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诗选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游襄阳怀孟浩然襄阳:唐代属襄州,在今湖北襄阳。孟浩然(689—740),襄阳人,早年隐居襄阳城南鹿门山,四十岁长安求仕,失败后漫游数年,回乡归隐。孟长于五言诗,风格与王维相近,“王孟”并称。

楚山碧岩岩楚山:或指荆山。取泛指意,襄阳附近有凤山(凤林山)、太山、岘山、万山、马丁山、鹿门山等。岩岩:层峦叠嶂的样子。《诗·小雅·节南山》:“维石岩岩。”,汉水碧汤汤汉水:即汉江。汤汤:波澜壮阔的样子。。秀气结成象,孟氏之文章“秀气”二句:形容山川之灵秀气岚,郁结成孟氏的诗篇。《易·系辞》:“在天成象。”。今我讽遗文,思人至其乡。清风无人继清风:清新高远的风韵。,日暮空襄阳“日暮”句:意含惋惜,空无为继。暗引王维《哭孟浩然》诗:“借问襄阳老,江山空蔡洲。”。南望鹿门山鹿门山:原名苏岭山,濒临汉江,与同是文化名山的岘山隔江相望,位于鄂西北襄阳城东南约十五公里处,汉末名士庞德公、唐代诗人孟浩然、皮日休相继在此隐居。,蔼若有余芳霭若:同霭然,香气馥郁的意思。。旧隐不知处,云深树苍苍。

此诗或作于贞元十四年(794)。

贞元七年(791),白居易父亲白季庚出任襄州别驾,白居易随父亲来到襄阳。贞元十年(794),其父在襄阳别驾任所病逝,葬于襄阳东津之南原。白居易时年二十三岁。五年后,他赴长安应举,得中进士。直到元和六年(811),始将其父亲遗骨移葬于下邽。

全诗十二句,前四句重在写视觉,写一个“秀”字。秀,是襄阳山水的特点,也是孟浩然诗风的特征。白氏突出襄阳山水之秀,具有比拟的意义,不仅为了与孟浩然诗风相关,而且也揭示孟诗风形成的地域成因。诗人仿佛恍然大悟,原来“孟氏之文章”,乃此秀山秀水之所“结”也。

中间四句重在写感觉,写一个“清”字。诗至此点题切意,明写自己因赏其诗、怀其人而游其乡,复感其事也。诗人凭吊遗踪,却生出清风难继的遗憾来,深情而委婉地倾诉了自己对这位前辈诗人的怀念与钦佩,也反映了白氏对其诗风的激赏与评价。

最后四句重在写嗅觉,写一个“蔼”。“蔼若有余芳”句,转出一层意思,以鹿门山寄意,似乎也感受到孟氏宛然的亲切气息,然毕竟孟氏已成古人。最后的“归隐”二句,写自己茫然无从,其中大有不可同游之恨也。此当为诗之绝妙补笔。

诗写游览凭吊,而层次井然,逐层推进,层层濡染,叙议抒写,且入且深矣。

白居易喜欢在诗中评价前辈诗人,此可作为诗论来读。本选本很珍视他的这类诗,后仍将有所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