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一 “小钱”“大钱”和生活
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中国进行了几十年的经济体制改革。这场经济大革命,不仅带给了老百姓经济实惠,大家都有了些“闲钱”,而且恢复和开辟了种类丰富的投资市场。“闲钱”不只是可以用来进一步改善生活,还可以有“用钱赚钱”的新去处——你可以到银行买个理财产品,到股市炒个股票。甚至,你还可以买张彩票碰碰运气,说不定,你会得到一个“中头彩”的巨大惊喜。
用钱赚钱,老百姓通常的叫法和经济学术语,都称为投资。投资所用的“钱”,或称为资本或称为本钱,而所赚得的“钱”,就是收益或回报了。所谓“用钱赚钱”的投资,从投资者的意愿上讲,总是希望在本钱之上,多收回一个新增加的“新钱”数量,而且是越多越好。对于在现代市场制度下,已经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中国老百姓来说,这已经是不言自明的常识了。
然而,投资市场并不是自动取款机。作为投资者,只有投入时的本钱是确定的,未来收益并不确定。即使是到银行储蓄,这一投资中最保险的方式,也会面临利率调整的变化,还会有通货膨胀等因素造成的实际收益变化等情况出现,最后使得投资回报与预计的结果相差较大。至于买股票类的投资,更是收益无法确定:或许短时间内投资“翻倍”,或许“血本无归”,连投入的本钱都没入股海,一声水响也听不到。
如何才能用钱赚到钱,特别是,如何才能用“小钱”赚到“大钱”呢?这就是敏飞、之凌本书要回答的问题。
一般地说,投资首先需要基本的知识和一定的技巧。敏飞、之凌选择了十几种最为普通的百姓投资品种,用通俗生动的语言、简约易懂的算法,配以鲜活经典的案例,将这些投资品种的特点清晰地展示开来,引导投资者根据自身的情况,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这就为“以钱赚钱”奠定了基础。要清楚的是,储蓄投资和股票投资,是完全不同的选择;炒外汇和添黄金,自然也不可同日而语。什么样的投资者,有什么样的本钱,处在什么样的投资时期(经济上行或下行等),都应当认真考虑,最后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投资品种,以保证投资,特别是投资的收益建立在一个相对可靠的基础之上。就此而言,书中那些知识性和技巧性的介绍,是不可不读的。
投资毕竟是一门复杂至极的人类经济活动,具有投资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并不必然导致投资收益的获取。投资还需要高超的智慧。因为时刻都在变化的市场环境,投资者的个性(包括个人经验、理念、心态、胆量,有时还由运气等结合而成)衍生出来的投资习惯,还有市场陷阱一类的阴谋或阳谋,都会深刻地影响到“以钱赚钱”的投资活动,特别是投资结果。换言之,知道投资怎么回事,并不等于知道如何将钱赚到手里。这正如你知道如何走入一座巨大辉煌的殿堂,和成为这座殿堂的主人,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一样。在敏飞、之凌这本希望所有百姓投资者,都能够用钱赚到钱的作品里,随处可见关注市场变化的忠告、平和投资心态的良言、识别投资阴谋的警句和防范投资风险的劝语——这些很有些“苦口婆心”的文字,我劝读者,一定不要略过。在我看来,这些文字的重要性,甚至于超过投资的基本知识和一定技巧。它们是投资的智慧。
相对而言,百姓可用于投资的“闲钱”,都是“小钱”。除了偶然或极端的情况,如买彩票中了巨奖,买股票撞上了“妖股”,一般情况下,“小钱”是很难赚到“大钱”的。美国的巴菲特只有一个,中国的杨百万也只有一人,历史事实和现实经历都表明,“小钱”到“大钱”之间,相隔不止一个太平洋。虽然说,百姓投资者可以怀揣获得“大钱”的梦想去运用“小钱”,却不可忘记“大钱”是投资领域里皇冠上的明珠,它的稀有性,世界上恐怕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与之相比。
而理“闲小钱”,只要投资产品选择得当,知识、技巧加上智慧,最佳是有一颗既不贪得无厌,又不恐慌自吓的心,合理的回报就会如期而至。敏飞、之凌在书里说的“小钱”赚“大钱”,我理解,更多的应当是投资本钱不亏蚀,投资收益为正,本钱带收益“大于”本钱的意思。仔细读书中文字,如此理解应当是无误的。
之所以要强调这一点,在于我们太多的人,太想“大钱”了,以至于在运用“闲小钱”时,过分地追求高回报而去冒险,结果是本钱都打了水漂,惨不忍睹。如此说来,真正理解了“小钱”和“大钱”的关系,也是投资的智慧。
毫无疑问,投资活动是要耗费时间的。只要你选择了某种投资,你就需要时间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巧,需要时间研究相应的市场,也需要时间形成良好的投资习惯,并在投资中培植属于你自己的智慧。至少,你需要时间听听“专家”的建议或是意见,需要时间进行投资操作。人的生命是由时间构成的,选择某种投资活动,也就是选择了一种生命存在的具体方式,或者说,也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
从这个角度看“小钱”赚“大钱”的投资,就不应当只是简单地比较投资的“本钱”和赚得的收益,还应当考虑关联的生活内容,考虑你在选择投资之后所放弃的一些生活,如你本来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健身、读书、娱乐,与家人和朋友共享天伦,等等。这样,你的投资活动就会更多地围绕你的生活来进行,而不是相反,你的生活更多地被“赚钱”活动所套牢,使自己完全地被投资活动所奴役。这便上升到生活的智慧了。
一百多年前,德国有位叫西美尔的思想家,写了一本关于钱的书,叫《货币哲学》。全书具有德国哲学的丰富特点,系统庞大、文字巨量、充满思辨,读来颇为费神。然而,他关于钱只是工具,只会给人带来“消极自由”,从而不应将金钱作为生活目的或最终价值的思想,一直深刻地影响至今。让我们在赚钱的过程中,把握好“小钱”和“大钱”以及日常生活之间的合理关系吧。请时刻记住他那句名言:“金钱只是通向最终价值的桥梁,而人是无法栖居在桥上的。”
陈彩虹
中国建设银行董事会秘书、世界经济学会理事、中国金融学会理事、北京师范大学等校兼职教授
2012年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