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从三步走到百年梦想
中国作为世界现代化的落伍者、后来者、追赶者,如何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始终是中国领导人所追求的核心目标及面临的核心问题和基本选择。他们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的考虑和设计,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影响十分深远。这条道路没有现成模式,他们也是不断实践、不断认识、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深化,进而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同志等领导人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主要以经济现代化为核心,逐步形成了从“国家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设想。
1953年,毛泽东同志提出,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根据以上战略设想,中国在苏联帮助下制定并成功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6年,党的八大提出了“四个现代化”,即“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有系统、有步骤地进行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使中国具有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
1964年第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进一步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的“两步走”设想,即第一步用15年时间,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力争在20世纪末,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至此,“四个现代化”正式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1975年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重申了“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和“两步走”战略部署。
改革开放之后,面对新的历史任务和国内外环境,党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认识从封闭到开放,从口号到务实,从浅层认识到深化认识,调整了原定在2000年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将其推迟到2050年。邓小平同志针对当时的基本国情,先是提出“两步走”战略设想,后又提出“三步走”战略设想。1987年,党的十三大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判断,提出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世纪之交,党中央前瞻性地对21世纪前20年中国发展阶段和内外部条件做出基本的判断,提出了“两个百年目标”。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到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设计了第一个百年目标,即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还提出了2020年的具体目标,包括经济建设目标、政治民主建设目标、社会文化教育科技目标、可持续发展目标等。为此,制定了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
2007年,党的十七大第二次设计了第一个百年目标,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更高要求,使我国到2020年“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为此,制定了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将21世纪上半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任务正式概括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第三次设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目标。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围绕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制定了“十三五”规划,这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规划,也是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决胜阶段的关键规划。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历程先后经历了“四个现代化”战略(1964—2000年)、邓小平时期的“三步走”(1980—2050年)、新时期的“两个百年”战略(2000—2050年),显示出开创性、继承性、连续性以及在全球现代化进程中的创新性、独特性,这些战略构想不仅充分体现在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而且也具体体现和落实在历次五年计划或规划之中,成为不同时期引领中国巨轮驶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及伟大复兴战略目标的航海图和施工图。中国即将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将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