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管理学发展历程
管理(management)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的或者个人的预期目标,以人为中心对人的活动和行为进行协调的一系列活动。管理的含义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的内容:
(1)管理的各项工作存在于组织中;
(2)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对以人为中心的各项管理;
(3)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一系列活动;
(4)管理的工作本质是协调。
由以上可知,管理的含义就是制定、执行、检查和改进等过程;首先制定计划包括规范、规定、标准、制度、方法等;其次是执行,就是按照既定计划去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再次是检查,在执行的过程中就某些问题检查更正或者进行结果与计划的对比,找出不足和差距;最后是改进,改进在管理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并制定相应的纠正和改进预防的措施。管理传统的定位是指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及创新等手段,结合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以期高效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广义的管理是指应用科学的手段安排组织社会活动,使其有序进行。对“管理”的理解每个从事管理工作或研究的人都会有不同的体会、理解和定义。
人类社会对管理的研究以科学管理理论的形成为节点大致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即在科学管理理论形成以前,可分成两个阶段:早期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阶段(18世纪以前)和管理学产生的初级阶段(大致从18世纪到19世纪末)。第二个时期以科学管理理论的形成为标志,第二个时期又分为古典理论阶段(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50年代初)和现代学派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今)。具体来讲,第二个时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3.1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科学管理之父”弗莱德里克·泰勒(Fredrick W.Taylor,1856—1915)是美国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作为把管理看成科学并且强调管理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具和手段的第一人,泰勒对近现代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从泰勒开始,科学管理理论被广泛地用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在泰勒及其理论的影响下,传统工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并且为西方的组织结构设定了一个文化基础。在泰勒的不懈努力下,一种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新的组织文化在西方国家迅速流行开来。此后,福特和艾默生继承并发展了泰勒先生的相关理论并付诸实践,他们的理论在大机器生产和流水线作业中获得了巨大成功。
泰勒提出了一种理性的模式用来规范并检验工作者的工作表现。工人在规定时间内依照预先细化并被验证为可行的工作安排领取报酬。这种工作定量系统使得组织管理和员工控制变得简单明确,同时也有效地鼓励了工人提高工作效率,并有效地通过流水作业的模式提高了20世纪初制造业的生产效率。根据现在自由和民主的观点,为工作设定苛刻的标准将不可避免的抑制员工创造力的发挥,并招致他们的反感。然而,事实证明在泰勒的时代甚至在他之后的几十年中,工作定量系统都是有效可行的。通过这一系统的应用,劳动者相信每天以最好的质量和最大的数量进行工作符合他们个人的长远利益,而他们的利益与雇佣者的利益不谋而合。组织中各方利益的结合与工作目标的结合确实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泰勒在他的钢铁厂中就工作定量系统进行了10年以上的试验,最终总结出如下7点优势:
(1)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提高工人的工资;
(2)打破工人之间的联合;
(3)通过固定的标准来提高统一性与公正性;
(4)促进劳资双方的合作;
(5)通过设定不同的工作量,在不同工作环节中达到最高的生产率;
(6)自动为每一岗位选择最适合的工作者;
(7)建立了和谐无罢工的组织。
泰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车床前的工人”,其研究的重点为一个企业内部的某项具体工作的效率问题。法国“管理过程之父”法约尔从“办公桌前的总经理”的研究出发,以企业整体作为研究重点。法约尔认为管理理论是一套关于原则、标准、程序、方法为主要内容的完整体系,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的应用不仅局限于大小企业,同样也应该适用于政府部门、军政部门以及社会团体。法约尔的著述很多,他于1916年出版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一书作为其思想最重要的代表作,是其理论形成的标志。在法约尔之后,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孔茨和奥唐奈里奇在仔细研究这些管理职能的基础上,将管理职能分为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5项,而把协调作为管理的本质。孔茨利用这些管理职能对管理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和阐述,最终得以建立起管理过程学派。孔茨是管理过程学派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法约尔的理论,并把法约尔的理论更加系统化、条理化,使管理过程学派成为管理各学派中最具有影响力的学派。
1.3.2 行为科学理论阶段
行为科学理论体系以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等为代表。20世纪40年代,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中有5种不同的基本需要,这些需要构成一个“金字塔”型。他指出,只有当低级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人才会出现更高一级的需要,即人的基本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逐渐递增的,具有连续性和特殊情况下的跳跃性的特点。第一层为生理需要,包括衣食等基本要求即人类维持生命最基本的需要。只有当第一层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更高级的需要刺激才能成为激励因素。第二层次为安全需要,是人类对保障自身安全的需求包括避免财产威胁、人身危害、艰苦严酷的监督、避免职业病侵袭等方面的内容。当第二层次得到满足以后更高的刺激才会成为激励因素,同时第二层次不再成为激励因素。第三层次为归属和爱的刺激,马斯洛把它归纳为人希望在组织中得到肯定和爱的需要以及同时对组织的认同感。第四层次为尊重的需要,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第五层次为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就是说,人必须做称职的工作,这样才会使他们感到最大的快乐。马斯洛提出,为满足自我实现需要所采取的途径是因人而异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
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提出了双因素理论(Two Factors Theory),把影响人们工作动机的因素总结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他认为只有激励因素能够对员工的行为带来满意感的影响,而保健因素只会消除员工的不满但不能带来员工对工作的满意感。当保健因素经过努力得到员工的满意后,无论如何努力也不再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而激励因素是能够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劳动效率降低成本的关键因素。
著名行为科学家维克托·弗鲁姆最早提出期望理论(Expectancy Theory),他认为如果要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让员工明确地知道工作能提供给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其次把员工的欲望与绩效联系在一起;最后让他们知道只有通过努力的工作才能提高他们的绩效以实现他们的期望。
1.3.3 现代管理理论阶段
继科学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之后,现代管理理论逐渐成为西方管理理论和思想发展的主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管理理论各学派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出现。与科学管理理论等理论相比,现代管理理论的显著特点为派系林立,新理论、新方法、新构想不断出现。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在诸多派系中总结出11个学派,即管理过程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群体行为学派、经验或案例学派、社会协作系统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系统理论学派、决策理论学派、数学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管理角色学派。科学管理理论与一般管理法的不同之处在于管理者承担了新的责任而且管理者的工作与工人完全不同。作为科学管理理论的最基本观点,管理者首先要做的是分析工作任务。依照泰勒的概括,分析工作任务着重解决3个问题:一要做什么;二怎样去做;三何时以及用多长时间去做。管理者的一切努力都是为解决这3个问题,这就是为什么科学管理理论也被称为任务管理法。
1.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又称管理职能学派或者经营管理学派。作为当代重要的主流学派之一,管理过程学派主要致力于研究管理人员应该做哪些工作以及如何帮助他们做好这些工作的问题。管理过程学派把管理看做组织中的一个过程,侧重说明管理工作实务。
2.人际关系学派
20世纪20年代兴起的人际关系学派又称为行为科学学派,其主要代表学者为斯伯格、马斯洛、梅奥等人。该学派的主要重点集中在人及其人的属性上,认为管理是通过人完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然成为管理的重点,人际关系必然成为核心问题。如何处理好组织中的人际关系成为管理者必须掌握的要点和关键技巧。与泰勒视工厂为庞大的机器不同,该学派热衷于从心理学的角度诠释企业员工的心理动机和目的,重视员工间和员工与他人的关系,把管理中的人际关系艺术化。其理论为现代行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管理理论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群体行为学派
德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于1944年首先提出群体动力学的概念,其理论主要用来描述群体中人际间的关系对社会效应的影响。此理论以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为基础,强调管理系统中组织的行为模式问题,提出若要对群体行为进行研究必须紧密把计划、控制、人力、组织结构设计等连接起来,该理论也常被称为组织行为学。
4.经验或案例学派
以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为代表的案例学派注重通过分析尤其是案例分析研究实际工作中的管理问题。此学派认为通过分析、比较各种成功或失败的管理案例得到的经验,有助于现实中的管理者避免同类问题的产生和深刻理解管理的原理,并有助于帮助管理者有效的从事管理活动。
5.社会协作系统学派
切斯特·巴纳德作为此学派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他把组织看成一个开放的系统,把组织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他认为企业是一个受到环境影响和支配的有机体,他认为正式组织作为一个协作系统应包含3个基本要素,即共同的目标、协作的意愿和信息的联系。此外,切斯特·巴纳德对于激励的经济性思考以及把社会学引入管理中对学术界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6.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以英国管理学家特里斯特为代表的专家认为,研究管理中的社会问题和现象远远不够,他们认为技术系统包括技术、机器、方法等对生产效率的提升至关重要,所以需要把企业中的社会系统问题与技术系统问题结合起来综合考虑,以确保两个系统的协调共生。该学派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工业生产和与员工密切的工业工程领域。
7.系统理论学派
系统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包括卡斯特(Fremont.E.Kast)和约翰逊(Richard A.Johnson)。他们从系统论观点出发把企业管理看做一个由人、物、时间、技术、信息、资金6方面构成的整体系统,人在这个系统中处于主体地位,其他要素受人的思维和行为的领导和支配。
在企业管理系统内部,又分为4个基本子系统。第一个是运行系统,即输入过程与输出过程。它又细分为物资供应系统、库存系统、采购系统、销售系统、市场开发系统等。第二个是控制系统,即指企业对各种有机要素的转化过程,包括生产系统、指挥系统、协调系统、计划系统、预测系统、决策系统、组织系统、质量系统。第三个是支持系统,即指企业内各后勤保证的过程,如职工福利系统、设备维修系统等。第四个是信息系统,即信息的收集、分析、研究、处理、传递的过程,包括信息收集系统、信息分析研究、处理系统等。企业的系统管理强调以整体系统为中心,决策时强调整个系统的最优化而不是强调子系统的最优化,它使管理人员不至于因为只注意一些专门领域的特殊职能而忽略了企业的总目标,也不至于忽略自己这个企业在更大的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系统管理理论的范畴、原理,还可应用于其他各种组织的管理,有助于组织管理的整体优化。
8.决策理论学派
以美国的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西蒙(Herbert A.Simon)为代表的决策理论学派认为,管理是以决策为特征,故所有管理理论应该以决策为核心而设立。西蒙提出的决策过程理论包括:首先是决策过程,包括确定既定目标、尽可能地制定各种行动方案和比较后做出选择;其次是程序和非程序决策,非程序化是指偶尔出现或者首次出现的没有先例的问题;最后是科学的决策过程中应该包含数学分析和计算机的方法和技术。
9.数学学派
数学学派又称管理过程科学或运营学派。哈罗德·孔茨和西里尔·奥唐奈首先提出了这一理论。数学学派的主要思想是将管理理论同管理人员所执行的管理职能进行有效的联系。孔茨继承并发展了法约尔的理论,他认为管理人员从事的管理工作的职能具有基本相同的特点,并进一步把管理职能划分为计划、组织、协调、领导和控制5个方面,其中把协调看做管理的本质。
10.权变理论学派
创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权变理论侧重随机应变,认为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思想。该学派的理论基础为超 Y理论。权变管理理论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计划的制定,强调在不同的环境中不同的情况下制定不同的计划,注意和区分计划的灵活性问题;其次是不同时期的同一家公司和不同行业的公司需要不同的管理模型和组织形式,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是公司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最后,权变理论学派认为,世界上没有最好的领导方式也没有最差的领导方式,只有不适合的领导方式。
11.管理角色学派
加拿大教授亨利·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为代表的管理角色学派主要通过观察经理人的实际活动以明确经理人角色的各项内容,他认为若要提高公司工作效率以下工作必不可少:自觉地克服工作中的表面性;与下属共享信息;尽可能地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为组织整体目标服务;由两到三人共同分担经理职责;既要掌握具体细节,又要有全局观念;在非必需的工作中摆脱出来以规划未来;充分认识到自己在组织中的影响和作用,处理股东、政府、顾客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