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的秘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节 用提问刺激思考,拒绝“猴子”

下君尽己之能,中君尽人之力,上君尽人之智。

——韩非子


假设有一天,你正在办公室伏案工作,你的员工小李满怀心事地走进办公室,开口问你:“领导,这次的营销活动应该怎么开展?”你考虑到这个营销活动对公司非常重要,于是思考片刻后回答:“小李,这个事情我今晚先想想,你明天上午来找我,我再给你意见吧!”

小李听罢后欣喜地离开了,一身轻松,因为你答应了帮他想办法。

但是你今天晚上非常忙碌,除了小李的问题,还有其他几个员工的问题等你解决,甚至你自己的工作也很多。你忙到晚上十一点多,终于抽时间帮小李想了解决办法。当你躺在床上,不由长叹:又是忙碌的一天!

第二天,小李满怀期待地来到你的办公室,当你把你的想法告知小李后,他一脸欣喜地回应:“领导,你真厉害!这个营销活动就按照你的建议去开展了。”

你看到小李兴高采烈地离开后,虽然有了一丝成就感,但又想起还有很多其余的工作要做:小张的报告还在等你提修改意见,小胡有个投诉客户还等你回复,答应给行政部做的培训教材还没有着落……

最后,你忍不住一声长叹:为什么总是这么忙?难道我真是劳碌命?

上面的故事虽然是个假设,但却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能不能从中找到你的影子呢?当员工到领导的办公室,开始“请教”领导各种问题的时候,作为领导的你,务必要小心又谨慎。如果你直接给出你的建议或指令,貌似工作效率高,但可能带来了更加严重的问题。

首先,如果你给的建议最终执行的效果很好,试想一下,员工以后有类似的问题是不是会继续找你?于是,员工对你产生了依赖感,产生了托付心态,失去了独立和自主思考的意愿。从某个角度讲,领导变成了员工,员工变成了领导。

其次,如果你给的建议最终执行的效果不好,员工内心可能会想:“都是领导给我出的馊主意!”他对你的信任感会下降。所以不管你的建议是好还是不好,作为领导都容易陷入“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的僵局。

问题出在哪里呢?

美国管理学家威廉·姆翁肯(William Oncken)提出了一个有趣的理论:猴子管理理论。他所谓的“猴子”,是指“本属于员工的问题或责任”,其与唐纳德·L.沃斯(Donald L. Wass)在1999年共同创作并出版了介绍该理论的书籍《时间管理:“猴子”给了谁?》(Management Time: Who's Got the Monkey?)。

“这个营销方案应该怎么做?”这原本是小李的职责和问题,是他的“猴子”。小李因为自身思维受限,或者想要逃避责任,通过一个简单提问——“领导你看该怎么办”——就把“猴子”交由上司处理了。如果上级在这个时候,用陈述句将答案说出来,则这只“猴子”这次和以后可能都归上司“养”了。每个下属都有自己的“猴子”,如果都交由上司管理,显然,管理者自己的时间将变得不够用。更可怕的是,管理者自己的“猴子”怎么办?于是,很多领导整天都很忙,一问忙什么,答案都是“瞎忙”。

员工的问题 = “猴子”

你可能是一个处理问题的高手,或者你一贯喜欢仗义地帮助员工,也可能你性格急躁,很多事情想要亲力亲为。你今天帮小李解决了问题,以后是否打算一直帮下去?你是否会感觉自己的时间不够用了,并因此开始检查自己的管理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呢?你的员工的成长空间和进步动力又在哪里呢?

所以,要善于拒绝别人的“猴子”,同时“养”好自己的“猴子”。

拒绝“猴子”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提问。

我们把本节开篇那个假设的故事重现一下,看看一个好的领导应该如何通过提问来拒绝员工的“猴子”。

小李:“领导,你觉得这个营销方案该怎么做呢?”

领导:“我很高兴你来请教我,你自己有什么建议呢?”

小李:“我就是没有什么想法才来找你的啊,领导,你帮我想想呗。”

领导:“这样吧,我一会儿有个会,不过明天上午十点有空,你到时候来找我,不过你今晚至少先想出两个解决办法来,我们明天再一块儿讨论一下。对了,这种事情你可以和有经验的同事一块儿头脑风暴一下啊……”

(“猴子”还在小李那儿,领导今晚可以休息。)

第二天上午十点。

领导:“小李,你昨天的问题考虑得怎么样了?”

小李:“我昨天和几个同事碰了一下,还是挺有启发的。”

领导:“很好啊!说来听听。”

小李:“我们可以在所有门店策划一个营销活动,大致方案是这样的……”

领导:“小李,你说得非常好!说到门店销售,你觉得这次活动的目标客户是什么人呢?我们的活动如何吸引他们过来呢?过来之后,我们的销售人员该如何识别呢?”

小李:“嗯,领导,你提的问题我再回去考虑下……”

领导:“没问题,我觉得你的想法很好,考虑周全后你出个具体的营销方案,审批后,就可以按照你的想法执行了!”

在上述整个管理沟通过程中,管理者通过提问,始终把“猴子”交由员工继续背着。这样不仅可以刺激员工思考,促进员工进步,同时也能让管理者有足够的时间去做规划、学习、思考和创新等重要工作。在拒绝员工“猴子”的过程中,以下问题会经常用得上:

· “你自己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呢?”

· “如果你是我,你会如何处理这件事情?”

· “这么多方案中,你认为,相比较而言哪一个方案更好?”

· “你需要我在哪些方面给你支持?”

· “如果我全力支持你,你还有什么办法?”

· “除了这个,还有呢?”

· “这的确是一个不错的方案,同时你有没有考虑……情况呢?”

· “如果发生了……情况,你打算如何应对?”

可能有些管理人员会觉得,与其花时间煞费苦心地培养员工,不如自己做效率高。确实,单打独斗、亲力亲为可以在单一任务中体现出高效率,但长此以往呢?所以,管理者需要平衡短期效率和长期效能的关系。如果你希望未来员工能够有成长,独当一面,那确实值得你短期付出精力,多提问来引导和培养你的员工。

管理员工如此,管理家庭和孩子的教育其实也如此。如果你曾经或现在总在抱怨:

· 为什么孩子有点娇生惯养?

· 为什么我的孩子总要大人帮忙?

· 为什么家里的事情总是我在操心?

那么也请你思考以下问题:

· 孩子在家的时候,是不是总有人在帮他做很多事情?

· 你是不是总在担心孩子这不会或者那不行?

· 在孩子上学或放学的路上,家长是不是习惯性地帮他背书包?

· 当别人在做事情的时候,你是否总是觉得别人做得不好?

· 当你交代事情给别人做的时候,你是否总有各种叮嘱和不放心?

假设上述问题你回答了“是”,那么你经常在帮家人或孩子“养猴子”。如果你享受在工作或家庭中那种“为人师”的感觉,或者你特别喜欢沉浸在帮助别人的成就感当中,那你可能真的是天生的“养猴专业户”。如果你有抱怨,也希望改变,那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开始提问。

如果你尝试这种拒绝“猴子”的提问方式,那么在初期一定要控制自己“养猴”的欲望,甚至要做好死掉几只“猴子”的心理准备。但是从长期来看,当对方尝试自己思考、自己决定、自己负责的时候,难道你不应该感到欣慰与高兴吗?

在中国的现代社会中,孩子的娇生惯养是个焦点问题,这里面固然有独生子女的原因,但更多还是因为家长太喜欢帮孩子“养猴子”了。想想以下情景,你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是否曾经遇到过:

· 孩子一放学,家长马上主动帮他把书包拿下来。

· 孩子遇到困难,家长第一时间帮他解决。

· 孩子回到家,家长主动安排或要求他写作业。

· 孩子做事情,家长喜欢帮他规划好。

并不是说上述行为一定不对,但或多或少是在帮孩子“养猴子”。作为家长,有时最简单的启发孩子思考、训练自主能力的方法就是提问,让孩子自己“养猴子”。

· “你为什么会这么想呢?”

· “除了问妈妈,你觉得还有什么办法呢?”

· “你自己有什么建议吗?”

· “今天的作业,你估计要多久做完?”

· “今天的作业,你计划先做什么?”

父母对孩子多提问,能够更好地刺激孩子思考,让孩子自己去寻找答案,探索世界,同时让孩子多为自己的事情负责,自己的“猴子”自己养。

本节小结

本节阐述了提问的第三个作用:刺激思考,拒绝“猴子”。如果你希望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学习、锻炼、规划、创新,并拥有自己的时间与空间,你可以通过提问将工作和生活中那些本属于员工、家人、孩子的“猴子”还给他们自己。

当然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很多人之所以总是帮别人“养猴子”,究其根源要么是自己乐在其中,因为充满“为人师”的成就感,要么是缺乏对他人的信任。这个时候,你必须问自己两个问题:

1.现在的工作(生活)状态是自己想要的吗?

2.自己期待的工作(生活)状态究竟是什么样的?

所以,自己的“猴子”自己“养”,别人的“猴子”别人“养”;学会放手,员工和孩子才会有成长与进步。用提问拒绝“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