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及其瓦解
第一节 维也纳会议
维也纳会议的召开
欧洲反法联盟国家为镇压法国革命和反对拿破仑而进行的长达22年的战争,终于在1814年结束了。这一年的5月,反法联盟国家同法国签订了《第一次巴黎和约》。该和约的第32条规定:“本次战争参加各方应在两个月内派遣全权代表到维也纳,以便在全体大会中决定本条约条款所必须补充的各项安排。”根据这一规定,反法联盟国家的全权代表于1814年9月陆续到达奥地利首都维也纳。
四大国的代表是:奥地利皇帝弗兰茨一世和外交大臣梅特涅、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及外交国务秘书涅谢尔罗迭、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与首相哈登堡,还有英国外交大臣卡斯尔雷。1815年2月中,威灵顿公爵接替卡斯尔雷出席大会,同年3月,拿破仑逃离厄尔巴岛后,威灵顿奉命准备对拿破仑的作战,由英国驻海牙公使克兰卡蒂接替出席会议。此外,他们各自都有一批助手协助他们参加会议。
代表法国出席会议的是外交大臣塔列朗。塔列朗原是主教,后被选为三级会议的代表,法国大革命后,曾先后担任法国督政府与执政府的外交部长、拿破仑帝国的宫廷侍卫长及外交大臣等职。后因反对拿破仑进攻俄国(他认为这必将导致法国的失败),遂辞去外交大臣职务,并同亚历山大一世有秘密往来。拿破仑倒台后,又被刚刚恢复王位的路易十八任命为外交大臣。塔列朗这次代表法国出席维也纳会议,由于他素谙外交之术和善于利用同盟国间的矛盾,终于使战败的法国挤进了欧洲强国的行列。
此外,除土耳其以外的其他欧洲国家也都应邀派代表出席了会议,其中有多数国家的代表是由它们的君主亲自率领参加。而且,几乎所有的客人都携带他们的妻子及其他女眷参加,因而使这次大会成为近代国际关系史上的一次规模空前的盛会。这次大会,也“是一种令人眼花缭乱的盛大节日,是贵族和王族试图恢复他们记忆中的十八世纪那种豪华场面而举行的庆祝会。因此,形形色色的亲王、贵族、旅游者、乞丐、间谍和小偷都被吸引到维也纳来”。一时,奥地利首都颇有人满为患之感。
经过多年战争的消耗,奥地利宫廷虽然倍感国库空虚,但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声望,依然倾其所有来款待各国贵宾。“宫廷的庆祝委员会为众多的宾客安排了丰富多彩的舞会、滑雪、溜冰、打猎、狂欢会、赛马、音乐会,以及多次盛大的宴会”,维也纳城内的歌声、欢乐声、祝酒声终日不绝于耳。奥地利陆军元帅利涅在当时写给一位来参加大会的朋友的信中说:“你来得正是时候,如果你喜欢庆祝会和舞会,你将得到满足;大会不是在开会,而是在跳舞。”
会议期间的维也纳,到处都呈现出一种喜悦的“歌舞升平”景象。然而,此时此刻在会议内部,却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境况。欧洲诸大国为了各自的利益,彼此间的争吵与斗争十分激烈、尖锐。
维也纳会议的任务与原则
维也纳会议,不是反法联盟国家同法国之间的和平会议。因为,和平条约已经在巴黎缔结。这次会议,也不是讨论法国的领土与边界问题。因为,这些已在和约中获得解决。这次会议,更不是要在经过革命和战乱后的欧洲建立起一种新的制度。因为,它们并不承认欧洲原有的制度已经垮台。欧洲大国举行这次会议的目的是为了“商讨能把革命前的形势恢复到什么程度”。所以,“恢复旧秩序”,这就是梅特涅为这次会议提出的应该实现的目标与任务。
“恢复旧秩序”这一口号,确实给欧洲的一些中小国家带来一种幻想。那些曾被革命洪流淹没了的王公贵族们,以为这次大会将要恢复他们被剥夺的权力;一些中小国家更是期待着这次大会能协助它们收回被它国占领的城镇和土地。因此,当他们一收到出席会议的邀请,便立即派出全权代表赶赴维也纳,唯恐失去向这次大会表达自己的意愿和维护本国的利益的机会。然而,他们并不知道,这次大会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应该遵循的原则,早在大会召开之前就已经确定了。
《第一次巴黎和约》另立秘密条款规定:对法国“所放弃的领土须做出的部署,以及欧洲真正和持久的平衡制度所产生的关系,将由大会在同盟各国间所决定的基础上”予以解决。这里所说的同盟各国,就是指同法国签订《第一次巴黎和约》的英国、俄国、奥地利、普鲁士、瑞典、西班牙和葡萄牙七国。换言之,维也纳会议有关战后欧洲的各种安排,只能根据这七国的决定做出。不过,七国这个数目,对于《肖蒙条约》的签字国,即英、俄、奥、普四大盟国来说,依然嫌多。所以,它们决定将大会的全部工作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后来,法国也被吸收进来,于是形成了五国委员会。
这次会议,就是根据五大国的决定来处理欧洲的重大问题。至于其他中小国家的代表,根本无法发挥作用。正如大会秘书长、梅特涅的外交顾问根茨所说的,“在签署最后文件之前维也纳会议一直没有举行过正式会议”。这个五大国委员会才是“真正和唯一的维也纳大会”。就是这次大会的《最后议定书》,也是先由五国讨论通过,再由它们同瑞典、西班牙及葡萄牙共同签署完成。在签署《最后议定书》之前,八国委员会只开过9次会议,而五国委员会则开过41次会议。
1814年9月13日,英、俄、奥、普四大国的全权代表都已会聚于维也纳。塔列朗于9月23日抵达维也纳后不久,便发现四大国已开始了非正式的会谈,而法国却被排除在外。对此,他感到十分不满,于是决定以“正统”(合法性)原则为武器来捍卫法国的利益。塔列朗提出,“恢复旧秩序”必须遵循“正统”原则,那些被法国革命推翻了的封建王权和制度都是“正统”的王朝,“恢复旧秩序”就是应该恢复这些“合法”的王权及其原有的旧疆界。对于塔列朗的这一主张,英、俄、奥、普四国无理反对,而且,它也必将获得与会的中小国家代表的赞同。
接着,塔列朗进一步向四大国提出了挑战:如果法国在维也纳会议上不被看作是一个平等的大国,他将唤起中小国家的舆论,要求大会严格遵照“正统”原则恢复它们的“合法”的王权和原有的疆域。此外,塔列朗还适时地利用了俄普与英奥之间在波兰和萨克森问题上的矛盾,最终迫使英、俄、奥、普同意接纳法国参加四大国的协商与讨论。于是,四大国委员会扩大为英、俄、奥、普、法五大国委员会。塔列朗提出的“正统原则”也被一致接受为大会的指导原则。
此外,它们还一致同意接受“补偿原则”作为大会的另一项指导原则。即大国在瓜分小国领土时,如某一国要求未能得到满足,则可在其他的地方获得补偿。
在这个决定着未来欧洲命运的五大国委员会之下,还设有一些专门委员会,以处理一些专门问题,如德意志委员会、瑞士委员会、国际河流委员会、统计委员会等。它们就有关问题提出专门报告,供五大国委员会参考。根据大国商定的议程,维也纳会议定于10月1日正式开始。
大国在维也纳会议上的矛盾与斗争
维也纳会议面临着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但突出的有以下九个问题。它们是:波兰—萨克森问题;莱茵边界问题;比利时—荷兰问题;丹麦—瑞典问题;瑞士问题;意大利问题;德意志联邦问题;国际河流问题以及奴隶贸易问题。其中最难以解决的是波兰—萨克森问题。
所谓波兰—萨克森问题,即如何处理华沙大公国以及拿破仑的盟国萨克森王国的问题,这是两个密切相关的问题。1807年,第四次反法联盟失败后,拿破仑在普鲁士统治下的部分波兰领土上建立起华沙大公国。拿破仑倒台后,华沙大公国的领土理应归还给普鲁士,这既符合维也纳会议关于“恢复旧秩序”的宗旨以及“正统”原则,也同俄国在1813年与普鲁士签订的《卡利什同盟条约》相一致。该条约明确规定在打败拿破仑后,普鲁士应恢复其1806年的国界。
但是,波兰一直是俄国想要兼并的国家。通过对波兰的三次瓜分,俄国虽然夺得了原波兰62%的领土,但它仍在等待机会占有全部波兰。拿破仑战败后,俄国的数十万大军驻扎在华沙,亚历山大一世认为这是实现俄国独占波兰的极好时机。于是,他打算在原华沙大公国的领土上重建波兰王国,并置于俄国的统治之下。亚历山大的这个计划一经提出,便遭到其他大国的强烈反对。
普鲁士首先反对重建在俄国统治下的波兰王国。它认为,华沙大公国的领土原属于普鲁士,拿破仑倒台后,理应“物归原主”。奥地利由于不愿看到俄国势力的增强,而且十分担心如果波兰王国一旦重建,势必影响到自己境内波兰人的稳定,因而也反对亚历山大的计划。至于英国,卡斯尔雷更是反对亚历山大重建波兰的打算。
卡斯尔雷出席维也纳会议的主要目的,是要在战后的欧洲恢复“公正的均势”。在他看来,现在虽然拿破仑已被打败,但是欧洲“公正的均势”还远未能恢复。因为,就在维也纳会议期间,俄国的军队不仅占领着波兰,甚至在易北河沿线仍有大约60000名俄国士兵驻扎在那里,有力地控制着荷尔斯泰因与萨克森。因此,尽快恢复欧洲“公正的均势”,便成为卡斯尔雷所要实现的首要目标。他在这里所说的这种“公正的均势”,除俄国应尽快撤退其军事力量外,主要是指要设法加强中部欧洲的力量。为此,卡斯尔雷一方面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普鲁士,同时还打算让普奥这两个德意志国家联合起来,以便使它们可以在西方防范法国的再起,在东方抵御俄国的扩张。
在波兰问题上,卡斯尔雷主张普奥两国联合,共同反对亚历山大占有华沙大公国。哈登堡对此表示同意,但其条件是要求英奥支持普鲁士获得萨克森。
萨克森王国曾是拿破仑的盟国,拿破仑战败后,普鲁士和奥地利都想兼并萨克森。卡斯尔雷既欲加强普鲁士,故同意哈登堡的要求。然而,奥地利却不愿普鲁士因扩大领土而增强其实力,故予以反对。后在卡斯尔雷的劝说下,梅特涅终于接受了这一主张。可是,当普奥两国皇帝共同向亚历山大一世表明了他们反对俄国重建波兰王国的计划后,亚历山大当着两位皇帝的面,愤怒地指责了他们的外交大臣哈登堡与梅特涅。当时,奥皇弗兰茨的态度虽然仍十分坚定,但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却屈服了。至此,卡斯尔雷有关普奥联合反俄的计划也就宣告失败。
接着,普鲁士与俄国就如何处理波兰问题开始了谈判。哈登堡向亚历山大提出,如果俄国支持普鲁士获得萨克森,并同意将托伦和波森让与普鲁士,普鲁士便不再反对亚历山大建立波兰王国的计划。亚历山大为了求得普鲁士对自己的支持,同意普鲁士兼并全部萨克森,作为它失去波兰领土的补偿;原萨克森国王,可获得莱茵河左岸地区(包括卢森堡大公国、波恩城镇等),并在那里建立他的新王国。在波兰方面,亚历山大只同意将托伦和克拉科夫建成自由市。最后,俄普两国在波兰和萨克森问题上达成妥协,并由此形成俄普联合。
梅特涅坚决反对俄普的上述交易,他既不同意俄国占有华沙大公国,也不能容忍普鲁士获得萨克森。以前,梅特涅同意普鲁士取得萨克森,是为了换取普奥联合,共同反对俄国重建波兰。现在,普鲁士既然已向俄国妥协,梅特涅自然也就收回了自己的承诺。而且,由于多数德意志小邦国已投靠了奥地利,因而梅特涅打算建立一个在奥地利领导下的、将普鲁士排除在外的德意志联邦。于是,普奥这两个德意志国家在如何处理萨克森问题上的分歧便公开化了。
卡斯尔雷原本支持普鲁士获得萨克森,现在,鉴于普鲁士已站到了俄国一方,故转而支持奥地利。但是,此刻他仍未放弃使普鲁士成为一个强大的中欧国家的政策。所以,卡斯尔雷坚持普鲁士只能获得一部分萨克森的领土,而在其他地方另寻补偿。此外,卡斯尔雷还坚决反对将莱茵河左岸地区置于萨克森这样一个小国的手中。他认102为,那必将加强法国在那里的影响,而十分不利于英国。因为,萨克森国王本人是坚定亲法的。而且,拟议中建立的这个新国家,其居民的大多数属于高卢人并信奉天主教。此外,萨克森国王及其王室也决不会忘记丢失的国土,因而将长期采取反普鲁士态度,这也不符合卡斯尔雷欲加强普鲁士的政策。
普鲁士因有俄国为其强有力的后盾,态度十分坚决,不肯在萨克森问题上做出丝毫让步。亚历山大更是扬言:“我在华沙大公国驻有20万俄军,让他们试试将我从那里赶走吧!至于萨克森,我已经将它许给了普鲁士。”这样,围绕波兰—萨克森问题,四大国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并形成俄普与英奥对立的双方。英俄普奥四大盟国在波兰—萨克森问题上的对抗,给法国带来了机会。
英奥法《维也纳秘密同盟条约》
为了协调彼此间的分歧,英、奥、俄、普四大国决定于11月29日举行会议,专门讨论波兰—萨克森问题。为了增强反对俄普的力量,英奥两国要求允许法国代表塔列朗参加正式会谈,但遭到普鲁士的强烈反对。因为,如果同意塔列朗出席会议,就等于宣告普鲁士占有萨克森的希望落空。哈登堡还宣称,普鲁士占有萨克森的权力如被否决,就无异于向普鲁士宣战。针对哈登堡的武力威胁,卡斯尔雷明确指出:战争并非济世良方,若非取得欧洲的同意,普鲁士岂能期望对萨克森的统治?看来,通常的外交手段已难以解决它们之间的争端,因此,各方都开始了军事准备。
在俄普两国的态度越来越强硬的情况下,卡斯尔雷向梅特涅和塔列朗提出了由他亲自起草的一个秘密条约草案,并得到他们的赞同,三方遂于1815年1月3日在维也纳签署了该条约。这项被称为英奥法三国《维也纳秘密同盟条约》规定:缔约国中之任何一方如受到一国或数国的威胁,其他两方应通过友好的干涉,以防止对该国的入侵;如果干涉无效,其他两方则各出兵15万人援助被入侵的一方;英国有权以其雇佣的外国军队或按每名步兵支付20英镑和每名骑兵支付30英镑的方式援助被侵略的一方;一旦开战,缔约三方相互约定不单独同敌人媾和。在条约的单独秘密条款中,三国一致同意邀请巴伐利亚、汉诺威和荷兰加入本条约。
表面上看来,英奥法同盟条约是防御性的,是为了防止俄普两国在波兰—萨克森问题上动武。实际上,这也是英奥决心以武力维护自己的主张的战争步骤。由于塔列朗同意签署这项条约,使法国的地位得到根本的改善,英奥先前的敌国,如今成为它们的军事盟国。这项条约的签订,不仅宣告了反法联盟彻底解体,而且结束了法国的孤立局面,这是法国在外交上的一大胜利。所以,在秘密同盟条约签署的第二天,塔列朗便在给路易十八的报告中写道:“陛下,反法联盟已永远地瓦解了”, “现在,法国还获得一项殊荣,她将为奥地利的安全以及英国政策的成功而战”。
维也纳秘密同盟条约签订后,英奥两国的态度也日趋强硬。在以后的四大国会议上,卡斯尔雷和梅特涅断然宣称:在俄普同意法国正式出席会议前,将不再就波兰—萨克森问题进行协商。此刻,俄普两国已听到一些有关英奥法三国密谈的传闻。虽然它们一时尚无法证实这些传闻的真实性,也无从了解密谈的内容,但联系到英奥近来的不妥协态度,故决定做出让步。于是,法国被允许于1月12日首次出席了四大国会议。从此,决定战后欧洲命运的四大国委员会让位于五大国委员会。
俄普一方表示和解后,大国间的战争危险已成为过去。然而,在解决有关波兰—萨克森问题的分歧方面,仍存在某些困难。那就是如何为普鲁士找到足够的领土补偿,以抵消它在波兰方面的领土损失。尤其是,卡斯尔雷此刻仍将加强普鲁士作为实现“欧洲均衡”的基本措施之一,因而他不想让普鲁士在领土方面有什么损失。结果,在卡斯尔雷的斡旋下,对立的双方终于在2月11日就这个最有争议的波兰—萨克森问题达成了一项协议。
该协议规定:普鲁士占有但泽和波森(又称波兹南);奥地利获得加里西亚;克拉科夫及其周围约1000平方公里的地区建成自由市,由俄、普、奥三国共管;在波兰其余约四分之三领土上(面积约127000平方公里)建成波兰王国,由俄国沙皇兼任国王。普鲁士丧失部分波兰领土后,应获得两处领土补偿:萨克森将约占其总面积五分之二的北部领土给予普鲁士,此外,威斯特伐利亚和瑞属波美拉尼亚也划归普鲁士所有。萨克森余下的五分之三的领土仍为其王国的版图。这项协议,虽然未能满足俄国对原华沙大公国的全部要求,却认可了它对芬兰和比萨拉比亚的占有。
该协议签订后不久,卡斯尔雷奉召回国,由威灵顿接替他代表英国继续出席维也纳会议。
《维也纳会议最后议定书》
1815年2月26日,被囚禁在厄尔巴岛的拿破仑终于摆脱了英国舰队的监视,成功地逃离了该岛,并于3月20日返回巴黎,建立了“百日政权”。3月25日,英俄奥普四国组成第七次反法联盟,准备再战拿破仑。英国出席维也纳会议的代表威灵顿奉召去指挥对拿破仑的作战,由克兰卡蒂接替他继续出席会议。此后,为了集中力量进行反拿破仑战争,英、奥、法、俄、普、西、葡以及瑞典八国于6月9日共同签署了《最后议定书》后,维也纳会议宣告结束。
《维也纳会议最后议定书》共121条,其主要内容有:(1)关于波兰与萨克森的安排(详见前述协议);(2)普鲁士除获得波森、萨克森北部、威斯特伐利亚和瑞属波美拉尼亚外,还收复了根据《提尔西特和约》而割让的几个省份和领地;(3)奥地利除得到加里西亚外,再收复了伊斯特里亚、达尔马提亚、提罗尔、威尼西亚和伦巴第等地;(4)奥属尼德兰(比利时)同旧尼德兰联合省组成尼德兰王国,置于联合省君主奥伦治亲王威廉一世的主权之下,他和他的继承人并拥有卢森堡公国的全部所有权和主权;(5)成立德意志邦联,由包括普鲁士、奥地利在内的34个君主国及4个自由市(汉堡、不来梅、卢卑克和法兰克福)组成。此外,丹麦代表荷尔斯泰因公国、尼德兰代表卢森堡大公国也参加了邦联。设邦联议会处理邦联事务,奥地利担任邦联议会主席;(6)继续维持意大利的分裂状态,除伦巴第与威尼西亚已重新划归奥地利外,热那亚、尼斯以及部分萨伏依并入撒丁王国;将托斯卡纳大公国归还给奥地利斐迪南大公;摩德纳公国成为奥地利弗兰西斯大公的世袭领地;将帕尔马公国给予奥地利公主、拿破仑一世的第二个妻子玛丽·路易丝作为其终身领地;卢加公国成为西班牙公主玛丽·路易斯的世袭领地;斐迪南一世及其继承人重新恢复其那不勒斯的王位,各国承认他为两西西里王国的国王;罗马教廷收回其原有领地;(7)瑞典放弃对芬兰的要求,丹麦将其所属的挪威割让给瑞典,但取得石勒苏益格与荷尔斯泰因两公国;(8)瑞士由原来的19个州扩大为22个州,并成为永久中立国;(9)凡国家间的界河或流经几个国家的河流,从其可航行的起点到河口,应完全自由航行,不得禁止任何人进行贸易,但应按统一的收税制度和税率纳税。
此外,《最后议定书》还附载了17项条约、专约、宣言、规章和其他文件等,并视其为该议定书的组成部分。其中重要的内容有:
(1)确认了大国对欧洲领土及海外领地的划分。除议定书已载明的俄、普、奥等国的领土变更外,英国获得了赫尔果兰岛、锡兰岛、好望角、圭亚那、圣卢西亚岛、多巴哥岛、塞舌尔群岛、毛里求斯岛、马耳他岛,并取得了对伊奥尼亚群岛的保护权。这些岛屿的获得,进一步加强了英国海上和殖民地霸权的优势和实力。
(2)1815年2月8日各国关于取缔贩卖黑奴的宣言,呼吁各国停止奴隶买卖。
(3)关于外交代表等级章程。该章程将外交代表划分为三级:一、大使、宗教特使或教廷大使;二、公使或向君主派遣的其他代表;三、向外交部长派遣的代办。它首次统一了各国外交代表的等级,从而使各国避免了在外交活动中因代表级别不统一而引起的争执,并一直为各国所承认和遵守。
经过八个多月的争吵,维也纳会议依照“正统”和“补偿”原则终于在欧洲大陆上恢复了旧秩序。各列强对领土的要求虽然未能全部如愿,但也称得上是各得其所。英国从法国和荷兰手中夺得了大量海外殖民地,对于它保持贸易优势和加强海上霸权具有重要意义。106奥地利再次控制了北部意大利和各小公国,并在德意志邦联中占据优势。俄国除占有芬兰和比萨拉比亚外,还得到了波兰王国(虽然不是全部),使它真正成为不再是“欧洲之外的大国”。普鲁士获得了在经济价值和战略地位方面都十分重要的莱茵河沿岸省份以及波美拉尼亚等地,极大地加强了它在中欧的实力和地位。此外,这次会议通过对一些小国领土的“调整”,还在法国的东部边界建立起一条弧形遏制地带,以利于防止法国的东山再起。
这次大会完成了“恢复旧秩序”这项预定的工作。因此,今后的重要任务就是保护好这一来之不易的成果:“和平”、“秩序”和“均势”。然而,维也纳会议的致命之处是,它完全不考虑“民族”和“民主”的原则。因此,这次会议在欧洲恢复起来的“秩序”是难以持久的,它终究要在渴望“自由”、“平等”、“人权”的人民革命和民族独立斗争中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