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陵
徐陵(507—583),字孝穆,东海郯(山东郯城)人。南朝陈文学家。梁时历任尚书度支郎、尚书左丞秘书监等职。入陈后官至中书监等。其诗歌和骈文多精巧细密,轻靡绮艳,为当时宫体诗重要作者之一,与庾信齐名,世称“徐庾”。著作有《徐孝穆集》《玉台新咏》等。
嫩竹犹含粉,初荷未聚尘
侍宴
园林才有热,夏浅更胜春。
嫩竹犹含粉,初荷未聚尘。
承恩豫下席,应阮独何人。
注释
聚尘:沾染上污泥垢土。
豫:同“与”,参与。
下席:与上席相对,宴席之上,常以礼列坐,位高权重的人居上座,人微言轻或恭谦的人居下座,所以古人常以居下席表示卑谦恭敬。
应阮:汉魏文人应玚、阮瑀的并称,他们均是建安七子之一。
简析
这是一首侍宴应和之作,诗人以清新奇丽的笔墨描绘出一幅竹新笋嫩、莲苞欲绽的初夏图景,即为侍宴的背景。最后两笔将自己类作应玚、阮瑀,既赞颂了萧氏,又凸显了几分自信和张扬。
“园林才有热,夏浅更胜春。嫩竹犹含粉,初荷未聚尘。”初夏,园林之中,新竹还含着如霜的竹粉,芙蓉花含苞待放,俨然一派春日图景,暖意微微。“嫩竹”与“初荷”互成对仗,新绿和黛粉的融汇将这初夏的园林装点得更加清新怡人,诚如诗人所说的“更胜春”。“承恩豫下席,应阮独何人。”蒙承上意,才得以入坐下席,这份恩宠就像汉时曹操对待应玚和阮瑀一样。“承恩豫下席”点明侍宴诗的主题,诗人以应玚、阮瑀侍宴曹操比自己侍宴萧衍,表明对梁国的忠心,而“应阮”的自比,又略显轻狂张扬。
名家点评
〔元〕佚名:徐陵之作,如鱼油龙罽,列堞明霞,辉耀丰茸之采溢目。非顿载之室,讵得见此。(《竹林诗评》)
提琴就竹筱,酌酒劝梧桐
内园逐凉
昔有北山北,今余东海东。
纳凉高树下,直坐落花中。
狭径长无迹,茅斋本自空。
提琴就竹筱,酌酒劝梧桐。
注释
北山北:此处借东汉逸民法真的典故,指类似法真隐逸的生活。
东海东:徐陵家在东海,在诗中指其罢免归乡。
纳凉:乘凉。
狭径:小路。
竹筱(xiǎo):小竹,即箭竹,又称竹箭,袅袅婷婷,幽雅宜人。
梧桐:梧桐树相传是凤凰停栖之树,亦非俗物。
简析
此诗描写了诗人罢官后闲居隐逸的生活,在大自然中与高树、落花、竹筱、梧桐等做伴交友,长此以往,诗人的内心也从凡尘杂念的世界中解脱出来,宁静自由,甚而达到了物我齐一的境界。
“昔有北山北,今余东海东。”东汉法真不入俗事,隐居境外,此次作者恰逢免职罢官,也要体味一番闲居的安逸。“北山北”和“东海东”对仗齐整,流水行云,此句由“昔”映“今”,后文的生活景状也由此引申。诗人被迫赋闲,却强说自己是在效仿东汉的法真,可见诗人胸怀的旷达与意趣的恬淡。“纳凉高树下,直坐落花中。”诗人在高树下纳凉,落花中独坐,消殆季节的暑热,也消净心头的烦秽。此句描绘了诗人回乡后自由、清静、安适的生活景状。“狭径长无迹,茅斋本自空。”纳凉之后,在回家的途中,看着这细长的小泥路上除了自己的脚印之外,没有他人踩踏过的痕迹,心生空落寂寥之感,回至家中,也觉得茅屋除了一把清琴和半壶浊酒之外,四壁茫茫。“长”字写出了诗人茅斋的离尘幽远,所以难免“无迹”,“空”字又可看出长久闲居隐逸的诗人已然达到了物我两忘、物我两空的境界。“提琴就竹筱,酌酒劝梧桐。”于是诗人提上清琴,携上浊酒,坐在庭前,对竹抚曲,曲罢,斟酒当着簌簌纷纷的梧桐作饮赋吟。此句写诗人投身于自然的怀抱之中,以“竹筱”作知音,以“梧桐”为酒友,向他们交代喜怒哀乐,也在这和谐闲静的日子里消尽了俗念,脱尽了机心。
背景
本篇写家居闲适之情,整首皆对。陵为东海人,在梁任上虞令时,为御史中丞刘孝仪弹劾免官,诗当作于返里期间。
名家点评
〔明〕宋濂:徐孝穆一以婉丽为宗,诗之变极矣。(《答章秀才论诗书》)
〔清〕王士祯:陈朝寥寥,孝穆称首。(《古诗选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