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管理系统的理论与应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2 ERP正面临着协同软件的挑战

从来没有哪一个市场、哪一类产品有如ERP的际遇,从开始出现直到发展至今,一直备受多方面的争议,即便在被称为ERP成熟与普及年的2006年亦是如此。值得关注的是,ERP在普及化的推广中被泛化的倾向愈加明显。近两年随着企业的IT化水平、信息管理意识不断增强和ERP软件厂商间的价格竞争,ERP市场开始进入普及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铺垫,相当数量企业已经实施了ERP软件,企业管理者通过管理理念熏陶对于基于ERP的管理有了一定的认识,国内ERP市场在近两年进入了一个较快的发展时期。但由于各界对ERP一直存在诸多争议,ERP概念和市场存在很多误区,这一时期,ERP需待正本清源。”神州数码管理系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建东表示。

ERP本来是Gartner公司于20世纪针对“规模制造”的管理理论而构建。“ERP源于针对制造业一种信息化解决方案,这也是ERP的核心功用。”李建东表示。但是,ERP在今天几乎成了自定管理系统软件的代名词。20世纪90年代末,国内企业蜂涌而入,做财务的、做物流的、做质量管理的、做销售的、做人力资源管理的、做设备管理的都将自己的产品稍加改造贴上ERP的标签,广泛宣传、实施。至今,国内几乎所有的主流软件厂商都在销售自己所谓的ERP产品。尽管企业实施ERP成功率低有着多种原因,但是李建东认为,ERP概念泛化、应用简化、盲目普及,任意扩大ERP的适用范围是一个重要原因。

事实上,不仅由于ERP泛化的存在,而且协同软件的出现,以及互联网的进一步深化,ERP面临着进一步融合与挑战。

协同软件是ERP所面临的挑战之一。

进入21世纪,企业结构由科层制下的层层传导结构日益向扁平化方向发展,迅速发展的互联网、即时通信技术支持了这一结构性转变。对于制造企业而言,在采购、物流、销售等各个环节随机事件日益增多,协同作战、协同管理的趋势越来越明显。2001年“协同软件”诞生后,经历3年多的发展,“协同软件”已具备和ERP软件分庭抗争的实力。据Gartner数据分析:从2003年开始,全球“协同软件”已成为信息化软件采购的最大热点,位居信息化应用软件首选。到2005年全球营业额将达到500亿美元,到2006年市场规模将超过ERP软件。

另外的挑战来自于对新的网络工具的融合与运用。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很多企业已经在普遍运用诸如利用QQ、MSN等进行业务沟通和业务联络,进行音频、视频的交流,轻松地取代电话、传真、电话会议等传统工作方式。同一组织中用户的应用水平普遍呈离散分布,少数电脑专业人员有熟练的数据库、网络管理、安全工具类软件使用能力,而绝大多数同一组织中的其他用户,尽管拥有电脑,但普遍为字表处理或上网浏览、即时通信类(如QQ、MSN)的离散应用,完全没有形成组织级协同工作习惯,仅从客户的名片中E-mail的普及率和邮箱域名后缀中就可以注意到,利用电脑完成简单的通信也只是少部分人的个性化偏好。因此在这个阶段,中国组织级用户正普遍处于局部应用,如财务、进销存、销售管理等建设走向系统整合的时代,在此过程中建立组织级电脑协同工作习惯是实现整合、普及应用的基础。那么如何评估、提高企业在对新型互联网技术应用的水平,如何为企业配备硬、软件以建立企业即时沟通平台,这对于相对传统的ERP而言,亦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综观国内企业的信息化状态,无外乎以下三种:

(1)国内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基本上都使用财务软件:以资金做账为中心;

(2)目前生产制造企业主要集中在:ERP(以物料生产为中心);

(3)一些以销售为主导的企业应用集中在:进销存(以订单处理为中心)。

对于以“财”、“物”为中心的软件的探讨已经相对比较成熟,我们就不深入进去了。我们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企业在解决了相关业务处理管理以后,会发掘企业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资源需要管理好:那就是人,企业信息化不能“见物”而“不见人”,让人发挥作为必须要有协助,而且这样的协助是通过各种流程来贯穿:以人为中心,注重过程管理成为企业所需。

总之,当前的这一管理信息化现状,推动了一门新兴的管理信息化研究,并形成了一批有效的管理信息化软件,这就是协同软件。有人说,ERP提升竞争力;协同软件增强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