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埠迷宫:衢州开化霞山古村落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商埠由来

“霞山古建筑群”依山傍水,河岸埠头相连,各类建筑顺水流,自上而下依次而建,霞山分上田村和下田村,是钱江源头第一大古村落。钱塘江源头此段为马金溪。据《开化县志》记载,“城北四十五里崇化乡九都(今霞山)包山北麓古为采石场,民以采石为生,多出能工巧匠”。霞山古村的居民以汪、郑两姓为主,汪姓在霞(下)田,郑姓在上田。据槐里堂《汪氏会修宗谱》记载,唐越国公后裔汪嵩公于公元639年(唐太宗贞观年间)迁此建村。屈指一算,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传说汪氏祖宗原是猎户,有一年下雪天,他在打猎中发现霞山有山有水,土地肥沃,他就将槐木制成的猎叉插在雪地上,向天祈祷,若翌年猎叉发芽,就举村迁来。没想到次年猎叉果然发芽,故定居于此,取名霞田。另据霞峰裕昆堂《郑氏宗谱》载,郑姓本周宣王同母弟友,封于郑国,曰桓公,传至幽公为韩所并,子孙以国为姓。宋皇祐四年(1052年),三国东吴大将开国公衢州太守郑平郑平,字元先,号自强,生于东汉建安十二年(207年),卒于晋元康九年(229年),原籍河南郑州。蜀汉章武元年(221年)随父郑庠渡江,居丹阳之秣陵。吴黄龙元年(229年),拜赞护将军、南郡都尉使。后持节平南,加平南大将军、光禄大夫。嘉禾五年(236年),郑平以征虏大将军、亭长侯奉敕镇守峥嵘(即今衢州)。郑平为衢州历史上有文献记载的首任政府官员,因称“开衢首宦”。吴兴元年(264年),吴国孙皓即位,赐封金紫光禄大夫、新昌郡开国公。郑平遂率眷属定居衢州。后裔淮阳令郑慧公,继祖志乔迁丹山(今霞山对面石壁山),至元丰癸亥(1083年),律公因洪水毁村而迁居丹山对岸,因见霞蒸丹山、紫气氤氲,故名霞山,迄今有959年的历史。

霞山古建筑群坐拥青山,沿着古时开化至安徽的青石板古道行走,走出两山夹峙的青云岭,顿觉豁然开朗,三面环山、一面依水的霞山古村落尽收眼底。在似一轮大弯月的盆地中,靠山而居的霞山古村被分为上下两部分。境内从石撞岭至祝家渡有5公里的唐宋古驿道。南宋建都临安后,安徽、江西及本地的木材和其他土特产经霞山古埠,沿钱塘江水道通往杭州,故日渐繁华,形成一个以古商埠,古驿道为依托,向四周扇形发射的大村落,清澈的马金溪在霞山这一段宽约150米左右,是条平缓宽阔的黄金水道。要不是上游的齐溪水库截流所致,滔滔的江水仍然能够让人回想起当年那艄公齐吆、山歌回荡、千乘木筏的盛况。

在沿霞山老街的马金溪有十多个古埠,八枫大道入口处是八枫埠,一座由8根4米长的圆木并排组成的木桥伸向120多米的对岸。像这样的木桥在丹山脚至村口这段不足1000米的水道曾有四座,现存有两座。木桥是年毁年修,而古埠上硕大的鱼状避水石与一旁杂乱的石栓则一同默默注视着千余年的岁月变迁。避水石的来历有两个说法:一说是鼋鸣鳖应,《后汉书·张衡传》:“……乃鼋鸣而鳖应也,故能同心戮力。”另一说为鼍,即扬子鳄,俗名猪婆龙,为泗洲菩萨坐骑,按说鼍背上应有泗洲菩萨像,可惜已毁。整座石雕就着天然石块,简单雕刻而成,浑圆而富有生气,构图为简约的几何图形,刻画出鼍首和抽象夸张的身躯,形态沉稳,体量丰满,突出鼍首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