再有对手了。奥地利听他使唤。法国波旁王朝在他的帮助下得以恢复王位,因此也对他俯首听命。瑞典在他的帮助下得到了挪威,作为它实行亲俄政策的保证。甚至西班牙王朝的复辟也应更多地归功于俄国人、普鲁士人和奥地利人的胜利”。简言之,一个得利于海外,一个发迹于欧洲大陆。
神圣同盟、四国同盟与“欧洲协调”
《第二次巴黎和约》缔结后,为了顺利地实施维也纳会议的各项决议,特别是使那些随时可能发生的革命运动能受到及时和有力的制止,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倡议,并同奥皇弗兰茨一世及普王腓特烈·威廉三世于1815年9月26日在巴黎签署了《神圣同盟条约》。这项条约完全是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神秘宗教信仰的反映,也是他接受了克吕登纳夫人影响的产物。三位君主在《神圣同盟条约》的序言中宣称:“由于最近三年来欧洲发生了巨大的事变”,他们签订本同盟的“唯一目的是向世界表明他们不可动摇的决心,即无论在各自本国的统治中以及他们同其他政府的政治关系中,只是把这个神圣宗教的格言——正义、慈悲及和平的格言,作为他们行为的唯一准则”。
在同盟条约的三项条款中,他们同意“按照《圣经》所指示人人皆兄弟的隽语,缔约三国君主应以真正的、牢不可破的兄弟情谊联系,互视为同胞,无论何时、何地,应相互给予支援、帮助和救护”;“三国君主陛下最恳切地告诫他们的人民,只有从良知中诞生的和平才是持久的,只有在按救世主教导于世人的原则中及厉行义务中日渐自强才可享受持久和平”; “一切国家如愿意庄严地接受本文件所阐明的神圣原则并承认这些真理今后对人类命运所施加的一切影响……均可加入这个神圣同盟,并受到诚挚的欢迎”。随后,除英国、奥斯曼帝国和罗马教皇国外,所有欧洲国家的君主都先后在盟约上签字,加入了神圣同盟。
这个用宗教辞藻装饰起来的同盟,只是一个十分松散的组织,它既没有规定每个成员应该承担的义务,更没有具体的责任。所以,当时外交界的两位重要人物卡斯尔雷与梅特涅,都认为神圣同盟纯粹是一种毫无意义的国际联合。卡斯尔雷讽刺神圣同盟是“极度的神秘主义与胡言乱语的结合”;梅特涅则称它是“冗词赘句”。当时,之所以有众多的国家先后加入神圣同盟,其原因不外或是碍于情面,或是惧怕亚历山大的权势。真正重视神圣同盟的只有沙皇亚历山大一人,他倡议建立神圣同盟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与法国的革命精神相对抗,更重要的是以这个同盟来“掩饰沙皇对欧洲各国政府的霸权”。
《第二次巴黎和约》于1815年11月20日缔结后,为了防止法国东山再起,根据英国的建议,英、俄、奥、普在同一天还签订了《四国同盟条约》,该条约共有七项条款,其主要内容是:四国承诺共同维护《第二次巴黎和约》,并保证其顺利实施;将来如任何一方遭受法国的攻击,四同盟国应各出兵6万人,共同对法国作战。《同盟条约》第6条还特别规定:“缔约国四方同意定期举行会议”, “以便就四国的共同利益进行磋商,并制定出一些适用于不同时期的措施,以更加有利于各国的稳定与繁荣,以及维护欧洲和平”。
十分明显,四国同盟与神圣同盟完全不同,这是一个有着明确的责任和义务的同盟条约。首先,四国同盟的任务是共同保证《第二次巴黎和约》的顺利实施,因为,这是维护维也纳体系的基本准则。其次,为了防止法国的东山再起,四缔约国承担了将共同出兵对法作战的义务。再次,四缔约国同意定期举行会议,就欧洲重大问题进行磋商并采取措施,这就确立了四大国(后发展为五大国)协商主宰一切的原则,从而开始了所谓“欧洲协调”时期。
亚琛会议与五国同盟
《第二次巴黎和约》签订后,反法联盟国家派军队对法国实行了占领,从而有力地保证了和约的顺利实施以及法国按期支付赔款。后来,由于考虑到法国已显示出的和平意向,奥地利政府遂于1818年6月建议联盟国家举行一次会议,以便对法国的形势做出估计,并商讨联盟国家军队在法国的占领期限问题。结果,在四国同盟的主持下,英、俄、奥、普、法五国于1818年10月1日至11月15日,在亚琛(又称艾克斯拉沙佩勒)召开会议,即亚琛会议。
各国出席会议的代表是:英国外交大臣卡斯尔雷、占领军总司令威灵顿以及印度监督局局长乔治·坎宁;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外交大臣涅谢尔罗迭和外交副大臣卡波迪斯特里亚;奥地利皇帝弗兰茨一世、外交大臣梅特涅和根茨(大会秘书长);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外交大臣哈登堡和外交家贝恩斯托夫;法国首相兼外交大臣黎塞留、外交部办公厅主任雷诺瓦以及负责法国赔款问题的官员蒙尼尔。
亚琛会议的主要工作,是讨论和安排联盟国家占领军自法国领土撤退的问题。根据《第二次巴黎和约》规定,法国应向联盟国家偿付7亿法郎战争赔款,并应在五年内分十五次还清。截至1818年夏,法国已偿付赔款4.35亿法郎,尚有2.65亿法郎未付。对于这笔未付的赔款,法国代表黎塞留在会上提出拟按以下方式一次付清:其中1亿法郎由法国政府发行公债筹措,余下的1.65亿法郎向英国的两家银行举债,法国政府将在今后的9个月(后改为12个月)内还清这笔贷款。但是,联盟国家占领军应于同年11月30日前全部撤离法国领土。联盟国家考虑到复辟的波旁王朝已经巩固,同时也十分担心自己的军队在法国驻留的时间越久,受到革命思想影响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因此同意了法国的提议。这样,联盟国家遂于10月9日同法国签订了《亚琛条约》,较顺利地解决了法国的战争赔款及占领军撤退的问题。
联盟国家虽然同意于11月30日前撤走其在法国的占领军,但对法国依然心存疑虑,它们非常担心法国会再次爆发革命。为防止意外,英、俄、奥、普于11月1日秘密续订了《四国同盟条约》。该条约规定:如果法国爆发任何危及邻国安全和欧洲和平的革命,四国将立即以武力维持法国秩序。
《亚琛条约》的签订,表明了反法联盟国家已完成了对1792—1815年战争的彻底清算。而且,法国不久将结束被占领状态,从而成为欧洲大国中的平等的一员。所以,英、俄、奥、普四国于11月4日联合照会法国,声称庄严的《亚琛条约》已“最终实现了普遍的和平”,为了人类和法国的利益,它们决定邀请法国加入四国同盟,法国立即接受了这一邀请。于是,英、俄、奥、普、法五国于11月15日发表宣言,宣称五国同盟的目的在于维持欧洲的和平与保障一切业已缔结的协定。从此,法国在欧洲的强国地位得以恢复,并以平等的一员身份正式地与旧日的四大盟国一道,共同主宰着欧洲的一切事务。至此,“欧洲协调”终告形成。然而,没过多久,这种“协调”就被欧洲大陆上爆发的革命运动破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