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29章 危机并未褪去
时间流转,下一次远征的时间节点很快就到了。
对于具体的个体们来说,远征行动是繁杂而漫长的,从筹备队伍、规划航线等等一系列活动开始,到舰队返回作为结束,这些工作需要有很多人付出心血劳力来完成。
不过,对于整个帝国来说,这样的远征活动就像是庞然大物的一次深呼吸一般,这次深呼吸以舰队出征为开始,帝国的呼气缓慢而沉稳,大批舰船编组成规模庞大的队伍,它们被分成许多组,呈放射状离开帝国,向更远的虚空中进发。
现在,帝国正在等待着之后的‘吸气’,并期待着从中获取更多的有用信息,航线已经弯折,帝国不会等待很久的。
当属于‘帝国’的深呼吸结束时,所有有关的情况都被记录了下来:与出征时相比,远征舰队有了变化,舰队内增添了一些新造物和新生命,同时,部分舰船与生命损失了。他们或者遭遇了灾难,或者是因为意外事故而变成了虚空中的噪音......
他们的故事将到此为止。
远征舰队的返回带回了天量的航行记录与观察数据,而同以前一样,这些宝贵的资料,正在被帝国的无数研究组们渴求着。这些数据被不同的部门吸收消化,而在此过程中,来自不同部门的反馈声音也各不相同:
“……我们的理论终于要有成果了?嗯……目前看来,实际结果与预计有差异,但可以确定,这差异是可以解释的,我们可以根据当前的结果,来调整我们之前的公式。”
“近期,我感觉许多部门都开始大量产出研究成果。估计统合协变部的压力会很大,不过如果他们能把所有的内容都整理好,并且用统一的格式推向全网的话,那么检索文献需要耗费的精力就会小得多,我们的研究可能也能借此机会再上一个台阶……”
“……我现在感觉有点纠结,根据远征舰队带回来的新资料来看这些结果一出来,我们之前的一些计划可能得推倒重来。一些来自更深远的虚空的信息表明,实际情况与我们预想相悖的内容不少。这里需要感谢那些远航者,否则我们恐怕根本得不到这些信息。不过,既然他们选择了不再返回,也不知道他们最终会到什么地方……”
“祝福他们吧。”
尽管这些资料给不同的研究部门带来的不同的影响,但是没有多少人因为这些新的资料影响了自己之前的研究,就把不满与抱怨泼给远征舰队的战士,而这些情绪更是从来不会被置于公开的明面上,大家所给予那些战士的,绝大部分仍然是敬意与美好的祝愿。
多年前,远征舰队的主力就已凯旋。
但它们带回的大量成果,帝国需要时间去消化和处理。
“在这次远征里,舰队航行到了很远的地方。然而,它们在这次远征中所抵达的最远位置,也只是曾经帝国最强大时核心疆域的最外层。别说抵达未知区域,就连已知区域的边界,我们如今也无力触及......”
对于历史学部的人们来说,越是了解现状,越是分析历史资料,他们就越能感觉到明显的割裂感。
“帝国过往究竟经历了什么?”
“……只能说,以我们目前的工作来看,即便再过几千万年甚至几亿年,我们能整理出的部分,也只是曾经可能的框架和高级基础。”
“看看战舰,看看那些巨型要塞,它们今天仍然能开动,仍然能作战,但是比起曾经……它们的状态还是差的太远了。”
“即便如此,这些旧日造物对我们来说,也仍具有毁天灭地的恐怖力量。仅对我而言,我都觉得不可思议,怎样的巨大灾难能让以前的帝国造出来这些东西,而历史学部竟然还能将历经巨大灾难动荡后的资料整理归纳好。也难以想象,我们的前辈和先祖在这个纪元刚开始的时候,是如何理性分析这些巨型造物的本质,而不是将它们笼统地奉为‘神物’的……”
这样的信息交互在当前帝国网络中屡见不鲜,随着越来越多的新生命并入帝国网络,帝国网正在变得越来越繁荣。
只是,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
有一些新并入帝国网络的生命,他们似乎开始有了一些不同于前辈的看法,随着帝国的复苏,与远征纪年初期相比,整个帝国的环境氛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整体上,帝国也变得更加自由了一些。所以,这些生命如今不太在意自己以何种定位存在,是作为个体,还是超个体中的细胞……似乎都没那么重要。
相应的,他们也开始不再注意自己以怎样的形体存在。
然而,帝国的一些部门和皇帝议会似乎开始推进相关方面的新规范,而且那些部门的态度似乎挺强硬:
拥有实体的帝国生命在多数情况下应维持自身形体,不得随意改变和扭曲。若生命体向外散发领域,也必须遵循相关规定。同时,生命的居住环境应固定下来,要有固定“格式”……
在浩瀚的帝国网络深处的一些角落里,有一些针对这些做法而产生的抱怨之声。
“……这有些奇怪,为何一定要以实际躯体存在,且诸多日常行动都要依附于实体建筑和造物,不仅很多部分没必要,还徒增麻烦。而且,我们还必须居住在指定空间里……这是为什么?”
“据说这是为了划定底线,这是皇帝议会、历史学部、虚空涌现仪式部,甚至两位最高统治者所期望的,有助于我们避免重蹈过去的疯狂。”
“……据说在过去,帝国最强大的时期,也是最疯狂、毫无底线的时期。那时,帝国甚至不存在像我们这样的生命,一切都被碾碎融合,形成一个跨越无数虚空世界的诡异存在。在那个疯狂喧嚣、毫无理智的时期,据说帝国最轻微的颤抖和最小规模的军事调动,都可能凭借余波,让亿万个世界支离破碎,走向毁灭……”
“难以想象……”
“我们确实难以想象。”
“在新的纪元开始前,这些混沌的可怖灾难终于结束。我们的前辈在环境稳定后苏醒重生,他们与残存的旧时代傀儡及其对应的矩阵结构,一同探索新的生存和生活方式。如今这些对实体形态的限制,一方面或许是为了弥补那些‘缺失’的底线,另一方面……可能也有一定的纪念意义。”
“毕竟,历史学部能证明我们本应经历每一个阶段,但我们的历史跳过了太多内容。这样的限制……”
“只能说有其意义,但并非绝对必要,也不是绝对正确?”
“从现在的情况看,它是正确且有意义的。毕竟,我们目前根本无法完全确定,究竟什么才是从本质上最适合我们的。而这些限制和要求,本质上只是让我们有个实际的行为模式,且我们的生活节奏可以因为不能随心所欲而被放慢一些。更重要的是,这些条令在生命未受到威胁、环境不存在高危不可控因素等非紧急情况下才适用,而且它们只是‘暂时的’。”
“说实话,我不是不能理解这些做法,但是我还是觉得这样的做法没什么必要。”
……
帝国在发展,在复苏。
框架在被修复,漏洞在被填补。规则开始从万事万物中重新涌现,反过来,这些规则也成为划定和归纳事物的依据。
无论看得见还是看不见的地方,细节都在重新铺展。以往那些或许无法深究,甚至仅靠模糊脆弱框架支撑的部分,现今也得到了重铸的机会,更加明确的规则将会覆盖这些模糊的地方,并驱散其中大部分的不确定之处。整个帝国正在恢复所能想到的一切,将旧时代那些拥有如同神明般力量的信息碎片重新整理融合......
帝国正在取回自己的遗产,并期待着有朝一日能重铸辉煌,恢复往昔荣光。
重铸荣光的过程必然伴随着无数难以想象的危险。过往的诸多造物之中,有大多数都过度依赖已被彻底摧毁的技术极致推演模块……难以想见,在那个无比疯狂、混乱时期里,由无数绝望的念头创造出的帝国,其力量会有多么辉煌和恐怖。
然而,即便如此,即使帝国从技术极致推演模块中抽取出很多疯狂的产物,在它们的加持下,帝国却仍然不能看透虚空的性质。
对于虚空的观察和理解……存在相当明显的问题。大家无法确定“虚空”从何时、从哪个环节开始,以何种方式,甚至以怎样的“本体”向下或向上衰变,形成最基础、最空白的“存在属性”,然后再经由这些存在属性排列组合,进而一步步构造出更复杂的世界......
无论是从复杂向简单解释,还是从简单向复杂解释,一切似乎都说得通,但是想要细究的话,任何说法都有不足之处。
这应该意味着,虚空中或许根本不存在什么最基础的、不可被撼动的太初规则,整个虚空中的所有信息、规则、基础和秩序,理论上并非坚不可摧。
理论上,它们可以被重新划定,甚至可能从最基础开始重新构建。
它们至今仍以当前状态存在,或许只是因为如今形成的一切,牵扯的范围、深度和广度太过庞大,以至于整个现实都成了规则在被改变时可以倚靠的“惯性”。
它们未被彻底推翻,或许是因为目前整个虚空中,可能不存在任何能从无限层面撼动虚空秩序本质的存在。反过来,这或许也是让帝国如今感到安心的原因之一。
即便是Σ,恐怕也无法直接彻底撼动整个秩序基础。
不过,凭借着自身庞大的体量,Σ可能确实有足够的能力让被它征服的虚空疆域呈现出它们想要的样子。如今,这个文明崩溃了,它们留下的影响力也大幅衰退......在这个崩溃的过程中,有太多的未解之谜被留给了现在的帝国:
现如今的宏观秩序之中,有多少参数和法则是“原生”的?它们有多少受到了Σ的影响,又有多少是Σ影响消失后“凝固”的基准量,或者仍是颤抖波动的变量?这些不稳定变量,会随时间推移迅速消散,还是极其缓慢地飘散,亦或是基础环境已被重铸……?
帝国自身曾经留下的影响力,是否也已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作用?在帝国尚未出现,甚至Σ也不存在的时代,那时的虚空环境或许是由细节未知的“诸神”主宰吗?又或者,还有其他未知的文明曾经存在过,它们的影响力也曾在虚空中起作用……那时的环境究竟是怎样的?
若这是一个封闭、有基础的秩序环境,比如在某个世界或其他类似秩序结构内部,在这些区域里,信息极难丢失,如果掌握了结果,或许可以逐渐由果循因。
但对于虚空这个无尽的开放体系来说,一切就不再那么明朗了。
经历如此大规模的信息剧变后,飘散到虚空中存在的信息会被扭曲到难以想象的程度,利用这样的结果进行回溯恐怕难以得到正确的结果。而且,有些时候,虚空似乎会表现得比想象中更加“深邃”,它不仅会吞噬那些世界逸散出来的信息,甚至好像如果研究者研究虚空的话,他们的心智信息也会在不知不觉间向虚空渗漏......
在注意到了这个奇怪的情况之后,根据皇帝议会的决定与请求,虚空烈阳已将更多阳光暂时洒向研究这些内容的人们,以免他们的内心被虚无吞噬……
或许,是这些研究人员在以不正确的方式研究虚空,又或许,是虚空不想被研究和解析?
另外……不知为何。
即便时间已过去许久,很多知识和规则本应已经被运用成熟,但整个帝国在实践这些知识时仍感到茫然。而很多时候,人们好像总会在细枝末节处犯下古怪的失误,但是他们却好像都不在意。
很多已经被列为禁忌的“错误”仍被触发。在这些被触发的错误中,部分或许可以规避,但也有许多留下了难以想象的惨痛教训。
问题发生了,这本身不可怕,但可怕的是其发生机理晦涩复杂,难以明确,帝国好像处处都有找不到原因的故障。
为了阻碍这一趋势的持续,大量更加详细基础规则和用血泪书写的条例定律开始迅速出现,它们在帝国网络中以各种形式流传。
这些规则和条例的性质各不相同,它们可能是几个人、一个小团体、一个小组织或某个部门内部约定俗成的“高效规则”。
而经过上报、经确定有足够价值和广泛宏观警示意义的条例和信息,会由帝国更高级别的部门,甚至皇帝议会商议后,以明确条文形式写入整个帝国网络的信息流中,如白物质- u33信息交互安全阈值定律、13 - 4 - 2 - K23观测性虚空稳定定理等大量带有看似杂乱前缀的规则,皆源于此。
而这些标号的前缀,则基本上都代表着为了发现这些定律而出现的牺牲者。
“这些条文将以你们的名字命名。以这种方式铭记你们,是我们的无奈。”在批准新的帝国规范开始实施的会议上,维多维尔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
帝国的疆土在虚空中没有固定形状,这不仅是因为如今帝国的核心疆域在如痉挛一般颤抖,还因为随着各个世界参考系和联系方式的不同,整个帝国基础结构呈现出的“模拟投影”形状千差万别。
在不同联系关系下,世界之间的差异大小,即它们在虚空中的“距离”并不相同。甚至,两个世界之间往返的虚空航程都并不相等。这些诡异的性质共同决定着,当前的帝国画不出一份准确的“虚空地图”。
帝国疆域虽无确切的边界,但仍有一个大致的外形,它如同超新星爆炸后残留的星云残骸。而在这“星云”之中,分布着一些造型奇特的强大观测设备——虚空巡天雷达。
虚空巡天雷达最初用于辅助甚高频非线性扫描雷达,它们共同完成锁定与扫描虚空之中的细微目标的任务。随后,这些雷达被用于扫描虚空中可能存在的文明,记录部分细节和可能的故事。
再之后……便是漫长的空白。
狂暴的帝国舰队如盲目痴愚的洪潮,席卷了帝国疆域周围的一切。数百亿年里,虚空巡天雷达记录到的,要么是刺耳的毁灭,要么是沉默的死寂。
不过,即便在帝国战况最激烈时,虚空巡天雷达也未受到严重干扰。而现在,在经历因为死去的光而导致的严重崩溃之后,虚空巡天雷也仍然能够正常工作。
这些信息都在体现着虚空巡天雷达的独特与宝贵。
面对这些庞大的设备,以前有人提出过一个问题:它们能洞悉故事,能看见信息体之间隐藏的联系……那么,帝国用它探测过自身吗?
近来,它们开始被用来还原帝国自身的故事。
然而,在这些设备写下故事的过程中,部分雷达站点的负责人发现,这些强大的记录设备集群留下的观测日志中出现了一些空白,一些记录似乎被归零了。
“有什么能在如此遥远的距离,让虚空中原本的正常波动消失?”
“虚空中又有什么东西可以放大人们内心的负面情绪,让矛盾能更激化?”
“乌列维卡,这跟虚空巡天雷达的故障又有什么关系?”
“事情要连起来看……”乌列维卡没有立刻回应已经检查虚空巡天雷达工作日志查到焦头烂额的负责人,他喃喃道:“信息丢失,负面情绪,失控,对细节的放纵,扩大的损失……而现在,则是有信息被抹掉了。”
“这是……”
“是死污染潮的反应!!帝国周围的虚空中,恐怕有强度不弱的死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