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存款准备金率对政策利率传导的影响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在中央银行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其原意是在于保证商业银行的支付与清算,之后才逐渐演变为货币政策工具。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相比,存款准备金率具有主动性较强,流动性调节较及时、快捷的特点,既能深度冻结流动性以应对长期、严重的流动性过剩,也可以迅速释放流动性以应对严重的流动性不足(张晓慧,2012)。
过去十几年中,我国货币政策面临的国际收支环境的主要特点是持续的双顺差,外汇占款成为创造基础货币的主渠道。基础货币因为外汇占款大幅上升而供应过剩,如果不采取相应的对冲措施,势必造成流动性过剩、通胀和资产泡沫。央行采取的对冲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发行不同期限的央票来回收过剩的流动性;另一种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降低货币乘数,深度冻结流动性。
近年来,我国的国际收支情况逐步趋于均衡,经常项目顺差占GDP的比例已经从2007年的10%降低到2013年的2%,未来还有可能继续下降的趋势。近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速也明显高于外国对我国直接投资的增速。双顺差的问题已经得到缓解并将继续得到缓解,外汇占款作为创造基础货币的主渠道作用已经弱化也并将继续弱化。未来存款准备金率的走势将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外汇占款的变化。
本节希望讨论的一个相关问题是,如果在未来继续保持很高的存款准备金率,是否会影响新货币政策框架下的政策利率向其他利率的传导效果?从第二章公式(2-38)的推导中可以得出:
与此同时,
很容易证明:在存款准备金制度下,,这说明存款准备金率的高低并不会改变政策利率传导的方向。但是,由于,这表明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会弱化政策利率向所有其他市场利率的传导。
一种较为直观的解释是,存款准备金率对银行来说类似一种隐含的税收,如果存款准备金率处于较高水平,银行在受到外部冲击时(比如政策利率的调整时)调整其资产配置时所遇到的“摩擦力”比较高,因而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对政策利率的变动,相对于存款准备金率处于较低水平时,变得更不敏感。值得注意的是,从公式(3-1)可以看出,政策利率对债券利率和贷款利率的传导效率随着存款准备金的提高而弱化,而政策利率对存款利率的传导效率弱化速度甚至更快[如公式(3-2)所示],这是由于存款准备金率对存款的影响更为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