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玩泥巴?
此时的辽东广宁,天气越来越暖和,朱植仍没回大凌河右屯卫大营,也没去广宁卫城,却住进了双台子河北岸的盘山小县城内。这个季节收获冬小麦还早,播种粟米也要到入夏之后,此时农闲正有人手可用。
朱植从中、右两护卫四万多军民中调出八千精壮劳力,自带农具、粮食、营帐到双台子河北岸修筑河堤,主要是从平洋桥堡南面的河叉口到盘山县城的北岸这一带,赶在盛夏雨季前把河北岸这块洪泛区治理出来,足以增加右护卫辖区几万亩耕地。
本来还可征集更多的人手,在双台子河两岸同时动工,但粮食紧张,准备也不足,只能前期小规模投入,先把北岸搞定,然后就可以大修南岸的同时,顺便把出海口的码头建起来,随后的造船厂,水师什么的配套设施逐步跟上。
六千人在盘山一带挖土用马车、手推车运到河岸,另两千人则去盘山以西杜家屯、十三山一带采石运过来,这个进度非常缓慢。兴修水利没有混凝土怎么行?朱植本要去盘山察看土石样料,看是否适合烧制水泥,结果在县城东北挖土修堤的军户们竟然挖出了厚厚的盐层。
这里离海边还有七八十里,怎么会有盐层呢?
朱植听说了跑去工地上一看,带队施工的文廷震显然也很好奇,已经命士兵们挖了几口两丈多深的柱形圆井,朱植顺木梯下去一看,哈!约三尺深的黑土层下是半尺厚的干盐层,再下是细沙卵石层,然后又是黑土层、盐层、沙石层……也许千年之前,这里就是海岸线,河海口冲积平原地形有这种土层并不奇怪。
这下真是发大财了啊!河堤照修,井盐也要搞,盐井挖到两丈深,底下就会出卤水,然后漫上来就会把盐层溶解,如此高浓度的卤水打上来倒进大锅煎煮一次,成为干盐再倒进石灰水池过滤澄清封盘,然后再捞盐水煎煮伏火一次。如果想要品质更好,还可以再煮几次,这种井盐经过很多年的沉淀,比海盐要好了太多。
为了不耽误工程进度,朱植只好让文廷震再调集两千军户家属过来修建房屋长期居住,并打井煮盐,在确认了土质后,带上王府左纪善蒋公和、教授温乐二人去蛇山烧水泥。好吧!这俩家伙是老学究,纪善的职责是讽导礼法,教授就不用说了,可朱植真的没人手可用了啊!
“什么?殿下竟然让老夫指挥军户烧土,老夫看殿下初来乍到,百废待举,没规谏进言已经不错了……”
到了蛇山粘土场、石膏场,朱植说明目的,左纪善蒋公和气得花白胡子直抖,一甩袖子直接跑了。
“可不是么?下官温某可是教授,开设学堂教导生员这不在话下,可这等有辱斯文的事,殿下还是另找他人吧!”教授温乐也是年近五十岁,摇了摇头很是无语。
行呐!等本王生了小王子再给你开学堂,你就吃好玩好等个十年八年的吧!朱植大为恼火,心里腹诽着却不好说出来,否则这些家伙可能真就跑回京城,说不定还要奏自己一本。
“殿下!这修河堤用石料加固填土就行了,好端端要烧什么水泥,这真能行吗?”带队的右护卫王千户顿时心下不安,可朱植要这么搞,李子实也同意了,他也没办法。
“为什么不行?路不都是人走出来的?等本王烧出水泥来,你们就知道它的妙用了。”朱植信心十足,说干就干,先指挥五百军户们采挖粘土、三百人去蛇山北面开采石膏。
可天然的石灰石得去十三山开采,也就是右屯卫大营北面三四十里,离这边有六七十里,有点远,运石头可是个麻烦事。这么一寻思着,朱植决定去十三山建窑烧水泥才行,从十三山到广宁卫城和盘山县城路程都差不多,毕竟转运粘土和石膏要方便多,而且还得砍柴烧啊,说不定十三山就有合适的粘土,铁矿渣需求不是很大,煤和铁广宁都有,哪有运石头这么麻烦。
于是五天之后,朱植带上五百军户,拉着二十马车的粘土和生石膏直接去了十三山驿站先住下,叫来驿丞一问,驿站官道边北面二十里的山谷里就有石灰石采石场,有一百多名军户早就在那儿烧石灰。
这真是太好了!次日一大早,朱植派人去通知顾兴福,自己带人去石灰场,让主事的百户找来石灰石样品一看,白色的石灰石品相非常不错,接下来几天就是建窑,没有现代化设备,建回转窑不现实,还是用土法建窑比较靠谱。
好在这附近就有粘土,就是粘性稍差一点,烧水泥没问题,但做耐火砖却不太好,朱植只好先用带来的粘土做砖坯,同时让人回蛇山那边去拉粘土,并挑选一个丘陵小斜坡处把立窑挖起来。
在半个月的准备时间里,各种材料越积越多,大棚屋里堆得快放不下去了。顾兴福闻讯带了千余军户赶来,王妃郭钏也眼巴巴地跟着来了,看到朱植竟然满头大汗,在石灰窑里装窑(石灰窑里烧砖得加一个砖石砌成的拱梁),简直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顾兴福倒是不介意朱植做这种粗活儿,想说些什么还是吞了回去。看王妃郭钏一脸复杂的表情,朱植就知道她们不理解,但这可没什么好办法解释,总之,宝贝烧出来就知道了。
好吧!大家都是一副“你就瞎胡闹玩泥巴吧,我们等着殿下知难而退,迷途知返呢”的表情。
哼!朱植冷哼一声,干脆调来王府围子手将工地全部包围,闲杂人等一律免进,这是干啥?保护科技知识产权啊!
又等了五天,一个窑的耐火砖烧出来,在朱植绘出来的图纸,并现场指导下,三座普通中空式,底下有拱梁的立窑建好了。其实这个就跟砖瓦窑差不多,但三个窑各有不同功用,一个是石灰窑,不解释;一个是石膏窑,这可不是用来打豆腐的,一次烧不了太多,烧硫了就没用了;另一个就是将煤铁矿渣与粘土加水混合做成砖坯一样烧,也不能烧太熟。
没有先进设备就只能干烧啊,在朱植的亲自指导下,各种材料分别装窑,完毕后一声令下,直接点火,每隔一刻时,朱植就会来察看,反正吃住都在这儿了。石灰倒是不用管,军户们会掌握火候,但是另两个窑就要小心观察。
石膏和粘土矿渣砖用小火一天就烧好,石灰一窑却用了三天。总共一个月下来,在朱植如此小心冀冀下,终于烧齐了熟料,接下来开窑取料,打粉调配,石灰与粘土矿渣、石膏的比例为三比一比零点五。
虽没火山灰和萤石,比最早西方人搞出来的石灰与粘土这种简单配方的水泥可要好多了,基本也等同于硅酸盐水泥,接下来就是把干粉和均匀试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