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比较政治经济学在国内外都是一个缺少教材的领域。重要的原因是,在这个领域内,学者们以自己关心的一个或几个国家为研究对象,各自为战,不像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学者那样,在几个稳定的理论框架内短兵相接。因此,写比较政治经济学的教材也是一个发现学术共性的过程。虽然写作用了一年的时间,但笔者的比较政治经济学发现之旅早在本科的时候就开始了。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读本科三年级时,笔者选了维斯(Weiss)博士的课程——“国家与经济发展”,从那时起就再也没有离开过比较政治经济学。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国家应该做些什么?这一直是比较政治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也是笔者自己的研究重点。
剑桥大学和康乃尔大学的学习使笔者更在比较政治经济学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越陷越深”。笔者的导师卡岑斯坦(Katzenstein)作为一个跨越国际关系和比较政治学(特别是国际政治经济学和比较政治经济学)的学者对笔者的最大影响是,把国内政治带入国际关系的分析框架。无论是注重国际层面政经互动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还是注重国内层面政经互动的比较政治经济学,都应该与对方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当然,卡岑斯坦的影响远不止于此。他对每个学生都细致入微地关心和不厌其烦地教导,直到现在仍使笔者倍感温馨,也督促笔者努力工作。但是,集教学和研究荣誉于一身的卡岑斯坦却是一座笔者永远都无法逾越的高峰。
在康乃尔大学时,曾梦想有朝一日能回国开设“国际政治经济学”和“比较政治经济学”课程。没想到一回来就实现了笔者一辈子的理想,而且在清华、南开和北大都开过。最早在清华大学开设比较政治经济学相关课程时(2002年秋),曾以“政府与市场”为课名,在北大也用过。现在已经直接用“比较政治经济学”作为课名了。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经济系为笔者的教学和写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没有傅军教授和路风教授对笔者持续的信任和帮助,很难想象笔者此时会身在何地。与傅军教授和李强教授的讨论更对这本书的写作有直接的帮助,这些都在书里相关的地方注明了。同样要感谢的是从清华到北大的那些学习比较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生们,他们的热情和支持是笔者认真教学、认真写作的根本动力。这里要特别感谢以下同学对本书草稿的贡献。北大研究生杜江晴(本书出版时已毕业)阅读了本书草稿的每一章,不仅在文字上、论证逻辑上提出很多有益建议,而且还修改、规范了本书的全部图表。北大研究生苏莉阅读了第一至第十章,提出的建议有质有量,每每必被采纳。清华研究生朱琴(本书出版时已毕业)阅读了第一至第八章,指出了几个关键的错误,她“传授”的“网上中英文对照查字法”至今使笔者受益匪浅。北大研究生黄渡海认真阅读了第一至第五章,在语言方面提出了很好的修改意见。另外,还有北大研究生陈慧荣、黄琪轩、李巍、吴亮、周雪莲以及清华研究生武洁等,或是指出过草稿中的错误,或是提出过重要修改建议,在这里一并致谢。本书出版后,仍有一些同学继续为本书纠错、提修改建议,我也在这里表示感谢。这些同学包括:蔡莹莹、果佳、韩志广、季志强、景威、李晗莹、李俊、刘骥、罗晟、吕燕、吕毅、王露、吴翠平、吴旭、肖俊奇、徐至德、杨延青、叶静、俞蕖、张冬、张红丘、张义民、赵昌全、赵德华和朱本军等。
本书是北京大学教材建设立项之一,学校为本书的写作、出版提供了资助,特此鸣谢。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倪宇洁女士和耿协峰先生,事无巨细,不辞辛劳,为本书的出版和修改做了大量工作,这里表示由衷感谢。也衷心感谢父母、妻子的持续支持,使笔者没有后顾之忧。虽然这本书是在很多人的帮助和支持下写成的,但本书的全部文字和学术责任都由笔者承担。
朱天飚
2006年10月1日于廖凯原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