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外文化 坚定文化自信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周公制礼 封土建侯(公元前1066年)

内容提要:

一、封建制度(明贵贱 分等级)

二、宗法制度(别亲疏 排嫡庶)

三、礼乐制度(定规矩 筑和谐)

四、众星拱月大一统

图3 周公制礼

夏朝过了四百多年就到了商朝,大家知道夏朝最后一个王叫作“桀”。商朝过了五百多年就到了周朝,商朝最后一个王叫作“纣”。桀和纣都是暴君,有一个成语叫“助桀为虐”“助纣为虐”就是指这两个暴君。最后周武王伐纣,灭商建周。不幸的是,武王灭商后不久就过世了。周武王临终前把儿子周成王托孤给他的弟弟周公旦,委托周公帮助辅佐他年幼的儿子。周公旦的爵位是公爵,名字叫旦,人们尊称其为周公或周公旦,其实周朝姓姫,所以周公的名字也叫姫旦。姫旦发现夏朝以来的政治体制,特别是王位继承制,传统上既可以父死子继,又可以兄终弟及。这种继承制度造成了很大的混乱,因为每一个王都可能有许许多多的兄弟、许许多多的儿子,比如周文王据说就有九十九个儿子。在那个时代,孩子多既是生产力更是战斗力强大的标志。为了争夺王位,常常出现兄弟相残、父子反目的现象。为此周公旦做了一次非常深刻的政治体制改革,改变了混乱局面,稳住了当时局势。

改革主要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个制度是封土建侯制:明贵贱、分等级。封就是划一块地,然后在周边四至垒上土种上树,作为地界。建侯就是指定一个人来做这个地方的君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除了王畿地区以外,根据亲疏程度、功劳大小,分别封土建侯。封的地方有远有近、有大有小,于是形成了层级分明、大大小小的王(就是周天子)、公、侯、伯、子、男六个等级,共八百多个封国,也叫诸侯国,其中有七十一个比较大的诸侯。这样就形成了众星拱月的大一统格局,月亮就是周天子,各路诸侯就是大大小小的星星。

第二个制度叫作宗法制度,即别亲疏、分嫡庶。因为天子(王)有很多的王妃,所谓嫡系就是王后及她所生的孩子及其后代。宗法制度规定,王位由嫡长子继承,所谓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贤。这样就避免了为继承权而产生的嫡庶之争和兄弟仇杀。同时对其他的儿子和功臣则指定一块封地封他们为国君,这叫诸侯。在该诸侯的土地上依上述规定确定诸侯继承制。没有继承权的兄弟则可被封一块较小的土地叫采邑,采邑的首领称大夫,大夫再下面是士。这就是所谓嫡长子继承制,整个天下就是以周天子为家长的大家庭,家下面才叫国,古代我们更多的叫“家国”而不是“国家”,三皇五帝时代叫“天下为公”,夏商周三代叫“天下为家”。宗法制度还规定五代而出和同姓不婚制,即除了嫡系大宗外,其他只能称小宗,小宗五代就必须另立门户,比如从本人算起上到高祖叫作上五代,下到玄孙叫作下五代,上下连本人就是九代,也称九族。所以按照宗法制度的规定,古代只有嫡系的大宗才能代代相传、绵延不绝、香火永续。

第三个制度叫作礼乐制度。礼就是各种各样的职责、制度、程序仪式、人员编制等。乐就是因为有等级有不平等,为了让大家可以愉快地自觉地接受并遵守这种等级秩序,就设计并制定了各种各样的礼仪形式和歌舞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