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大部分省份工业化程度显著提升
1.结构调整取得一定成效,但与东部相比调整步伐较慢
结构调整一直是西部地区开发的主要内容之一。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经济产出结构的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图4—1)。2005~2013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西部地区GDP总量的比重持续下降,由17.69%下降为12.46%。同期,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显著上升,由42.79%增加到49.49%,其中由于工业化进程加快,使西部地区经济产出结构呈现出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结构形式。与此对应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西部地区GDP的比重略呈下降趋势,由39.52%降低到38.05%。2013年,西部有五个省份的第二产业比重高达50%以上,其中比重最高的青海省达到了57.3%。而除西藏外,其他各省份的第三产业比重基本集中在30%~40%。
图4—1 2005~2013年中国西部地区经济结构演化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6~2013年。
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偏低,且结构调整任务艰巨。2005年以来,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实现稳步增长,但占全国总体比重仍然偏低,不足20%。第一产业比重呈现小幅度持续增长,是产业结构中占全国比重最高的部分,2013年达到27.6%;第二产业是西部地区增长最为迅速的产业部门,增长幅度约为5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的增长步伐还要更快一些;而第三产业增长缓慢,发展滞后,“十一五”以来,基本维持在17%左右。这说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西部以能源和原材料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得到很好的发展。但相对于东部地区而言,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仍然较为落后,调整步伐仍然比较缓慢,西部产业结构调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表4—1 西部地区三大产业增加值占全国比重单位:%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6年、2011年、2014年。
2.内部产业结构调整差距大,部分省份结构调整步伐缓慢
“十一五”以来,西部地区各省份根据各自省情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但由于区位劣势、资金不足、产业基础薄弱,尤其是习惯于以重化工、能源资源产业为主的发展模式,部分省份的结构调整步伐缓慢,导致西部地区内部结构差距增大。从图4—2可以发现:贵州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增加最快,相比2005年上升了7个百分点,这种增长主要是由于工业发展比较落后,消费者服务业快速增长带来的。新疆、甘肃、宁夏、云南的第三产业比重均有小幅上升,其余省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减小最显著(>3%)的省份有四川、广西和青海。
图4—2 2005~2013年西部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变化(%)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6年、2014年。
从图4—3可以发现,西部地区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GDP比重,除贵州下降外其余省份均呈上升态势,特别是西藏、四川和广西均增加了10%以上。其中,西藏由于自身工业基础薄弱,增加的投资带来了较高的增长率,而四川则是由于制造业发展非常迅速,第二产业比重上升较快。陕西、内蒙古、青海由于能源、重化工的发展,第二产业比重也有比较显著的上升。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比例失衡,并非由于第二产业发展过快所造成,而主要是由于轻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相对过缓引起的。西部工业化进程相对滞后,长期滞留在重工业化阶段,国有经济比重大,投资主体依然以政府为主。政府出于各种因素的考虑,将大量资金投向以采掘和原材料工业为主的大型国有企业,其后果是产业升级困难,重复建设严重,技术装备水平低,产品附加值低,企业经济效益普遍不高。这使得新兴产业和非国有部门的发展受到限制。如何改变“只有发展重工业才能加快发展”的观点,转向鼓励民营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西部地区面临的共同问题。
图4—3 2005~2013年西部地区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变化(%)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6年、2014年。
3.第三产业规模增长显著,但生产者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1)第三产业总体发展比较平稳,产业规模增长显著。西部地区的第三产业产值从2005年的13237.1亿元增长至2013年的47945.4亿元,规模增长显著,增速较快。然而,相比沿海发达地区,服务业发展仍然比较滞后,因此相对地位并未发生明显变化。2005~2013年,西部地区第三产业产值占全国比重始终处于16.5%~18.0%,无明显波动。对西部地区而言,第三产业占GDP的比例不升反降,从2005年的39.52%下降至2013年的38.05%(图4—4)。
(2)内部服务业发展也存在着较大差距。区位条件较好、第三产业发展基础良好的四川、重庆、内蒙古、广西、云南和陕西六省,其第三产业产值占到整个西部的75%以上。2005年仅四川省就占据了西部第三产业产值的21.42%,虽然这一比重在2013年有所下降,但仍超过20%。相反,青海、宁夏的产值贡献率不足3%,对西部地区第三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极为有限。从年际变化来看,西部各省区第三产业的相对位次未发生显著变化,没有出现飞跃式增长的省份。
图4—4 2005~2013年西部各省第三产业产值占地区GDP比重
资料来源:《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
图4—5 西部各省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变化
资料来源:《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
(3)旅游业发展迅速,在全国地位略有上升。西部地区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在2005~2013年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从2005年的25.83亿美元增加至2013年的86.60亿美元。除甘肃外,其余省区市的外汇收入均显著增加,其中增长幅度最大的新疆在8年间增长了485%,云南则在旅游外汇收入总量上位居全国前十,旅游业发展良好,已经形成丽江、西双版纳等国际知名旅游品牌。西部地区的旅游业在全国旅游业中的地位也有所提升,其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占全国的比重从2005年的10.1%上升至2013年的13.35%。与旅游业相比,其他生活性服务业,如餐饮业和住宿业2013年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16.4%和17.8%。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在于西部的大部分省市自然条件相对艰苦、旅游基础设施尚不够完善,旅游资源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尤其是西藏、新疆等省。
(4)金融业发展迅猛,但与东部地区仍存在较大差距。2005~2012年,西部地区的金融业人民币存贷款余额显著扩大(图4—6)。其中,从存贷款总量来看,重庆、四川、云南、陕西始终保持在前列,2012年四个省市的存贷款余额总和分别占到西部地区总量的57.8%和57.3%;从增长幅度上来看,内蒙古、重庆、四川和青海在2005~2012年存贷款的增长率均高于西部地区的平均水平。其中成都、重庆、南宁作为西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金融中心,其金融业的发展势头迅猛。相对于2005年,2012年的金融业增加值涨幅达到了200%以上。其中,成都金融发展水平居中西部城市首位,全国第七位。但西部地区金融业发展水平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仍十分明显。然而,西部地区金融业在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上予以了足够的重视。银川规划在金融集聚区建立伊斯兰股权投资服务中心,引进伊斯兰国家资金在银川市设立股权投资管理机构;新疆规划将乌鲁木齐(昌吉)、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伊犁)和喀什经济开发区(喀什)分别建设成为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抢占中国西部和中亚地区金融业发展的制高点。
图4—6 西部各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变化
资料来源:《中国区域经济年鉴》2006年、2013年。
二、特色产业优势明显,制造业空间聚集加快
1.优势特色产业日益壮大,部分工业品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西部地区优势特色产业日益壮大,已形成了能源及矿产资源开采与加工业、装备及先进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等优势产业部门,部分工业产品在全国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且这种优势地位不断得以强化。与2005年相比,西部地区主要优势产品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近年来,西部地区的纯碱、烧碱和初级形态塑料等基础化工产品比重均明显上升。另外,随着承接沿海地区及国外产业转移步伐不断加快,区位条件相对较好的重庆、四川、陕西和广西等省份,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呈现良好势头,带动了西部地区工业结构的改善。其中,重庆和四川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尤为迅速。2013年,重庆和四川微型计算机设备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在34%以上。
2.重要经济区制造业空间聚集,进一步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西部地区制造业在西部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缺乏最新的就业人口数据,通过2010年县级尺度的制造业空间集聚图(图4—7)可以看出,西部的制造业呈现出点状集聚的态势,但集聚程度不高。其中,区位商大于1的地区主要位于成渝地区、关中—天水地区、呼包鄂榆地区和新疆乌鲁木齐城市周边。西部大开发“十二五”(2011~2015年)规划提出了重点建设11个重点经济区,使得这些区域的制造业发展迅猛,在西部地区优势显著,进一步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图4—7 2010年西部地区制造业就业人口区位商空间分布
资料来源:《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其中,成渝地区和关中天水地区正努力向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技术产业基地,科技教育、商贸中心方向发展;北部湾地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成效显著,物流商贸和加工制造业发展迅猛。呼包鄂榆成为北方地区重要的冶金和装备制造业基地;兰西格地区积极促进新能源、盐化工、石化、有色金属和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基地建设;天山北坡地区综合性能源资源生产建设稳步发展。黔中地区苗药基地(贵州百灵)、能源原材料基地、以航天航空为重点的装备制造基地、旅游目的地建设顺利,宁夏沿黄地区能源化工、新材料基地和清真食品及穆斯林用品和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比较有特色;藏中南地区农林畜产品生产加工、藏药产业、旅游、文化和矿产资源基地建设积极推进;陕甘宁革命老区能源化工基地和国家重点红色旅游区初见成效。
3.园区成为制造业发展重要载体,新区成为主要平台
“十一五”以来,西部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数量日益增加,从2005年的13家增加到2013年的47家;开发区规模快速壮大,其生产总值增速远超当地GDP平均增速。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也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制造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90%以上。近年来,规划和建设中的国家级新区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新平台。尤其是两江新区、西咸新区、天府新区、兰州新区和贵安新区的先进制造业、资源深加工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迅猛,成为西部最富活力的增长极。但部分省区新建园区和新区面积过大,产业发展方向不明确,空间聚集效益不明确,也带来大量的问题。
三、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工业结构仍然偏重,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
西部地区产业发展总体上仍然高度依赖资源开采及初加工,产业链条短,缺少精深加工,结构仍然“偏重”。2013年,能源、部分化工行业占西部地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仍高达40%以上,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0个百分点以上。特别是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青海等省区,能源、化工和冶金三大行业仍是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部门。与2005年相比,除甘肃、青海等少数省份外,西部各省区市重工业比重均仍有所上升。“有煤靠煤,有矿采矿”的资源依赖特征仍旧在西部地区的工业体系中较为突出,结构“偏重”问题没有明显的缓解,未来实施产业转型升级的难度较大。
2.第二产业就业增长落后于经济增长,吸纳就业能力不足
工业偏重使得吸纳就业能力不足,导致人民生活水平提升速度落后于经济发展速度。2013年西部省份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就业人口占全部就业人口比重对比发现,第二产业的就业增长远远低于经济增长,没有发挥出吸纳就业的主导作用。尤其是新疆、内蒙古和陕西等资源富集省区,快速工业经济增长的同时,就业增长却远远滞后,表明以能源原材料为主导的经济发展道路并不能带来就业的稳步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升难度较大。
3.产业能耗和污染排放高,土地利用方式粗放,资源环境压力巨大
单位GDP能耗高,污染排放严重。2013年西部省份的能耗都远远高于全国其他绝大部分省份,其中青海(1.7吨标煤/万元)和宁夏(1.9吨标煤/万元)位居全国前列。此外,在污染物排放方面,2013年西部12省份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21.6%,但是产生的废水排放总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和工业固废分别占到全国的20.1%、37.1%、29.8%、32.6%和33.0%。同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明显较高,并且在承接“十二五”期间东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还可能进一步面临着高能耗产业的转移,这将进一步增加西部地区节能减排的压力。
表4—2 西部第二产业增加值和就业人数比重 单位:%
资料来源:2006年《中国区域经济年鉴》和2014年各省统计年鉴。
土地利用方式比较粗放,土地换资本现象仍然严重。由于西部很多地区基础条件较差,对外资吸引能力不足,牺牲土地换取资本成为很多省市惯常的做法,企业圈地现象严重,新区、开发园区面积太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较高,单位土地GDP产出效率低,土地利用方式较为粗放,不利于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