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56年前,我从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的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工作。那时,中国还没有自己的计算机,国家建立我们这个研究所,就是为了研发中国自己的计算机。我很幸运,能够进入计算所,亲身参与了新中国在计算机事业上从零到有的发展历程。
今天,人们可能认为计算机没什么了不起,可能每个人身上都带着好几个计算机,随时随地都可以叫计算机给自己做事,但是在我们那个时候,计算机是非常神秘、非常稀罕的。就拿中国自己设计的第一台计算机为例,这台计算机称为“119机”,每秒钟运算5万次,是用“电子管”做的,人们称为“第一代计算机”,这是最早的技术。后来发展到“第二代计算机”,是用“晶体管”做的,然后发展到“第三代计算机”,是用“集成电路”做的,最后发展到“第四代计算机”,就是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做的。沿着这条路径,计算机发展就和集成电路的发展融合起来了。现在可以说,集成电路是计算机的核心技术,是计算机的载体,是计算机的主要成分,集成电路的发展决定着计算机的未来……
不过,人们都有探索自然奥秘的好奇心,尽管计算机已经随手可得,有人还会有兴趣去了解:计算机怎么会一步步地变得能干起来、变得越来越“聪明”了?了解这些事,对人们求得自己的进步也有意义,这其实就是科普的价值,通过科普来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等等。
本书作者有志于科普计算机的知识,向广大读者奉献了这本普及计算机知识的《穿越计算机的迷雾》一书,这其实是很有挑战性的工作。因为对于生活在今天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要把人们“拉回”到计算机发展的早期,让他们了解那些早期困惑计算机工作者的难题,这有点像对计算机进行“考古”的味道了!对于很多小朋友来说,他们生活在一个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以随时随地上网、打电话、聊天交友、购物的时代,他们会认为这个世界一直就是这样,为什么还要去“考古”呢?
然而实际上,几十年前的生活并不是这个样子。我们现在所享受的这些便利,都起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是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而开始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使信息处理数字化、自动化,随后,利用电子计算机的技术原理,人类成功地把更多的事物数字化,例如声音、图像、文字、图纸、生产流程、交易记录、商品参数,等等;并产生了很多像电脑终端、智能手机、数字电视、交换机、路由器这样的数字信息处理设备,这就形成了我们今天可以在电脑和手机上抢购商品、看视频、即时通话,无现金支付、网上就医……的技术基础。
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就像一个村子,每个国家都是一个村户,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个地球村的村民。然而,从古到今,这都不是一个和平宁静的村庄,战争、饥饿威胁着人类,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也极不均衡。在历史上,中国曾长期遭受西方发达国家的禁运制裁和技术封锁。今天,中国在航空航天、量子通信、超算、核能、高铁、港口龙门吊、挖泥船、高温超导、纳米科技、量子计算、正负电子对撞机、高性能计算机、北斗导航等方面的进步与突破基本上都是在外国的技术封锁下自主研发、自主创新完成的。
科学技术是一个国家的命脉,事关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中国互联网事业作出重要指示:网信事业要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必须突破核心技术这个难题,争取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实现“弯道超车”。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要建设数字中国,发展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和基础软件,提高我国信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从娃娃抓起。这就需要唤起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在他们的心里播下热爱科学的种子,而这正是广大科普工作者的工作。
在此,我再次向广大的青少年推荐这本《穿越计算机的迷雾》的计算机科普著作,这是一本妙趣橫生、引人入胜的科普读物,它既讲清了电子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也能够极大地激发青少年对于信息技术的兴趣,引导他们走进科学的殿堂。
倪光南
二〇一八年二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