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学习指导(第3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重难点解析

本章主要是运用已经学习并掌握的账户和借贷记账法的知识,对制造业企业发生的主要经济业务进行核算的具体内容,这也是本章学习的重点,其难点是有关账户的内容及其具体应用。

制造业企业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同其他类型的企业相比,其经营活动经历了供应、生产和销售三个完整的阶段,资金形态依次从货币开始,进入供应过程转化为储备资金和固定资金;进入生产过程转化为生产资金,生产过程结束后转化为成品资金;进入销售过程转化为货币资金。它的资金运动过程最完整,经济业务最具有代表性。因此,主素材介绍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时,是以制造业企业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为例来加以说明的。制造业企业的经济业务主要有资金筹集业务、供应过程业务、生产过程业务、产品销售过程业务、财务成果形成与分配业务等。

企业的资金筹集业务主要有接受投资人投入资本业务和向债权人借入资金业务,这里以投入资本和长、短期借款为例,说明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

投入资本又包括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两部分。实收资本是企业投资者按照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金。实收资本应按照实际收到的投资额入账,对于实际收到的货币资金额或投资各方确认的资产价值超过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的份额部分,计入资本公积金。但是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投入资本的表现内容不同。股份有限公司的实收资本记入“股本”账户。其一般的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等相关资产类科目

贷:实收资本或股本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资本公积是投资者或他人投入到企业、所有权归属投资者并且金额上超过法定资本部分的资本。资本公积的主要来源有股本溢价、接受捐赠资产价值、债权人豁免的债务等。资本公积金的主要用途就在于按规定程序转增资本。为此设置了“资本公积”账户。其一般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等相关科目

贷:资本公积

短期借款是指企业为了满足其生产经营对资金的临时需要,而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偿还期限在一年以内(含一年)的各种借款。短期借款必须按期归还本金并按时支付利息。为了核算短期借款的本金和利息,需要设置“短期借款”和“财务费用”两个账户。其一般的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

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或预提费用

长期借款是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偿还期限在一年以上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各种借款。企业应按照规定用途使用长期借款。长期借款的本金应按照获得贷款时实际收到的贷款数额进行确认与计量。对于按规定的利率和使用期限计算的利息,一方面应作为长期借款入账(注意此处与短期借款的区别),另一方面要注意利息资本化或费用化的不同。其一般的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等

贷:长期借款(本金)

借:在建工程(资本化的利息)

财务费用(费用化的利息)

贷:长期借款

供应过程业务包括固定资产购入业务和原材料的购入业务两部分内容。

对于固定资产购入业务,要注意两点:一是固定资产原始价值的具体构成内容,即买价、税金、包装费、运杂费和安装费等;二是购入的固定资产在核算时一定要区分不需要安装和需要安装两种情况。对于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在购买完成后应按照购买过程中发生的全部支出形成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计入“固定资产”账户;对于需要安装固定资产,在没有交付使用之前(即没有形成原始价值),必须通过“在建工程”账户进行核算,待购建完成形成原始价值之后,再将其原始价值从“在建工程”账户转入“固定资产”账户。对于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其一般的会计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等相关科目

对于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其一般的会计分录为: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

原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对于材料物资采购业务,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的材料可以按实际成本核算,也可以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对于账户,其难点是对“物资采购”账户的理解和掌握。“物资采购”账户的用途一是反映材料采购资金的支出情况,二是计算材料的采购成本。因此对于企业购入的材料,不论是否运达企业和是否验收入库,购买材料所发生的实际支出都要首先计入“物资采购”账户,以便于计算确定材料的采购成本,然后待材料验收入库时再从该账户转入“原材料”账户。当然还要特别注意增值税的问题。其一般的会计分录为: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付款)

应付账款(未付款)等科目

如果购入的材料尚未到达企业,则会计分录为:

借: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待材料到达企业并验收入库时,会计分录为: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

材料按照实际成本进行计价核算,能够比较全面、完整地反映材料资金的占用情况,可以准确地计算出生产过程所生产产品的成本中的材料费用额,但是当企业材料的种类比较多,收发次数又比较频繁的情况下,其核算的工作量就比较大,而且也不便于考核材料采购业务的成果。因此在一些大中型企业里,材料就可以按照计划成本计价组织收发核算。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进行核算,就是材料的收发凭证按计划成本计价,材料总账及明细账均按计划成本登记,通过增设“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来核算材料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额,并在会计期末对计划成本进行调整,以确定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和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额,进而确定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其方法就是运用材料成本差异率对计划成本进行调整,以求得实际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即: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额=成本差异率×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

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涉及的常见会计分录分别如下。

购入材料时:

借:材料采购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科目

材料入库结转成本及差异:

借:原材料

贷:材料采购

借:材料采购

贷: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节约差异)

借: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超支差异)

贷:材料采购

对于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材料成本差异

对于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

借:材料成本差异

贷: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产品生产过程业务的核算,其核心内容就是通过“生产成本”账户和“制造费用”账户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的生产成本。生产费用按计入产品成本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直接费用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应直接计入“生产成本”账户,而对于那些间接费用则应先在“制造费用”账户中进行归集,在月末再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其进行分配,然后结转计入“生产成本”账户。在将制造费用分配给各种产品成本负担之后,“生产成本”账户的借方归集了各种产品所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工人和制造费用的全部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成本核算完工产品成本的简单计算公式为:

完工产品生产成本=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期末在产品成本

企业生产的产品经过了各道工序的加工生产之后,就成为企业的完工产品。为了核算完工产品成本结转及其库存商品成本情况,需要设置“库存商品”账户。

销售过程业务的核算内容包括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两部分。主营业务核算的主要内容包括主营业务收入的确认与计量、主营业务成本的计算与结转、销售费用的发生与归集、营业税金的计算与缴纳、主营业务利润或亏损的确定以及货款的收回等。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收入》准则的要求,企业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买方;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相关的已发生的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在计量销售商品的收入时,要注意在销售过程中发生的销售退回、销售折让、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的内容,在计量销售商品产品收入的金额时,应将销售退回、销售折让、商业折扣等作为销售收入的抵减项目记账,即:

销售净收入=不含税单价×销售数量-销售退回-销售折让-商业折扣

销售商品业务属于企业的主营业务,为了核算这种主营业务的收入、销售成本的结转、销售税金的计算等内容,在会计上,一般需要设置“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等账户,分别核算收入的实现、成本的结转、税金的计算的具体内容。主营业务成本的计算公式如下:

本期应结转的主营业务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数量×单位商品的生产成本

企业在销售过程中,由于发生主营业务,实现了主营业务收入,遵循配比原则的要求,还要相应地结转主营业务成本,并根据有关的计税依据计算、结转有关的销售税金及附加。在以上各个项目都已经确定的基础上,就可以计算确定主营业务的成果,即主营业务利润或亏损。主营业务利润或亏损是产品制造企业利润总额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计算公式为:

主营业务利润(亏损)=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

财务成果是企业各项收入与各项支出相配比的结果。由于构成企业利润的各项收支业务平时分散在有关损益账户中,期末计算利润时应将各损益账户“余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这里包括“账结法”和“表结法”两种。但是即使如此,“本年利润”账户的贷方余额只能是未分配利润,而不能提供本年累计实现的利润额。为了使“本年利润”账户既能反映利润形成的原始数据,又能借此计算企业的未分配利润余额,就需要专门设置“利润分配”账户,用以反映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以及历年结存的未分配利润。对于财务成果业务的核算,必须重点把握“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两个账户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