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经济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2 云计算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根据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定义: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这些资源能够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的交互。百度百科、维基百科“云计算”词条整合。云是对互联网的一种比喻。

云计算分为私有云、公有云和混合云。私有云是为单一客户设计和建构的,客户在数据安全性和处理质量方面有高度的控制力。公有云是基于标准云计算的一种模式,由服务提供商创造并共享资源,例如应用和存储空间,公众可以通过网络获取这些资源。混合云则是将公有云和私有云进行混合和匹配所产生的一种模式,这种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既省钱又安全,能够获得最佳的使用效果,是目前云计算领域内最被看好的存在模式和发展方向。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词条整合。

1.2.1 云计算的特点

云计算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虚拟化。只需要一个智能手机、一台笔记本,或者其他任何一个连接网络的终端设备,云计算就能够让用户在任意位置获取应用服务。用户所使用的资源来自“云”,而不是某一个固定的设备,用户并不需要知道计算或数据存储的具体位置,就可以通过网络服务得到所需要的一切。云计算也不针对某一个特定应用,同一个“云”可以构建出各种各样不同的应用程序,也可以同时支持它们各自运转。此外,用户也可以使用不同的屏幕(如手机和平板电脑)与云端服务进行关联,实现“多屏性”。

同时,“云”是一个以共享方式统一管理的巨大资源库。用户可以按需购买,“云”可以像日常生活中的水电煤一样被计费使用,为用户提供应用程序、数据储存、基础构架等服务。此外,“云”的大小和规模也可以动态变化,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云计算的成本非常低。一方面,“云”的使用可以具有一定的时间交错性,例如,在中国人睡觉的时候,美国人就可以通过互联网来使用云计算。另一方面,“云”所特有的“自动化集中式管理”也使很多企业节省了高昂的数据中心管理费用。除此之外,“云”的通用性征使资源利用率有了相当大程度的提升,用户可以充分利用并获益于“云”的低成本优势。李开复就曾透露,云计算使得谷歌的成本降低了40倍。

1.2.2 云计算在我国的应用虎嗅网.云计算“三国时代”[OL].[2014-10-21].http://www.huxiu.com/article/44958/1.html?odby=toauthor.

目前,中国云计算市场已进入“三国时代”。虽然微软、亚马逊的云服务都已早早进入中国市场,国内BAT三大运营商,以及京东、新浪等“互联网后起之秀”也都推出了各自的云计算产品,但都尚未成气候,无法与BAT三大巨头相抗衡。目前,中国互联网行业呈现出高度的资源集中垄断特点。毫无疑问,云计算市场的未来也将是这些巨头们的天下,海外企业、运营商以及传统的IT厂商恐怕也只有收拾战场,偷食残羹的份儿了。如今,BAT正在云计算市场四处画圈占地,各自的版图也日渐清晰。

【案例】 BAT的云计算

对于一个业务要依靠部署网站或者APP的创业者而言,阿里云无疑是战略首选。从虚拟服务器搭建、域名备案、系统安全设置等基础服务,到售后跟进、后台管理,阿里都可以提供完备而规范的一条龙服务,在系统易用性和稳定性方面也表现出非常强劲的实力。

因此,整体来说,阿里已经实现了云计算的消费品化,在IaaS全称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指用户通过完善的计算机基础设施所能获取的服务,如存储和数据库。(基础设施即服务)上可谓是一家独大。然而,IaaS只是云计算的一种典型应用,在PaaS全称Platform as a Service,平台即服务,指用户可以访问的完整或部分的应用程序开发。(平台即服务)和SaaS全称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指完整的可供直接使用的应用程序,如互联网企业管理资源。(软件即服务)两个层面上,阿里还需要加强。

在2014年的阿里云开发者大会上,包括浙江政务服务系统、中国气象局在内的多家政府机构都已经将各自的信息化系统部署到阿里云,足见电子政务将是未来阿里云计算的一个重点领域。此外,金融是阿里巴巴三大核心战略之一,其云计算布局也必然会涉及这个领域。天弘基金就是阿里在金融领域成功利用云技术的一个案例,结果表明云计算可以为资金调度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让资金在投资者和消费者之间实现无障碍的流通,帮助支付宝一跃成为阿里最为重要的业务之一。可以看到,阿里云正在逐个行业地切入,重点都是大客户。

阿里现在最大的缺口是个人云。目前,百度、腾讯两家各自都已经有比较成熟的个人云产品,云消费品导向很明显,而阿里虽然早有从操作系统层面切入个人云的尝试,却至今没有可观的成果。总的来说,阿里的基因决定了其更擅长做面向企业的ToB市场,而在社交、搜索和游戏等消费类的ToC市场上并没有太大的优势。因此,阿里专注企业市场做IaaS可以说是自然的选择,“云”对于阿里来说也是一门生意。

在BAT三家中,百度的云计算业务起步最早。在2012年的百度世界大会上,公司推出了包括个人云存储PCS、多屏幕Screen X技术、云应用生成服务Site App、LBS·云、移动云测试MTC、百度应用引擎BAE和浏览内核Engine在内的“七种武器”百度百科“百度云”词条,“发展”目录下内容。,除了个人云存储之外的其他六个产品全部都是面向开发者的PaaS。

结合在搜索、影音、图书、文库业务方面的优势,百度个人云发展势头猛烈,已经成为国内消费类云存储市场最大的占有者,用户数超过1亿。同时,百度也是中国最具技术基因的企业,尤其是语音和图像识别、智能推荐、深度学习、大数据挖掘和预测方面的优势,使百度云具备强势的应用能力,能够在PaaS方面做得很好。

所以,虽然在提供虚拟服务器和域名一类的基础云服务方面,百度不敌阿里,略逊一筹,但凭借自身强大的开发者生态,百度抓住了PaaS市场,提供基于百度云的强大开发能力和基于应用分发入口的庞大流量这两项资源,为开发者保驾护航。

很显然,开发者是百度云战略的核心。百度云笼络开发者的核心目的是通过其开发的应用,掌握背后的海量数据和用户。越多开发者使用百度LBS云,使用程度越深,基于百度LBS大数据的预测就越精准。同理,百度开放语音、图像识别和大数据引擎也都是为了借人之力,充实自己的数据,提高运算预测的准确性,进而推进其他业务。在智能硬件流行的今天,百度也已经极具前瞻性地推出了面向智能健康设备的Dulife云,相信更多面向垂直开发者领域的云服务将在不久的未来面世。

同样从公司基因来看,众所周知,腾讯的强势之处在于产品,而不在于技术。因此,腾讯云的发展整体落后于百度和阿里。但在个人云方面,腾讯在2012年就已经推出“腾讯微云”,将原有的网盘、相册、剪贴板等功能整合在一起,并且很快就达成了用户数破亿的成就。这一成就的达成比百度还要早很多,关键在于腾讯将原本QQ中的离线文件和QQ邮箱中的附件(包括超大附件)等云存储产品做了很好的整合,直接利用用户基数优势进行了高效的转移。

腾讯很明白自己的处境,在整体云服务起步较晚,成熟度不及其他两家的情况下,选择了聚焦自己最擅长的行业:游戏。腾讯在游戏领域的成绩和地位是有目共睹的,除了在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为开发者提供非常好的保障外,还主动把自己在游戏运维方面的经验沉淀公开分享给开发者,这些对于开发者来说都是很吸引人的。另外,腾讯的应用宝和广点通两个平台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前者为开发者提供流量资源,后者则提供变现渠道。由此一来,作为中间枢纽的腾讯云,顺理成章地吸引了大量开发者进入。

腾讯也利用微型企业号、微信云等业务布局传统行业的云服务。相比竞争激烈的互联网开发者而言,金融理财、教育培训、商业零售等传统行业也都是云计算可以大展拳脚的领域,腾讯选择避开在红海中与百度和阿里的焦灼,在蓝海中开辟天地,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