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札记: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四部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编 怎样采访

解进保自荐任林科所负责人取得显著成绩

敢于当家 发挥才干 立志改革

山西省交城县林业局技术员解进保毛遂自荐,在艰苦的条件下办起了一个林科所,用合同制的办法择优用人,并实行一套有效的奖惩制度,一年来已经取得显著的成绩。

这个县历史上盛产一种名枣——骏枣,它个大肉厚,曾参加过国际博览会,闻名国内外。由于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干扰,前几年全县骏枣的年产量已由过去的150万斤跌到40万斤以下。又因这种枣繁殖较为困难,枣树也日益减少。对这种情况,解进保这个1962年参加工作的农业专科学校毕业生,非常着急。去年初,县委决定筹建林科所时,他主动要求去挑这副担子。当时办所条件困难,只有60亩地、21棵枣树、10间房。解进保同志向组织表示,一定当年见效。他还立下“军令状”:向林业局暂借两万元作为基金,年底归还,如到时完不成计划甘愿受罚。

解进保到林科所任负责人后,用合同制的办法管理科研。除他和另外一位70多岁的老林业干部是国家职工外,他只以合同形式从生产队择优录用了10名懂枣树栽培的农民,作为基本力量。然后根据季节的忙闲,随时增减人员。他又制定了一套奖惩制度,把全部人员分成6个小组,各组在固定任务和资金的情况下,都有自行用人、安排科研和业务的自主权。他向大家讲:“我们谁也不要有‘铁饭碗’的思想。咱们这个所的人员随时可进可出。有用的人才要不断请进,不适宜的也要淘汰,包括我自己在内。”然后他就选择了骏枣快速育苗和老树丰产两个课题,带领大家开始了紧张的试验活动。解进保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分别试用8种办法来快速育苗,又采取多种办法来使老树增产。经过他们的艰苦努力,当年就育成了这种稀有的骏枣苗40亩,又使所内21棵多年不挂果的老枣树重新结果,其中有一棵产量达到164.9斤。他们的成果引起了专家们的重视,一些外省区的同志也来参观学习。去年这个所不但完成了合同上规定的两万元收入,还多收入了三万元。解进保同志和这个所受到了上级的表扬和奖励。

[编后]

技术员解进保办研究所的事迹,给人以多方面的启示。他有强烈的事业心,敢于当家,勇挑重担;他有专业知识,既动脑,又动手,是真正的内行;他有自主权,又能在办所用人上一反陈规,不是先去铺摊子设冗员,而是真正按照科研、生产的需要择优用人,完全打破了“铁饭碗”的框框。总之,他具有一心一意奔四化的实干精神,而毫无官僚主义的腐朽气味。这正是我们的事业所需要的。这个事实又一次证明:精明能干的人才到处都有,关键是要使他们有用武之地。

(《光明日报》1980年5月14日)

[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科技界不少有识之士都意识到科研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至于如何改,一时又说不出个究竟。这篇消息的好处,就在于它较早地提出了这个带有方向性的问题。虽然通篇不过800字,却以生动的事实说明了解进保怎样打破“铁饭碗”,合理安排使用人才,充分发挥林科所内部的潜力,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即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它犹如一块投入静水中的石头,发表时曾引起了比较强烈的反响,开阔了人们的思路。

本文写法不落俗套,它没有按条罗列经验,而是始终让事实说话。由于剪裁得体,使得文势跌宕起伏,宛如叙述一个动人的故事。

(注:此附文为《全国林业好新闻获奖作品选》收录原新闻稿时所加的评介。)

独白1 在春风中寻找破土的新芽

这篇稿之所以能获得首届“全国林业好新闻奖”,并被列为140篇获奖作品的第一篇,事后我想主要原因是一个“新”字,在全国林业科技界,最早报道了“自荐”、承包这件新事物。

新闻记者的使命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发现社会生活中的新东西并传播出去。新闻记者每天的活动都是在进行一场求新竞争。但是新东西常常是在不知不觉中出现的。它好比春风吹过田野时,这里那里悄悄拱出的几点草芽。一场大的变革正如季节的更替,冬尽春来,先是隐隐的雷声、习习的和风,而后才是脚下渐湿的土地、河边变软的柳丝。春来之时先是以一种无形的气息让我们来感觉它。但人们总不能满足于虚缈的感觉,还要寻求和捕捉切实的证据。假如朋友们在早春的黄土地上散步,谁要先发现两三苗破土的草芽,那必定能给大家带来一阵由衷的喜悦。

1980年的春天,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开过一年多。三中全会标志着共产党和人民在经过十年浩劫的沉痛教训后,开始了一种新的思维,开始了大变革前的思想解放。而在“文化大革命”之乱中被压在最底层的知识分子,要从传统束缚中挣脱出来,就更难一些。在大家已经感到这种变革的气息已至,正茫然企盼着具体办法、翘首以待新人物时,解进保这个乡间的技术员却迈着大步勇敢地走了出来。他毅然自荐任职,借款办所,并甘立“军令状”,其敢作敢为的精神,正像刚开始苏醒的黄土地上冒出的第一根草芽。要紧的是作为记者要及时发现,春天的原野眨眼之间就会变成一片绿茵,到那时再喊发现绿草,便毫无意义了——因为夏天都快到了。

这篇稿子采写于省里召开的一次科技成果颁奖会现场。那天,一千多人的会场里鼓乐齐鸣,正在隆重颁奖,形式毫无新鲜之处。我坐在最后一排空座上翻大会发言的文件,突然一份典型材料吸引了我。我摸出一张缺了角的稿纸,草成这份千把字的新闻稿,又找解进保本人核对了一下,不等散会便向邮局奔去……这篇稿子见报时,我正在外地采访一个蔬菜研究所。那天早晨,我正蛮有诗意地在那个大棚成排、绿苗满地的菜地里散步,突然听见广播里播出这条消息。这条新闻稿不但见了报,还被选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当天早间的新闻节目,我高兴地绕着菜地连走了两圈,看着那一片油油的新绿,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得意。

[作者补记]

文中所提到的蔬菜研究所是指农业专科学校毕业的仲济学扎根大同郊区办的一个民办研究所,在解决高寒地区吃菜问题上,功劳不小。见报后,仲成为公众人物,先后当了第6、7、8、9届人大代表,任省科委副主任、农科院长、科协副主席。退休后又重返乡间指导农民种菜。2009年被评为“全国最有影响力新闻人物”。五一节前我作为发奖嘉宾,在发奖时意外地见到他。30年前为一个埋名乡下的知识分子写稿,30年后为一个名满天下的劳动者发奖。这真是一段缘,新闻缘。时在2009年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