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心理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对优越感的追求及其对教育的意义

继人格统一性之后,对于优越感和成功的不懈努力是关于人性的另一个重要心理学事实。这种努力和自卑感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我们不自卑,那就没有任何想超越自己目前处境的欲望。对优越感的追求和感到自卑,是同一心理现象的两个方面。但是,为了方便阐述,我们还是分别进行讨论。这一章,我们将明确阐述对优越感的追求及其对教育的意义。

首先,人们可能会问,追求优越感是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生物本能?对此,我们必须给出的答案是,这是一个不太可能成立的假设。我们的确不能说追求优越感是任何明确意义上的本能,但我们必须承认它存在一定的生物学基础。这种基础肯定存在于胚胎核心之中,且有一定的发展可能性。也许,我们可以用最恰当的方式来解释,那就是人类本性和优越感的追求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当然,我们知道,人类活动有一定的限制范围,且有些能力我们永远无法获得。比如,人类不可能获得像狗那样的灵敏嗅觉,也不可能用肉眼观察到紫外线。但是,有一些功能性的能力,却可以通过努力继续发展。而且,我们可以从这些努力就能获得的能力中,发现追求优越感的生物学根源,从而发现个体心理演变的整个来源。

就目前我们所了解的,这种在任何情况下都追求优越感的强烈欲望和动力,普遍存在于大人和孩子之中,且无法根除。人的本性无法忍受长期的屈服与低下,人类甚至推翻了自己的上帝。这种被藐视和被贬低的感觉,这种不安全感和自卑感,会让人产生想要高人一等、抵达更高水平的欲望,以便获得心理补偿和完善自我。

我们可以证实,儿童的一些特殊的行为活动就是环境力量的影响,这种环境让儿童的自卑感、软弱感和不安全感加重。反过来,儿童的这些感觉又刺激影响了他全部的心理活动。于是,儿童就决定要摆脱这种糟糕的状态,努力达到更高的层次,以便获得一种平等感或是优越感。儿童的这种愿望越强,他们给自己设定的目标就越高,且以此寻求可以证明自己具备这种较高能力的证据,但这些能力往往超出了人类的能力范围。有时,儿童会从各个方面获得实现这种目标的支持和帮助,这就使得他勾勒出了一幅近似于上帝的蓝图,把自己想象得无所不能。孩子对上帝的幻想,代表他已经被一种类似于上帝的优越感思想所控制。这种情况在那些感觉自己特别脆弱的孩子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和频繁。

有一个14岁的男孩,他意识到自己的心理问题很严重。当被问及他对童年的印象时,他说,6岁的时候意识到自己还不能吹口哨时,特别地痛苦。可是某一天,当他走出家门,突然成功地吹出了口哨,这让他感觉很惊奇,以至于认为是上帝附身,让他会吹口哨。这个案例清晰地表明,感觉自己很脆弱和感觉自己接近于上帝的那种存在,两者之间关系密切。

个体对于优越感的渴望,和他的一些明显的性格特征联系甚密。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一个孩子对优越感的渴望,继而揭示他的全部野心。如果追求优越感的欲望变得格外强烈,就会衍生出一种嫉妒心。这类孩子很容易形成一种希望自己的竞争者遭遇不测的心理。有时,他们不仅仅怀有这种邪恶的想法(这经常会引发精神疾病),还会去伤害对手,给他们制造麻烦,甚至表现出一些明显的犯罪特征。这样的孩子会中伤诽谤、泄密和贬低同伴,以此提升自己的价值感。如果他正被他人关注,那么这些行为会表现得更明显。他认为,应该没有人可以超越自己,对他来说,无论是提升自我价值还是贬损他人,都只不过是获得优越感的一种手段而已。如果这种对权力的欲望过于强烈,他们会变得心怀恶意,打击报复。这样的孩子总会表现出挑衅和好斗的态度,从外表看起来,通常是目露凶光、突然暴怒,随时准备和假想敌开战。对于这些以优越感为目标的儿童来说,参加一场考试是极其痛苦的事情,因为这种测试会轻易地暴露出他们的无价值。

这个事实证明,测试要针对不同的儿童对症下药,同一个测试对于所有孩子并不意味着是同一件事。我们经常会看到,那些把测试当成繁重任务的孩子,在测试中总是一会儿脸红、一会儿脸白,言语结巴颤抖,害羞恐惧,四肢无力,大脑一片空白。有些孩子只有跟别人一起时才敢回答问题,一个人完全不敢说话,总觉得别人正在看着自己。这种对于优越感的渴望,在游戏的角色扮演中也很容易看到。在骑马的游戏中,如果其他小朋友扮演的是骑马的人,那些强烈渴望优越感的孩子绝不允许自己扮演马的角色,他总是渴望扮演骑马人的角色,试图去领导和支配他人。如果他们因为缺乏经验,无法胜任一个骑马人的角色,那他们会通过打扰别人的角色,破坏整个游戏,让自己获得满足。此外,如果他们屡屡遭受挫折和打击,就会丧失勇气,野心也会受挫。由此,他所面临的任何新环境,都会让他踟蹰不前,而不是刺激他勇往直前。

那些雄心勃勃,没有被挫败击倒的孩子,会对各种形式的竞争和比赛产生兴趣。不过,如果他们失败了,也会表现出同样的惊慌失措。我们可以通过孩子喜欢的游戏、历史人物形象、现实人物中看出他们渴望得到自我肯定的程度和方向。我们经常看到,有些成人非常崇拜拿破仑,而拿破仑也确实适合做这些有雄心壮志者的偶像。沉迷于妄狂自大的白日梦中,其实是自卑感太强的表现。这种自卑感刺激那些遭遇挫折和失望的人寻找现实意外的、精神和心理上的自我满足与自我陶醉。

深入观察儿童追求优越感的不同方向,大致可将其分为几个种类。显然,我们没有办法精确地划分,因为儿童在追求优越感方面千差万别,种类繁多,我们这里的划分主要是以儿童表现出的对自己信心的大小为参照。有些儿童自身的成长还没有因为对优越感的追求而被阻扰,他们会把这种对优越感的追求转化为对有益的成就感的奋斗,他们试着讨好老师、遵守秩序、保持整洁,发展成一个正常的学校儿童。以我们的经验可知,这样的儿童只占少数。

当然也有这样的孩子,他们渴望超越别人,且在努力的过程中带着令人费解的紧张和执着。他们会有过度的野心,但人们经常忽略这一点,因为我们习惯把野心当成一种美德,并激励孩子做进一步的努力。这通常是错误的,因为一个儿童的过度野心会阻碍他的健康成长。这种过度的野心,会让儿童因为无法快速实现目标而感到紧张,在一段时间内他可以忍受,但持续时间过长,这种紧张感就会成为孩子的负担。这样一来,孩子可能会花费大量时间在书本上,而不参与其他课外活动。这些孩子经常会回避其他问题,仅仅是因为他们受到野心的影响,只想在学习上名列前茅。我们自然不会满意儿童的这种发展,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的身心成长并不健康。

对这样的孩子来说,安排自己的人生与生活,只是为了超越他人。事实上,这并不是适合他们成长的最佳方式。我们应该不断地提醒他,不要花费太多时间在书本上,要走出去呼吸新鲜的空气,和朋友们玩耍,安排自己做其他的事情。当然,这样的孩子和那些发展正常的孩子一样,也不是大多数,但他们的行为出现得非常频繁。

此外,在同一个班级的两个小学生之间,也经常会出现暗中竞争的情况。如果我们有机会近距离地观察这种现象,就会发现,这种竞争会导致两个孩子形成一些令人讨厌的性格特征。他们会变得善于嫉妒,而一个独立、和谐的人不会存在这样的个性特征。这些善于嫉妒的孩子看到其他孩子取得成绩就会生气,当别人优于他们时,他们会出现紧张、头疼、胃痛等不良症状。当别的孩子受到表扬时,他们会郁闷地走开,绝对不会去夸奖别人。这是一种嫉妒的表现,但这并未充分地体现出这类孩子过度的野心。

这样的孩子没有办法与班里的同学融洽相处,他们事事都想占据上风,就算是一个普通的游戏,也不愿意屈居下位。这样一来,他们就变得不喜欢集体活动,对同学颐指气使。每一次和同学接触,都会让他们感到不开心,越是跟同学接触得多,越觉得自己的地位不稳。这样的孩子永远都不相信自己能获得真正的成功,且当他们感觉自己处于不稳固的氛围中时,很容易表现得惊慌失措。他们会因别人对自己的期待而不舒服,更会被自己对自己的期待压得透不过气。

这些孩子会很敏锐地感受到家庭对他们赋予的各种期望。对于每一个交给他们的任务,他们都会带着兴奋、紧张的心情去完成,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在家长心目中是优于他人的,是众人瞩目的焦点人物。他们感受着加于自身期望的重负,只要环境有利,他们会愿意一直背负着这个重担前行。

如果人类有绝对真理的庇佑,那就有幸可以发现一种完美的方法和理论,让孩子免受这些难题的困扰。那样的话,我们周围就不会存在这些问题儿童。但我们没有这样的理论,也无法为孩子安排学习这种理论的理想环境,所以很明显,这些孩子所背负的急切期望,就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定时炸弹。他们所背负的这种过度的雄心,将让他们在面临困难时,跟那些没有背负此雄心的孩子的感受截然不同。我们这里说的困难,是指那些不可避免的困难。保护一个孩子免受这些困扰的希望很渺茫,原因是我们的理论并不适用于每一个孩子,它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还有一部分原因在于,孩子的自信心被他们膨胀的野心击溃了,他们失去了面对和克服这些困难的勇气。

那些野心过大的孩子,只关心最终的结果,因为那是对他们成功的认可。如果最终的成功没有得到他人的认可,他们是不会满足的。我们知道,对一个孩子来说,在许多情况下,困难出现时保持心理的平衡,远比立刻着手去解决这些问题更重要。一个被迫变得野心很大的孩子并不会了解这些,他只觉得没有了他人对自己的仰慕和认可,就没有办法生活下去。结果,他只能依赖于别人的意见而活,这样的孩子随处可见。

我们可以看到,保持心理的平衡感有多重要,这在那些生来就有器官缺陷的孩子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那些左利手的孩子比右利手的孩子发展得更好,这一点很少有人知道。在我们惯用右手的文明中,一个左利手的孩子要面对很多困难,而我们很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发现孩子惯用的到底是右手还是左手。有些孩子在阅读、写作和画画方面有特殊困难,且使用双手时显得很笨拙,这样的孩子无一例外都是左利手。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但并不十分确凿的方法来判断,孩子是不是惯用左手:让孩子交叉双手时,通常左手大拇指会位于右手大拇指之上。我们会惊奇地发现,竟然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天生的左利手,而他们自己却不知道。

当我们研究大量左利手儿童的生活史时,就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首先,这些孩子经常被视为是笨拙或拙劣的,因为我们总是习惯安排用右手做事情,有这样的看法也很正常。为了理解他们的处境,我们只需要设想一下,假如我们已经习惯于右手交通法则,当我们试图穿越左手交通法则的街道时,是多么令人困惑。一个左利手孩子会发现自己所处的情况更加糟糕。如果他的全家人都使右手的话,他的左利手不仅干扰了家庭的正常生活,也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当他在学校学习写字时,他会发现自己在这方面处于平均水平以下,因为他自己和别人都不了解真正的原因,为此他会受到责骂,得到糟糕的分数,经常被惩罚。孩子无法解释自己的这种差距,只能认为自己这方面的能力不如其他孩子,这样他就会感觉自己被蔑视和贬损,也会在其他方面感到自卑,不敢与他人竞争。而他在家时也会因为笨拙而遭到责骂,就更让他确信自己能力不足。

孩子当然不会把这种能力不足的感觉视为最终的失败,但也有不少孩子在令人沮丧的处境中,放弃了努力和挣扎,从此一蹶不振。他们之所以放弃,是因为他们不理解自己真正的处境,也没有人告诉他们该如何克服这样的困难和问题。对他们来说,继续努力是很难的。因此,很多人字迹潦草,难以辨认,也可以归结为同样的原因,那就是他们从来没有充分地训练自己的右手。这个障碍是可以克服的,其中一个有力的证据就是,人们发现很多左利手最终也可以成为一流的艺术家、画家和雕刻家。虽然他们是天生的左撇子,但通过强化训练,他们已经具备了灵活自如地运用双手的能力。

有一种迷信的观点认为,如果左利手的人被训练使用右手做事,他们会变得口吃、说话结巴。这种迷信可以用一个事实来解释,因为左利手的孩子面对的困难很大,以至于他们失去了开口说话的勇气。这也是为什么,那些受到其他形式的挫折(精神病、自杀、犯罪、变态等)的人当中,会有很多是左利手。我们也经常会看到,那些已经克服了左利手困难的人,在生活中也能获得不小的成就,这种情况在艺术领域中很常见。

也许左利手这一单一特征所表现出的意义有限,但它依然教会了我们非常重要的东西,即除非我们努力培养和发展孩子的勇气和毅力到一定程度,否则我们就无法判定孩子的能力和潜力。如果我们吓唬孩子,剥夺了他们对自己未来的美好希望,那么孩子或许依然有能力继续前进,但如果我们增加了孩子的勇气,他们可能会实现更多、更大的成就。

野心过度的孩子之所以会陷入一个艰难的境地,是因为人们总是习惯用他们所取得的成就来判断他们,而不是通过他们迎接和战胜困难的准备情况来判断他们。在现代文明中,人们习惯关注可见的成功,而忽略全面深入的教育。我们知道,那种轻而易举就能获得的成功很容易消逝。因此,培养一个孩子的野心是没有任何益处的,相比之下,更重要的是锻炼孩子拥有勇敢、坚韧和自信的品质,让他认识到在面对失败时要有不气馁的精神,而且,还要把这种挫折当成一个新的问题去对待。当然,如果老师可以认识到孩子做什么样的努力和追求是无益的,能够意识到孩子最初是否做了充分的准备和努力,那么,再来培养孩子就容易很多了。

我们发现,对优越感的追求可以体现个体的某一性格特征,比如争强好胜。有的孩子最初追求优越感是以一种争强好胜的态度进行的,让他中途放弃很难做到,因为已经有另外的孩子在前面超越了他很多,他的斗志被激发了。很多教师就是遵循这个理论,以此治疗那些雄心不足的孩子,或是给孩子不好的成绩来唤醒他们休眠的野心。如果孩子勇气尚存,这个方法偶尔会奏效。但是,不建议普遍使用这个方法,对于那些学业已经濒临危险线的孩子,过低的分数会让他们变得更加困惑,完全不知所措,进而陷入一种明显的愚蠢迟钝的状态。

如果我们以一种温和、关爱和理解的方式来培养这些孩子,我们就会惊讶地发现,他们会展示出我们未曾发觉的智力和能力。以这样形式对待的孩子会呈现出更大的野心,原因很简单,他们害怕再回到以前的状态中。他们以前的生活方式和成就匮乏,就像是警告一样牢记在心,时时督促他们不断前进。在今后的日子里,他们中的许多人表现得像魔鬼附体,他们日夜操劳、不断奔波,饱受过度工作带来的折磨,但他们还认为自己做得还不够。

如果我们还记得个体心理学的主导思想,那么所有这一切就变得清晰多了。个体心理学认为,每个个体的人格,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且这种整体人格的行为表现和个体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模式是一致的。如果要判断一个个体的行为,却脱离了行为者的整体人格,那这是非常不恰当的。因为一个特定的或单一的行为可以从多方面来解释,此时就会出现判断的不确定性。但如果我们通过其整体性格来理解学生的一个特定行为和动作,那么这种不确定性就会消失。比如,上课拖延可以理解为他对学校所布置的任务不可避免的一种反应。孩子的这种反应只是意味着,他更愿意对学业置之不理,而不是费心去满足完成学校的任务和要求。事实上,他做了自己所能做的一切来违背学校的要求。

依照孩子的这种观念,我们就能理解“恶劣”学生的整个情况。如果孩子对优越感的追求不但不符合学校的要求,还表现为跟学校的要求对抗时,悲剧就发生了。孩子一系列典型的行为问题和症状开始出现,且越发严重,最后逐渐变得无可救药甚至倒退。这些孩子会越来越像一个宫廷小丑,经常扮演恶作剧,引人发笑。除此之外,他很少做其他的。他可能会惹恼同伴,懒惰逃学,最后堕落,跟社会上的一些行为恶劣的同伴厮混。

这时我们发现,我们不但掌握着学生在学校里的命运,还掌握着他们今后的个人成长和发展。学校提供的教育和培养,对个人未来的生活模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校处于家庭和社会之间,有机会纠正孩子在家庭教育中所培养的错误的生活方式,有责任帮助孩子为适应社会生活而做好准备,也有责任确保孩子在社会这个大管弦乐队中和谐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如果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学校的作用,我们就会发现,学校一直试图根据不同时代的社会理想来教育和塑造个体。在历史上,贵族、宗教、阶级和民族学校相继出现,这些学校其实总是根据时代和统治者的要求来教育孩子。现在,为了适应社会理想的转变,学校教育也必须做出改变。如果今天的成人的理想标准是成为自主、自律和勇敢的男人或女人,那么学校就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来培养这样一个趋于理想的人。

换句话说,学校不能把自身视为教育的终极目标,而当牢记学校要为社会而不是学校本身来教育学生。这样,学校就不能忽视那些自暴自弃的儿童。这些孩子追求优越感的欲望不一定比其他孩子低,他们只不过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容易成功的事情上。在这些事情里,他们没必要束缚自己,且他们相信这些事情不管对错,都更容易成功。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年幼时,已经不知不觉地训练自己在这些事情上进行探索,并取得了成就。因此,他们或许无法成为杰出的数学家,但可能在体育方面比较突出。教育者永远不应该贬低孩子在其他任何方面的成就,而是应当将其视为教育的一个切入点,鼓励孩子在其他领域也获得同样的进步。如果教育者一开始就从孩子的某一长处出发,用他们自己取得的成就来鼓励他们继续努力,让他们相信自己在其他方面也能取得同样的成功,那么教育者的任务会更容易完成。这就如同,诱导孩子从一个硕果累累的牧场转战到另一个充满可能性的牧场。而且,除了那些迟钝弱智的孩子以外,所有的孩子都有能力成功地应对学校的任务。因此,教育者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克服那些人为设置的障碍。这一人为设置的障碍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人们把孩子抽象的学业和成绩以及学校表现作为评判儿童的准绳,而不是把最终的教育目标和社会目的作为评判标准。从孩子的角度来看,这种障碍还反映出他们自信不足。因为他们缺少勇气和自信,导致他们不能用一个合适的方式去表现对优越感的追求,由此让他们的行为偏离了有益的社会活动。

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会做什么呢?他会想到一种逃避的方式。我们经常会看到,孩子傲慢地做出一些特殊的行为,比如莽撞无礼或固执,这些行为当然不会赢得老师的赞同,但可以吸引老师的注意,或引起其他孩子的仰慕。这样的孩子,借助自己对他人制造的干扰,而把自己视为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小英雄。

这种心理表现和偏离正轨的行为,在孩子进入学校这个新环境时表现得最明显。尽管这些问题都是在学校里才浮出水面的,但其根源却不在学校。学校除了对学生进行积极教育和纠正错误以外,从消极被动的意义上讲,不过是孩子早期的家庭教育弊端曝光的地方而已。

一个称职且善于观察的老师,可以在孩子入学的第一天就看出孩子很多方面的问题。在一群孩子中,一个溺爱娇惯的孩子会在学校中立刻凸显,因为新环境是非常痛苦和不愉快的。这样的孩子,由于缺乏跟别人交往的经验,很少主动结交朋友。一个孩子最好在入校之前,就已经具备如何与他人建立关系的知识。他不能只依赖于一个人而将其他所有人都排除在外。他在家庭中的教育错误,必须在学校得以纠正。当然,如果他来学校时已经几乎没有与人交往的困难,那就更好了。

对于一个在家里骄纵成性的孩子,你不能指望他立刻就能集中精力,投入学校的学习和活动中。这样的孩子很难做到专心,他宁愿待在家里也不愿意去学校,因为他没有“学校意识”。这种厌学的情绪很容易被察觉,如父母早上必须哄他起床,必须不断催促他做这个、做那个,他吃早饭也是慢吞吞的,这样的一个孩子,就像是已经构建了一个不可逾越的屏障来阻止自己进步。

治疗和补救这种情况的方法,和解决左利手的问题一样,就是给予孩子时间去学习和改变。如果他们迟到了,不应该惩罚他们,这只会加深他们对学校的厌恶,让他们更加确信自己不属于学校。如果父母用打骂的方式强迫孩子去上学,那么孩子不仅不想上学,还会用各种方式让自己变得令人难以接受。当然,这些都是逃避困难的方式,而不是实际面对和解决困难的方式。孩子对学校的厌恶,对学业和学校问题的无能为力,在他的每一个动作和行为及每一个时刻都会表现出来。他始终不想跟自己的书本在一起,还总会忘记和遗失它们。当有孩子这么做时,我们就可以确定,他在学校的生活并不如意。

如果我们进一步观察这些孩子,就会发现一个事实,他们根本不相信自己能在学校实现任何程度的成功。这种自我低估不完全是他们的错,而是周围的环境让他们不抱希望,且在这个错误的方向上越走越远。在家里,有些家长非常生气时可能会预言孩子的美好未来希望渺茫,说他们一无是处。这些孩子会发现,在学校发生的一切不过是验证了这样的预言和指责,他们(包括他们的家长)也缺乏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去纠正这种错误的看法和预言。因此,他们在做出尝试之前,就已经放弃了努力。他们把由自己造就的失败当成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也把这种失败当作自己无能和低人一等的证据。

当孩子犯了错,却没有纠正的可能;当孩子一心想努力,却依然拖后腿。那么,他们就会立刻放弃努力,把注意力转移到为了远离学校而编造借口上。孩子逃学是最危险的迹象之一,也被当作是最恶劣的行为之一,他们通常会因此受到严厉的惩罚。于是,孩子觉得自己不得不变得狡猾、用歪曲的事实来逃避责罚。不过,还有一些方式会诱导他们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比如,他们会伪造家长签名,或是篡改成绩单,以此来蒙蔽老师和家长。他们会向家长撒谎,编造自己在学校的所作所为,其实,他们已经很久没去学校上课。在正常的学校上课时间,他们必须给自己找一个藏身之所。不用说,这个隐蔽的地方早就有别的逃学孩子踏足。单纯的逃学并不能满足他们对优越感的追求,为此他们会采取进一步的行为,也就是进行违法行为,以此来满足优越感。如此一来,他们就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最终发展成完全的犯罪行为。他们组成团伙,开始偷窃,学着进行性倒错行为,以此觉得自己成长得很快。

既然已经跨出了这么大一步,那他们就可以寻找更多的内容来满足野心。由于他们的这些行为没有被察觉,因此,他们觉得自己可以犯罪。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孩子不放弃自己的犯罪生涯,在这条路上走得越来越远,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在其他方面永远不可能轻易获得成功。他们已经把一切有可能刺激他们做有益于社会活动的事情排除在外。他们的野心不断被身边的不良同伴的行为所刺激,驱使自己做出非社会或反社会的行为。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着犯罪倾向的孩子,通常都很狂妄自大。这种狂妄自大与野心的根源一样,迫使孩子不断用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来凸显自己的与众不同。如果这样的孩子无法在生活的有用方面为自己寻找到一处容身之地来展示自己的优势,他就会转向生活中无用的一面

这里有一个男孩杀死老师的案例。进一步调查这个案例,我们会发现,这个男孩具备上述所有的性格特征。他被照顾得仔细周到,但精神过于紧张。他的监护人是一位女家庭教师,认为自己知道关于心理活动的表现和功用的所有知识。这个男孩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他曾经雄心勃勃,现在却无须做任何事,在家里的行为也受到掌控,因此,他很有挫败感,完全灰心沮丧了。家庭和学校生活都没能填满他的雄心和欲望,因此他就转向了违法犯罪,通过杀害老师来满足自己的野心,摆脱家庭教师和儿童教育指导专家的控制。迄今为止,社会上还没有设立一种将犯罪,特别是青少年犯罪当作教育问题来治疗的机构,也就是说,还没有设立一种将这些犯罪行为当作心理问题来处理的机构。

那些曾经从事和教育相关工作的人都很熟悉这样一个事实,在老师、官员、医生和律师的家庭中,孩子通常是任性的。这种情况不仅会发生在那些不是很专业的教育家庭中,也会发生在那些我们认为其观点和看法比较重要的人家里。虽然他们有着较高的教育专业权威,但并不能给自己的家庭带来安宁和有序。对此的解释就是,在这样的家庭中,某些重要的观点要么被完全忽略,要么没有被完全理解。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有一部分是由于过分严格的家规,威胁到了孩子的独立性。事实上,这种压迫也经常剥夺了孩子的独立性,孩子由于难以忍受这种压迫,被迫激起了复仇的情绪,也唤醒了他们对记忆中所受到的惩罚行为的报复心理。必须牢记的是,父母刻意的严厉教育,会导致他们对孩子的关注和监护过于频繁。对多数孩子来说,这样的监护可能是优点,但在这个教育者家庭中,孩子会一直想要处于焦点位置。他们把自己当成一个展示的试验品,认为别人对此负有责任,拥有决定权,别人应该为自己清除所有的困难,唯独自己没有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