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讲义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曹操的出身以及他的墓在哪里,固然是谈论不尽的话题,但是真正使他成为争论焦点的,还是他对待汉代宗室的态度。无论称帝与否,挟天子以令诸侯、结束四百年汉家王朝的人是他,从此中国陷入几十年的分裂,这样一段历史,应该如何评说?他到底是有功还是有过?

建安十八年(213),汉献帝以曹操有“定天下之功”,封他为魏公。在表彰他的贡献已经远超古代的伊尹和周公时,公布了他的十一大成就。这些成就是:第一,率先领兵战董卓,忠于本朝;第二,战胜黄巾军;第三,讨伐乱政的韩暹、杨奉,迁帝都于许昌,恢复王室秩序;第四,击败妄自称帝的袁术;第五,擒杀吕布、张杨,征服眭固、张绣;第六,官渡之战,歼灭“逆乱天常”的袁绍;第七,杀袁谭、高干,平定黑山;第八,北征三郡乌丸;第九,南征荆州刘表;第十,征马超,抚定戎狄;第十一,使鲜卑、丁零重译而至。

据说曹操三度谦让,等到大臣们也纷纷来劝说,一致表示他在“天下崩乱,群凶豪起”之际,“奋身出命以徇其难”,诛二袁、灭黄巾,沐浴露霜二十多年,建立了“书契以来”所未有的卓越功勋,他这才“悚惧受诏”。他再三推让,当然属于规定中的行礼如仪,因为早在建安十五年(210)他就公开说过,有人怀疑他心存“不逊之志”,让他很不舒服,“每用耿耿”,他自己本来并没有更高的野心,“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更何况认真说起来,他也为汉家王朝立下了很大的功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所以,等到三年后封魏公,就不仅是公众,也是他自己意料中的事,是时势所趋。对此,吕思勉有一个评价,他说曹操还是守住了“封建时代的道德”的,他不肯废汉自立,“对于汉朝,已经是过当的了”(《三国史话》)。这是同情曹操的说法。

陈寿为曹操写传,大体上是遵循汉献帝的定论,以上述十一项功业为基本线索,按照史书“本纪”的书写要求,逐年逐月记述下来的。这也反映出在汉末到西晋的大约半个世纪,对于曹操的评价,还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当初曹操被封魏公,刘备等人十分不满,马超、许靖他们就上书汉献帝,痛责曹操是“窃执天衡”“剥乱天下,残毁民物”。刘备除了对自己“虽纠合同盟,念在奋力,懦弱不武,历年未效”,也表示有一点惭愧,更多的还是讲他对曹操“侵擅国权,恣心极乱”的担忧。上述与曹操同一代人的看法,尤其是号为汉帝的刘备的看法,作为蜀国旧人的陈寿并非没有见闻,可是在《魏志·武帝本纪》里,他最终采用的仍然是汉室的意见,这一点,颇值得玩味。

东晋以后,舆论调转,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刘备他们的观点,而对曹操有所质疑。像袁崧在《后汉书》里就说:汉献帝这个人天性慈爱,身处崎岖危乱之中,对人却没有一点戒备,曹操就是钻了这个空子,趁火打劫,“始于勤王,终至滔天”,“回山倒海,遂移天日”,他实际上是一个窃国之贼(《献帝纪论》)。而后来像南宋的朱熹,就连曹操在诗中经常提到周公,他都看不惯,讽刺曹操是“做得个贼起,不惟窃国之柄,和圣人之法也窃了”(《朱子语类》)。这些看法,都是站在汉王朝不可移易的立场,认为汉朝的存续是唯一合法的选项,只能维护,不可改变。由此来看,曹操当然就是有负于汉王朝的奸臣、一个历史的罪人。

东晋、南宋都是汉族王朝偏安一隅,这反而激发了当时人很强的争正统的意识,并影响到他们的历史观。在回看三国这段历史的时候,他们以汉王朝为正统,越发强调刘备才是合法继承人,曹操则是无功但有过。这一观念根深蒂固,在普通人当中尤其有市场。我们看《三国演义》第三回写曹操刚一出场,就做了一件滥杀吕伯奢全家的大坏事,他那“狼心狗行之徒”的忘恩负义形象,立刻被定型下来,就像在传统京剧《群英会》里面,曹操这个角色,一定是要勾一张代表大奸大恶的“白脸”。

现代人当然不需要坚持这一套正统观、历史观。有意思的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因为毛泽东多次表示欣赏曹操,对“反动士族”影响下的民众把曹操当成“白脸奸臣”很是不满,提出“这个案要翻”,竟把当时郭沫若、翦伯赞等几乎所有的顶尖历史学家都发动起来,纷纷撰文,歌颂曹操是“一位民族英雄”,半年间发表相关的论文即多达百余篇。这一来,曹操“脸上奸臣的白粉”当然被擦掉,何兹全就曾乐观地说:历史事实是一个客观存在,只是一经人心反映、人手叙述,一个事实变成多个,如秦始皇、曹操都只有一个,历史家手下的秦始皇、曹操却有多个,不过对他们的认识都会逐步接近于“一”的(《三国史·前言》)。是不是能够趋近于“一”呢?既然在曹操身上折射的是我们自己的历史观、是非观,也许事情就并没有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