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校长的哲学思想和办学理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校长朱清时院士,在十多年的校长生涯中,为学校的发展日夜工作、鞠躬尽瘁,而在回答记者“你对科大的主要贡献是什么?”的提问时,朱清时校长淡淡地说:“我对科大主要的贡献,不是做了什么,而是没有做什么。”朱校长在做校长期间肯定为学校做了很多,但最后他归纳为没有做什么,一方面表明朱校长的贡献观,另一方面也折射出老校长的聪明和智慧。做校长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和理念,有了自己的思想和理念,才能不为外界所动,从而遵循教育规律,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做好学校的管理工作。为此,校长应该具有自己的哲学思想和办学理念。
校长的哲学思想是校长对学校、学生、教师三者关系的认识,是校长对教育、教学、管理的辩证思考,是校长对学校、社会、家庭教育资源的有机融合。这种哲学思想在我看来,有五个方面。
第一,学校是一个具体和抽象概念的统一体。当人们为了学校的发展而努力工作时,学校的概念就显得抽象,此时学校是至高无上的,是使人勤奋工作的精神动力;当人们说这所学校不行时,学校的概念就显得具体,一般就指这所学校的校长不行。因而做校长的,就应该让学校的概念经常抽象,从而使学校能够神圣,使人们对学校时常充满敬畏,让学校引领全体师生的思想、价值和行为。做校长的不能认为自己能够代表学校,校长代表不了学校,因为校长经常要犯错,而学校是不能出一丁点错的,能够代表学校的是经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努力之后所形成的学校对外的品牌与形象。
第二,学校中的每一位教职工都是微不足道的,缺了任何一位,学校都能照常运转,但身在其中的每一位教职工,是一根链条上的某一环,谁都离不开谁。因而,校长不能把自己看得过重,好像这世界上缺了自己就不行,缺了自己学校就不成学校了。校长不能认为因为自己是校长,所以学校是自己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同样,教师也不能认为自己是数学教师,教学生数学,在数学课上想讲什么就讲什么。因而,学校中的所有人都要自律。但是,不能就此认为校长不要有任何作为,可以无所事事,混混日子,因为既然已经成为学校中的一员,在学校有一个岗位,校长就必须把自己这个岗位的事干好,否则就会影响整个团队。因而,做校长的必须要让所有教职工明确: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把学校这艘大船划向成功彼岸的道理。
第三,校长要做的工作千头万绪,这千头万绪的工作,校长必须要做好,但校长必须把提振全体教职工精神的工作放在首位。校长成不了学校的精神领袖,也不能把自己当作精神领袖,但校长一定要让所有教职工认同学校。校长不能保证学校的任何一项决策是正确的。但校长一定要让全体教职工明白这一决策是有理由且在学校的一段发展时期是正确的。只有让所有教职工认为学校是最讲究诚信的,学校是最讲究公平公正的,才能振奋全体教职工的精神,从而目标一致地勤奋工作。
第四,基础教育必须讲究程序和规范,但基础教育是没有多少深奥的道理和一定要这样那样的教育理念的。我们把教育工作比喻为养育一棵树苗,我们所要做的工作是适时地施水施肥,偶尔除除虫,修修枝,仅此而已,小树苗就能生机盎然。校长所做的工作就是把学校的教学内容设计好,教育规范明确好,然后引领全体教师一步一步实施好。现在教师最怕校长折腾,今天推广一个理念,明天布置一个课题,弄得教师手忙脚乱。对教师而言,方法比理念更重要。试想,中学教师都去搞理念、课题、编书了,那大学教师、研究部门的专家干什么呢?校长一定要为教师创设一心一意教书育人的环境和氛围。
第五,办好学校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离不开良好的校舍条件和充裕的办学经费,但要使学校成为好学校,光靠政府支持、校舍条件和经费是不行的,好学校是由好的毕业生、好的社会形象所决定的。因而,校长必须致力于学校内部的规整,致力于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和方法。办学最忌归因错误,校长不能把办学困难归因于机制、体制、政策、领导,也不能把办学困难归因为生源、师源、校舍、经费,我们要永远记住孔子在搞教育时是没有多少内部和外部好的条件的,校长所能控制的变量只能是自己的工作,以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在岗位上做好自己的校长工作。
做校长的只有对一些基本问题想深、想透,学校才有可能实现教育家办学。但校长光有哲学思想还不够,要办好学校,校长必须有正确的办学理念,好的办学理念体现在三方面。
第一,要分析学校的历史,要符合学校的实际,要兼顾校长个人的素养。学校的历史是学校发展的脉络,我们不能抛开学校历史,另起炉灶,白手起家。学校的实际,我们必须分析透彻;学生状况、教师水平必须要与学校发展匹配。当然,校长的个人专长,也应和学校的办学理念相匹配。
第二,要有一套学校的制度作保障。学生培养制度能让育人目标清晰,教师的工作制度能让教师的工作规范,学校的管理制度能使各部门的工作有条不紊,从而使学校在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协调发展。
第三,要构建一套符合办学理念的课程体系。校长要把培养学生的综合工程进行分解和融合,以课程的形式来落实培养学生的目标。一所学校的课程体系,校长必须花大力气进行完善,以对每一个学生负责的精神,精心设计学校课程。
华东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创建于1984年,于1997年金山撤县建区后成为金山区重点高中,2007年学校成功创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近年来,在华东师范大学和金山区教育局的领导下,在全校师生的不断摸索和提炼下,我们把“以‘新基础教育’理论为指导,在成事中成人”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
“新基础教育”理论内涵丰富,我们根据办学实际和需求,把“新基础教育”理论提炼为“四还”,即“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把课堂还给学生,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演绎生命的重要场所。为此,我们强调三方面。
第一,教师要具有课堂教学的三种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的基本能力,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语言表达的条理性、简洁性、科学性和激励性;教材处理能力是对学科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在对教材重新处理时要关注学生的认知规律、认知程度和教学要求;课堂组织能力是使教学有效的基本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关注课堂的节奏、结构,对预设的调整,对教学中动态生成的回应,形成师生有效互动。
第二,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体现“四个一点”。节奏快一点,要求课堂中的每一位成员必须参与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层层推进,避免课堂教学时拖沓、冗长;容量大一点,要求师生对某一知识点的教学要宽一点、深一步,不能就事论事,避免课堂教学时一些无意义教学环节的出现;专题性强一点,要求师生在教学时围绕主题,对主题的研究要透、要全,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点;关注学生多一点,要求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是全覆盖的,关注每一位学生,不再制造新的所谓“差生”。
第三,学生在课堂学习时要做到心到、眼到、手到、情到。心到,即全身心地投入到对知识的探索和体验感悟之中,不分心、不走神;眼到,就是要善于观察,努力捕捉课堂教学中师生智慧的火花;手到,就是要亲手做一做、试一试,体验学习的过程;情到,就是要充满感情,亲近教师、亲近知识、亲近课堂。
把班级还给学生,目的是让班级充满健康向上的氛围,让学生爱班级、爱教室、爱集体。为此,我们努力做到三方面。
第一,班级教室的环境布置要竭力营造“四个性”。教育性,能使学生不断规整;进取性,能时时激励学生;和谐性,能使生生、师生和谐快乐;发展性,能使学生发展的轨迹和积极向上的闪光点展现在班级中。
第二,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时时体现“四个为”。以班级为家,用经营的理念,三年一个循环让学生健康成长;以学生为本,兼顾每一个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教育工作;以家长为友,把家长作为教育学生的战友,家校合力,共同把学生导向成功的彼岸;以学科教师为伴,班主任与本班所有任课教师为了共同的工作对象、共同的教育目标,共同努力,结伴而行。
第三,班级工作的有效性要看“三个指标”。看班级中的学生是否勤奋学习,这种学习包括思想品格的健全、行为习惯的养成、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社会实践经验的积累等;看班级中的学生是否快乐成长,师生在共同的学习和工作中都能体会到生命的价值、成长的喜悦;看班级中的所有学生是否全面发展,这种全面发展不仅仅体现在对学科知识的拥有,还有身体的强健、思想品德的提高以及心理健康素质的具备,为学生未来的生活奠定基础。
把创造还给教师,目的是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我们强调三方面。
第一,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师的专业知识不仅要深,而且要宽,更要广而杂,提倡教师应是“经师”。
第二,教师的专业技能。教师课堂教学的模式、策略、手段、方法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不断调整,以适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提倡教师应是“技师”。
第三,教师的专业情意。教师从事的是一项育人的事业,带着情感,爱自己的专业,爱自己的学生。带着满腔的热情做着教书育人的工作,不仅自己快乐,而且学生快乐,提倡教师应是“人师”。
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目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师生过重的教学压力,使师生生命得到真实成长。
为此,我们对学生开展自尊、自律、自主、自强的“四自”教育。自尊,要让学生诚实、阳光、有责任;自律,要让学生勤奋、进取、有毅力;自主,要让学生主动、积极、会合作;自强,要让学生顽强、自信、有理想。
我们对教师开展师德教育,教师的专业道德教育要求教师走专业发展之路;教师的语言道德教育要求教师的语言永远具有教育性和激励性;教师的生活道德教育要求教师永远成为社会的楷模;教师的交往道德教育要求教师永远做一位高尚的人、一个最能体现正义的人。
“在成事中成人”,我们紧紧抓住“成事”与“成人”。我们对“成事”的理解,体现在三方面。
第一,成学校发展之事。学校的发展包括三个阶段。首先是办学理念的孕育。没有符合自己学校特点的办学理念,学校的发展就是盲目发展,因而我们确定自己的办学理念,并得到师生认可。其次是学校制度的发展。能够覆盖学校所有工作的制度条文是一所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因为制度能规范学校中的人和事。最后是学校文化的发展。学校文化的发展和建设是潜移默化的,对于学校文化,我们既要持敬畏感,又要努力为学校文化的发展留下我们的痕迹。
第二,成教师发展之事。教师的发展也包括三个阶段。第一是教师学科专业知识的积累阶段。这个阶段可以追溯到教师的学生时代,专业知识的积累要更能贴近教育教学的要求。第二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阶段。让学生喜欢教师所教的学科,让学生乐意与教师共同探讨学习上的问题,需要教师不断积累教学经验。第三是教师要具备因材施教的能力。根据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教育,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都能成长好。
第三,成学生发展之事。我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表述为“让学生勤奋、善学、懂感激,从而成为能学习、会生活、有个性的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优秀学生”。勤奋是做任何事的前提,善学是对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的有效学习,懂感激是对学生思想品格、人生观、价值观的要求。
我们对“成人”有四个层面的具体要求。
第一,打造一支眼高、实干、精管理的学校管理队伍。学校的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因而我们要求所有的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必须十分注重统筹性、科学性、前瞻性,让校园内的每个角落留下管理的痕迹。
第二,打造一支德高、业精、会育人的教师队伍。教师的思想水平、道德水准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行。为此,我们将师德、师风、师艺、师魂教育放在突出的地位,努力让我们的工作更能体现出教育性、坚韧性和高效性。
第三,打造一支敬业、爱岗、肯奉献的后勤保障队伍。后勤保障工作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强调“内当家”“一人多岗、一人多能”等后勤工作新要求,坚持后勤管理工作的“四个一点”要求,即工作中要热心一点、主动一点、精致一点、人性化一点。
第四,打造一支具有责任心、感恩心、自信心的优秀学生团队。在责任心教育中,我们要求学生要具有“三省吾身”“安贫乐道”的境界和风格,以达到成人、成才的目的;在感恩心教育中,要求学生对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常怀感恩心;在自信心教育中,要求学生每天充满信心地学习和生活。
校长的哲学思想,能让校长对一些教育的基本问题想明白,想清晰,对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一个正确的归因,从而能寻找到办教育的乐趣。校长的办学理念能让学校的发展有一个正确的目标和方向,能使学校沿着一条清晰的轨迹正确运行,避免办学的混乱和无序,我们要向老一辈的校长学习,努力办符合规律的基础教育。以下是我在办学实践中对一些具体教育问题的思考,有16个方面,分享给大家。
1.做教师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我们理应享受教育。于漪老师有“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的名言,是因为做教师有乐趣。与学生打交道,我们感受到了青春的活力。教师要具有一进教室就兴奋、一见学生就快乐、一到假期就失落的状态。我们要做一辈子幸福的教师。
2.当我们面临职业倦怠时,我们必须要改变。改变我们的情绪,换一种心情,与其郁闷地做,不如开心地做。如果实在怨艾教育,改变我们的职业,换一个环境,迎接新的挑战。否则,我们要痛苦一辈子。
3.教育是一项遗憾的工作,我们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有些遗憾是可以弥补的,我们不能因我们教育的遗憾而影响学生的成长,我们要少一点“父欲教而木成舟,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憾;有些遗憾只能作为教育的经验和教训,只要我们的心是善,我们不必为不是十全十美的教育而指责不已。
4.教育学生是一项积德的善事,教师理应使学生和家长感激不尽。一项教育工作实施之后如能促使学生快乐成长,则一如既往;反之,应立即暂缓,引起学生与家长反感的教育再好,也要放弃。
5.教师就是教师,不要一厢情愿地把自己比作学生的父母或兄长。学校教育不等同于家庭教育,维系学校教育的是国家意志,一定是有要求和原则的;维系家庭教育的是亲情,不一定有要求,有时是无原则的。
6.批评和表扬都具有双重性,发挥正向作用必须把握好批评和表扬的时机。当学生有一点成绩而洋洋得意时,挑一点毛病有助于学生继续努力;当学生有一点小错而自责时,帮学生寻找理由有助于学生吸取教训。会批评和表扬学生了,教育的一半工作就做好了。
7.学生犯错是正常的,重要的是不允许学生再犯同样的错。犯错是学生成长的一个环节,教育就是要学生明白为何错,要告诉学生有些错是不能犯的,比如考试作弊、偷盗、伤害他人、造谣诽谤等。
8.教育要尊重学生的隐私,顾全学生的尊严。有一年学校自主招生,在面试时来了一位学生,他不认识面试老师,但面试老师认识他,知道他的父母是离异的,于是就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你对父母离婚这件事是如何看的?”刹那间,这位学生就流露出不满的情绪,好在有另外一位面试老师及时提醒,“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可以不回答。”事后了解到,该学生回家后很生气,发誓不报考学校了。尊重学生的隐私是教育的基本要求,尤其是当我们还未熟悉学生时。
9.教育是需要家校合作的,但不能因为家长不配合,就放弃对学生的教育。学校里总有这样的学生,父母离婚后重组家庭且又有子女,对这样的学生,不能出了问题就找父母,因为重组家庭的父母均有难处。把这些学生教育好要以学校为主,我们要有这种责任担当。
10.学科教学应分不同层次,但培养人一定要有基本要求。学科教学可以有高标准与要求,但“勤奋自律,尊重老人,负责任,不抱怨别人”应是教育的基本要求。
11.教师都有自己的专业,每位教师应有学科特点。教师的专业不能只体现在课堂中,提倡教师专业的延伸,教师的专业应延伸到教育的全部。数学老师教育学生不同于语文老师,用教师专业的学科思维教育学生会起到独特的作用。
12.写论文、做课题不是大多数教师的特长,但为了更好地提升自己,可以写点微论文,做点微课题。教育教学中总会遇到一些问题、困难,把这些问题、困难写出来,同时写出解决、克服这些问题、困难的方法和措施以及取得的效果,就可以形成微论文和微课题。我们不能永远做教书匠。
13.为了学生、家庭和自己,教师一定要多读书。教师要读三类书,文学类的书、科技类的书、学科类的书。长期不读书,人会变虚,会有空的感觉,有人说“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虽有点过,但有警示意义。
14.纪律与创造力并不矛盾,严格要求与以人为本一定要相容。没有纪律学生会是一盘散沙,创造力无基础;提倡有标准的严格是高质量教育的必然,以人为本重在人道和尊严。
15.不能把愉快学习和刻苦学习对立起来,学习是愉快和刻苦的统一体。有人把学习上的“愉快”和“刻苦”对立起来,导致他缩手缩脚,其实愉快是一种心情、一种情感,刻苦是一种态度,两者描述的不在一个维度。刻苦学习可以愉快,愉快学习离不开刻苦。
16.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把管理权交给全校师生,学校属于全校师生。学校管理大体有四种模式:一是校长一个人管;二是校长和一群人管;三是用制度管;四是用文化管。经验告诉我们,要管好学校,这四种方法要一起用,单纯一种办法管不好学校。学校是我们生存的地方,我们均要珍惜学校属于学校中的每一位,校长只是其中的一分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