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民俗节日,传承民族文化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的节令风俗反映了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和良好的民族礼仪,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是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我觉得作为班主任有必要利用承载丰厚民族情感的传统节日,整合学校、家庭、社区的教育资源,有声有色地开展民俗活动,让学生在喜欢的活动中了解中国民俗节日的内涵,感受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增强国家认同感。
一、绘本故事,了解民俗神话寓言
民间风俗大多是沿袭了上千年的日常生活习惯、节日风俗等,尽显古代中国的物质及精神生活面貌。绘本有趣的故事情节和“起、承、转、合”的结构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学生在《团团圆圆吃月饼》的绘本中了解中秋吃饼的传说;在《最好吃的青团》里知道青团的来历;在《不是方的,不是圆的》中探寻粽子的做法。包罗万象的民俗故事,经过“绘本”这样直观、有趣、丰富而又多元的形式呈现,无不吸引着儿童的眼球。尤其是民俗神话和寓言,更是为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二、网络学习,知晓传统节日起源
中国民族众多,各自的节日习俗不尽相同。因此,学生想要了解传统节日真正的起源和其中蕴含的民族文化,需要借助网络搜集资料学习。“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琅琅上口的民谣简单明了地叙述了端午节的习俗和特点。在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后,孩子们还知晓了在我国还有饮雄黄酒、戴香包、悬艾草、挂菖蒲的民俗活动,并追根溯源地知道了端午节早在西周初期即有记载,并非为纪念屈原而设立的节日,“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
三、诵读经典,感知传统节日内涵
中国传统民俗无论是饮食、游艺还是社交,历代文人墨客都会用诗词助兴,名篇佳作渗透着雅俗共赏的人文底蕴。《元日》短短28个字展示了“守岁、放鞭炮、贴春联、饮屠苏酒”的春节习俗;《七夕》不仅道出牛郎织女的浪漫神话,还让学生知道“乞巧节”的民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写出了重阳节登高、插茱萸的习俗,“每逢佳节倍思亲”道出了游子们对亲人、对家乡的无尽牵挂。
四、学唱节日歌曲,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每到新年,大街小巷都会响起《拜年》《新年快乐》等欢庆歌曲,体现了中国传统新年的习俗和美好愿望。民俗歌谣音节和谐,琅琅上口,易于学唱。清明节可唱《清明》,再配合“唱响红色记忆”主题传唱,用歌声传承革命精神;中秋节吟一曲《水调歌头》感受思亲和团圆;元宵节再学几首山西民歌《闹元宵》、台湾民歌《卖汤圆》等,在清新曲调里感受民俗文化和中华大家庭的和谐。学生在歌声中传承了民俗特色和民族文化的生命力。
五、走访本地名胜,感悟社会风俗民情
走访名胜古迹也是挖掘传统节日文化的有效途径,在传统节日期间,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亲子活动,广泛开展教育文化游。青浦有12个镇,每镇都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金泽古镇”是典型的鱼米水乡和桥乡,著名书法、篆刻家钱君陶曾为之题写“金泽古桥甲天下”,据史料记载,金泽有“六观、一塔、十三坊、四十二虹桥”,且有“庙庙有桥,桥桥有庙”之谚。每到重阳,青浦人都会买“金泽糕”、赤豆糕、白糖糕等寓意各不同的糕点,尤其是“状元糕”,色泽金黄,香气扑鼻,一来可孝敬老人,二来可给家里考生带来好彩头。在这里走访和实践有利于学生多方位了解中华民族的社会风情。
六、参与节日活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叶澜指出: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儿童应通过有情有趣的集体活动来积累社会生活经验,获得正确的认识、积极的情感和良好的品德。积极开展节日民俗实践活动,让学生不仅用眼看、用耳听,且动手做,达到情动、心动、入脑、入心的境界。每个传统节日都有相应的糕点,清明节做艾草青团;端午节和亲人一起包粽子;重阳节组织学生在家里举行“亲子手工做重阳糕”活动。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了解了历史渊源、美好传说和独特的饮食情趣,知晓了各民俗节日的饮食文化,增进了亲子交流,把隐形的民俗文化教育变成言之有物的文化物质实体。
在开展民俗节日教育活动的过程中,作为班主任,我坚持从文化的角度精心挑选民俗活动,抓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坚持“近、小、实、亲”的原则,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受到熏陶,逐渐形成独特的班级文化。学生对传统节日从不了解到喜爱再到积极参与,最终发展为带动家长创造性地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活动,中华文明的种子已播种在学生心中,班级也成为一个和谐的大家庭。班集体建设常以教育活动出现,而每个活动的设计与实施都离不开师生的参与,班主任的专业性直接影响班级活动的质量,班主任在活动前要做民俗活动知识的准备,在活动过程中要不断提升沟通交流、组织协调、信息处理等专业能力。时代发展对班主任不断提出新要求,作为班主任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成为新时代学生的人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