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金兰传说
明朝三元宰相商辂曾与霞山结下不解之缘。据《霞山郑氏宗谱》载:该村“爱敬堂”中所挂的一副楹联:“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乃商辂之手笔。
商辂(1414—1486年)字弘载,号素庵,浙江淳安人,是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中连中“三元”者之一。历任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吏部尚书、太子少保、谨身殿大学士。为人刚正不阿,宽厚有容,时人称“我朝贤佐,商公第一”。据当地老人们相传,有一年,当朝皇帝听说商辂淳安老家住房破旧,拨重金让他回乡建造商府。消息传开后方圆百里的能工巧匠便纷纷来献艺。霞山张家坞村有个闻名乡里的石匠张卯生,闻讯也前去献艺。他手艺超群、为人诚恳,博得商辂的青睐。想不到商辂与他生辰八字相同,商辂便礼贤下士,与他认同年。张石匠虽手艺精湛却生活贫寒,想不出什么可以拿来招待客人的,便让妻子把不久前从青云岭上采下刚炒好的新茶沏上一壶招待商辂。商辂注视杯里,轻雾缥缈、澄清玉碧,芽叶朵朵,煞是赏心悦目;呷了两口,只觉味醇清香、爽口宜人,滋味隽永、沁入心脾,大呼:“好茶、好茶,品不在‘天池云雾’下。”连问:“是何名茶?”天池云雾产自商辂故乡,《五杂俎》载:“今茶品之上者,松萝也、虎丘也、罗芥也、龙井也、阳羡也、天池也。”由此可知评价之高。张石匠见问,心生惭愧:摘自高山、妻子炒制,算哪门子名茶?听客人说什么云雾,随口回答:“是高山云雾茶。”第二天一早,商辂告别张卯生回归故里,但“云雾茶”三字却就此铭刻在心头。时隔不久,张卯生就接到商辂来信:“因功‘赐第南薰里’(《明史》载),为兴建府第,特邀张石匠打造石础。”张鼓石听说后,心中非常高兴,知商辂喜好“高山云雾”,除带好工具外,特别嘱咐妻子专门为其采制新茶数斤,带往淳安。
霞山有个大财主郑旦(杜乔),“早失怙,出入概不问,孝事叔祖孀母,外唯读书交接名士”,听说了这段佳话,非常仰慕商辂,于是请张石匠代为相邀。正统十年(1445年),为迎商辂的到来,郑旦破土建造的一幢“百梁厅”取名“永敬堂”,竣工之日,永敬堂内,张灯结彩,红烛高烧,大摆宴席,邀请大学士商辂与张石匠赴会。三人虽属同年、同月、同日所生,但按时辰排定,张卯生为长,郑旦次之,商辂最小。然,旦却拥商辂坐首席,而让张坐于末位。商辂再三推让不掉,怕有拂主人之兴,只得权且落座。宴中对饮畅谈。言谈中,郑明显表露出尊商薄张之意。张心中已然不悦,但为不影响三人之间的友谊,只装作不知道,低头饮酒。这一切商辂悄悄看在眼里。
宴会后,旦公知商辂爱茶,端上当时极为名贵的“西湖龙井”和“峨嵋珠茶”,商辂不动声色的慢慢品过后,拿出张石匠送给他的“高山云雾”请旦公品尝。旦公巨富,喝的都是上等名茶,并不知当地自制土茶的滋味;一品之下,只觉香气清幽、滋味醇爽;细细品味,淡淡的苦涩与甘醇交融在一起,心底涌出一股清香,绕齿不绝……也大呼“好茶”,随口吟道:“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商辂见状一笑,接过话题说:“人生交友,犹如品茶,高山云雾,虽无龙井之贵,亦不及珠茶之富,然,吸天地之灵气,饮岩泉之浆乳,质淳而德厚,此乃其他名茶之不及也。”商辂喝了口茶接着说:“茶分三种,各有千秋,何不以长补短,相得益彰呢”!话音一落,郑旦就感心中不安。俗话说:听鼓听声,听话听音,他是个精明人,知道商辂的言外之意。越思越想,越为刚才自己重名轻友的举止感到羞愧。于是急忙走到石匠张卯生的面前深深一躬,并亲扶他与商辂相并而坐。面对此情此景,商辂禁不住大声赞好。并命人备下文房四宝,当即泼墨挥毫写下一副楹联,“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旦公品其意味,为牢记这次教训,遂取对联“爱敬”二字,改“永敬堂”为“爱敬堂”。现今正堂所挂“爱敬堂”匾为商辂公手书。
商辂目睹郑旦适才所为,深知他也是一个心存仁厚,知错能改的忠信之士,于是举起茶杯风趣地说:此茶喝到此时,已喝出味道来了,我提议,以茶代酒,义结金兰如何?卯生、郑旦异口同声说“好”。当即三人点烛焚香,结为异姓兄弟。这段佳话,一直流传于淳安、开化两地。据史料记载:自此商辂对霞山的感情更加深厚,经常往返两地探亲访友,相传爱敬堂正厅就是因商辂的关系而仿金銮殿建制加了三级台阶,死后还在古驿道旁留下一座衣冠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