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经济格局的变革催生了产学合作教育
产学合作教育作为上层建筑,一定受到经济基础的影响。早期资本主义的广泛发展是产学合作教育诞生的经济背景。在封建主义时代,教育是少数统治者的特权,只招收上层社会的子弟。17、18世纪英国、法国和美国先后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后,学校的教育和企业的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出现了以贫苦儿童为教育对象的工读形式的学校教育,即半天学习、半天在工厂劳动以赚取生活费的教育形式,形成了学校与生产企业合作培养人的基本态势。这个时期的劳教结合形式是产学合作教育发展萌芽阶段最为主要的合作形式。
一、产学合作教育模式的雏形
(一)劳动教育思想的提出
欧洲文艺复兴(14世纪末至16世纪末)推动欧洲从封建社会开始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进程。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生产工厂使用新机器和新技术来进行生产,而运用这些新机器和新技术的劳动者既需要有关于生产的基础知识,又必须具备实际生产经验。因此,封建主义时期典型的师徒传授经验形式渐渐地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17世纪中叶,一些人文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从满足资本主义生产需要的角度提出劳动教育的思想,他们主张打破上层社会对教育的垄断,扩大受教育的对象,并提出学校教育要为社会生产服务的思想,以适应资本主义社会进步与生产发展的实际需要。劳动教育的思想成为了产学合作教育模式产生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
在劳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17世纪末的欧洲逐渐出现了由人文主义者创办的新型学校,普通民众能够进入这类新型学校接受教育。这些学校与社会生产相结合,设置了许多针对实际生产的自然学科教学内容,来培养普通劳动者的生产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但是这样的学校仍是少数,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教育的需求。
(二)劳动学校概念的提出
劳动学校是早期以校企合作形式进行工读教育的学校。最早提出劳动学校这一概念的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威廉·配第,他在1648年发表的《威廉·配第就知识的某些特殊部分的进展致哈特利布先生的建议》中提出建立劳动学校。劳动学校是一种初等教育与初等技术相结合的教育机构。所有7岁以上的儿童不论出身都可以进入这所学校进行就读。除了学习读、写等知识外,还要接受基础职业教育,如木工等基本手工劳动技能。比劳动学校高一个层次的是机械学校,这类学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青少年进行机械使用制造的技艺,并且进行专业原理的教学,机械学校的校内外合作模式的特色在于它聘请专业工匠担任指导教师进行任教。
1696年,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贝勒斯提出《关于创办一所农业手工业劳动学院的建议》。由于当时教育体制和劳动分工,许多得不到教育和工作的贫民和孩子流落街头。贝勒斯为了帮助他们,提出建立劳动学院。学院的学生就由流落街头的贫民和孩子组成,他们在学院中学习和劳动,所生产的产品集体共同分配。
不论劳动学校、机械学校还是劳动学院,这些设想始终是方案,并没有得到真正实施,直到18世纪初,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的工作学校设想才在一些慈善学校中得到实践。他在1697年撰写的《工作学校计划》中,将劳动学校的思想和做法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化。他主张强迫那些没有工作的贫民家庭的子女进入工作学校,进行学习和工作,来稳定当时的社会秩序。工作学校开设纺织等手工作业课,学生们的劳动成果可以出售来支付他们的学习费用。
劳动教育思想与劳动学校概念提出的目的虽然仅限于扶贫解困,但对产学合作教育的发展来说却是意义非凡,它标志着产学合作教育雏形的诞生。但随着历史进程的不断前进,它的局限性也日益显现。
二、近代产学合作教育的演变
17世纪,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在不断的推进。从1640年到1688年间,英国首先完成了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变革。由于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洛克的工作学校得到社会的认可并得到普及。在洛克1697年提出工作学校的设想后的30年间,在英国有近30000名儿童进入这类学校,到1740年已建立2000余所这种学校,并逐渐演变为工业学校。英国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它在教育方面也领先于其他国家。从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洛克工作学校的创办经验在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得到发扬。这些国家都设立了贫民学校,并都在思维模式方面对校企合作的内容进行了深化。
18世纪下半叶,决定世界历史面貌的三大事件先后发生:英国的工业革命、美国的独立战争和法国的资产阶级大革命。三大事件的发生使人类跨入了机器生产的时代,资本主义取代了封建主义。科学技术在这一时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哥白尼、牛顿、伽利略等科学家的科学技术成果在各个领域得到应用。在这样的综合背景下,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也逐步提高。到19世纪下半叶,已经基本实现工业化的国家逐渐形成了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完整教育体系。发达国家的教育体制依然服务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技术教育、工程教育及职业教育等实践类课程在中高等教育过程中占较大比重。
19世纪,英国教育家罗伯特·欧文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与早期劳动学校不同的是,欧文的教育思想强调对劳动者从科学技术的教学角度来进行教育,而并不局限于扶贫。他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为6~10岁的儿童创办初级学校,为11~17岁的青少年开办夜校等,他的思想还为后来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欧洲出现了新教育运动。当时,资本主义进入垄断时期,新的政治经济状况需要有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的人才,那些只重书本知识的学校教育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1889年,英国的雷迪创办了第一所新学校,即艾伯茨霍姆学校。新教育运动提倡发展学生的自由个性,这种学校的出现对劳动学校来说已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早期的产学合作教育从单纯地以扶贫为目的到满足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再发展到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产学合作教育的教育阶段也由初等教育发展到高等教育,早期的产学合作教育的最大特征是学校教育依然是停留在校园内的封闭式教育。
三、现代产学合作模式的产生
现代产学合作教育模式的显著特征在于高等教育走出校门与产业紧密合作。1903年英国桑德兰技术学院实施了“三明治”的教育模式,采取工读交替制课程。美国则是最早以“产学合作教育”(cooperative education)名称进行试点的国家,1906年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工学院的院长赫尔曼·施耐德发现在当时的美国教育中,很多知识是学生在课堂或实验室中无法学到的,只有在工厂里才可以学到。于是他提出了一种新的教育方法,主张将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相结合。1906年,施耐德在辛辛那提大学里进行了创新的试点。试点计划的名称是合作教育,参加计划的学生走出校门,到设备先进齐全的现代化工厂中进行实践,现代产学合作教育模式由此产生,并在此基础上得到了不同国家地区高等教育学校的精彩演绎。
现代产学合作教育的模式在美国和英国诞生并非偶然。20世纪初两大老牌资本主义强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急需大批经过培训而且掌握专门技术的人才,然而与生产实际相脱节的传统教育观念,使得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速度相比,显得颇为滞缓。到了20世纪,以职业为目的的教育理念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高校在学校建立车间,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或者鼓励学生在假期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产学合作教育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现代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初创思想主要在于让学生学到在课堂内不可能学到的知识,鼓励学生到实际工作中去学习。这种合作形式发展至今,依然被许多国内外高校采用,合作的形式和内容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但其实质在于让学生在校所学的知识与企业实践相结合,让高校科研和企业技术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最终为社会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