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性学校文化的融合发展
随着区域性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机制的建设,在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的认同和共识下,金山教育全面提速。校际之间的差距在缩小,联系在增强,办学的硬件水平不断提高,区域性学校教育水平的提速,集中反映了学校办学文化的内涵与层次。我区利用名校和强校的办学文化资源影响与辐射区域其他学校,实施学校文化的输出和对接,梳理和整合区域学校文化的优质资源,从学校的管理与制度的文化构建,到致力于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幸福成长为目标,运用浸润、涵化和整合等方式,引导、促进全区每所学校明确自己的办学目标和定位,构建个性鲜明又体现时代特征的学校文化。一方面,充分发挥本区域优质教育资源效应,通过校际联盟、组团发展、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新优质学校集群发展等方式,创新学校办学模式,搭建校际交流平台,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学校文化共建、教育教学互助,逐步实现让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都优质的目标。另一方面,积极借用外力,紧紧抓住农村教育综合帮扶这一有利契机,充分利用徐汇区、长宁区等市中心的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委托管理、合作共建等方式,加快提升金山区学校的发展水平,最终实现全区学校教育积极、均衡、持续和协调发展,为每一个适龄儿童和青少年提供充分、均等的教育机会和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一、区域性学校文化
从学校文化到区域性学校文化不是简单地做加法,而是区域学校文化的区域共性影响与个性特色发展的融合,决定学校发展的软实力,是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办学层次的必然趋势。进入21世纪以来,学校文化建设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原因大致有两点: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硬件提升之后,学校内涵发展的工作自然浮出水面,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社会家长、学生、社会各界对学校办学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已不仅仅停留在物质条件上,对学生综合素养、性格发展等方面都有所期待;另一方面,近年来教育领域的功利化日趋严重,尽管学校办学硬件设施条件日益完善,但学校的育人本质、文化内涵落不到实处,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还依然存在,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还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质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为此,学校文化建设成为校长们办学的核心使命,校长们建设学校文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学校文化建设列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重点工作,区域性学校文化的融合发展的条件和时机已经成熟。
学校文化是文化的一部分,区域性学校文化具有区域性文化的特征。美国学者华勒于1932年在其著作《教学社会学》中提出“学校文化”这个词,他把学校比作一个社会系统,学校文化则是该系统的各种习惯传统、规则准则、价值观念和心态行为的总和。由于人们在使用“文化”这一概念时,其内涵、外延差异甚大,因此,对文化的解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将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统统摄入“文化”的定义域,所以又被称作“大文化”;与广义文化相对的狭义文化,则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作“小文化”。我国的权威辞书《辞海》对“文化”一词的释义就采取了这样的界定方式:从广义上说,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来说,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区域性学校文化的传承与积淀主要从区域性社会人文的狭义文化的角度来进行论述。
金山地处上海远郊,历史悠久,水网交错,民风淳朴,深受吴越文化和海派文化的影响,复合国际大都市的繁华喧闹和田园乡村的静谧休闲而孕育的金山文化,使区域学校拥有共同的文化烙印而又具有不尽相同的传承与积淀的办学文化。
二、学校文化的传承与积淀
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是对文化的传承与积淀,是学校软实力的核心所在。在这里传承的“传”是传递的意思,“承”托着,接着,是继承的意思,“传承”是双方间的一种传授和继承的过程;而“积淀”则是逐渐积累并沉淀下来的既受区域文化和外来先进文化的影响,也有学校自身文化的积累。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积淀和传承才能形成。传承与积淀又有着唇齿相依的关系。只传承不积淀的文化不会丰厚,而只积淀不传承的文化则会消亡停滞。在学校学习、生活的过程中,我们总能发现学生受到非正式的、无意识的隐性课程的影响,即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种隐性课程具有显著的学校文化或学校特质,因为它反映了长时间办学过程中业已形成的价值观、信念和传统。一个组织的价值观和信念可以塑造成员的观念、感觉和行为,学生对学校文化积极认知,可以增加他们的学业动力,提高学习成效,影响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的学校文化可以有效预防青少年的情感问题和行为问题,可以为青少年的自我发展和同伴关系的建立创造至关重要的环境。
以文化内涵为透视镜,融合区域学校文化的发展,是教育发展走向全方位品质提升的道路。从我们对区域学校文化建设与发展的调研结果看,一些学校几乎将所有的工作都作为内涵建设来理解和规划,忽视了学校内涵发展的具体抓手、方向和特色,忽视了学校日常工作与学校内涵发展的区别和联系,使工作思路不够清晰、抓手不够明确,特质不能彰显。而从我们选定的区域内7所学校(学校名称及校长情况详见“导师简介”)文化建设体验点看,情况则完全不同。他们在学校文化的建设中,或联系学校自身的文化积淀与传承,或引进和吸收外来的先进学校文化,紧密围绕学校精神的凝聚,把“人”的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因素,围绕办学特色与文化特色的形成,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方面思考内涵发展的问题,特别关注以学校文化品质的提升为追求,通过全面提升教育行为、管理方式、教学质量,系统地丰富和改造教育内涵,促进了学校优质、特色发展。
三、多样性学校文化的建构
不同学校在学校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中,由于不同的校情和校长办学理念的差异,必然形成不同学校文化的追求和层次。
在教育发展水平的学校物质文化所外显的学校教学楼、图书馆、校舍等硬件功能日趋完善和均衡的情况下,构建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便显得尤为重要,其体现在教师、学生和其他人员的态度行为上,体现在共同愿景和文化自信上。理想的学校不仅是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精神和文化的存在。美国著名的教育管理学家欧文斯曾经说过:“组织文化是决定教育组织品质的根本因素。改变组织表现的唯一关键因素就是改变其文化。”现代学校发展的根本是学校文化建设,学校文化是立校之基、育人之本。2015年,金山区作为上海市整体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七个试验区之一,我们根据区域综改的总体思路“立足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本着系统设计、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试点先行的原则,通过深化区域教育综合改革,突破教育发展瓶颈问题,着力打造具有新型城镇化特质的理念领先、体系完整、特色鲜明、办学先进的教育强区。”提出了“区域性学校文化的融合发展”的学校内涵建设与发展的命题,组织金山区名校长工作室专题研究培训班。我们根据区域学校的学校文化建设情况,遴选特级校长所在的7所学校作为专题研究基地校,其中包括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农村学校、委托管理学校、民办学校等不同类型、不同体制的学校,组织23位校级后备干部作为学员,进行实地学习、调研,形成多样性学校文化建构的成功案例。在环境文化建设方面,特级校长们抓住学校文化传承的线索、资料、人脉、遗存等,十年磨一剑,进行文化校园的创建:上海市金山区廊下小学的人文历史校园文化,上海市干巷学校的银杏校园和银杏学校文化,上海市金山中学的智慧教育文化,华东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中新基础教育文化,以及委托管理所带来的STEM课程文化,从人治、法治到文治的管理文化等,同时还涉及了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不同教育体制所带来的学校文化的认同与差异。从中我们发现,文化给学校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深刻、全面的视域,从提高办学水平的软实力来看,文化品质的高低决定着区域学校内涵发展的深度,透过文化品质,我们可以发现区域教育内涵发展的前景。我们将这些具有较高学校文化品质的成功创建案例与来自21所区域学校的学员所在学校的文化建设进行借鉴与融合,是因为:一方面,区域内学校都受区域文化的影响和各自学校文化的传承与积淀,需要梳理与统整;另一方面,需要借鉴、吸收符合校情的先进学校文化,进行内化和融合,形成各具特色的学校文化品质,全面提升区域学校整体学校文化的创建水平。
将“区域融合发展”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整体思路,这是基于对文化建设、文化品质、行政资源的理解。我们所说的“区域学校文化建设”是一种动态的教育战略与行动,它更关注教育的整体性、自觉性、联动性与发展性,既是对学校文化建设的一种探寻,更是对教育均衡发展的一种实践。它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必然抉择。以文化建设为发展目标,使区域内学校高位均衡发展的工作思路进一步聚焦。其实,当我们回到教育本身思考文化软实力时,就会发现“文化”和“教育”从来就是相伴而生、相随而长的,文化给教育以社会价值和存在意义,教育给文化以生存依据和生机活力。在区域教育综合改革的引领下,以“区域融合发展”的思路将学校的发展聚焦于每一所学校的文化建设上,促进教育的内涵发展,使区域学校在均衡优质的基础上,更具有发展的活力和鲜明的特色。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学习和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J].高等教育研究,2010(7):1-6.
[2] 陈树生,李建军.课程文化: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J].教育发展研究,2010(2):84-87.
[3] 俞国良.学校精神与学校文化力[J].教育育人:校长参考,2011(9):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