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研究:经典概念与前沿话题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融合与新闻常规的重构

新闻常规是新闻社会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按照休梅克(Shoemaker)和瑞斯(Reese)的定义,新闻常规是新闻工作者用来完成工作的一系列模式化的、常规的、重复的实践和形式。Shoemaker, P.J., &Reese, S.D.(1996).Mediating the message(p.105).White Plains:Longman.简单来说,它指涉的是新闻工作者用来处理每天工作任务的习惯方式,包括寻找选题、联络消息来源、判断核实信息、采访、写作等部分,以上各项还可以再做细分。张文强:《新闻工作者与媒体组织的互动》,台北: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第153页。这些新闻常规其实就是日常新闻生产中隐藏着的规则,帮助新闻工作者有效地应对新闻工作的无序和不确定性。新闻常规的形成是个动态的过程,往往随着组织内外环境的改变而调整。从这个角度来说,它是一个很好的观察新闻业变迁的切入口。正如夏倩芳和王艳所言,“新闻传播的变迁必然会反映在新闻常规的变化上,体现在新闻工作者习以为常的工作方式中,可以说,新闻常规是我们描绘和理解新闻业现状时必须把握的实然存在”。夏倩芳、王艳:《“风险规避”逻辑下的新闻报道常规——对国内媒体社会冲突性议题采编流程的分析》,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年第4期,第33—45页。

新闻报道虽然由记者个人写就,但从采访到见诸媒体还要经过新闻组织内一系列的工作流程。可以说,新闻既是一种个人产品,也是一种组织产品。这种组织性表现在新闻的采访、写作、编辑等生产流程必须经过新闻组织内部层层的把关与决策过程。相对于政府、公司、工厂等组织严密的机构,新闻组织的日常运作未必会有一套巨细无遗的规章制度,而更多依靠一种无形的组织文化。这种无形的组织文化常以新闻常规的形式隐秘存在,这些常规在新闻组织的日常运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而新闻媒体甚至被认为是一种在新闻室内使用常规使工作顺利完成的正式组织。Molotch, H., & Lester, M.(1974).News as purpose behavior:On the strategic use of routine events, accidents, and scandals.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39(1),101-112.常规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新闻工作每天面临大量的非预期性事件,为了应对和处理这些突发的例外事件,新闻组织只有把这些事件及其应对方式加以常规化才能应付新闻的突发特性。对于新闻从业者个体来说,新闻常规赋予他们一套既定的观念和程序以快速认识、分类和理解新闻事件;对于新闻组织来说,新闻常规确保其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新闻生产,保障组织运作的有序性和稳定性。夏倩芳、王艳:《“风险规避”逻辑下的新闻报道常规——对国内媒体社会冲突性议题采编流程的分析》,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年第4期,第33—45页。媒体内部则通过采编流程、业务培训、奖惩机制、薪酬体系等各种规训手段使新闻从业者不断内化和重复这些做法,从而使新闻生产呈现出较为稳定和一致的形态,制作出相对充分和可靠的新闻产品。夏倩芳、王艳:《“风险规避”逻辑下的新闻报道常规——对国内媒体社会冲突性议题采编流程的分析》,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年第4期,第33—45页。

20世纪70、80年代,新闻社会学的一批经典著作采用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等方法对新闻生产的过程进行了细致、全面的解剖,掀起第一波对新闻室的民族志研究浪潮,取得了不少的成果。其中美国社会学家塔克曼率先使用了“新闻常规”这一概念,根据她的研究,在日常的新闻生产过程中,新闻组织为处理每日复杂的新闻事件会发展出许多工作常规(Work Routines),比如新闻网的设置、新闻时间的安排、新闻类型的划分以及新闻报道的方式等。Tuchman, G.(1978).Making news: A stud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pp.15-63). New York:The Free Press.虽然塔克曼率先引入了常规概念,但她的研究并不是从一个空白领域起步的,类似的将新闻生产标准化、行业化的思想在此之前已经产生,只不过当时的研究者没有使用常规这个概念而已。在塔克曼的经典著作《做新闻》(Making News)之后,新闻社会学领域一系列关于新闻生产的研究也都集中讨论了新闻从业者如何构建这些新闻常规。近年来,一批欧美学者进入到不同网络媒体的新闻室进行参与式观察,开启第二波对新闻室的民族志研究。这些研究最为关心的问题就是网络新闻的生产过程,新闻常规是学者们尤为关注的一个问题。他们进入新闻室考察新闻常规、行业规范、专业认同等在网络环境下的变化,此类研究多以参与式观察及深度访谈的方式,了解新闻制作的惯例及决策过程。这一领域的研究可参见Chris Paterson与David Domingo合作编著的两本《制作网络新闻》。Paterson, C., &Domingo, D.(Eds.).(2008).Making online news: The ethnography of new media production.New York:Peter Lang; Domingo, D., &Paterson, C.(Eds.).(2011).Making online news(Volume 2):Newsroom ethnographies in the second decade of Internet journalism.New York:Peter Lang.过去几年来,西方学者已经注意到新闻生产中的常规、模式与实践发生了许多变化,比如记者外出采集核实新闻的常规正在逐渐削弱、新闻组织越来越依赖于从互联网上寻找新闻素材、新闻工作者的角色越来越模糊、越来越强调记者的全能性以适应跨平台的新闻生产等。Mitchelstein, E., & Boczkowski, P.(2009).Between tradition and change:A review of recent research on online news production.Journalism,10(5),562-586; Wallace, S.(2013).The complexities of convergence:Multiskilled journalists working in BBC regional multimedia newsrooms.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Gazette,75(1),99-117.下文主要以下列四种基本的新闻常规为例,讨论新闻常规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变化。正是因为其在新闻生产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才能更深刻地体现出新的时间、空间、技术等因素所带来的新闻常规的变化。

(一)路线常规

在塔克曼的研究中,社会被新闻组织分割成若干细格,组织内部则设计出特定的“路线(Beat)”,配备专门的记者长久而定期地获取路线信息,不同新闻组织根据对事件或机构的不同重视程度决定是否或如何设置路线。路线中比较重要的机构成为记者关注的重点,为不遗漏重要线索,记者须定期联络与拜访。一般来说,政府、大企业、宗教团体等较容易成为媒体的固定路线。Tuchman, G.(1978).Making news: A stud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p.22).New York:The Free Press.费什曼认为路线是扎根于记者实际工作世界中的概念,它在新闻组织中的历史甚至早于主跑路线的个体的历史。在他看来,虽然路线主要由记者负责联系,但路线的归属却由新闻组织内的管理人员负责调配。Fishman, M.(1980).Manufacturing the news(pp.29-30).Austin: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路线并不总是由机构构成,一些话题或活动因为出现频率较高而持续受到重视,逐渐形成“话题决定路线”的情况,比如环保议题便成为许多媒体的固定路线。可以说,路线是影响新闻选择的先决条件,而且不同路线的记者在报道同一新闻事件时选取的报道角度往往会有不同。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提供的信息成为许多记者获取新闻线索的重要资源库。早在1999年,美国就有92%的新闻记者在网上搜索新闻素材。Mitchelstein, E., & Boczkowski, P.(2009).Between tradition and change:A review of recent research on online news production.Journalism,10(5),562-586.2010年,一份对2500多位中国记者的调查也显示,受访者中超过9成的记者认为社交媒体上的新闻线索有价值,超过6成的记者曾通过“从社交媒体上获取的新闻线索或采访对象”完成过选题报道。参见美通社:《2010—2011年中国记者社交媒体工作使用习惯调查报告》。当来自互联网的内容在日常新闻生产中的作用日趋凸显时,设置与网络信息有关的路线就成为一个理所当然的选择。从国内媒体的实践来看,一些媒体设置了专门的报网互动版面,如《南方都市报》的网眼版将原本在网上流传的事件信息“落地”成为传统媒体报道的题材。在具体操作中,网眼版不是直接采用网民报料,而是主动去一些热门的网络论坛寻找网络相关题材,记者需要大量阅读与网络事件相关的每一个帖子,筛选角度、设计问题,然后去采访与事件相关的当事人或有关部门。曾繁旭、周俊林、杨艾莉:《“报网互动栏目”的新闻产制与公共议题的生产》, 《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10期,第46—49页。还有媒体设置了专门的网络监控记者,如《安徽商报》设置一名监控记者,负责实时监控百度新闻等搜索引擎中有关安徽的新闻。他的工作内容就是在百度搜索框中键入“安徽”“合肥”这类关键词进行检索,看全国其他媒体报道中有没有关于安徽方面的新闻,如果有的话,就看新闻内容是否可以做到“本地化”,如果可以“本地化”的话,就可以安排下一步的采访计划。李小军:《变革与想象:网络科技影响下的传统媒体新闻生产——基于一项个案考察的研究》,合肥:安徽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第62页。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之所以成为传统媒体不得不重视的一个路线,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近年来国内颇有影响力的新闻报道多源出于互联网。尤其是微博的出现使得公共事件的发生频率、传播广度和深度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比如“宜黄事件”“李刚事件”等共同推动微博事件成为传统媒体报道的常规题材,进入新闻生产的常规流程。周葆华:《作为“动态范式订定事件”的“微博事件”——以2010年三大突发公共事件为例》, 《当代传播》,2011年第2期,第35—38页。

(二)消息来源常规

虽然不同新闻组织设置的路线会存有差异,但与路线上的消息来源保持密切互动的工作常规则大体一致。在一项开创性的研究中,西加尔(Sigal)分析了1949年至1969年间《华盛顿邮报》与《纽约时报》的头版新闻,结果发现美国及外国政府官员占所有消息来源的四分之三。Sigal, L.V.(1973).Reporters and Officials:The Organization and Politics of Newsmaking(p.4).Lexington, NY:DC Heath.此后对消息来源的研究也都有类似的结论,学者们发现一些特定的组织或个体更容易成为消息来源,官方部门、社会精英、专家、男性等更多地出现在新闻报道中。记者与消息来源的互动关系也成为一种例行性的新闻常规,在实践中表现出共生、同化、对立、交换四种类型。喻靖媛、臧国仁:《附录二:记者及消息来源互动关系与新闻处理方式之关联》,臧国仁主编:《新闻工作者与消息来源》,台北:“国立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1995年,第203页。消息来源的角色如此重要,以至于新闻社会学者们认为,真正的新闻应是新闻记者与消息来源共同合作的结果。甘斯把新闻生产比喻为一段新闻记者与消息来源“共舞”的过程,两者虽然均可随时带领另一方起舞,但大部分时候占上风者仍为消息来源。赫伯特·甘斯:《什么在决定新闻:对CBS晚间新闻、NBC夜间新闻、新闻周刊及时代周刊的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44页。

传统上,在记者搜寻消息来源的过程中,比较重视人际关系在这方面的作用。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网络业已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中介资源。近年来的研究指向了与消息来源有关的新闻常规和实践的重要变化,帕弗里克(Pavlik)就强调了记者如何使用网络工具来搜集信息或者与人联络。Pavlik, J.(2000).The Impact of Technology on Journalism.Journalism Studies,1(2), 229-237.从中国记者的实践来看,在搜索引擎、网络论坛之外,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越发凸显出它在帮助记者寻找消息来源方面的重要性。在微博平台上的记者寻找消息来源的行为已经形成了下列几种方式:第一种是微博用户的主动报料,他们或是事件的当事人或是知情者,将相关信息发布到微博上后引起记者的关注。第二种由事件当事人自行发布,记者跟进采访。他们发布的微博基本上是一手信息、原始素材,记者往往可以由此接近核心信源,把握事件最新进展。第三种则为记者主动求援、广泛搜寻新闻事件的当事人或知情者。在微博平台上,记者与消息来源的距离缩短,由疏离、陌生变为接近、熟知。由于微博发布技术门槛低、发布主体去中心化,与新闻事件相关的名人或普通人都能在报道聚焦时期成为“焦点人物”,记者可以即时掌握其动态,还可以用关注、跟帖、转发或私信方式与其公开交流或私下联系。张志安:《新闻生产的变革:从组织化向社会化——以微博如何影响调查性报道为视角的研究》, 《新闻记者》,2011年第3期,第42—47页。事实上,Twitter之所以受到美国新闻记者的青睐,与它便于记者寻找消息来源也有密切关系。邓建国:《速度与深度:Twitter对美国报业内容生产流程的重构》, 《新闻记者》,2011年第3期,第48—53页。与此同时,这些网络工具提供的便利性也使得记者更多地待在编辑部里。尼格伦(Nygren)的研究就指出,许多瑞典记者比5到10年前花费更多的时间待在编辑部。同一调查还表明,大多数很少离开编辑部的记者是所谓的网络记者,他们利用其他记者搜集的材料,网上的消息来源以及电话来尽可能快速地制作新闻。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互联网使记者与消息来源的互动变得更加便捷与快速,但并没有使消息来源的多元性变得更强。Preston, P.(2009).Making the news: Journalism and news cultures in Europe(p.66). New York:Routledge.

(三)时间常规

时间是影响新闻取舍的重要因素,尽管关于新闻的定义纷繁多样,但在新闻价值的判断中,时效性却是一个最基本的元素。事件发生与新闻报道之间的间隔越短,新闻报道也就具有更高的价值,重视突发新闻、设置截稿期限都是时间观念影响下的产物。新闻工作是一个“因时作息”的行业,一方面,为了获取新闻,新闻组织和新闻工作者会配合路线与消息来源的工作时间而形成独特的工作节奏,比如定时定期拜访路线上的消息来源;另一方面,任何社会事件要被报道都须与新闻媒体的工作节奏相吻合。

在传统媒体环境下,尽管记者们努力缩短事件发生与新闻报道之间的时滞,但受限于客观条件,记者们处理的永远都是已经完成式的新闻。随着媒介生产平台的多样化以及一些更为复杂的内容管理系统的引入,新闻生产所需要的单位时间越来越短。尼格伦的调查表明,传统的地方媒体的记者一天可以制作2到3条新闻,但在网络媒体工作的记者效率最高的可以达到一天5到10条。同②。这充分证明,互联网及其他数字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记者的生产效率,增加了新闻产品的数量。但与此同时,新闻产品的质量并没有随之提升。也有学者注意到,数字技术也使得传统媒体的截稿期有所变化。克里南伯格(Klinenberg)指出,网络媒体已经打破了一个新闻工作日内(News Day)原有的时间边界,创造了一个总是有突发新闻需要报道和反应的信息环境。Klinenberg, E.(2005).Convergence:News production in a digital age.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597,48-64.记者完成工作的单位时间比以往被压缩了很多,在网络环境下从事新闻生产必须面对时效性所带来的压力,“高速新闻”越来越具有支配地位。Mitchelstein, E., & Boczkowski, P.(2009).Between tradition and change:A review of recent research on online news production.Journalism,10(5),562-586.

这种对时间的过分强调也会带来一定的恶果。学者们已经发现,互联网时代的新闻业对速度和即时性的追求已衍生出一系列问题。首先,当对速度的追求演变为持续不断的“截稿时间”和新闻循环时,新闻常常以碎片化的形式呈现,使得公众难以知晓事件或议题的全貌,进而破坏了新闻业为公众提供全面和丰富信息的功能。其次,当新闻业对速度的竞争日益剧烈时,更可能引发对真实准确这一基本专业准则的放弃。这是因为,在巨大的时间压力下,很多媒体很难坚持在短时间内核实信息。而在对速度的追求下,互联网信息流通的高速逻辑又必然混合着或催生了对“新奇”的强调。这些都使得记者往往在未加充分核实的前提下发布报道,有时甚至导致虚假报道。李艳红:《重塑专业还是远离专业?——从认知维度解析网络新闻业的职业模式》, 《新闻记者》,2012年第12期,第42—48页。

(四)选择常规

传统的新闻从业者根据个人经验以及对社会的认知来判断某个事件的新闻价值,某些被选择的事件之所以能够成为新闻,是因为它们符合了特定的组织标准和文化价值。但互联网出现后,这一状况发生了变化,网上热门事件成为媒体新闻选择的新标准。网络热点往往意味着此事具有吸引网民注意的元素,这种网络热点通常具有相当的一致性。一项针对YouTube影片内容的研究就发现,越轻松的内容,点击率越高;那些不平衡、没引述消息来源、有意见倾向的内容会较受欢迎。Peer, L., & Ksiazek, T.B.(2011).Youtube and the challenge to journalism.Journalism Studies,12(1),45-63.区家麟对一家香港电台的新媒体部门的研究显示,从2010年12月至2011年3月的三个月的点击率报告中,34个最多浏览的新闻故事里,14个与性或色情有关或者以色情的字眼包装,7个有暴力成分。除了色情暴力题材较受网站用户欢迎外,另一很受欢迎的题材类型可称之为“异常”类。这些“异常”故事不一定与色情暴力拉上关系,其中包含奇异或温情的故事,既少见又引人注目,有时令人感动,也会给用户留下深刻印象。区家麟:《网络新闻再界定:市场导向下的新媒体变革》, 《传播与社会学刊》(香港), 2013年总第25期,第103—133页。此前的研究也还发现,网络新闻比传统新闻更具煽情取向(Sensationalism)。在一个融合型的新闻组织中,网站往往比电视或报纸更具煽情的倾向,这是因为,尽管报纸或电视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来自发行或收视的压力,但网站则比这些媒体更经常和直接地受到点击率的压力,因为点击率的测量和呈现是如此的方便、便捷和准确。Singer, J.B.(2006).Partnerships and public service:Normative issues for journalists in converged newsrooms.Journal of Mass Media Ethics,21(1),30-53.网络新闻因而也被称为“点击率新闻”,即直接根据点击率来决定新闻内容。区家麟:《网络新闻再界定:市场导向下的新媒体变革》, 《传播与社会学刊》(香港), 2013年总第25期,第103—133页。白红义对上海的一家新闻网站的参与式观察也发现,作为一个商业取向的新闻网站,其运营的主要目的还是希望通过制作独具特色的网络新闻来营利,网站的流量和点击率是必须纳入考量的关键指标。除了通过必要的技术手段导入流量外,新闻内容的选择也势必会受到用户反馈的影响,大力刊载那些看起来比较容易吸引用户的内容。虽然这些来自传统媒体的从业者仍秉持着一些正统的新闻观念,希望提供真实、客观的硬新闻给用户,但在巨大的外部压力下,这些试图提供优质新闻的设想未能得到很好地贯彻。一方面是成本、精力和时间的约束,另一方面则是用户阅读兴趣的总体转向。在一个强调速度的“液态社会”里,新闻的主题发生变化,政治、经济等传统的硬新闻不受青睐。体现在点击率上,就是那些严肃的、正经的政治、国际新闻往往点击率较为惨淡,而一些耸动的新闻反倒倍受欢迎。为了追求网站的流量和点击率,网站的新闻工作者也不得不向用户的品位屈服。白红义:《网络新闻从业者的新闻常规研究:以上海A网站为例》,强荧、焦雨虹主编:《上海传媒发展报告(2014)》,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131—143页。