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经费压力
“没事,反正现在我的教学也进入正轨了,两个班的学生也已经适应了这种模式。公开课就公开课,何况还提前通知了呢?”宋鸿飞并不担心。
陆思德笑呵呵地点点头:“也是,小宋你真金不怕火炼。让他们来瞧瞧咱们生物技术系的年轻博士的厉害。保准他们乘兴而来,败兴而去。”
到了楼下的时候,又正好碰到了许中林。
“哎,小宋,下周有你的公开课,你收到消息了吗?”许中林问道。
“知道了。我做好准备了。”宋鸿飞说道。
“我知道。这门课已经被你吃透了,他们什么时候来听课都难不住你。但是公开课是教学交流非常重要的环节,你还是要重视一下,不要以为这是别人针对你,不要有负面情绪,而要将公开课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许中林担心这么一而再,再而三地听课,让宋鸿飞感觉自己被针对。
“放心吧。许教授,我现在对被听课已经习以为常了。有人听课的时候,反而更能够激发我的斗志。”宋鸿飞是真的没有任何情绪。
“你有这种心态就好。现在大家经常去你教室听课,说明大家对你教学能力的认同。之前是将你当做新进教师来督促,后来是将你作为一个有想法的教师,而现在,大家都认同你是一个有能力的老师。”许中林说道。
“还是许教授总结得好。”陆思德笑道。
“小陆啊!你可是老教师了。在宋鸿飞这些年轻老师面前,多起一些老教师的模范作用,别吹风点火。你要是把宋鸿飞带坏了,看我怎么收拾你。”许中林警告道。显然是看出来陆思德对宋鸿飞说了一些不恰当的话。
“许教授,你这可冤枉我了。我怕小宋不注意群里的消息,特地去通知他。我这是善意地帮助年轻老师呢。”陆思德看到许中林就有些犯怵。
经过这一段时间在实验室的锻炼,17级三个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进步很快。张文亮向宋鸿飞申请自拟课题。
于是宋鸿飞将张文亮等三名同学叫到了实验室。
“说一说,你自己有什么想法?”宋鸿飞问道。
张文亮是三名17级学生中表现比较抢眼的,也比较有主见,这一次申请自拟课题应该也是他的主意。
张文亮习惯地站起身。
“坐下说吧。你这应该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得清的。”宋鸿飞伸手示意了张文亮坐下。
“好的。”张文亮坐了下来,“宋老师,最近我跟学长们做了一系列的实验。学长们现在提取DNA主要用的是磁珠法,实验室购置的试剂盒价格都不便宜,而且我们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磁珠法的提取虽然操作简单,纯度比较好,但是产量不高。主要是磁珠的效率不太好。我最近查了不少资料,发现磁珠提取法原理并不复杂,采用的原料也并不昂贵。我想尝试一下制备新型磁珠,改进磁珠提取的方法,克服这种方法带来的一些问题。”
“原理看似不简单,但是制作磁珠可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简单。不过,既然你们感兴趣,我会支持你们去尝试。”宋鸿飞读博的时候,对磁珠提取法是做过一些研究的,所以对这个方法上是比较了解的,要不然他的这些课题也不会采用这种方法。
“耶!太好了!”张文亮一点都不掩饰他的兴奋。
“你们三个不要太兴奋了。你们现在还是大二,基础课很多,我不赞同你们耽误学习跑过来跟我泡实验室。”宋鸿飞警告道。
“放心吧。宋老师,我们都是抽下课时间过来的。绝对不会耽误学习。”黎海琴连忙解释道。
张文亮也点了点头。
“宋老师,我们班上还有几个同学想过来跟我们一起做实验。你看他们可不可以过来?”张文亮又问起了一件事。
宋鸿飞不敢开这个口子:“你们也看到了,大三两个班都是好不容易才安排到专业实验室去了。来的人如果太多,我这里安排不了。最多是将你们这个组补充满。一个组两三个人是最合适的。六个人必须有比较强的团队配合意识。再多,实验就没法开展了。”
宋鸿飞读博的时候,他导师的课题组一个方向硕士博士加起来也是五六个人。宋鸿飞这么分组,其实也是按照那个配置来分配的。
“三个名额暂时够了。宋老师放心,他们都是对做课题非常有兴趣的人。这一阵也跟我们去听了你的课,特别想加入到课题组来。”张文亮说道。
“那还是跟你们一样,进实验室先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动手能力提升上来了,才参与到课题里面去。”宋鸿飞叮嘱道。最近各个课题组进展很快,科研经费自然也烧得非常快。好在宋鸿飞的科研经费都是直接拿生物公司的订单票据直接去科研处报账,财务直接将钱打到生物公司的账户里。这么规范的操作方式,自然让科研处很放心。每次对宋鸿飞的报账处理得都挺快。
本来还觉得科研经费比较充实的宋鸿飞,又不得不担心起科研经费来。
“哎呀,烧钱啊烧钱!这也烧得太快了一点。”宋鸿飞忧心忡忡地自言自语。
省自科与国自科科研基金申报还没有开启,就算开启了申报程序,要申报成功并且拿到经费,那都不是一件容易办到的事情。要靠纵向课题的经费,似乎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要是能拿个横向就好了。”宋鸿飞说道。
可是潭州科技大学的平台在生科院这一块还是有些薄弱,在做横向这一块,几乎没有取得太大的成绩。做横向与做纵向不同。纵向课题,发表几篇学术论文,差不多就可以结题了。而横向课题,是企业拿钱出来,让你去帮他们解决实际的难题的。拿了钱,必须把事做成了。但是谁能有把握一定能够解决企业的难题?
宋鸿飞到这个时候,才真切体会到研究生阶段,指导老师为什么一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跑了。原因自然便是,他手下管了那么多研究生,每天实验室的消耗比烧钱还快,压力是真的不小的。而宋鸿飞现在直接管了两个班的学生参与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