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章 理解中国族群关系的理论框架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多族群国家,从20世纪初期开始,随着西方帝国主义的军事侵略,中国人也逐渐开始接受西方的“民族—国家”观念,学习从西方国家的“Nation”视角来看待我们的“天下”,并自称为“中华民族”(the Chinese nation)。当时流行的提法是“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解放以后,中国政府为了落实民族政策,自20世纪50年代进行了“民族识别”,除了国家正式识别的56个“民族”(族群)外,还有其他尚待分析和进一步识别的族群(如西藏的僜人等)。现在我们通常称我们的国家是“中华民族大家庭”。
我们应当怎样描述中国这个有着几千年历史、历经变迁的“民族大家庭”及其发展规律?应当如何归纳和概括这个“民族大家庭”各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什么力量把如此众多的族群这么长久地凝聚在一起?与其他多族群国家相比,我国的族群关系有什么共性和特性?长期以来,这些问题始终是我国从事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学者们所共同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