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学合作教育的崛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国外产学合作教育的基本模式及比较

世界各国由于经济背景、教育体制的不同,虽然在产学合作教育方面都有所发展,但模式却各不相同,其中国外产学合作教育模式以英国的“三明治”教育模式,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加拿大的“合作教育”模式、日本的“官产学”模式和德国“双元制”模式尤为主要。

一、国外产学合作教育的基本模式

(一)英国的“三明治”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和教学公司计划

1.英国“三明治”教育模式

英国“三明治”教育模式(sandwich courses)是最早的现代产学合作教育模式,一般分为两种教育模式:“厚三明治”和“薄三明治”的模式。所谓“厚三明治”即学生除了要在课堂中学习3个学年的理论知识,还要进行一年的工作,一般被安排在第二学年。所谓“薄三明治”模式,即由2~5个工作阶段,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安排在理论学习的各阶段。这种形式由于比较像两块面包中间夹一块肉排,而被形象的称为“三明治”模式。“三明治”教育模式中学生参加的工作与一般意义上的实践有很大的不同。学生根据所学的专业寻找工作岗位,并在企业中从事真实的工作,企业根据工作实绩来支付报酬。

英国成立了“三明治教育大学委员会”(The University Committee on Integrated Courses),专门负责推动这项教育模式。委员会通过举办论坛开展研讨等形式,促进大学和企业间的联系。

“三明治”教育模式的实施把工程人才的培养与社会挂钩,加强了学校和社会、企业的联系,创新了传统意义上的学校教育模式。

2.教学公司计划

1974年,为了加强高校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英国科学研究工程委员会和工业贸易部联合成立教学公司,实施教学公司计划,即促使高校和企业紧密合作,双方共同挑选优秀的毕业生为企业的科学和技术研发服务,工作成绩出色的毕业生才能留在企业成为企业的员工。教学公司的项目必须有企业和高校共同申请才能获得立项,项目是企业切实需要解决的课题,课题经费由企业、高校和教学公司共同承担。教学公司设有董事会和理事会,董事会处理重大决策,理事会处理日常事务。

这种模式受到了企业、高校以及毕业生的广泛好评。从企业角度来讲,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生命力,企业可以依托这一模式,借助高校的科研资源,以较低的成本开展这一工作。从高校来说,科研成果能够直接与生产企业对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二)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

1906年,北美首个合作教育课程由辛辛那提大学的一位工程教授赫尔曼·施耐德(Herman Schneider)发起的,其灵感来自两个方面:(1)大多数专业的基本原理在课堂上不能简单地进行教授。(2)大多数学生需要或想在其完成中等教育阶段的学习后,参加工作来获得实践机会。学生自发参与的实习,从事的工作往往与其学习课程不相关。而合作教育这种遵循工作与学习课程相关的教育模式,既满足了学生对理论学习的需要,又满足了学生对实践的需要。

在首个合作教育的模式中,由两组学生交替地进行一个星期在校学习和一个星期在当地工厂进行工作的循环模式。1909年,赫尔曼·施耐德的方法推行三年后,美国东北大学也实施其首个工程合作课程。在后来的几年中,合作教育模式的优点得到了全面地认识。1919年,辛辛那提大学在商务专业中开设了非工程类的合作课程。到1920年,另外七所院校也开始实施合作教育模式。

20世纪60年代,由于得到了联邦政府的经费投入,美国的合作教育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目前,美国1/3以上的大学都开设了合作教育课程。

美国东北大学(Northeastern University)的产学合作教育尤为典型。1909年,东北大学借鉴辛辛那提大学施耐德的合作教育经验,设计具有自身特色的合作教育计划资料来源:美国东北大学网站http://www.northeastern.edu/experiential-learning/cooperative-education/,计划实施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第一,合作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工作经历,时间长度为18个月。学校根据教育和岗位目标个别辅导学生,并提供获得这些目标最合适、最有意义的工作实践机会。

第二,选择合适的工作地点。学生们为了寻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目标,在学校的帮助下,学生和企业直接会面,岗位的获得是学生和雇主双向选择的结果。

第三,目前的合作教育计划有三种可供学生自由选择,五学年三个合作教育计划(Co-op Program),四学年两个合作教育计划和四学年一个合作教育计划。

第四,工作学期的评价。学生在进行合作教育期间,要对他们的导师负责,这些导师负责监督学生的工作,在工作结束后对学生进行评价,向学校提供评估意见。同时,学校也通过合作教育办公室监督导师和学生。

东北大学有一群特别的职员,他们叫“协调员”(Co-op Coordinator),他们是实施合作教育的核心人物,他们的任务是开发和扩大合作教育的合作伙伴,为学生寻找雇主和工作岗位,并且把学生介绍给雇主。目前,东北大学每年有6000多名学生分布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家企业参加合作教育。

(三)加拿大的合作教育模式

1957年加拿大引进了合作教育的概念,当时位于安大略省的滑铁卢大学在工程系中首次推出了合作教育课程。该大学的创立者设立了一个专项基金,用于在其办学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合作教育模式。

滑铁卢大学初始的合作教育课类似于美国的先导者们的实践模式。然而,后来人们发现,以每星期作为一个循环周期来进行合作教育的运作会产生许多问题,如学生在学习学期和工作学期的转换过于频繁,雇用者不愿在如此短的周期内雇佣和培训学生。最后,滑铁卢大学全面修改和制定了全部的合作教育体系,形成了一年三学期制的模式,每个学期为三个月左右,其中一个学期为合作教育的工作学期,这就是目前加拿大实施合作教育的基本模式。

大约在首个课程初创后的十年,合作教育推广到加拿大的许多私立和公立大学。大多数高校开展合作教育的目的都与职业教育有关。自第一个合作教育计划实施的30多年后,合作教育已扩散到丰富的艺术学科——心理学、人类学、地理学等课程。由此,人们逐渐认识到,合作教育的价值不仅局限于在职业教育和就业准备上,而且还能够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目前,该校有25000名学生,其中,产学合作教育学生占50%约12500人,其中本科制产学合作教育学生约11000人(约占88%)。学校的企业合作伙伴3000多个,遍及北美洲、欧洲、亚洲各地。合作教育专业的学费比普通专业的学费高20%,大概是587美元,相当于学生工作一周的周薪。

滑铁卢大学产学合作教育的模式为一年三学期,五年制学期。在整个大学学习过程中,学生要经历5~6次产学合作教育工作学期。每次工作学期最少要工作12周,每周不得少于35个小时,通常占到全部学习时间的40%。学生几个学期的工作考核4/5合格,此门课程将视为合格。

产学合作教育岗位大多由学校提供,由雇主和学生双向选择确定的。学生亦可自己寻找工作岗位,但需要由学校认可。学生的工作除了工资和保险上的差别外,其他方面与长期雇员一样。学校规定:会计、工程等专业学生必须参加合作,其他专业是否参加合作教育完全由学生自愿。大一、二的学生受雇率比较低,约为86%。每学期平均的周薪为563美元。不过也有很多同学参加的是不提供报酬的工作。

学校设立的合作教育与职业服务中心,该中心由120人组成,其中一半人员为外勤,一半人员为内勤。外勤人员的主要职责是:深入企业宣传学校、宣传专业、宣传学生,为学生联系工作岗位。内勤人员的工作职责是:将外勤人员了解的企业用人信息向学生公布,组织学生应聘。在学生工作学期进行跟踪辅导,一般会实地拜访单位2次。

除了这120人的中心外,学校还专门配套设置了两个机构:一个是大学合作教育的研究中心,该研究中心的主要任务是总结产学合作教育进程中的成功经验;另一个是产学合作教育顾问委员会,其成员主要来自各个学院,主要任务是听取来自产学合作教育过程中的反馈意见,包括来自学生、企业和职业服务中心的意见,对现有的教学进程、课程安排做出相应的修改和完善。

学校要求各学院必须安排一名老师专职开展产学合作教育工作,并明确一位副院长主管该项工作,同时要求每位教职工都来关心产学合作教育计划。对于刚来学校工作的新教工,产学合作教育是岗前培训的一部分。

对学生在企业的工作考核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雇主对学生的工作评价。二是学生在工作结束后写出的工作报告。学校将组织教师对学生的工作报告进行审核,并根据雇主评价写出评语,确定等级。

(四)日本的“官产学”合作模式

日本的产学合作教育是官、产、学三方的合作。学是指学校、产是指产业和企业,官即是指政府。1997年,日本文部省、通产省和劳务省联合发表了“促进学术、产业和政府合作的基本想法Masaru Osawa.Collaborative Efforts of Academia, Industry, Government and the Private Sector in Japan.1997”指出了学校和企业在合作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进一步促进合作的深化发展。日本开展的“官产学”合作模式如图2-1所示。

图2-1 日本“官产学”合作模式示意图

日本政府认为,大学等学术机构的特长在于基础性研究,很少有高校从事技术开发性的研究。而产业部门主要开展的是技术开发性研究,在这两者之间政府应该起到衔接作用,高校可以把科学理论产业化为新技术的开发做好准备,而产业界则可以利用高校的研究成果,以较低的成本进行新技术的开发。正是由于日本政府的重视,日本形成了著名的“官产学”合作模式,这也是日本的科技总是领先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德国的“双元制”合作教育模式

德国教育的一大特色就是实行“双元制”(dual system),即公立的工科大学为“一元”,在企业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为“另一元”,将企业与学校、理论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起来。“双元制”教育模式,力求让学生在企业的真实环境下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这是一种强调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的教育模式。

德国许多大学的教学内容包括学校负责的理论课和企业负责的实践课两方面,学校与企业共同负责制定和实施教学计划,教学场所在学校和企业生产现场两个地点交替进行,学生到企业的工作时间不少于一年。德国高等教育的“双元制”模式使学生在课堂里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在生产实践的应用中得到印证。学生既达到高校的基本理论要求,又具备较高的实践动手能力。

德国的高校维持着较高的科学研究水平,其科研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与企业合作、为企业服务。德国许多小企业,没有能力独立培养自己的员工,也没有能力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因而只能把人员培训和科研工作委托给高校。这些企业新产品的开发、生产工艺的改进和技术难题的攻克只能依靠高校的科技力量。企业的进步有赖高校的科学研究,科学研究又维持了高校教学的高水平。

二、国外产学合作教育的比较研究

(一)国外产学合作教育模式的相同点

1.政府制定完备的教育法规并设置专项财政拨款

世界各国的政府对产学合作教育都非常重视,各个国家都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关于产学合作教育的政策法规,使得学校和企业实施起来有法可依、有的放矢。

1968年美国联邦政府为了推动合作教育的创办,提出了《高等教育修正案》,政府从1970年起对实施合作教育的学校给予经费资助。90年代以后,美国的合作教育步入稳定发展阶段。由于各高校合作教育模式日趋成熟并正常运转,联邦政府于1992年修改高等教育法,才终止了支持合作教育的基金。从1970年到1994年,美国对合作教育的拨款额度如表2-1所示。

表2-1 美国对合作教育的财政拨款资料来源:“Understanding Practice-Oriented Education”, 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operatice Education,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Boston, USA 2001(单位:万美元)

英国政府同样重视产学合作教育,1983年,一个由英国政府组织的调研小组发表了《增进高等教育与工业之间的科研联系》的报告。1986年,英国政府根据报告的建议成立了“工业和高等教育委员会”,具体深化开展产学合作教育。该委员会于1987年发表了《走向合作:高等教育—政府—工业》的报告,强调了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同时,英国政府还提供专项经费来支持这项工作的开展。

日本为了实施官产学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非常重视教育立法,1951年颁布了《产业教育振兴法》,1958年的《学校教育法》、《社会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等法律中都对产学合作教育进行了规范。

德国为了鼓励实施“双元制”校企合作模式,颁布了《职业教育法》、《成人教育法》《改进培训场所法》等十多项有关的教育法令,通过立法给高校和企业规定了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2.企业在产学合作教育中的作用显著

国外产学合作教育的实施,并非因为高校求发展、求生存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企业在产学合作教育过程中也体现出很强的积极性。这样的产学合作教育真正实现优势互补,体现出“双赢”。

在美国合作教育模式中,企业全程参与学校的办学,如专业的设置、师资培养和教学场所建设等,像东北大学合作教育的很多协调员就是从企业中选聘的高级工程师。在英国的教学公司计划中,董事会成员中的一半来自于企业,对校企合作项目的审批具有决定权。在德国的“双元制”模式中,企业教育是重要的一元,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而且提供充足的经费,推动产学合作教育的开展。在日本“官产学”合作模式中,产业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产业界向高校提供资金支持,委托高校开展面向企业生产实际需要的科研项目,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与高校共同建立研究中心。三省委员会中的通产省的工作之一就是让企业更好地进入到产学合作教育模式中,提供信息和必要的支持。

3.实施产学合作教育的目的基本相同

无论英国“三明治”模式、美国合作教育模式、德国“双元制”模式还是日本“官产学”模式,其合作的目的基本相同,即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体现在学生参与校企合作科研上)和全面素质。

如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把在校内参加学习的学生直接推向了生产第一线,强制规定入校学生至少参加18个月的工作并得到报酬,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英国的教学公司计划组织毕业生参与校企合作的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注重个性发展。在德国的“双元制”模式中,学生也参与企业的技术开发和产品研发,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在日本“官产学”的教育模式中,有一条很重要的就是企业为高校学生提供实习场所,为学生的实践提供平台。

(二)国外产学合作教育模式的不同点

产学合作教育是各国实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但因各国在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的不同,各国产学合作教育模式也有着不同侧重点。概括起来主要分为两类。

1.注重校企合作强调成果转化

德国“双元制”模式和日本的“官产学”模式除了注重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之外,还强调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德国“双元制”模式中,许多中小型企业的新产品的开发、生产工艺的改进和技术难题的攻克只能依靠高校的科技力量,而在这样的合作基础上,这些企业才为学校的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日本“官产学”模式实施的主要形式,就是在政府的牵线搭桥下,企业提供研究经费,委托国立大学以课题形式进行研究,企业可以派遣研究者和技术人员进入课题,共同进行研究。日本企业既从合作科研中获益,这些企业的研究者和技术人员还得到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培训。

2.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和英国的“三明治”模式是典型的高校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满足社会企业对人才需求的一种教育模式,这类模式要求学生在理论学习期间到生产企业接受社会的锻炼,是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一种典型的教育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学生在学校以学生的身份进行学习,在企业则以“职业人”的身份进行工作以获得报酬,这种教育形式纳入学校的培养计划,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教学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