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说对解联
“对联”这个词,是由“对”和“联”两个字组合构成的。
对,有朝向、相对、相合、互相、正确等含义。本义是匹配、应答,如《诗经》:“听言则对,诵言如醉”。这些含义引发出下列与古代诗文相关的词语:
对偶,修辞学上的辞格之一,用两个字数相等、句法类同的语句表现相反、相对或相关的意思,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扇面对等类型。
对仗,写律诗、辞赋、骈文时,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使文字语句形成对偶。
对句,旧体诗赋中,两句的意义互相对照,有言对、事对、正对、反对等类型。
对课,旧时私塾老师教授学生作诗的一种方法,教师出上句,学生做出虚实平仄相对应的下句,以练习对仗的功力,也称作“对对子”。
联,指“联合”“连接”,在字义上与“连”基本可以通用。诗歌中的“对偶”即可称为“联”,古代诗文多以每两句为一联。
联句,旧时作诗方式之一,两人或多人共作一诗,相联成篇,相传始于汉代。初无定式,由一句一韵、两句一韵乃至两句以上者,依次而下。后来变化出由一人出上句,续者须对成一联,再出上句,轮流相继。
所以,“对联”正是“对”与“联”的结合体。在对联这一文学样式中,上联和下联两句之间的关系既对立又融合,既分别又关联。“对”表现的是上、下联区分对立的一面;“联”表现的是上、下联相关融合的一面。
回看“对偶”一词,“偶”与“耦”古字含义相通,“耦”字本义指农作时两人并耕,二人为耦,后指成双、配偶,耦合、和谐,也指与单数“奇”相对的偶数。因此“对偶”在古字中也写作“对耦”,亦称“配耦”,一般指的便是“夫妇”。这个解释生动形象地揭示出对联的特质,上联与下联就如同夫妻二人,各自对立,但又默契亲和,和成一家。众所周知,对联文化的根基就在于对偶手法的运用,“对偶”也正曾作为对联的古称之一,因此本书在讲述对联的历史与体例时,也经常围绕对偶展开论述。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联语、联句、对子等,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柱上的对偶语句,现在比较通行的标准称谓是“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楹”指厅堂的前柱,泛指柱子。“楹联”亦称楹帖,一般是指经过专门的文字构思及书写之后,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联语,春节贴在门上的叫做春联。正是这一物理属性,对对联的起源时期形成了限定,后文对此会有专门分析。从对联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多个别名,不难发现其与民间节俗的文化载体、居室厅堂的物理载体等的密切联系。在艺术形式上,对联又具备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相谐、字数相同、结构相应等特质,是中国语言文字的独特化、精致化呈现。如今,楹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以至全球所有与汉语有文化关联的地方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要价值。
对联字数的多少并无定规,但基本要求是上联与下联的字数相等、对偶工整、平仄协调。其演变步伐与中国诗词曲赋的发展脉络紧密相关,是我国特有的民族、民俗文学形式,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扩充着装饰题赠、交际应答、婚丧庆吊、襄应节俗等社会功能。据载五代时期后蜀主孟昶于岁末时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已知最早的一副对联,谓之“题桃符”,至宋代时推广用于楹柱之上。但这只是诸种说法中的一种,对联真正最早的起源,尚无定论;而如果追溯对联在思维文化层面的来源,则会牵引出更加丰富复杂的内容。记述对联的专书数量甚丰,自清代起便有《楹联丛话》《古今联语汇选》等。自民国时期至今,在对联起源、演变、赏鉴、体类、法度等层面进行系统理性探讨的专著愈发广泛,也更具理论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