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资源型城市
案例1 一元向多元的跨越
——休斯敦复合模式产业转型案例研究
休斯敦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东南部平坦的海岸地带,被称为墨西哥湾的一颗明珠,又因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被称为世界石油之都和世界能源中心。在石油资源的支撑下,休斯敦经济高度繁荣,曾掩盖了亟待调整的产业结构缺陷。由于严重依赖石油,致使休斯敦产业结构相对缺乏弹性,经济繁荣表象下潜伏着不稳定性。
意识到经济发展的重大瓶颈后,休斯敦充分利用自身比较优势,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城市创新与产业转型路径,努力向高层次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其创新之处在于:采取“传统产业延伸+新主导产业扶持+新兴产业植入”综合运用的复合型模式,这是一种依赖石油资源的多元化和非依赖石油资源的多元化双向结合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料的深度加工、综合利用以及辅助性产业,属于传统产业延伸模式;依托油气开采业和石油化工业作为潜导产业,壮大城市经济并为带动相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做积累,这属于新主导产业扶持模式;大力发展电子、航天、生物工程、医疗卫生和服务业等产业,这属于新兴产业植入模式。这种纵横双向结合的多元化产业构成了休斯敦新的产业体系。
在城市创新与产业转型的具体措施上:一方面,休斯敦积极发挥政府作用,针对经济衰退情况及时进行长远规划,在产业发展、资金支持、投资激励、人才吸引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按照延伸石油、石化等传统产业,植入航天、医疗等新兴产业,发展金融、教育等第三产业的思路,逐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休斯敦是“世界能源中心”,矗立着无数石油井架,纵横交错的油气管道无边蔓延;休斯敦又是“美国太空之城”,“阿波罗”登月如雷贯耳,以“宇航”、“火箭”冠名的街道、商店随处可见;休斯敦还是“全球医学之都”,执世界医疗科研之牛耳,成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心脏移植手术。作为美国著名的资源型城市,休斯敦没有出现“鬼城”现象,而是通过“双向”复合模式产业转型,实现了一元向多元的创新式跨越,树立了美国城市持续繁荣的典型。
一、休斯敦城市概况
1.地理、资源和人口现状
休斯敦位于美国南部得克萨斯州东南部,与州内其他两大城市达拉斯和圣安东尼奥距离相等,临近墨西哥湾。休斯敦素有“世界石油之都”、“世界能源中心”之称。
美国南部“阳光地带”的9个州,蕴藏着全美半数以上的石油和天然气。德州即为这9个州之一。由于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休斯敦从一个农产品集散地迅速成长为美国最大的石化工业以及贸易中心。另外,休斯敦重晶石、石膏、镁、盐、木材及淡水资源也较为丰富。
休斯敦地区由10个郡县组成,分别为奥斯汀(Austin)、布拉佐瑞(Brazoria)、钱伯斯(Chambers)、福遍(Fort Bend)、加尔维斯顿(Galveston)、哈里斯(Harris)、力柏、蒙哥马利(Montgomery)、圣雅辛托(San Jacinto)、沃勒(Waller)(见图1-1)。休斯敦市位于哈里斯县,2009年常住人口达到226万人,位居全美第四,仅次于纽约、洛杉矶和芝加哥。
图1-1 休斯敦地区区位图
(图片来源:Great Houston Partnership.Partnership Research:Houston Area Profile.2010-9-10.http://www.houston.org.)
2.历史回顾
休斯敦建市以前曾是一片人烟稀少的冲积平原,所在的得克萨斯州曾被西班牙、法国长期占领。自1519年以来,经历了长达300多年战事频繁的岁月,直到1821年墨西哥独立,得克萨斯成为墨西哥的一部分之后,来自美国东部的移民陆续迁徙至此。来自弗吉尼亚州的萨母·休斯敦(Sam Houston,1793—1863)于1833年到此安家定居,很快成为美国移民的领袖人物之一。1835—1836年,代表美国利益的移民军总司令萨母·休斯敦在圣雅辛托战役中率部打败了墨西哥军队,建立了得克萨斯共和国,并自任总统。同年,在原哈里斯堡附近,两个来自纽约的房地产商人艾伦兄弟购下2690公顷的土地进行开发,在战后的废墟上新建了一座城市,并以萨母·休斯敦的姓氏对这座城市进行命名,休斯敦因此而得名。1845年,得克萨斯放弃其独立共和国地位,加入联邦,成为美国第28个州。1900年时,休斯敦成为沟通周围腹地与外界市场的地区性商业中心城市。
20世纪初,休斯敦附近区域相继发现了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由此石油开采业在休斯敦地区迅速兴起,休斯敦作为美国南部最重要的城市开始崛起。随后,休斯敦运河的修建使休斯敦与墨西哥湾相连接,休斯敦从此成为港口城市。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军火工业以及与其相关的石油加工、汽车工业等在休斯敦迅速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休斯敦成为美国军火工业的中心。之后,制药、宇航等高新技术产业纷纷兴起。休斯敦的城市性质也发生了变化,由单纯的油城转型为集资本、智力、技术于一体的综合区,从单一的石油石化产业,向多元化产业迈出了重要步伐。
3.经济发展
2009年休斯敦地区生产总值为4038亿美元。2010年7月记录在册的就业人口为251万人,高于美国其他29个州的记录在册就业人口。地区生产总值按产业划分如图1-2所示,其中,服务业占生产总值比重最高,达到22.5%;其次为采矿业(在休斯敦几乎专指石油、天然气勘探及生产)占15.82%;制造业占14.13%;金融、保险及不动产业占11.0%;商业占10.8%;交通运输、仓储及公用事业占8.6%;政府部门占7.19%;建筑业占5.03%;信息产业占2.03%;农业占0.10%。
图1-2 休斯敦地区按产业划分生产总值构成
(数据来源:The Perryman Group, Spring/Summer,2010.)
多年来,三大外生性因素引导着休斯敦的经济走势:一是全国经济的运行情况;二是美元对外币价格;三是能源价格。如图1-3所示,2000年,尽管面临美元升值的压力,但由于能源价格的上涨,仍使休斯敦实际GDP实现小幅上涨。然而,2001年三项因素都对休斯敦的经济产生不利影响,石油价格下跌了1/3, GDP增长乏力,美元持续增值,使得休斯敦在2001年底就业增长几乎为零,甚至出现轻微的负增长。从2002年开始,三项因素转向有利于休斯敦的方向,随之就业增长情况在2004年也出现了好转。2006—2007年的美元贬值对休斯敦而言是个好消息;2008年中期,石油价格激增至空前水平;截至2007年第四季度,GDP实现了从2001年第四季度以来的连续25个季度的持续增长。进入2008年后半年,GDP迅速紧缩,美元持续升值及石油价格高达70%的下跌使得休斯敦经济增长受阻。2009年第一季度,GDP出现严重的负增长,第二季度负增长趋势放缓,之后迎来连续三个季度的正增长。
二、休斯敦资源型产业转型发展历程
资源枯竭是所有资源型城市都必须正视的问题,产业转型是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以美国为例,就存在截然相反的两种城市发展命运。一些西部城市在美国现有的版图上已经找不到了。这些城市因金矿资源的发现而兴起,又因金矿资源的枯竭而没落,最终人去城空而消失在美国的地图上。美国虽然多以“鬼城”作为资源依赖型城市发展的结局,如加州伯帝等,但是也有在城市创新与转型中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成功的案例。休斯敦就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个。
1.三次工业化高潮奠定繁荣基础(20世纪初至“二战”结束)
20世纪初至“二战”结束,休斯敦经历了三次工业化高潮,分别对应着大型油田的发现和国防工业的需求出现。
1901年,由于石油资源的勘探和发掘,休斯敦出现了一场“石油热”,并形成该地区的第一次经济高潮。受到石油资源的吸引,大小石油公司接踵而至,德士古、海湾石油等在后来享誉全球的跨国石油公司便在这时落户于休斯敦。随后众多与石油工业相关的制造业和生产服务业蓬勃发展,大型石油设施和设备公司,如卡梅隆钢铁公司(Cameron Iron Works)、休斯工具公司(Hughes Tools Company)等不断出现。第一次工业化高潮满足了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能源激增的需求,休斯敦的“石油繁荣”由此开始。
1930年,东得克萨斯大油田的发现引发了休斯敦第二次工业化高潮。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4000多英里的输油管道将数百个油田与休斯敦连为一体,休斯敦地区方圆600英里的范围大约生产了全世界近50%的石油。石油开采工业带动了下游炼油业的发展,到20世纪40年代初,墨西哥湾地区的炼油能力已达到美国的1/3强。
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了休斯敦的第三次工业化高潮,联邦政府的军事采购和战时合同在此阶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次高潮是休斯敦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在联邦政府的直接、间接资助下,休斯敦的石化工业得以迅速发展,航空燃料、炸药用甲苯和军事用橡胶的巨大需求,极大地推动了一些重要石化企业的发展壮大。战争期间,十几家大型化工厂沿运河带建立起来,拉动得克萨斯州的化学产品产量从全美第10位上升到第6位。在石化工业的带动下,钢铁、建筑、金属、交通运输等行业不断壮大。“二战”期间休斯敦的工业体系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2.产业结构单一暴露发展弊端(20世纪60—80年代)
60年代以后,休斯敦的石油开采业开始整体下滑。到了70年代,休斯敦已显现出经济多样化发展的势头,但囿于既往产业结构所形成的利益格局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石油石化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仍居高不下,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休斯敦产业结构的多样化发展。70—80年代,休斯敦的经济由于油价的波动而存在巨大的不稳定性。80年代中后期,由于国际油价的暴跌、石化工业的大萧条以及美国总体经济形势的衰退,休斯敦的经济遭受了较为严重的打击,大批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失业率曾一度高达10%。石油危机充分暴露了休斯敦产业结构上的重大缺陷。
3.调整产业结构迎来新发展(20世纪90年代至今)
尽管遭遇了挫折,但休斯敦的经济发展并没有减慢。原因在于休斯敦及时制定相关政策来支持城市转型。一方面,为石油和石油化工服务的机械、钢铁、水泥、电力、造纸、粮食、交通运输等多种产业纷纷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宇航中心落户休斯敦,为它服务的电子、仪器仪表、精密机械等高新技术产业也逐步发展起来。与此同时,现代农牧业和第三产业特别是科研、教育、医疗、金融、国际贸易也发展迅速,使休斯敦获得了勃勃的生机。休斯敦在90年代末彻底摆脱了对能源经济的依赖,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明星城市。休斯敦被认为是在20世纪中全美成长最快的地区,2009年被评为全美最佳大都市。经济竞争力在美国大城市中首屈一指。经过多年的努力,休斯敦已发展成为产业结构合理、城市功能完善的综合型国际大都市(参考专栏1-1)。
专栏1-1:休斯敦的国际性
休斯敦将近有540个公司在全球126个国家设有商业机构。大约700个公司与国外建立了所有权关系。调查表明,约有100个国家在休斯敦建立商业机构或政府领事馆。在2010年美国财富500强中有25个企业总部设在休斯敦,如表1-1所示。在美国财富500强总部最多的城市中排名第三位,前两位分别是纽约(70个)和芝加哥(28个)。此外,还有许多财富500强企业的行政管理机构设在休斯敦。
表1-1 总部设在休斯敦的财富500强企业
(资料来源:Fortune, April,2010.)
休斯敦是因石油开采而兴起并快速发展的城市,它顺利完成了三次产业高潮的成功接替,暴露出单一型产业发展的弊端,最终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转型迎来新的发展。资源禀赋越高,能够形成的经济规模就越大,水平越高。同时,休斯敦还形成了较高的经济基础,使城市有较强能力进行多元产业的选择和培育。针对资源枯竭和市场波动带来的危机,其补救措施的选择余地也大,有利于城市的稳定发展和持续繁荣。因此,尽管休斯敦也曾因石油资源开采活动下降等多种原因而出现经济衰退的现象,但是它最终还是摆脱了“鬼城”魅影的纠缠,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脱颖而出。
三、休斯敦产业转型思路及政府政策
1.休斯敦产业转型思路
休斯敦的产业转型是按照“延伸传统产业→植入新兴产业→发展第三产业”的思路逐步推进的。
(1)延伸石油化工传统产业链
长期以来,休斯敦经济主要依赖于上游能源业务,包括勘探生产、油田设备制造批发以及管道运输等。这样的经济特征使其在面对宏观经济和能源价格波动时所受影响较为严重。为实现产业多元化,休斯敦开始向石油产业纵向延伸和横向扩展,向下游能源业务(冶炼和化工)以及相关产业扩展。以石油工业为主导,休斯敦带动了其他工业的发展。围绕着石油开采,休斯敦的炼油、石油化工、运输、石油机械、造船、黑色冶金和有色冶金等工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些工业的发展,使就业人口增加,又促进了纺织、食品、造纸等轻工业的繁荣。经过产业调整,就业市场中上游能源业务占比从1981年的68.7%下降到2004年的31.4%;下游能源业务所占比例从15.6%提升到17%,而多元化业务所占比例则从15.7%大幅提高到51.6%。目前,休斯敦地区共有能源相关企业约3600家,其中,包括600家开采和生产企业以及170家管道公司。休斯敦的化工行业也已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是化工衍生品和特种化学品的重要生产中心。全美40%的基础化学产能聚集于此,405家化学工厂吸纳就业超过3.6万人。同时,休斯敦还以全国37%的聚乙烯、53%的聚丙烯和37%的聚氯乙烯产量成为美国最大的树脂产地。
(2)植入航天、医疗新兴产业
休斯敦在大力延伸石油开采加工产业链的同时,还根据国际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开发替代产业,着力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依靠已有的优势产业基础,打造航天中心和医疗中心等,促进各类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① 航天业方面。1961年,休斯敦成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约翰逊航天中心所在地。1962年,航天中心主体建筑群正式动工兴建。此后,电子、仪器仪表、精密机械等配套行业的13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陆续在休斯敦设厂或建立办事处。航天中心为休斯敦带来了年预算达到40亿美元的联邦国防经费。在美苏冷战的推动下,与航天相关的电子信息、仪器仪表、精密机械和军事工业迅速发展,1200多家小型高科技公司相继被孵化出来。2007年,休斯敦在航天飞行器材方面的交易额达到13亿美元。
② 医疗业方面。休斯敦还是美国第一大医疗中心。20世纪60年代休斯敦建立了集健康教育、研究和治疗为一体的得克萨斯医疗中心。它成立于1943年,1969年4月成功完成了世界历史上首次心脏移植手术。目前,该中心已涵盖13家医院和42个研究所,医学科研经费高达每年15亿美元,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医学科研和治疗中心。该中心在癌症和心脏病研究治疗方面一直走在世界的前沿。当互联网业的泡沫破灭,美国经济在2001年初出现10年来的首次衰退迹象时,休斯敦的医疗保健业却仍保持着强劲的活力。在休斯敦,7%的从业人员是在医疗保健行业。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的一份报告显示,世界最大的医疗中心——得克萨斯医疗中心直接雇佣了6.1万人,并间接地为14.7万人提供了工作机会。这意味着得克萨斯医疗中心的经济影响力已经超过了休斯敦的约翰逊航天中心。
(3)发展金融、文化教育产业
休斯敦的迅速繁荣吸引了众多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自20世纪70年代起,每年有5家以上的银行进驻休斯敦。到2000年,休斯敦共有超过550家商业银行、近800家抵押业务机构和近800家证券交易机构。80%全世界最大的50家银行在此设立了分行或代表处,其中包括来自13个国家的28家银行。2010年,22家外资银行在休斯敦设立代表处。休斯敦已经成为美国四大金融中心之一,为数众多的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资金,金融业已成为休斯敦的支柱产业。
休斯敦的文化教育事业发达。整个休斯敦地区共有各类高等院校40多所,包括休斯敦大学、莱斯大学、得克萨斯南方大学、圣托马斯大学、休斯敦基督教大学、南得克萨斯法学院和得克萨斯医学研究生学院等,为休斯敦的科技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经过多年的发展,休斯敦为能源、石化、航天、医疗、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等领域培养出大量人才。莱斯大学的理查德·司马利教授和罗伯特·库尔教授同获1996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德州大学休斯敦医学院的斐里德.姆勒德教授获得了1998年的诺贝尔医学奖。休斯敦发达的文化教育事业为其科技实力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提供了有效保证。1997年,休斯敦的专利授予量居全美第9位。
2.休斯敦城市发展中的政府作用
由于美国的资源型企业绝大多数是私人企业,因此,政府很少直接干预企业经营,企业可以自主决定其资源型经济转型问题,而政府则主要通过财政和金融手段对转型加以调控。在石油产量大幅度减少,休斯敦经济严重受挫时,休斯敦市政府并不只是针对危机采取措施,而是就城市可持续发展进行长远规划,制定了一系列政策。
(1)修建基础设施,带动城市经济
休斯敦具有港口和运河的天然地理优势,凭借此优势,休斯敦传统商品的贸易数量不断增加,辐射能力持续增强,不断成长为全美最大的贸易港口之一。休斯敦政府对港口及运河的修建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一是便捷的运输条件极大地增强了休斯敦的贸易辐射能力;二是吸引了石油及相关工业在运河区域投资建厂;三是带动了服务业和商业的发展。可见,休斯敦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注重对自身优越地理条件的充分运用,造就了其全美重要贸易中心的地位,并使其不断成长为石化工业重心。
(2)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优先发展替代产业
20世纪80年代,休斯敦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城市未来发展进行了规划,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确定了全市优先发展的九项工业,依次为:生物医药研究、研发实验室、工具器械、信息设备、人体器官化学、金属加工研究、办公室设备和计算机、发动机和建筑设备、油气运输设备。其目标就是为当地经济进行高科技产业植入。
(3)推行商业激励计划,增加城市就业
联邦政府及得克萨斯州政府对休斯敦城市发展予以了重要资金支持。为支持和鼓励企业在休斯敦地区进行新建和扩张,制定了一系列的商业激励政策:①技能发展基金。该基金支持美国的社区学院对员工进行培训。协助企业和工会通过财政扶持,设计、实施、制定工作培训项目,成功地把商业需要和职工培训合并成一个双赢模式,既提升了得克萨斯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又增加了职工工资收入。②得克萨斯州企业基金。该基金允许政府官员在经过州长和国会议长的批准后,将现金奖励给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发展、就业培训等方面做出贡献的企业,并提供商业激励。该基金旨在为得克萨斯吸引更多的商业投资并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据休斯敦政府消息,2010—2011年两年间,该基金将提供2亿美元的支持款项。
(4)制定减税方案,降低经营成本
为了吸引外来投资,休斯敦市采取了相应的激励措施,为企业投资提供了经济发展减税计划、再发展减税计划、住房减税计划、褐地减税计划等四种减税方案(参考专栏1-2)。其中,经济发展减税计划用于鼓励某些类型的企业进行投资并创造就业机会,再发展减税计划扩大到减税区或企业园区的新开发活动,住房减税计划则限于企业园区,褐地(brown field)减税计划适用于在土壤、地表水或地下水存在环境污染的褐地地区的重新开发活动。
专栏1-2:休斯敦政府的减税方案
休斯敦为许多县市提供了税收减免协议,在不超过10年的期限内,减免部分实际资产与个人资产的课税增加值。这项协议生效与准入门槛的设置随着税收权限的变动而不断调整。
休斯敦地区的许多县、市、学区实施自由港免税政策,免除175天内出口国外的货物计价财产税。自由港财产包括货物、器皿、商品、矿石、飞机和飞机配件等。一些学区和众多管辖区可以提供这种免税政策。
休斯敦的对外贸易区,允许外贸公司对美国海关进口关税进行延迟上缴,直到货物和商品真正进入美国市场。对外贸易区坐落在美国进口港内或进口港附近,在这里国内外货物都被认定为在进行国际贸易。如果货物不是进口到美国,它们就会被带到一个不正式报关或不产生关税或特许权税的区域。
(资料来源:Great Houston Partnership.Partnership Research:Business Incentives.2010-1-20.http://www.houston.org.)
另外,休斯敦还保持着低廉的商业及生活成本。休斯敦的商业成本低于美国平均水平,也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如图1-3所示。2008年第一季度,A级办公场所的租金水平休斯敦仅为31.78美元,约等于纽约的三分之一。工业场所租金纽约长岛每年为8.70美元/平方英尺,而休斯敦仅为4.87美元。2010年第三季度,休斯敦生活的成本比27个人口在20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的平均生活成本水平低19个百分点,比美国社会经济委员会生活费用指数(ACCRA Cost of Living Index)中报道的314个地区的平均水平低9个百分点。一方面,房价成本降低了休斯敦的总体生活成本。在2010年第三季度,休斯敦房价成本比主要城市平均水平低38个百分点,比314个被报道地区平均水平低21个百分点。根据美国社会经济委员会的研究显示,在2010年第三季度休斯敦售价为210639美元的新房,在迈阿密售价要达到322278美元,在波士顿要达到597244美元,在华盛顿要达到721089美元。另一方面,休斯敦在其他项目上的成本支出在主要城市中也是最低的,比其平均水平低18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2个百分点。然而,在其他要素,如交通、健康医疗以及各种各样的商品及服务的提供上,休斯敦与其他地区并没有显著差异。
图1-3 2008年部分城市国际商务成本比较
(资料来源:KPMG's Guide to International Business Location,2008.)
此外,由于得克萨斯州及下属的地方政府均不征收企业和个人所得税,休斯敦商业及生活成本大幅降低,生活费用的低廉在美国大城市中名列第二。
(5)创造条件吸引人才、储备人才
休斯敦具有良好的人力资源储备,劳动力多为具有良好的教育水平的熟练劳动力,可有效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同时,休斯敦的就业机会多、生活质量良好、税收及生活成本低廉等优越条件,也吸引着各种各样的专门人才,他们都把休斯敦看作一展身手的好地方。20世纪90年代初,休斯敦被评为全美30个大城市中减少交通堵塞成绩最佳的城市。在美国300个城市的清洁、环保和美化评比中,休斯敦名列第一。21世纪初,休斯敦政府更是制定了改善民生和解决交通问题的两大计划。到2004年,休斯敦的通勤时间缩短了10%~20%。2010年休斯敦被评为“新生涯开始的最佳城市”(Best Cities to Start a New Career)及“年轻职业者的最佳城市”(Best Cities for Young Professionals)。因此,休斯敦获得了一支实力雄厚的人才队伍。
四、休斯敦产业转型模式分析
美国休斯敦是复合型产业转型模式的典型代表。在产业转型的初期表现为传统产业延伸模式,城市主导产业逐渐由资源开采转向资源加工。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功能逐渐完善,新兴产业不断出现和发展,休斯敦就从一个依赖石油、天然气资源发展的资源型城市,转型为一个具备综合产业体系的新兴现代化城市。
休斯敦从自身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比较优势,遵循市场规律,在石油采掘的黄金时代便迈出了向多元化和更高层次的多元化转型发展的步伐。采取“传统产业延伸+新主导产业扶持+新兴产业植入”的复合型产业转型模式,使得休斯敦大约每10年左右就有一批新产业兴起。休斯敦的复合型产业转型模式是一种依赖石油资源的多元化和非依赖石油资源的多元化双向结合的发展模式。依赖石油资源的多元化,即传统产业延伸模式,是指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料的加工、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产业以及为这个体系服务的辅助性产业;依托油气开采业和石油化工业作为潜导型产业,壮大城市经济并为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做积累,这属于新主导产业扶持模式;非依赖石油资源的多元化是指大力发展航空航天、医疗卫生、电子、生物工程、服务业等产业,这属于新兴产业植入模式。这种纵横双向结合的多元化产业构成了休斯敦完整、稳定的经济体系。
石油城市是指主要依靠石油资源作为建城的基础或发展的依托,40%以上的劳动人口直接或间接从事石油资源的开发、生产和经营活动,50%以上的国民收入靠石油资源获得的城市。中国有20余座石油城市,其中约2/3面临产业结构单一、接续产业弱小、环境污染严重、城市空间布局分散和城市功能欠缺等问题。作为石油城市成功转型的典范,美国休斯敦市的成功经验对于我国石油城市及其他类型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1.结合实际情况,采取适合自身的产业转型模式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演进和升级。同时,城市的产业转型需要结合当地的比较优势,与资源的合理使用和有效配置相适应。因此,资源型城市必须对产业结构调整、演进和升级进行科学规划,着眼于自身特点,选择适宜的产业转型模式。休斯敦产业转型采取了复合型模式,使传统产业延伸、新主导产业扶持与新兴产业植入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运用。
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可以充分借鉴休斯敦产业转型的复合型模式。一方面,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资源深加工产业,延长传统资源型产业的产业链,提高产品的加工深度,提高资源的产出附加价值。另一方面,积极选择培育新的主导产业,新主导产业必须是带动作用强、能够代表产业结构演变方向和趋势的产业,它具有较高的科技创新能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及扩散效应。新的主导产业可以是与原有资源型产业相关的接续产业,也可以是新植入的替代产业。
2.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休斯敦在城市转型过程中,政府政策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通过重构产业体系,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明方向;通过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各种服务,以推动企业做大做强,保持城市长久繁荣;通过减税免税,提供低廉的土地、基建、经营费用等,营造鼓励投资的商业环境;通过大力改善城市交通和环境状况,降低生活成本,吸引了大量人才。
我国资源型城市在转型过程中也应借鉴休斯敦的经验,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首先,政府应及早为资源型城市制定切实可行的可持续发展规划。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资源型城市政府必须居安思危,在资源尚具一定开发潜力的情况下,提前对可持续发展的步骤以及实施措施等制定出明确而详细的规划,对资源型产业的调整与转型进行有效指导。其次,政府应加大对资源型城市的援助与扶持,保证充足的资金投入。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国家应减少审批环节,适当放宽条件,进行政策倾斜,给资源型城市安排一些重大项目及高技术型产业化项目等。再次,积极进行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加强投资的软环境建设,增强政府的服务意识。通过税收减免、财政资助、金融服务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优秀企业的入迁,从而改善公共利益和社会福利,优化资源型城市的市场结构。
3.鼓励技术创新,依靠技术进步实现产业升级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必须要在高新技术发展与创新的基础上进行。休斯敦产业转型中,不论是对石油、石化等传统产业的延伸,对医疗、航天等新兴产业的植入,还是对金融、文化教育产业的发展,都紧紧围绕高新技术展开。可以说,休斯敦城市转型与产业升级是依靠技术进步实现的。
对于资源型城市而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大技术投入,在发展的各个层面上鼓励技术创新。依靠技术进步以市场为导向,打造技术密集型的新兴产业。利用当代最新科技成果及后发优势,结合产业调整,加快高科技的产业化。高科技产业化包括两个进程:一是用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推进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与产品更新。以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为动力,对石化、炼油等高消耗资源型产业进行改造和升级,上大压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努力实现资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脱钩。二是直接发展高技术产业,如微电子产业、生物工程产业、信息业、光电子产业、新材料产业、航天航空产业等。依靠科技进步,推进产业升级,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能耗低的新兴产业,走适应时代需要的高科技发展道路。
4.完善城市功能,树立城市形象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由城市完备的功能来支撑。休斯敦向来注重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城市功能。19世纪初,美国国会相继拨款用于休斯敦的港口和航道建设。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复兴银行公司、国家复兴署和市政工程局等机构纷纷向休斯敦投资,用于商业重建以及主要公共建筑、铁路及其他公共设施的建设。此外,休斯敦还通过改善交通环境、改善城市清洁、环保、美化程度重树城市形象,以之吸引投资、吸引人才。
相比之下,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城市功能普遍缺乏。因此,资源型城市应充分借鉴休斯敦城市转型经验,在政府宏观指导下,根据城市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特点及所在区位、人口和市场布局,制定全方位的创新型城市转型规划,在统筹考虑各种因素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城市建设的空间布局、产业分布和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经济规律的运用,引导产业合理聚集和分散;通过用地结构的调整,改变混乱的城市功能分区;通过城市投资及生活环境的改善,吸引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的流入,为树立城市形象创造优良的投资环境。
虽然结构优化可以在转型过程中依靠市场机制自发解决,但如果能顺应市场要求,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在产业结构调整规划中选择适宜的转型模式,将会有力地推进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优化。总之,休斯敦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充分尊重市场规律,积极发挥政府作用,通过复合模式产业转型,实现了由一元向多元的创新式跨越,完成了从资源依赖型单一经济向多元化综合型产业体系的转型。
参考文献
[1] Great Houston Partnership. Partnership Research: Houston Area Profile.2010-9-10.http://www.houston.org.
[2] 周定国.世界石化之都休斯敦[N].中国测绘报,2003-8-15.
[3] 张伟.国外石油城的兴衰及启示[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1,(3):36-38.
[4] 张伟.美国南部重镇——休斯敦[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0,(5):48-49.
[5] 项卫星.墨西哥湾的一颗明珠——休斯敦[J].世界知识文汇,1986,(6):72-74.
[6] 包恒庆,张永升.从能源城市休斯敦的发展路径看马鞍山经济发展之路[J].中国西部科技,2007,(3):52-53.
[7] 朱州.休斯敦——一座暴发的城市[J].世界知识,1979,(16):18-19.
[8] 孙爱萍,娄承,刘克雨.能源城市休斯敦经济发展之路[J].国际石油经济,2004,12(7):23-25.
[9] 姚睿,胡兆量.北美澳洲工矿城镇发展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1997,(1):41-44.
[10] 于光.矿业城市经济转型理论与评价方法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07:15.
[11] 孙国玉,陈雷,于怡鑫.石油城市休斯敦的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之路[J].企业经济,2010,(7):128-130.
[12] 张伟.休斯敦建设得州东南生物科技园的启示[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1,(8):58-59.
[13] 美国经济:人人感觉到的衰退[N].北京日报,2001-12-19.
[14] 黄溶冰,胡运权,冯立析.国外矿业城市产业结构调研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1):12-17.
[15] 郑志国.我国单一资源性城市产业转轨模式研究[DB/OL].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www.drcnet.com.cn,2002-6-1.
[16] 张米尔,孔令伟.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模式选择[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30-32.
[17] 路建涛.工矿城市发展模式比较研究[J].经济地理,1997,(3):53-54.
[18] Randal L J E, Ironside R G.Communities on the Edge:An Economic Geography of Resource Dependent Communities in Canada. The Canadian Geographer,1996,40(1):17-35.
[19] 黄晓勇.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挑战与对策[DB/OL].新华网,2010-6-21:http://news.xinhuanet.com.
[20] 大庆区域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大庆区域经济调整规划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273-274.
[21] 杜勇,许力飞.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探析[J].理论月刊,2010,(5):40-42.
[22] 马小宁.能源之都多元发展——休斯敦纪行[N].人民日报,2008-7-16.
[23] 杨彦春.休斯敦——美国南方充满机会的城市[N].经济日报,2008-6-26.
[24] 郑醒尘.休斯敦:新兴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J].宁波经济,2001,(2):29-30.
[25] 吴小明.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扫描美国休斯敦港[J].中国远洋航务公告,2004,(6):45.
[26] 聂华林,任海军.工矿城市转型和区域工业化:白银模式的阐释与解读[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5,21(6):35-39.
[27] 罗志红,朱青.国内外矿业城市转型政策的比较与借鉴[J].金属矿山,2008,(7):140-143.
[28] 罗志红,朱青.国外矿业城市转型政策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8,(2):12-13.
[29] 龙如银.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实施我国矿业城市转型战略[J].科技导报,2004,(10):10-12.
[30] 邹蓝.论单一资源型城市和地区的经济多元化转型[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3):13-20.
[31] 车秀文.欧美四大矿城兴衰录[N].中国煤炭报,2005-6-7.
[32] 万大发.浅谈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N].大众科技报,2008-10-9.
[33] 王海坡.世界石油资源城市兴衰的经验及启示[J].矿业快报,2005,(7):1-5.
[34] 张以诚.世界性难题的破解——国外矿业城市经济转型扫描[J].国土资源,2005,(6):4-19.
[35] 黄溶冰,刘国禹,丁艳.休斯敦、鲁尔和洛林的转型策略及启示[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6):592-594.
[36] 蒙思.休斯敦散记[J].民主,1997,(10):47-48.
[37] 韩忠.从地区性中心城市到国际性大都市——20世纪休斯敦城市化探析[D].厦门大学,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