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味美文:朗诵与演讲名篇欣赏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朗诵是体验与体现的艺术

要想朗诵一篇作品,首先要深入理解它,对文字的内容了然于胸,做到感知于外、受之于心,真正地把作品化为自己的切身体验,然后,再适当运用外部技巧对作品进行艺术处理,通过自己的再创作,将作品的感情与主旨表现出来。因此,朗诵是一个由“外”到“内”,再由“内”到“外”的过程。这样的过程往往不止一次,需要多次往返,通过不断调整和修正,才能达到比较高的水准。体验是对文学作品的“内化”过程,它主要包括理解、感悟和积累。体现是对文学作品的“外化”过程,它主要包括表现、抒发和释放。

选材

一次朗诵的成败,首先取决于对朗诵作品的选择。

选定作品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个人情况。包括年龄、性别、性格特点、声音特色,以及对作品的理解程度,等等,朗诵者应根据自身的特点来选材。2.朗诵目的。指的是朗诵的场合是怎样的,是为了参赛、交流、娱乐还是大型演出,有怎样的既定主题,等等。选材时应注意符合活动的特定要求。3.听众情况。也就是朗诵的对象是怎样的,是什么年龄、什么职业、什么文化层次,等等,选材时应照顾到听众的欣赏水平和兴趣爱好。

选材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1.不要仅仅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来取舍作品。有时候,看一篇作品会让人觉得爱不释手,但是,并不是所有你心里喜欢的文字都适合朗诵。有些文学作品由于语言艰深晦涩、用典生僻等原因,从听众的听觉接受角度而言,就不太适合作为朗诵的材料,除非是某种特定场合的需要。比如一些人在朗诵比赛时选择屈原的《湘夫人》片段,或选择鲁迅先生的《野草题辞》等,恐怕就不能算是好的选择。

2.不要一味选取“大”“难”的作品。有些朗诵者喜好“大”而“难”的作品,认为可以先声夺人、不同凡响。其实,对于朗诵来说,大与小、难与易并不是影响朗诵效果的关键,更重要的应该是朗诵者本人对作品的驾驭能力怎样,他能不能对作品中可以创作、可以发挥的因素进行发掘。真正有经验的朗诵者往往善于从“微不足道”的平凡作品中发现和捕捉到可贵的细节之处,并加以创作和升华,达到感染和震撼听众的效果。

3.中小学生在准备朗诵时,应从自身年龄和理解水平出发来选材。在各地的少儿朗诵比赛中,我们会看到很多“少年老成”的表演,如朗诵《雨巷》《再别康桥》《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或是《将进酒》《蜀道难》等,这其实是不太合适的;因为这样的作品就是对成年人来讲,都需要多方查找资料来帮助自己准确理解,更何况年龄尚幼、阅历尚浅、对世事和生活还没有多少感悟积淀的孩子呢!儿童的朗诵应该有儿童的风貌,建议寻找一些简单明快、生动有趣的作品进行练习。这样,作品内容符合孩子们的认知水平和身心特点,他们就能够更好地去理解和表现,并为进一步学习朗诵打下良好的基础。一味地“拔苗助长”,反而可能对孩子的朗诵表现和心理状态造成不利的影响。

如何体验作品

1.基础阅读:做到整体把握作品内容。包括字、词、句的含义,作品的层次结构,作品的写作背景及主题等。

2.深入体会:指对作品产生进一步的感受。朗诵者应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寻找到激发作者进行创作的情、事、理,准确地吃透作品的内涵、情感和主旨。依据作品的脉络结构,理清层次间的总分、并列、递进、转折以及疏密、起伏等相互关系,找到作品真正的核心与高潮所在。抓住作品中的各种修辞手法,通过想象和联想去感受作品里的情感、形象甚至声音、气味等丰富信息,吃透只言片语,将没有生命的文字符号化为生动可感的具体画面,并让这些画面在自己的脑海中活起来。

3.感悟升华:文学作品从本质上讲是情感的产物,那么,朗诵也理所当然地要与作品同呼吸、共命运。朗诵者要善于将作品中蕴含的一片赤诚之心做引子,唤醒自己的内心感受,激发自己的人生体验,酝酿自身的情感积累,积极地运用主观意识去贴近作品,从而产生共鸣,填补作品与朗诵者之间的空白,使二者达到真正的意相连、气相通。

体验中应注意的几点:

1.案头准备工作必不可少。面对一篇朗诵作品,只有广泛搜寻、阅读相关材料(如作者的时代背景、生平事略、思想轨迹以及写作动机:意图等),才可以帮助朗诵者充分而准确地把握住作品真正的含义和情感,不至于失了分寸。然后,还应该找到作品的主题、基调、重点段落和语句,对它们细细斟酌和揣摩,发掘出作品文字背后的意思,找准作者的潜台词,打开朗诵的突破口。

在准备好之前,不要急于出声朗诵。因为没有经过认真分析和理解的出声朗诵,容易让自己形成先入为主的印象,如果其中有不准确的表达,后面就会很难纠正了。

2.注意对作品词语的感受。张颂先生在《朗读学》中这样说明词语感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善于最精细、最灵动地感受词语,是朗读者至关重要的能力,是朗读好一篇作品的必备条件。”词语是构建文章这座“大厦”的“砖瓦”,古人曾有“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诗句,可见一个字、一个词,有着不可忽视的分量和魅力。我们要善于还原一个个文字符号所代表的相关事物或现象,发掘它们背后的含义和所蕴含的情绪状态。这样,对作品的内在感受越直观越丰富,朗诵时的声音和情态就会越生动、越细腻、越准确。如朱自清的《春》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一句,我们就应抓住词语去想象“小草”的样貌和状态是什么样的,“钻”的速度和力量是什么样的,“嫩”与“绿”的质感与色彩,甚至小草的清香、草尖在微风中的颤动等等。心里有了这些场景和画面,才能在朗诵中更充分地表现出春天的生机和轻松、愉快的感受。再例如,老舍的《月牙儿》中“我怕当铺的那个大红门”中的“门”字,就应还原出它在文中小女孩眼中的体积和重量,它带给小女孩的深重的压迫感,挖掘出令她感到畏惧、感到无助而想要逃避的心理状态,从而避免在朗诵中对“门”这个字的不恰当儿化处理。

3.不要偏离生活普遍规律。作品的朗诵,一定要遵循其中人物、事件、环境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这些逻辑关系存在于天地万物间,存在于社会生活里,是一种普遍规律。朗诵任何一篇作品时都不能做无来由的情感抒发,不能做背离情理的设计和发挥。如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中,母亲几次想推着瘫痪的儿子去北海看花,儿子终于同意了。正当母亲兴奋地要去做出门的准备时,儿子说了这样一句:“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这句话的分寸就需要朗诵者根据情理来把握:21岁双腿瘫痪,作者对生活充满了绝望和悲愤,找不到活下去的意义和勇气。这样的状态下哪里还有赏花的闲情逸致,更何况是要被母亲用轮椅推着出去?之所以答应母亲,是对母亲五次三番的好意不忍总是拒绝。这份“不忍”,说明作者沉浸在自身情绪无法自拔之余,多少还能考虑一点儿母亲的感受,儿子的内心还是依然爱着母亲的。所以,“唉呀,烦不烦?”不是真正的厌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虽以叹号结尾,却不应粗声大气。整句话应带着些无奈,带着些漠然,带着些只有对最亲近的人才会有的一份任性和发泄,而不能仅仅根据表面的文字和符号做简单处理。

如何体现作品

1.基调的确立

基调是指作品基本的总体的情感模式,它贯穿作品始终,是朗诵表达的情感框架,例如深沉舒缓、昂扬激越、轻松欢快等。朗诵的基调来源于作品本身,需要根据作品主旨、内容、情感等方面综合起来进行提炼。有了准确的基调作为支撑,朗诵时才不会出现情感抒发、形象塑造等方面的偏差。但应该注意的是,把握作品的基调并不等于通篇同一色彩、同一节奏、同一强弱,而是应在各个局部中,根据具体内容体现出这个局部的特点,并同时顾及到整体,为全篇服务。

2.朗诵者的声音造型

听众在欣赏朗诵作品时,都会希望听到朗诵者悦耳动听的嗓音。虽然每个人的声音是先天形成的,但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进行美化。

(1)气息控制

气息是声音的原动力,“气乃声之帅”,良好的气息控制方式是获得良好的声音状态的基础。大家都知道,胸腹联合呼吸法是朗诵中最宜使用的呼吸方式,它使胸部、腹部都参与了呼吸运动,既扩大了胸腔的周围径,也扩大了胸腔的上下径,使气息容量增大。同时,胸廓、膈及腹部肌肉共同参与来调节气息,可以使控制能力更加持久、平稳,气息更为通畅、均匀,并能对呼出的气息进行调整,使声音更加富于变化,表达更加自如。

胸腹联合呼吸虽然是朗诵时最理想的呼吸方法,但它也是不大容易掌握的一种呼吸方法。因为它区别于正常生活中的自然呼吸,是由身体内部各器官协调对抗的结果。所以,必须采用一定的手段,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才能获得。正确呼吸的要领是:吸气时,口鼻同时吸气,两肋扩大,膈下降,腰肋处明显扩张。呼气时要保持住小腹的紧张度,有控制地让肺部的气缓慢、均匀的向外呼出。初学朗诵者可以采用一些具体的练习方法去寻找将气息吸入又保持住的感觉。这些方法有:①闻花香。到一盆花前,深吸一口气,闻一闻是什么花的香,体会气体如何吸得深入、自然。②找抬起重物和“倒拔垂杨柳”的感觉。要深吸一口气,憋住一股劲,腰部、腹部的感觉与胸腹联合呼吸时吸气最后一刻的感觉相近。③半打哈欠。半张大嘴打哈欠,吸气进行到最后一刻的感觉与胸腹联合呼吸吸气最后一刻的感觉相近。

运用胸腹联合呼吸法时要注意这样几点:肩膀不要耸起来;气息不要吸得过满;小腹的控制力贯穿始终。

这里介绍几种特殊的气息技巧。

偷气:在朗诵中,常常会遇到节奏紧凑、语意紧密的句群,中间不容许有明显的停顿,这时,为了在表达上保持句子的连贯性,保持气息的自然顺畅,就可以运用“偷气”的方法。偷气时应见缝插针,不动声色地迅速吸入一口气,可口鼻同时进行,动作小而轻,让人感觉不到你在换气,切忌出现喘气声。

倒吸:与偷气相反,倒吸要求换气急促,让人听到喘息声,主要用来表现紧张不安、吃惊意外、焦急激动等情绪。应注意的是,倒吸时的气息要清晰干净,不能有杂音。

喷口:喷口就是在朗诵中对某个或某几个字音着力喷发,使其具有较大的爆发力。往往在感情强烈时使用。喷口的技巧主要在于对音节的声母的控制,口腔成阻部位要用上力量,除阻时气流喷发而出。

长呼:指先深吸一口气,然后长长地呼出,带着呼气声吐字发音进行表达。它往往用来表现柔肠百结的慨叹、悲伤惆怅的哀叹、心旷神怡的赞叹等。

缓托:指朗诵中用悠长而均匀的气息托住语句,收敛音量、控制感情,在看似平静的言语状态下蕴含着内心深沉而强烈的情感,在表现生死离别、触景伤怀等情绪时经常使用,这种引而不发的状态更显得内敛含蓄,具有巨大的感染力量。

(2)共鸣运用

乐器有共鸣器,人有共鸣腔。朗诵时,就好像是朗诵者在演奏自己身体这件乐器一样:声音经声带发出后,通过人体共鸣腔的控制,变得更加洪亮悦耳,而且传送得更远。共鸣可以根据位置的不同分为中、低、高三个区域。中音共鸣主要就是口腔共鸣,位置在腭部以下胸腔以上,是声音的主要制造场。高音共鸣是指鼻腔共鸣和头腔共鸣,可获得高亢、明亮的音色。低音共鸣主要指胸腔共鸣,可获得低沉、厚重的声音。朗诵中的发声是以口腔共鸣为主的,同时,还应该善于运用胸腔共鸣作为声音的坚实“基座”,配合运用高音共鸣来增加声音的色彩。只有各个共鸣腔整体配合相互协调,才可以使声音饱满圆润、富有穿透力,并且能够产生无穷的变化。

运用共鸣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口腔要打开。一定要把软腭抬起,让口腔扩大,有一个立起来的空间,形成一条胸腔、口腔、鼻腔的畅通的气息通道。

松喉头。保持深呼吸的状态,喉头放松自然,在高声朗诵时不上提,低声朗诵时也不要压着,使声音松弛自如。

(3)吐字归音

吐字归音是源于我国传统说唱艺术的一种发声基本功。它根据汉字的音节特点,把一个汉字的发音过程分为出字、立字和归音三个阶段。出字,也叫咬字,是指对字头的处理阶段。字头包括声母和介音(也叫韵头,指介于声母和主要元音之间的过渡音素)。这个发音阶段应做到叼住弹出,具有一定力度,才能带动整个音节,使之响亮清晰。立字,是指对字腹(韵腹)的处理阶段。这个发音阶段要求拉开立起,使口腔开口度扩大,共鸣丰富,声音饱满。归音,是指对字尾(韵尾)的处理阶段。这个发音阶段中,舌位的动程要有鲜明趋向,咬字器官肌肉由紧渐松,最终做到音节收束到位、完整。

吐字归音是每个朗诵者的基本功。朗诵时,要特别注意嘴上不能偷懒,要让口腔充分活动起来,保证各发音器官灵活到有力度,不论声音大或小、高或低,都“珠圆玉润”,能让听众听清每一个字。

3.重音

朗诵作品中,每一句话都包含着作者想要传达的内容和情感。那么,我们就应该在充分分析和理解的基础上,把句中想要表达的真实含义说出来,把其中最重要的词组、词语甚至某个音节,进行突出或强调。这些需要突出或强调的部分,叫作重音。这里需要明确的是:重音的存在单位是语句;重音不是“加重声音”的简称。

简单说来,语句重音分为两类:逻辑重音和感情重音。

(1)逻辑重音

句子中从语言逻辑上说应该强调的部分叫逻辑重音。例如:

“我起来了。”重音在“想”字上,是说先前忘记了,现在记起来了。

“我想起来了。”重音在“起来”二字上,是说原本躺着,现在要起身了。

(2)情感重音

句子中为了表达心理感受而强调的部分叫情感重音。例如:“今天真热。”如果想表达今天天气的状况,那么逻辑重音是“热”。如果想突出“热”的程度,就可以在对“真”这个情感重音进行强调,让人产生到热浪袭人、大汗淋漓的感受。

朗诵时,首先要做到的是把意思说清楚说明白,然后再考虑感情色彩的强弱,也就是说情感重音应建立在逻辑重音的基础上。二者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

重音的处理方法有很多种,除了读重、读响之外,还可以重音轻读、拉长音长、变换音色等,使重音与非重音形成一定差别。具体采用何种表达方式,应结合作品反复地分析、比较和练习。

4.停顿

除了生理需要外,在朗诵中由于内容和感情表达的需要,会出现停顿,通常分为三类:语法停顿、逻辑停顿、情感停顿。

(1)语法停顿

这是汉语语法结构本身需要的一种停顿。作品以标点符号分句,按内容分段落,所以,遇到标点符号和段落转换时,大都需要停顿。在一句话中,也有主谓之间、修饰限定词与中心词之间等停顿。例如: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主谓之间停顿)

“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修饰限定词与中心词之间停顿)

(2)逻辑停顿

是指为准确表达语意,揭示语言内在联系而形成的语流中声音的停顿。例如:

“我看见他/很高兴。”(高兴的人是我)

“我看见/他很高兴。”(高兴的人是他)

(3)情感停顿

是指为了突出某种感情而作出的停顿。例如: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强调有些人的“虽死犹生”,值得怀念)

5.语速与节奏

语速是指朗诵语流的速度,即单位时间里吐出音节的数量。语速受作品内容和情感的影响,如表现悲哀、沉思、压抑时,语速慢;表现热烈、兴奋、反抗时,语速快。节奏是由一定的思想感情的波澜起伏所造成的,在朗诵全过程中所显示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回环往复的声音形式。

在语速和节奏这两个概念里,语速可以用来描述单个句子,也可以用来描述整篇作品。比如说某句话语速太快或太慢,整篇语速过缓或过急。而节奏往往应该放到全篇中去看,一个词或一句话谈不上节奏二字,它必须在整篇或某一段落中才能体现。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节奏是传达情绪的最直接而且最有力的媒介,因为它本身就是情绪的一个重要部分。”确实是这样,任何一篇作品中,显示段落、层次的形式节奏以及显示语句逻辑关系的思维节奏,都应该服务于通篇作品的情感节奏。

朗诵中的语速和节奏,都应该是依据作品出发,由内心情感来支撑的,只有用情感去驾驭,用心灵去表现,才能做到声情并茂。单一的语速和节奏会造成听众的听觉疲劳,会变成和尚念经,会失去朗诵的意境美和音乐美。在朗诵中,语速和节奏的运用应该做到“快时不忙乱、慢时不拖沓”,应该做到根据作品思想感情的变化而灵活地加以变化,既合理又自然,这样才是好的。

6.语调与语势

语调是指某个句子的高低升降的变化,主要包括四种:上扬调、下抑调、平直调、曲折调。语势是在句子运动的过程中产生的,是语句的发展趋向和态势,它可以显现词语之间的内在联系及语句之间的起承转合的关系。语势相对于语调来说,更注重句群、段落、篇章的总体运行趋势。

我们常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对于朗诵也一样。应根据朗诵作品的具体内容,灵活设计语调和语势,使朗诵富于变化性和独特性。但是,在设计时一定要注意避免“过度”二字,避免刻意地忽上忽下,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感情硬生生地塞到安排好的套路里。语调和语势的运用其实并没有某种固定的表现形式,一定要根据作品的需求去勾勒、组合和变化,就像一件外衣,要贴合作品本身的“曲线”,自然地起伏绵延。

7.态势语

(1)站姿

朗诵时的舞台站姿应是挺拔、舒展、优美的。具体要求是:抬头,脸自然面向前方,下巴微收;双肩放松,挺胸、收腹、立腰、提臀,躯干直立不偏斜和晃动,双臂自然下垂;双腿站直并拢或略分,双脚脚尖略呈八字。

(2)表情和眼神

朗诵时随着朗诵内容的变化,朗诵者的面部表情也应有所变化。表情是朗诵者内在感情的外部表现,有感情的语言表达会产生相应的表情,反过来,恰当的面部表情会促使语言有更清晰的感情色彩。在面部表情中,最主要、最有表现力的是眼神的运用。眼神就是眼睛表现出来的感情色彩。朗诵时眼睛要敢于和观众交流,通过眼睛向观众展示自己的朗诵愿望,了解观众的反映,并在需要时通过视线交代作品人物、场景以及物品的位置和相对空间关系。眼神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要运用控制力,赋予作品需要的感情色彩。通常在面对听众开始朗诵前,要让自己的眼神是亲切、坦然和有神的;朗诵过程中,眼神要随作品的情节和人物的感情不断变化。要想精彩而合理地运用眼神和视线,饱满的情感、精心的设计和充分的自信三者缺一不可。

(3)手势和动作

平常人们说话有时也会辅以动作,朗诵中更需要必要和恰当的手势和动作来增强语言表达效果。朗诵中的动作应符合作品的需要,符合感情的需要,符合语言的需要,需要精心地设计安排及反复的练习,做到自然舒展、得心应手。它应该是协调的、生活化的,应该是有明确的目的性的。因而,必须避免动作过多、僵硬呆板、夸张做作。

朗诵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说意思”永远是第一位的

有时候,在一些人的朗诵中,特别是诗词朗诵中,我们往往会听到充沛的气息和明亮的声音,但却觉得空泛、做作,有千篇一律的感觉。这样的情况不止在成年人中广泛存在,在孩子们的朗诵中也不少见。深究起来,这些朗诵者一是因为对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理解不到位,把握不准确;二是因为对朗诵这种艺术形式的理解也有偏差,觉得只要气息足、声音棒,表现得有舞台范儿就是好的。

其实,这里面体现的就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朗诵时,应该首先把表达作品内涵放在第一位,说清楚作品的真正意思才是最重要的。有很多人声音和形象的条件并不好,但在朗诵时却可以打动听众,就是因为他们不是在作秀,而是在用真情实感跟听众对话、倾诉、交流。所以,我们在准备作品时,可以先放下脑子里“我要朗诵”的意识,试着转换一下,把和作品类似的情感转换成生活化的语言说一说,再转换成是你自己的话说一说。这样,先做到不加任何装饰的、最真实和真诚的表达,找到作品的“骨头”,然后再从审美的高度上,对作品进行外在的技巧上的修饰,为作品填充上纤浓适度的“肉”。这样的体会一定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找到朗诵时真正应该表现出的语气和状态,也会更加自然、真实。

2.寻求“情”“声”“气”三者的结合

我们常说,朗诵时应该做到“情”“声”“气”的结合。“情”就是感情,“声”就是声音,“气”就是气息。三者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语言总是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的,文学作品更是如此。任何一篇作品的朗诵,都是为了把作品的主旨和情感传达出来,打动和感染听众。因此,作品中的“情”是朗诵的根基。充分理解和感悟作品的“情”,并把它和自身的情感经验进行融合,必定会牵动朗诵者思想情感的起伏运动。而这种心理上的情感变化又势必会带动我们生理上的气息状态的变化,比如“理直”就会“气壮”,“心平”就会“气和”。也就是说,朗诵中,“气”是由“情”来调动的。接下来,不同的气息状态又会产生不同的声音色彩。比如欢快喜悦的心情会使呼吸位置比较高,气息比较短促,声音轻快跳跃;伤心失落的心情就会使呼吸位置比较低,气息缓慢悠长,声音低沉舒缓。

因此,“情”“声”“气”三者中,感情是统帅、主导,是内在的;气息、声音是被统帅、被引导的,是外在的。用最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三者的关系,就是:把气息交给情感,把声音交给气息。

3.想象和联想非常重要

文学作品是借助具体的形象反映生活、抒发情感的。朗诵文学作品时,朗诵者绝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和描述这个形象,而应该积极运用想象和联想,将文学语言还原为自己曾经有过的类似的生活体验,并把它们传达出来。

体验作品时需要想象和联想。黑格尔曾经说过:“创作需要想象,欣赏也需要想象。”我们在理解作品时,要把作家所描写的一切情景、形象、状貌、性格、心理等等,进行仔细品味和琢磨,用想象让它们鲜活起来,用联想—自己的经验、印象及知识的积蓄去补充和增加,以达到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的境地。

体现作品时需要想象和联想。朗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没有丰富的想象与联想,朗诵者心中、眼中没有情境的再现,就不可能调动起自身丰富、真实的心理状态。只有用联想和想象使自己设身处地地进入作品,才能饱含情感地用气用声,塑造出感人的作品。

想要具备强大的想象与联想的能力,一定要在生活中有意识地锻炼和提高自己,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更要学会换位思考,提高自身对人、事、物的理解能力,培养“同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